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大钊运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改造中国社会,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获得了一个富于生机的开端。他认为历史是物质的、变化的,历史有其自身矛盾运动和规律,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环节,并最早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研究李大钊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对于探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传播和实践运用,以及运用唯物史观正确看待当今中国社会和未来发展,都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2.
笔者认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的命题,是从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提出来的,而不是指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精髓,不能把这个命题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精髓混淆起来、等同起来。精髓需要“二分”。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精髓是唯物史观,邓小平理论自身的精髓是当代中国化的唯物史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学习邓小平理论,把握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重要的是把握邓小平理论自身的精髓,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坚持、运用邓小平理论指导实践,重要的是坚持实事求是。对马克思主义精髓的这种“二分”,是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的需要,是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胜利推向前进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基石 ,也是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论述的立论基础。为了全面把握“三个代表”论述的深刻思想和丰富内涵 ,需要学习和理解唯物史观所阐释的一系列基本观点。一、关于历史发展的原动力唯物史观立足于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 :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穿、住 ,然后才能从事政治、宗教和哲学等等其它活动。满足人的生命 (生存 )需要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① 。人的需要则是历史发展的原动力。唯物史观认为 :“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 ,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  相似文献   

4.
张越 《河北学刊》2007,27(1):103-105
本组笔谈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所取得的理论成就进行了探讨。李根蟠认为,中国的“封建地主制”理论的提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取得的一个丰硕成果,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封建观的新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陈其泰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关于民族理论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取得了重大成就,主要表现为:关于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问题、对中国史范围的处理和历史上民族统一的不同阶段问题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念等方面基本达成共识。张越认为,在中国历史发展阶段的探讨过程中,唯物史观所起的作用重大,意义深远。王志刚认为,“五四”时期形成的唯物史观传播热潮具有三个显著的时代特点:即力求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理论进行系统介绍和全面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始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创建工作。张利认为,范文澜在历史评价问题方面贡献良多,主要体现在:以历史主义原则评价历史人物;从加强各民族团结友好的高度评价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以一种中国史与世界史联系的眼光对历史演进的一些重要问题加以评析,揭示其本质。张剑平对新时期以来中国史学界在历史认识论和方法论研究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一得之见。许殿才从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地位、如何运用与发展唯物史观以及史学与现实的关系等四个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在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理论成果进行了阐述。邹兆辰则认为,在中国史学理论水平的提高过程中,善于分析与借鉴,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5.
张利 《河北学刊》2007,27(1):107-109
本组笔谈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所取得的理论成就进行了探讨。李根蟠认为,中国的“封建地主制”理论的提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取得的一个丰硕成果,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封建观的新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陈其泰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关于民族理论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取得了重大成就,主要表现为:关于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问题、对中国史范围的处理和历史上民族统一的不同阶段问题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念等方面基本达成共识。张越认为,在中国历史发展阶段的探讨过程中,唯物史观所起的作用重大,意义深远。王志刚认为,“五四”时期形成的唯物史观传播热潮具有三个显著的时代特点:即力求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理论进行系统介绍和全面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始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创建工作。张利认为,范文澜在历史评价问题方面贡献良多,主要体现在:以历史主义原则评价历史人物;从加强各民族团结友好的高度评价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以一种中国史与世界史联系的眼光对历史演进的一些重要问题加以评析,揭示其本质。张剑平对新时期以来中国史学界在历史认识论和方法论研究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一得之见。许殿才从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地位、如何运用与发展唯物史观以及史学与现实的关系等四个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在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理论成果进行了阐述。邹兆辰则认为,在中国史学理论水平的提高过程中,善于分析与借鉴,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6.
张剑平 《河北学刊》2007,27(1):109-110
本组笔谈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所取得的理论成就进行了探讨。李根蟠认为,中国的“封建地主制”理论的提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取得的一个丰硕成果,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封建观的新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陈其泰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关于民族理论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取得了重大成就,主要表现为:关于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问题、对中国史范围的处理和历史上民族统一的不同阶段问题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念等方面基本达成共识。张越认为,在中国历史发展阶段的探讨过程中,唯物史观所起的作用重大,意义深远。王志刚认为,“五四”时期形成的唯物史观传播热潮具有三个显著的时代特点:即力求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理论进行系统介绍和全面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始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创建工作。张利认为,范文澜在历史评价问题方面贡献良多,主要体现在:以历史主义原则评价历史人物;从加强各民族团结友好的高度评价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以一种中国史与世界史联系的眼光对历史演进的一些重要问题加以评析,揭示其本质。张剑平对新时期以来中国史学界在历史认识论和方法论研究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一得之见。许殿才从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地位、如何运用与发展唯物史观以及史学与现实的关系等四个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在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理论成果进行了阐述。邹兆辰则认为,在中国史学理论水平的提高过程中,善于分析与借鉴,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7.
本组笔谈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所取得的理论成就进行了探讨。李根蟠认为,中国的“封建地主制”理论的提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取得的一个丰硕成果,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封建观的新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陈其泰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关于民族理论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取得了重大成就,主要表现为:关于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问题、对中国史范围的处理和历史上民族统一的不同阶段问题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念等方面基本达成共识。张越认为,在中国历史发展阶段的探讨过程中,唯物史观所起的作用重大,意义深远。王志刚认为,“五四”时期形成的唯物史观传播热潮具有三个显著的时代特点:即力求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理论进行系统介绍和全面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始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创建工作。张利认为,范文澜在历史评价问题方面贡献良多,主要体现在:以历史主义原则评价历史人物;从加强各民族团结友好的高度评价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以一种中国史与世界史联系的眼光对历史演进的一些重要问题加以评析,揭示其本质。张剑平对新时期以来中国史学界在历史认识论和方法论研究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一得之见。许殿才从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地位、如何运用与发展唯物史观以及史学与现实的关系等四个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在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理论成果进行了阐述。邹兆辰则认为,在中国史学理论水平的提高过程中,善于分析与借鉴,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8.
不承认唯物史观是历史决定论,或把唯物史观等同于历史目的论,其实是对唯物史观的误读。马克思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这就为历史决定论奠定了科学依据。唯物史观不是从主观目的出发去展开历史必然性,不是从主观意志出发去演绎历史发展规律,而是从“社会存在”出发去寻找历史必然性的依据,并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唯物史观揭示了决定人的“动机”和“目的”背后的物质根源,因而与历史目的论划清了界限。人的行为有主观动机,但历史演化并没有主观动机;人的行动有主观目的,但历史必然性却没有主观目的;人总有自己的目标追求,但历史发展方向却并不是由人的目标追求所决定的,因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厘清“历史合力论”“主观能动性”“个人在历史中的地位”“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以及“机械决定论”,有助于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  相似文献   

9.
许殿才 《河北学刊》2007,27(1):110-112
本组笔谈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所取得的理论成就进行了探讨。李根蟠认为,中国的“封建地主制”理论的提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取得的一个丰硕成果,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封建观的新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陈其泰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关于民族理论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取得了重大成就,主要表现为:关于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问题、对中国史范围的处理和历史上民族统一的不同阶段问题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念等方面基本达成共识。张越认为,在中国历史发展阶段的探讨过程中,唯物史观所起的作用重大,意义深远。王志刚认为,“五四”时期形成的唯物史观传播热潮具有三个显著的时代特点:即力求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理论进行系统介绍和全面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始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创建工作。张利认为,范文澜在历史评价问题方面贡献良多,主要体现在:以历史主义原则评价历史人物;从加强各民族团结友好的高度评价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以一种中国史与世界史联系的眼光对历史演进的一些重要问题加以评析,揭示其本质。张剑平对新时期以来中国史学界在历史认识论和方法论研究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一得之见。许殿才从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地位、如何运用与发展唯物史观以及史学与现实的关系等四个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在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理论成果进行了阐述。邹兆辰则认为,在中国史学理论水平的提高过程中,善于分析与借鉴,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0.
陈其泰 《河北学刊》2007,27(1):101-103
本组笔谈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所取得的理论成就进行了探讨。李根蟠认为,中国的“封建地主制”理论的提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取得的一个丰硕成果,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封建观的新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陈其泰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关于民族理论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取得了重大成就,主要表现为:关于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问题、对中国史范围的处理和历史上民族统一的不同阶段问题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念等方面基本达成共识。张越认为,在中国历史发展阶段的探讨过程中,唯物史观所起的作用重大,意义深远。王志刚认为,“五四”时期形成的唯物史观传播热潮具有三个显著的时代特点:即力求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理论进行系统介绍和全面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始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创建工作。张利认为,范文澜在历史评价问题方面贡献良多,主要体现在:以历史主义原则评价历史人物;从加强各民族团结友好的高度评价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以一种中国史与世界史联系的眼光对历史演进的一些重要问题加以评析,揭示其本质。张剑平对新时期以来中国史学界在历史认识论和方法论研究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一得之见。许殿才从唯物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历史地位、如何运用与发展唯物史观以及史学与现实的关系等四个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在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理论成果进行了阐述。邹兆辰则认为,在中国史学理论水平的提高过程中,善于分析与借鉴,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1.
交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哲学范畴。深入探讨交往的哲学蕴涵,不仅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还有助于推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中国改革开放的进展,从而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系统揭示和解读了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的交住范畴的含义。作者认为马克思的“社会交往”概念,就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与人之间以一定的手段为媒介的、互为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这种活动归根结蒂是一种交往实践活动。马克思“交往”理论是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社会需求与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试图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人的需求理论为出发点,探讨如何从社会需求的和谐达到社会的和谐。一、研究社会需求、社会和谐的哲学方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历史活动归根到底产生于人类的需要。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①。以往我们根据马克思的论断,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对社会发展的规…  相似文献   

13.
西方一些学者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学说斥之为“经济决定论”、“唯生产力论”,进而否定唯物史观。这实际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的误解。马克思与恩格斯在肯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同时,从未否认过上层建筑及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生产力无疑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社会发展的理解、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就应止于生产力。生产力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实践是人本质的存在方式,是人类社会历史存在与发展的逻辑起点和内在动力。从生活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历史就形成了广义唯物史观,广义唯物史观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更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发展的主线和核心?有人认为是唯物史观的形成。我不同意这种看法。因为尽管说唯物史观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历史功绩,但是就唯物史观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中的地位来说,它与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认识论,逻辑学又是并列的。而按照我的理解,能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发展的主线和核心的东西,应该是那种贯穿在该哲学的各个组成部分之中,并使各个组成部分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东西。所以我认为在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创立过程中,唯物史观的形成不能成为主线和核心。那么究竟什么是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发展的主线和核心呢?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对唯物史观的继承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发展包括物的不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两大方面内容,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的生产力决定论、社会有机体论、社会历史主体论的丰富蕴涵。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已走过了90余年的风雨征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90余年的发展中呈现出了色彩斑斓和丰富多彩的画卷,并产生了独特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大体上有三种主流形态,即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与实践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一种形态,它是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费尔巴哈哲学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和马克思的新发现(即唯物史观)三者之总和;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二种形态,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先驱进行艰难探索的理论成果;“实践唯物主义”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三种形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实践唯物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这对繁荣和发展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有人曾经以“失落主体”为由,诘责唯物史观“忽视了对活生生的人及其价值本身的研究”,并提出要“实现哲学的主体化”来重建唯物史观。其实,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并没有失落主体,它关于历史过程主体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发展具有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佩里·安德森认为要理论结构和历史材料并拳,形成自上而下地审视历史与“自下向上看的历史”的完美结合,在抽象与丰富的具体之间,达成平衡与互动。  相似文献   

19.
张亮,1973年生,江苏徐州人,哲学博士,现为南京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阶级、文化与民族传统:E·P·汤普森的‘文化唯物主义’研究”(05CZX003)。E·P·汤普森(Edward Palmer·Thompson,1924-1993)是20世纪英国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者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汤普森参加了英国共产党内的“历史学家小组”,系统地学习、研究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特别是与唯物史观有关的著作。之后,他和“历史学家小组”的其他成员一起建立了英国历史上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团体即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派,从而强有力地推动了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的形成。作为研究唯物史观的一个积极成果,汤普森于1963年出版了《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The Making of English WorkingClass),系统揭示了文化、传统等因素在工人阶级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该书的出版得到了国际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高度评价,被公认为是继恩格斯1845年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之后研究英国工人阶级问题的最重要的著作。在完成《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之后,汤普森继续致力于18世纪英国社会史和英国劳工史研究,并针对阿尔都塞主义的泛滥在英国马克思主义阵营中掀起了一场关于如何对待外来理论传统的大讨论,丰富和发展了他关于阶级、文化、民族传统、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的学说,从而对唯物史观形成了一套完整而独特的理解。有批评者将他的这种理解命名为“文化唯物主义”。汤普森的“文化唯物主义”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唯物史观在英国的传播,而且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英语世界左派阵营(主要是“晚期马克思主义”和“后马克思主义”思潮)对唯物史观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的塑造等产生了深入而持久的影响。该项目通过系统研究汤普森关于“阶级”、“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文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民族传统的结合”等问题的基本看法,对其“文化唯物主义”理论的本质以及与唯物史观的真实关系作出科学判断,进而评价其理论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建构的意义和价值。该项目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1)汤普森的“文化唯物主义”是在实证的历史研究中得出的,研究它有助于我们更加充分地认识唯物史观的科学性;(2)研究汤普森的“文化唯物主义”有助于我们探索发展唯物史观有关原理的可能道路;(3)研究汤普森的“文化唯物主义”有助于我们了解20世纪60年代以来英语世界左派阵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4)汤普森的“文化唯物主义”的实质就是力图探索一条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英国民族传统相结合、建构一种具有英国民族特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的可能道路,研究这个问题无疑对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建构具有显而易见的借鉴意义。张亮主要从事马克思恩格斯哲学、“西方马克  相似文献   

20.
在制止动乱,平息暴乱的今天,摆在全党,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中心课题,就是总结过去思考未来,其中突出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取信于民的问题。今年七月,李瑞环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指出:“当前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重点是学习哲学。”他还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