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沂蒙红色文化具有良好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沂蒙红色文化能否得到更快发展和提升,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文化传播思路和传播路径。基于网络创新环境的沂蒙红色文化传播,有助于全方位拓展红色文化传播途径,实现沂蒙红色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的嬗变。  相似文献   

2.
延安是我国的革命圣地,蕴含着深厚的红色文化积淀。纪念场馆是延安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立足“纪念空间”的理论视角,延安纪念场馆中的红色文化形成独具特色的空间生成机制,建构起红色文化传播的信息话语网络。在这种生成机制中,红色记忆是场馆中红色文化的表征形式,馆藏展品成为馆中红色记忆的意义起源,历史线索构建出红色记忆的叙事逻辑,文化创意则赋予红色记忆生机与活力,三者共同催生馆内红色文化向红色记忆的转化。在场馆之外,延安纪念场馆中的红色文化外溢并搭建起城市中的各类共识符号,承载了公共话语网络和个体情感,打造了延安的“气态”城市文化形态,并助力“红色”成为延安城市的鲜明底色。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指出,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创新的重要源泉,红色文化的传承创新是其本质使然和职责所在。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在高等教育中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和重要的德育功能。高等教育应以基地建设为依托,夯实红色文化传承创新的基础;以活动载体建设为重点,高扬红色文化的育人旗帜;以进课堂、进网络、进生活等工作为根本,促进红色文化的教育传播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4.
相对于以书籍、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介为传播工具的传统政治文化而言,当代中国网络政治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了互动化、匿名化、去权威化、高科技化等态势.它的传播主体是网民,传播条件是网络,传播内容是网络政治观念形态.网络政治文化对当代社会产生了双重的影响,为了构建和谐稳定有序的网络政治文化,当前要坚持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加强政府治理;注重技术创新,建设红色网站;推进电子政务,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培育网络政治文化队伍,发挥网络“把关人”作用;加快网络政治道德建设,规范网民政治参与;理性借鉴外国模式,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为推进高校红色文化育人工作,提升红色文化育人的实效性,应加强红色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学科的融合,并逐步建立红色文化学,推进高校红色文化育人学科载体的建构;应借助网络时代新元素,创建“互联网+红色文化”宏观和微观共享传播平台,推进高校红色文化育人传播载体的建构。  相似文献   

6.
何昕  潘利锋 《河北学刊》2012,32(4):186-189
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新视角。文化模因传播遵循着文化进化的规律,经历着保留、变异和顺应的动态进化历程。从模因的视角看,红色文化模因随着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发生了变异,红色文化模因的变异顺应了人们的精神需求、人们的认知因素和时代前瞻需求。而红色文化模因在新时期的变异与顺应促进了红色文化模因的成功复制,加速了红色文化模因的传播。  相似文献   

7.
彭健  石雨诺 《河北学刊》2023,(1):210-214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任务是对文化遗产加以综合保护,更是阐释并传播其蕴含的文化价值。长城文化价值包括作为客观物所凝结的华夏儿女保卫和平的劳动与智慧、人的生命力与本质;也包括作为文化符号存在于华夏儿女集体记忆中的身份认同、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与中华文明尚和合的特质;在新时代阐释长城文化价值,又体现为红色资源、红色精神以及长城文明交流互鉴作用所彰显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更好地弘扬长城文化价值,既要依托长城构建文化空间,开展基于旅游体验的传播,又要开发长城IP进行文化传播,并注重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8.
"文化自觉"既是一种文化存在的自我意识,又是一种文化价值的理性诉求和对文化发展趋向、传播规律的艰难探索,更是一种文化发展的实践指导。红色文化传播是"文化自觉"的一种表现,它包括文化主体对红色文化如何产生及其在历史进程中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对红色文化发展趋向、传播规律的正确把握,以及对传播红色文化这一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建党进程中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不断推动红色文化的民族化、科学化、大众化传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主动承担起红色文化传播的历史使命,运用报刊、书籍、标语、文艺作品等形式,对工人、农民、战士和党员开展广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红色文化传播走上了组织化、制度化、系统化的历史发展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文化自信、统一的指导思想、严密的组织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对全体民众开展广泛的历史教育和国情教育;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进行红色文化传播工作的理念逐步科学化、现代化,逐步构建"一元主导、多元参与"的传播格局,规定高校思政课的主阵地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红色文化传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突出主流媒体地位、开发媒体融合功能,推动红色文化传播迈向新台阶.  相似文献   

10.
陈文  周忠瑜 《南方论刊》2023,(3):110-112
青海班玛是红军长征唯一经过青海的地方,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且是少数民族地区,因此,在传播长征文化的路径上形成了具有班玛特色的方式。笔者通过调研发现自红军长征离开班玛后,长征文化一直在班玛不间断地传播着,特别是寺院和民间团体的传播,这在其他长征经过的少数民族地区是少见的。探析长征红色文化在青海班玛的传播途径和现实价值对新时代长征文化的传播路径探索和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高度符号化的时代,红色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崇高精神的传播需要依靠具体符号的表征即红色符号来完成。基于红色文化史实的红色符号,是促进红色文化有效传播的载体,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史的凝练表达,更具有国家意识形态与革命符号属性。从符号学角度对红色符号进行理论阐释,可以明确红色符号的“能指”与“所指”。红色符号依靠“能指”表征红色精神,唤醒红色记忆;借助科学技术形成红色拟象,创设出虚拟的红色革命情景引发情感共振;以介体的形式发挥作用,传达社会价值导向。红色符号融入日常生活中,在浸润式思政教学、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以及红色文创产业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红色文化是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党性教育的宝贵资源。它与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在世界观与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社会理想方面有高度的契合性。红色文化能为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提供正确的政治导向、丰富的教育内容及多样的教育形式。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主要实践路径是:凝练红色文化教育内核,丰富党性教育内容;构建红色文化传播体系,拓展党性教育途径;优化红色文化应用机制,保障党性教育落实。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红色文化需要革新传统的传播方式,在实践中进行适应化的改进和创新,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文章分析了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红色文化的重要性、可行性以及红色文化传播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探讨了全媒体传播"红色文化"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4.
红色文化的诞生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近代的觉醒有着相近的历史起点,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目标、内容、主体相契合,针对新时代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的现实问题,面向世界、未来、现代化三个维度,通过提升红色文化网络传播力与增强红色基因话语影响力相结合、激发大学生红色文化创造力与激活大学生红色基因传承内驱力相结合、建设红色教育协同育人团队与建设家校协同育人环境相结合的红色路径,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5.
红色文化是实现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的精神支柱。界石铺通过红色文化旅游、“红色文化+”、红色主题活动不断探索红色文化开发利用的路径,取得一定成效。然而还存在育人功能不凸显、缺乏竞争力、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为更好开发利用红色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界石铺需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色文化重要论述为指引、要始终坚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相结合的原则,加强网络宣传,打造新时代界石铺红色文化标识。  相似文献   

16.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蕴含着丰富革命精神和厚重历史文化内涵的红色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宝贵资源。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强化红色文化的教育引导功能,创新红色文化的传播路径,有利于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7.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网络隐性传播的主要表现有文字隐喻、影像隐喻、游戏隐喻等,具有鲜明的隐匿性、去中心化以及传播途径多样化等特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网络隐喻的实质是攫取网络市场资源,进行网络政治动员、意识形态渗透和文化征服。为铸牢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网络传播的铜墙铁壁,就要大力推进唯物史观的网络教育,培养充满正能量的网络舆论领军人物,加强网络生态管控,以构建风清气正的网络舆论生态。  相似文献   

18.
毕宏音 《理论界》2007,(6):101-103
近年来,网络负面传播主要表现为文化霸权主义的肆虐、技术崇拜思潮的涌动、大众传媒道德失范造成的负传播、不良亚文化对网络同辈群体的影响等,并已成为诱发青少年网络犯罪比例不断增高的重要原因。而净化网络传播环境,有效遏制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发生,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每个人都要尽到责任。  相似文献   

19.
沂蒙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将沂蒙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提升大学生精神境界和责任意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阐释了沂蒙红色文化的构成、沂蒙红色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及沂蒙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从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两方面讨论了沂蒙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功能的形态,最后从增强高校对沂蒙红色文化的传播、开发沂蒙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创新沂蒙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内化实践沂蒙精神四大方面分析了沂蒙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功能发挥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杨蕾  张遥 《理论界》2008,(1):156-157
"恶搞"是一种以文本、声音和视图为表达方式,以消解取材对象元价值为指向的当下流行于网络的特殊现象.一段时间以来,网络恶搞带着伪"文化时尚"的面具,利用了网络媒介丰富的表现形式,并借助Internet的交互性、快捷性、广泛性,在Internet上大行其道.通过对当今人、事的恶搞、对流行、热门元素的恶搞、对古典名著的恶搞、对红色经典的恶搞,对道德、传统、法律的庄严进行了解构和消解.本文从网络恶搞现象的存在、认识及判断入手,提出加强网络文化的规范化管理、立法和监督;坚持先进文化方向,唱响主旋律,构建和谐的网络媒介环境,使网络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集聚地和传播地的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