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网络公共事件的舆情并非事件在网络上的简单映射,其掺杂了与社会背景因素相关的情绪、倾向和立场。在网络公共事件的形成和爆发阶段,其构成是"事件+社会背景+网络";在网络公共事件形成爆发之后,政府的应对、当事者的行为表现等因素又会被网络聚焦,这时其舆情构成是"事件+社会背景+过程性助推因素+网络"。网络公共事件的舆情失真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事件的特殊性与社会问题的普遍性、资讯的泛滥与诉求的堵塞、"体制性迟钝"与社会情绪的敏感、"搞定管控"思维与"搞大扩散"意识、操弄"真相"与制造谣言,这些相对的因素要么重合叠加,要么反向撕裂,造成舆情的失真与变异。网络公共事件的舆情治理是一个去除连带因素、打破风险发作的连锁反应的过程。就事论事,还原真相,还原是非,是平息事件、释放风险的唯一可行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3.
4.
蒋明敏 《江西社会科学》2020,40(12):190-198
从情感视角来审视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及治理,是网络舆情治理人本主义诉求的应然归宿。情感因素在网络舆情事件的演化过程中发挥基础作用,突发公共事件易于唤醒"社会记忆",某些情感和行动在人际间传染,泛政治化、"体制性归因"成为经常性策略,普遍的不同情建构网络戾气以及公共信任缺失建基后真相事件等,可能使舆情论争转向"群体极化"和网络暴力。有鉴于此,情感视域下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治理策略应当从"理念—手段—氛围—引导"四个维度着手,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创新"技术+心理"的治理手段,营造"公众贴心人"的氛围,完善"事实+价值"的引导。  相似文献   

5.
网络舆情的主体多元、内容丰富、传播迅捷等特点,正重塑传统公共决策的信息生态,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增进公共决策的民主进程,提高公共决策的有效性、交互性与公信力。然而虚拟开放的网络空间信息庞杂,难以验证的舆情信息可能误导公共决策偏离科学轨道,数字鸿沟与网络信息结构失衡会对公共决策公正性造成影响,群体极化和网络暴力不利于公共决策的有效治理。在公共事务网络舆情倍增条件下应高度重视对网络舆情的疏导与管控:要推进信息基础建设,改进网络舆情的民意代表性;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提高网民公共事务参与理性;促进政务信息公开,建立网络舆情长效回应机制;完善网络监管机制,为公共决策营造良好环境;优化公共决策机制,切实提升政府治理实效。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改变了舆论格局,给政府带来严峻挑战。面临这种新挑战,当下我国政府的舆情管理仍然延续传统,即以管控为内核,以应急为重心,以平息为旨归,距离治理现代化的要求仍然有较大距离。基于治理理论,政府除了保障言论自由以及与媒体进行互动传播之外,还要与舆论中的多元主体形成互动和对话关系。基于这种新型关系,推动舆情治理现代化,就要在坚持政府主导性的前提下,培育网络舆情治理的多元主体,并用法律界定清晰的权责界限;以内部的整体性治理和外部的互动机制为重点,创新舆情治理机制;以互动为重点,打造舆情治理平台,创新舆情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作为城市发展与治理理念的全面创新,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不仅带来了智能交通、智能电网等城市硬件基础设施的改善,也给政府网络舆情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主要表现为政府治理理念、治理模式及信息处理能力三个方面。为了使政府网络舆情治理适应智慧城市理念发展的新要求,政府有必要转变其网络舆情治理理念,构建有效的网络舆情治理模式和治理机制,从而实现网络舆情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从全面风险管理视角来完善公共危机治理过程具有合理性、可行性。针对传统的危机管理模式,提出了创新政府、非政府、企业、社会整合的危机管理体系和应急行动的组织模式,围绕危机治理体系提出公共危机治理框架重构,以建立全社会整体联动的公共危机治理网络。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公共决策与网络舆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舆情由于其自身的优势,出现的时间虽然很短,但对当前我国的公共决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要使网络舆情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公共决策,关键在于以下几点:积极鼓励网络舆情表达,扩大公共决策的民意基础;科学汇集网络舆情,提供公共决策的信息保障;认真研判、监测网络舆情,增强公共决策的科学性;有效引导网络舆情,确保公共决策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0.
自2003年非典以后,公共危机事件的信息发布及反应-决策机制逐渐成为民众关注的话题.伴随着互联网业务的蓬勃发展,以论坛、博客等为渠道的网络舆情在公共危机事件中扮演了越发重要的角色.网络舆情的双刃剑效果让我们思考:如何通过有效的调控促成公共危机事件的妥善解决,降低网络舆情的负效果,增强网络舆情的正效果;为完善公共危机事件中的政府决策形象,妥善处置公共危机事件提供可行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微博时代的舆情正成为社会管理的一大挑战,依托微博形成有别于传统的特质,一是形成的便捷性,二是效果的爆炸性,三是内容的社会性。微博舆情的生成离不开信息接收者、媒体运营商和政府管理者之间的共同作用。微博时代下一的舆情治理路径如下:一要打造公民社会,提升公民意识;二要塑造责任媒体,加强媒体责任;三要建设现代型政府,完善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12.
《江西社会科学》2014,(6):189-193
在公共危机频发的今天,任何单一的力量与措施都不可能使公共危机得到顺利解决。在我国社会快速转型的大背景下,如何转变政府对公共危机的应对方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公共危机治理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也应该是社会的责任。因此,提高多元主体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意识和能力,完善多元主体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法律制度建设,不断探索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危机治理道路,就成为促进我国多元主体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发展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必由之路,提升全要素能源效率是实现工业低碳转型发展的关键之举和当务之急。基于中国30个省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考察数字化对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揭示数字化影响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具体机制。结果表明:数字化与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之间存在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关系;数字化通过优化要素配置、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提升了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而数字化引致的能源回弹效应则降低了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产业化应用与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具有显著的“U”型关系,同时仅有东部地区数字化水平与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呈显著的“U”型关系。为此,应从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数字化和能源数字化转型、加快低碳技术研发等方面提升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  相似文献   

14.
15.
文章在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来探讨公共治理。首先,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公共治理;其次,公共治理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最后,和谐社会背景下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和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6.
现今政府在面对网络突发事件时“大包大揽”的“一元化”治理手段显然已无法有效的应对日趋复杂的网络舆情。如何与主流媒体协同合作,发挥社会组织优势,鼓励民众参与,以“多元化”的治理主体思想应对网络舆情已成为我国政府亟待探索的重课题。  相似文献   

17.
宗教作为一种传统的精神和文化资源,在公共治理中具有两极性作用:一方面在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增进社会团结、教育民众等方面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宗教问题也可能触发治理危机,导致社会动荡,甚至国家分裂。为此,我们应在公共治理中确立和倡导一些积极的宗教理念和原则,从而达到趋利避害的社会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公共冲突治理制度建设与完善可以使冲突各方建立合理和稳定的行为预期,从而使其行为更趋于理性,更偏向采取合作策略。中国现行公共冲突治理制度在应对现实公共冲突的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包括冲突治理规范的结构性错位降低了治理效能,冲突治理主体的单一化格局使治理潜能受到限制,过度强调冲突预防的冲突治理策略使冲突的正向功能难以释放,冲突治理形态的运行失衡造成制度成本提高,以及冲突治理手段的控制导向使治理缺乏成效。从"社会治理"的视角出发,中国公共冲突治理的制度建设应当致力于三种冲突治理规范的结构契合,三类冲突治理主体的分工协同,合法性边界的适度拓宽为冲突"自我治愈"功能的实现留下空间,冲突控制与冲突化解两种手段的耦合互补,以及应急管理与常规管理两种态势的平衡运行。  相似文献   

19.
信息网络是一个开放的、不断演进的系统,可以自我实现有序化和平衡化,具备自组织系统的特征和功能。信息网络实现自组织功能的机制包括信息分享、信息竞争与协同、信息涨落与演化,以及决策权的个体化和分散化。网络舆情是信息网络的重要内容,发挥信息网络的自组织功能,对探索和完善网络舆情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政策措施包括研究和适应网络舆情的演变规律;建立开放的、多元参与的网络舆情治理平台;提升政府公信力,建立诚信政府;充分发挥网络社团组织的作用,促进网络自律;包容和培养网络"意见领袖",支持理性声音,等等。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迅猛发展对公共危机舆情管理产生了巨大影响.新媒体为舆情监测带来了便利,为疏导民怨提供了平台,为科学决策提供了条件.新媒体也对舆情引导意识、把关人素质和媒体管理机制等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