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史记·殷本纪》曰:"汤既胜夏,欲迁其社,不可,作《夏社》,伊尹报。于是诸侯毕服,汤乃践天子位,平定海内。""伊尹报",前人多理解为伊尹陈报政绩,结合传世文献和出土古文字材料,此"报"与文中提及的"社"紧密相关,应是对"社"的一种祭祀,也就是报社。  相似文献   

2.
“景亳之会”的考古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亳之会”是商汤灭夏前与东方叛夏之国所进行的一次军事盟会,参加者有有施氏、有仍、有缗、有莘等,地点当在今山东曹县西北的梁圮固堆遗址。考古学上的下七垣文化曾在二里头文化三期南下,说明商族在夏代晚期曾有南下扩张活动。岳石文化在相当于二里头文化三期之末的时候向西推进,则反映了夏王朝在夏末对东方部族战争的失利。“景亳之会”形成了以商汤为首的灭夏联军,他们的行动路线,反映在考古学上,就是“南关外期”一类在郑州的遗存。二里头三、四期之间的剧烈变化,尸乡沟商城在二里头四期的出现,应是夏、商两个王朝政权更迭的直接表现。  相似文献   

3.
吕文明 《文史哲》2023,(6):88-96+163-164
“稷下学宫”不是一个历史称谓,它的形成,实际是司马迁将稷下之学定位在齐宣王时期而引发的学术关注,后经历代学者不断考察、记述、议论,逐渐形成学术机构的印象,最后正式出现在郭沫若的《庄子的批判》中。稷下学宫与稷门有关,稷门原是临淄大城南西门,战国时期因为修建小城而被毁弃,“稷门”之名遂沿用至新建的小城西门。稷下学宫与小城是一体规划并一体建造,它既有招揽人才和议论争鸣的功能,又有教育和培养人才的功能,实际就是田齐政权重建的诸侯国大学——泮宫。稷下学宫在战国时期的兴建,是田齐政权对齐国养士制度的延续,是对姜太公“尊贤尚功”的国策以及齐桓公“啧室之议”和“庭燎”之礼的继续发展。我们今天从文献和考古发现中所见到的稷下学宫并不能代表稷下之学的全部,它只是稷下之学发展至巅峰时期的象征。  相似文献   

4.
郑州商城发现以来 ,经 5 0多年连续不断的考古发掘和研究 ,越来越多的学者承认汤灭夏后定都郑 ,持异义者仍有之。但其许多论述忽略了商汤都郑的环境因素和历史原因 ,本文就此空白进行初步探讨后发现夏因洪水而立 ,因伊、洛竭而亡 ;商汤因伊、洛竭而兴 ,仲丁因“更立诸弟子 ,弟子或争相代立”而迁都 ,殷商因河竭而亡的历史循环  相似文献   

5.
五代都城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的都城在长安,后来,建东都于洛阳。唐末,天復四年(904),身兼宣武军等四镇节度使的朱温为了更牢固地控制朝廷,强迫唐昭宗迁都于洛阳。其后,在五代时期,政权更迭繁繁,都城几经变迁,甚至同时有东都、西都、北都、邺都之称。作为都城,应当以朝廷百司所驻及神稷神坛所在为准,而以前者为主要依据。现据《资治通鉴》的记载,对五代都城的变迁,考察如下。后梁先都开封,迁洛阳,再迁开封  相似文献   

6.
“三社联动”面临“四个不够”问题,“五社联动”应运而生。从“三社联动”到“五社联动”的转换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要求,这种转换不仅是一个数量的变化,而且也是治理逻辑的深刻变革。其在治理目标、治理主体、治理机制和治理资源四个方面都有所变化,由此形塑的社区治理模式也有所深化。深层次看,“三社联动”秉持二分逻辑,是“国家-社会”关系的产物,目的是促进政社互动。“五社联动”秉持三分逻辑,是“国家-社会-个体”关系的产物,注重激发居民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能够更好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解与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目标。为实现两者的有效转换,需着力解决好“联什么、怎么联、如何动”的问题,关键是要利用治理技术完善联动结构、健全联动机制,打造社区治理共同体。  相似文献   

7.
夏代的王位继承在正常情况下是父亡子继的,先商部族首领的产生方式也是父亡子继的,但商汤灭夏后,就为之一改,王位继承制度成为兄终弟及。其原因或在于夏作为第一个家天下王朝的背景和商汤灭夏后面临的不得不如之的形势。面对此景,商天下的开创者可能决定在继统法上实行兄终弟及,并定下广建婚姻的国策以为之辅。  相似文献   

8.
商族起源考     
商族在商汤灭夏建立商王朝之前,不断迁徙,游移不定,是一个常常迁徙的民族。由于史籍记载不详,加上后世地名变化很大,商族起源于何地一直为难解之谜。千百年来,专家学者们作了大量的考证,得出了商族起源于东方说、西方说、北方辽河流域说、燕山地区说、山西说等各种各样的结论。结合文献记载和近年来的考古发掘资料,可知商族起源于东方说最为合理。商族最早的族居地在今豫东、鲁西南地区,后来一度迁到河北省的中南部和河南省的北部,不久又迁回豫东、鲁西南地区。在商汤灭夏前,商族以今天的曹县一带为中心,积聚力量,终于一举灭夏,建立了商王朝。  相似文献   

9.
开皇元年(581)杨坚建立隋朝,开皇九年南下灭陈,使三国以来370年政权分立、民族交融的动荡历史,一转而为“混一戎夏”、“无隔华夷”的局面.这一历史转折.对隋代乃至唐初史学的发展,均产生着巨大影响.由于隋政权的短促,未能使这一影响充分展示出来,因而形成隋代史学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0.
试论解放区文学的土地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的土地意识,就是对土地的依存、珍视、迷恋的情感以及认知系统,它表现为对以农为本的生存方式以及附属其上的精神文化的关注和尊重,对农民式的土地情感的认同和超越,对土地的意义和价值的形而上的深层领悟。我国古代的文化观念和文学传统中间有着深厚的土地意识。《尚书·洪范》中“五行”之说的木、水、土均与“地”有关。古代以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古代皇帝和诸侯在建国和大典的时候,都要立坛祭祖。土地、国土、国家(社稷)几乎成了三项对等的概念,与这种土地崇拜相联系,从而产生了“土地”重力牵引下的…  相似文献   

11.
董雪静 《殷都学刊》2005,(3):97-101
在先秦时期的一些典籍记载中,先民于“社”地举行祭祀祈望农业丰收的同时,亦进行祷告人类自身蕃衍的奉祀活动,并最终用“会男女”的形式得以落实。祭社逐渐成为民众欢聚的一个节日,社庙也由神圣的宗教场所发展为男女青年的恋爱狂欢之地。  相似文献   

12.
信仰圈的形成是某一大神在一定区域内影响力的标志,也是俗民神灵信仰的组织结构方式。女娲是涉县地区的主神。涉县全境存在着大小不同的以“社”为单位的祭祀女娲的组织,具备了信仰圈形成的五个基本要素,最终以中皇山娲皇宫为核心形成了女娲信仰圈。女娲信仰圈的存在说明女娲自古至今在当地对于百姓日常生活的全方位的影响,百姓最终将女娲看作是“天地全神”。  相似文献   

13.
略说华夏“社”文化□戴存仁在我国的文史典籍、文学作品中,常记载有“社”文化的内容。如今,农村不少地方还可见到社庙,还保留了社祭的风俗。这是华夏“社”文化风俗的产物。一“社”字的本义是掌管土地的神。《说文》对“社”字解释为:“地主也,从示土。”“地主”...  相似文献   

14.
泰山香社起源考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涛 《东岳论丛》2004,25(3):143-145
泰山香社是民众自发组织的到泰山朝山进香的民间信仰团体.泰山香社深受两汉以来佛教组织的影响,在五代两宋时期,形成了以崇祀泰山神灵为主的民间香社组织.  相似文献   

15.
两汉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疆域的扩大,引起了人们对传统的“内中华,外戎狄”种族观念的突破与更新。在夏商周三代,华夏族在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冲突、融合中,不断强盛起来,建立了统一的中央政权与诸侯政权相结合的奴隶制王朝。但是,由于当时国力的限制,以及生产方式还不发达,人们在对外族的关系中自我保护意识十分强烈,对少数民族缺乏真正的了解,带有很大的偏见。以孔子为首的中原儒家文化,强调夷夏之别,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春秋》的中心思想就是内诸夏而外夷狄。但是秦汉以来,新的宇宙一统论正在悄然兴起,人们不再…  相似文献   

16.
本刊继2006年以来,再次荣获“全国高校优秀社科学报”奖,《河洛文化》栏目再次荣获“全国高校社科学报特色栏目”奖,编缉部获“优秀编辑团队”称号。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作报告毛泽东的廉政思想,对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都有巨大的指导意义。一、毛泽东廉政观的渊源所谓廉,即廉洁,清白。东汉王逸云:“不受为廉,不污为洁。”所谓政,即指政事。西晋社领云:“在君为政,在臣为事”。因此,廉政即指领导干部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之意。毛泽东廉政思想的形成是有其特殊环境和历史渊源的。(-)东地“店展”了毛江江的“反抗”、“济立”和“住,果要方”的的神1.父亲造就了润之的反抗精神。毛泽东的父亲对儿子管教很严厉,“他自己生活中的直接反叛,则是反对父亲的专…  相似文献   

18.
夏商西周(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771年)是中国古代军事爱国主义的形成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古代军事爱国主义从无到有、从稚嫩渐进于成熟,并伴随着朝代的更替和军事伦理文化的勃发而初具规模,思想内涵由单薄渐至丰厚。夏商西周是中国的奴隶社会,在这一历史时期,战争频繁剧烈,据记载,除夏朝建立过程中的战争外,当时大规模的战争有:夏后抒征东夷的扩张战争。,商汤灭夏战争,商王朝征讨蓝夷的战争,商武了征伐四方的战争,商谋辛、康了征羌、危战争,周武王灭商战争,以及酉周对四方的战争等。频繁的军事斗争,为军事爱国主义思…  相似文献   

19.
关于“形神”关系的不同辩难 ,与关于“神灭”论同”神不灭”论的论争 ,是从汉代到魏晋南北朝思想界的一个焦点。从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识看 ,“神灭”论属于唯物主义的范畴 ,而“神不灭”论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这是不容置疑的 ;而从美学的意义上看 ,这场论争则大大提高了当时的思辨水准 ,深化了人们对精神现象的超越性、丰富性和广延性的认识 ,并直接强化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文艺美学中的重“神”倾向。深入分析慧远、宗炳等人的“神不灭”论思想 ,可揭示出其与顾恺之、宗炳和刘勰等人在文艺领域里对“神”的重视与“神不灭”思想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20.
~~土地神之原型——社与社神的形成和发展@钟亚军$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宁夏银川750021~~~~[1]〔东汉〕应劭撰.风俗通义校释[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 [2]林惠祥.文化人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294. [3]南京博物院《江苏铜山丘湾遗址的发掘》[J].考古,197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