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符号学角度把影视明星界定为象征符号.首先,本文以一种向权威挑战的姿态把象征纳入符号的范畴,直戳索绪尔符号学理论的软肋;其次,本文进一步阐述了象征的内涵符号特征;再次,本文分析了影视明星作为象征符号在大众面前所具有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洛特曼的行为符号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洛特曼是前苏联著名的符号学家。他的符号学体系独具特色,他借鉴了索绪尔共时性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运用了西方符号学派的某些成果,创立了自己的独具特色的符号学系统,他的研究的特点是系统、多角度和具体性。  相似文献   

3.
走进民俗的象征世界——民俗符号论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着民俗文化的象征体系.民俗符号的基本结构及其各种各样的符号系统,是形成民俗文化传承的要素.因而,探索俗民生活中传送并接收民俗信息的基本规律,便成为当代民俗学的重要任务.本文从民俗符号的构成入手,着眼于言语系统的民俗符号与非言语系统的民俗符号的两大视野,对民间口头文艺的民俗语言编码特征,神话语言的思维特征,做了民俗符号的阐释.对听觉的、视觉的和其它感觉系统的声响、标志、纹饰、图像、色彩及实物象征等等符号的指符,进行了结构性的解析.初步构筑了当代民俗符号学的底层框架.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符号学的发展谈到符号与设计的联系,图形作为视觉空间设计中的一种符号现象,在平面设汁中起着信息的传播作用.因此,我们要发掘更多的符号特性,运用符号语言来深化符号的类型和层次,从而更准确地运用于图形语言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索绪尔的符号本体论鲜明地揭示了语言符号的施指受指二重性,并将处于对立关系中的施指和受指置于系统的制约之中,揭示了符号的系统属性和构成符号的施指和受指的系统属性,但索绪尔把语言符号两重性做了纯粹关系的解释,让符号在符号间巨大的差别之网中找到抽象自我同时,消解了自身指物的本质特征,从而陷入自我的根本迷失。只有在肯定语言符号物质性的基础上,索绪尔提出的语言符号两重性才真正担负起当代语言学的询问:语言为了自身的目的,选择、利用、协调了哪些物质性特征?——这才是语言学研究中的真正意义上的符号学准则。  相似文献   

6.
幸福感符号研究至今未正面进行过,符号学只讨论过幸福感的反面——焦虑.幸福感可以定义为:幸福感是主体在符号自我意义被确认时的满足感和成就感.符号自我可能上下移动,幸福感是动态分层的,自我在符号矩阵体中螺旋式上行或下行.幸福感的获得遵循五条基本原则:动态原则指符号自我作纵横移动致幸福感不断变化;比较原则指符号自我在反复比较中自我调适;交互原则指自我与他者、对象、元自我在相互比较中对话、调整、改变;现实性原则指符号自我的确认需要有现实作为参照;价值吻合原则指幸福感遵循符号自我的意图定点规律.西方哲学史对幸福的讨论繁琐,基本上都在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领域内进行,但是都能在符号学理论中得到解释.幸福感符号研究可以解决自我危机问题,有助于找到自我的精神核心,完成自我重建.  相似文献   

7.
博德里亚的符号批判理论,是对建立在商品的符号消费基础上的消费社会和消费主义文化的批判理论,是批判后现代消费主义文化的理论支点.这一批判的符号理论,首先是在结构主义符号学视域下对物品的符号意义的建构,其次是对资本主义消费社会的商品符号及其价值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最后是对资本主义消费社会的广告图腾的符号学批判.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分析了早期鲍德里亚在《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中,从符号学与政治经济学相结合的角度对现代艺术的思考。鲍德里亚认为,在消费社会与电子媒介时代,艺术已不再是对对象的表象,也不是主体内在本质的表现。而是一种功能化符号体系制约下的消费行为,现代艺术是一种符号拜物教。鲍德里亚的思考,虽然深刻,但陷入到一种符号学的单向度阅读中。  相似文献   

9.
符号、象征、象征符号,以及品牌的象征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符号修辞格中的象征,使用得最多,意义却最混乱,且符号与象征二词常被混用,因此,清楚地定义符号,象征,以及说清两者重合的区域极有必要.这两者的混乱,不仅是在中文中,在西文中由于文化历史原因,更加混乱.再加上翻译者无法加以甄别,因此近年来的学术翻译中,在汉语中原先尚比较清楚的分界,变得更加模糊.因此,不得不从中西两个根源上加以清理.最后,从符号学角度,讨论了象征形成中的"使用原则",以及当代消费文化中,品牌商标象征化的文化符号学机制.  相似文献   

10.
作为被人们熟知的“实用主义”的鼻祖,皮尔士却在其思想的成熟期从事了一门符号学理论发展的工作,他对符号所作的开放式的定义和对符号的分类理论,对后世符号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国梦"作为一个新兴政治语言,在当前的政治生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中国梦"作为一个典型的政治语言符号,从符号学的研究视角切入更能揭示其本质属性与功能。从索绪尔的结构主义符号学理论出发,对"中国梦"的政治语言符号属性、政治文化符号属性以及政治传播符号属性进行解读,为正确理解和运用"中国梦"这一政治语言提供有意义的思考,从而提高人们对"中国梦"的认知。  相似文献   

12.
电视即符号——西方"电视镜像"符号批判理论探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社会的媒介文化批评中,符号学和意识形态理论被西方学者运用到了电视媒介和电视文化的评析和批判之中,并在电视批评学中形成了西方特有的电视符号批判理论。符号学本身是对媒介及其文化进行研究和批评的一种方法论,本文以"电视即符号"为题,着重探讨西方学者是如何在符号学视域下对电视文化和电视媒介本身展开意识形态批判的。  相似文献   

13.
林琦 《兰州学刊》2006,(5):202-203
本文从符号学的发展谈到符号与设计的联系,图形作为视觉空间设计中的一种符号现象,在平面设汁中起着信息的传播作用。因此,我们要发掘更多的符号特性,运用符号语言来深化符号的类型和层次,从而更准确地运用于图形语言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洛特曼从文化符号学的视角出发,把电影文本看作是一个面向现实和观众开放的符号系统和交际系统.在洛特曼看来,电影的本质就是讲述故事,即电影具有叙事性,于是电影如何借助符号进行叙事遂成为洛特曼电影符号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洛特曼认为人类文化史上存在着话语和图像两种各自独立、互不相同的符号类型.为了完成电影的叙事性,就需要话语符号和图像符号相互配合、互相补充.  相似文献   

15.
在如今的视网膜与大众传媒时代,随着精英艺术向大众艺术的转向,当代艺术已成为符号运作的场域.本文主要从符号学角度出发,结合符号学美学、艺术心理学、传播学及现象学等跨学科知识,探讨艺术符号与消费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关系,对当代艺术的符号化的成因和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和梳理,对艺术的符号化特征进行归纳,对当代艺术符号化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总结,对艺术家如何正确认识符号和运用符号、寻找自己的绘画语言并形成独立的艺术面貌进行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如今的视网膜与大众传媒时代,随着精英艺术向大众艺术的转向,当代艺术已成为符号运作的场域.本文主要从符号学角度出发,结合符号学美学、艺术心理学、传播学及现象学等跨学科知识,探讨艺术符号与消费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关系,对当代艺术的符号化的成因和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和梳理,对艺术的符号化特征进行归纳,对当代艺术符号化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总结,对艺术家如何正确认识符号和运用符号、寻找自己的绘画语言并形成独立的艺术面貌进行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翻译研究经历过的三种主流研究范式(语文学范式、结构主义语言学范式、解构主义范式)都未能真正揭示翻译这种交际行为的生命力.皮尔士符号学中"符号-对象-解释项"三位一体的合同性指号模式对翻译研究有着重大启示:它使研究者克服了以往三种范式对符号第一性、第二性和第三性的分别偏颇.我们也由此认识到翻译在共识性真理观下的阐释多样性,即翻译在维持其本体的前提下焕发的勃勃生机,从而"还翻译以生命".  相似文献   

18.
旅游商品市场发展的滞后成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瓶颈.其根本原因在于开发者没有认识到民族文化旅游商品的符号消费本质及其符号价值.文章基于符号学理论,从旅游者动机、民族文化旅游商品的符号系统、象征交换三个方面,以羌族文化旅游商品开发为例,对民族文化旅游商品的符号消费本质及其符号价值体现进行了探讨.只有以符号开发为工具,以民族文化为资源基础,才能使民族文化旅游商品真正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民俗变迁及其赋予社会转型的符号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近代民俗的大规模变迁构成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基本态势。在西方近代工业文明以及西俗的冲击、影响下 ,近代民俗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本文论述了近代民俗变迁的脉络及其规律 ,并从近代民俗象征符号的多元性、近代性、民俗性等角度探讨了对社会转型所赋予的符号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人类的交际是人们运用符号传情达意,进行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的行为协调过程.意义的获得是交际最主要的目的,人们通过符号形体来获取符号对象的有关信息.体语符号在传榆信息和跨文化交际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从符号学的角度阐述体态语的性质、功能和特点,对比和分析体态语的文化差异,探索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就具有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