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7 毫秒
1.
朱敏 《理论界》2009,(1):189-190
田野研究是人类学最重要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已超越人类学学科而成为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途径和手段,并发展成为质性研究范式.进入田野与走出田野是田野研究的关键阶段,关涉到田野研究的根基与推论.本文从田野研究的历史出发,梳理此研究的不足与出路.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的民间立场和田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广云 《江海学刊》2004,(2):211-215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对象化观念性现实存在,可以从三个基本视角来看,一是把它看做意识形态,二是把它看做理论体系,三是把它看做文化现象.作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的思想观念上层建筑,它蕴涵着"官方立场";作为理论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是专家学者学术研究的文本符号系统,它蕴涵着"知识分子立场";作为文化现象的马克思主义,内化积淀于民众心理状态中,渗透附着于民众生存状态中,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它蕴涵着"民间立场".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民间立场"是原生态的,"知识分子立场"是次生态的,"官方立场"是又次生态的."官方立场"通常从"政治语用学"或"政治解释学"的视域来阐释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版本研究"以及"比较研究"则往往是"知识分子立场"的表现.笔者在本文中所提出的"田野研究",是在"民间立场"上借用人类学、民族学术语提出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论,它主要把马克思主义当做一种文化现象,揭示内化积淀于民众心理状态、渗透附着于民众生存状态和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精神.人们所实际接受、传播的马克思主义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田野"."田野研究"的最终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民间立场"的呈现,它呈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何种性质和程度上被广大民众所接受、传播,启明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所蕴涵的文化精神,并且为我们实现马克思主义"民间立场"与"官方立场"、"知识分子立场"的视域融合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背景.  相似文献   

3.
在视觉时空的时代里,形象性充盈了现实生活。在电视传媒中,商业广告也紧跟时代美学的脚步,形成了一种以影像为主体的广告文化。  相似文献   

4.
5.
强静雅 《理论界》2013,(10):154-156
随着近几年质化研究方法渐受重视,对于田野调查法的探讨越来越多.作为质化研究的典型方法,田野调查法的概念尚有模糊之处.本文探讨田野调查法与多学科的融合问题,从论文与著作两类研究文献综述近几年国内田野调查方法与传播学研究的现状.在国内与国外研究比较,论文与著作研究比较、理论与应用研究比较三方面,探讨田野调查法与传播学研究在国内的融合前景.  相似文献   

6.
田野调查是社会史研究中一项重要方法,往往能搜集到许多珍贵的史料。所以,事后写成的调查报告,也必然受到学术界的重视。然而,鉴于调查中搜集到史料难免鱼目混珠、真伪互见,这就需要对搜集到的史料进行鉴别,下一番“去伪存真”的功夫,以免误导读者。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民俗学和文艺学早有结盟的渊源.田野作业理论中的田野定位说,在打通民俗学和文艺学上,是一个重要关节.田野定位的含义,指在学术研究工作中,把学者的知识相对化,把个人当作研究对象的一部分,以利于有效地分析和阐释对象文化的资料.围绕它所构建的学说,可以研究民俗学和文艺学两个学科的历史关系,也可以分析两个学科在现代操作中的交叉现象,就学者对民俗事象与文艺作品的分析活动做反观和前瞻.  相似文献   

8.
对前辈学者的田野工作点进行学术回访或再研究,是一项很有价值的工作,有助于我们认识地方社会的时空转换与变迁的本质。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云南的几个著名人类学田野调查地点及其相关后续研究进行系统的介述,为后来者提供重新审视这些田野点的更多信息,延续学术的传承。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影视作品中频繁出现的多画面组合(画中画)现象揭示,当今视觉信息迅速膨胀使人们生存状态发生变化,有其深刻的视觉文化内涵。同时接收多路视觉信息的快节奏高效生活,对人们视觉认知能力提出挑战。多画面影像的自定义和交互功能是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自古希腊伊始,视觉就被当成一种认知和理论器官,柏拉图根据在认知活动中所起的不同作用把眼睛分为肉体之眼与心灵之眼,而对理性的表达只能借助于心灵之眼而不能由肉体之眼来完成,这就开启了西方思想中的视觉中心主义的传统;后来笛卡尔和黑格尔理性主义哲学把视觉作为求真意志发展到了极端,他们认为为了获得形而上学知识,要把感官和身体的作用最大程度地排除,这样就导致了视觉与对象最后沦为了一种纯粹的理论关系,主体也蜕变为一种化约的、物化和技术化的主体.这种关于人和主体的观念不仅成就了作为认知测绘的图像意识,同时也衍生出以旁观者姿态观看世界的方式,这种与参与者眼光相对的观看方式成为了西方近代主导性的视觉模式.  相似文献   

11.
熊明 《江汉论坛》2004,2(11):69-71
出发点是理论研究的根本视域、背景和基本框架,在理论体系的逻辑建构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这一问题长期未得到系统的研究.出发点主要是由本体论决定的,它是总体意义上的本体.经典作家所理解的本体即物质并非如传统教科书所说的客观实在,而是现实的社会生活过程,是广义的实践.因此,辩证唯物主义的出发点乃是现实的社会生活的总体.这种观点的方法论意义在于,在哲学研究中,我们不应将视线局限在具体的问题上,而是首先把问题置于现实生活的整体联系之中.  相似文献   

12.
周泓  胡英 《学术探索》2004,(3):82-85
社会认知是70年代兴起和发展起来的社会心理研究领域,它从信息加工角度来研究社会心理问题。社会认知研究的视野主要集中在社会认知结构、社会认知过程及其二者整合所提出的一些模型,随着社会认知研究的深入,社会认知研究开始关注内隐的社会认知研究。分析这些研究视野及拓展对我国社会认知研究的发展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哲学视野中的体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体育思想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及其与当时哲学思潮的关系和哲学思想对现代体育实践的指导等进行了理论探讨 ,为人们在现代社会中从哲学的高度认识体育科学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在消费社会,图像的视觉扩张与现代媒介成长是同步的,图像作为媒介在信息传播网络中逐步向人们敞开,然而图像自身的真实意义却是被遮蔽的.现代媒介技术革命助长了人们对图像与符号设计的消费欲望,视觉文化也藉此完成了其自身的历史转向,在这一转向之中,图像是媒介信息传播的关键,并在消费视野中显示出其前所未有的张力.  相似文献   

15.
音乐是一门通过听觉渠道传播的声音艺术。尽管音乐自诞生起,就常与舞蹈、诗歌一体,成为视觉感知的一部分,但随着艺术门类的独立发展,此种趋势逐渐变弱,音乐发展成一门自足的听觉艺术。当代新媒介的发展以及文化的视觉转向,使音乐的视觉呈现重新凸显。视觉符号不仅成为音乐重要的伴随文本,还几乎覆盖音乐从生产到传播的所有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音乐由听觉符号编码转向多媒介符号编码,其艺术表意方式也在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6.
高红梅 《学术探索》2003,3(10):91-93
全球化是当今时代潮流。邓小平时刻关注着世界形势的发展,本文围绕着他对发展主题的全新认识,阐明他的发展观为我们正确认识全球化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喻琴 《兰州学刊》2008,(2):195-198
诺思洛普·弗菜是20世纪最杰出的文学理论家和文化批评家之一。新时期以来,弗菜理论被翻译引入中国。受到了广泛关注。学者们在整体观照、把握弗莱理论渊源流变、思想内核、方法特质基础上予以发微,延伸出多维立体观照视野,表现在:①叶舒宪、方克强等将弗莱理论定位为“文学人类学”,展开论析;②文化视野中,程爱民等持“整体性文化批评”倾向,王宁、蒋述卓等分别对之作了“文化研究”、“文化诗学”阐论;③哲学视野中,朱立元、杨秀伟等分别予此作了“美学的”、“宗教的”考察;④后现代视野中,王宁等质析了其“后殖民”特性,易晓明等则阐释了其“意识形态”特性,亦有不少学者从心理学、结构语言学等视野对弗莱理论作了观照。  相似文献   

18.
程家明 《江汉论坛》2008,1(2):60-65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论述已达科学真理的层次:但是,还需要对其作定量的和过程性的研究.这种定量的和过程性的研究,就是对人的本质的研究采取可能性的视野.在可能性的视野里,人的本质包括遗传素质、心理结构、社会需要和能动努力.而这种人的本质的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有一个过程.这一过程是劳动、交往和选择等三个层面的统一.从可能性的视野研究人的本质,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能使我们在对人的管理中处于主动地位,使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更具应用性和可操作性,赋予了教育更重要的位置,以及说明了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必要性和能动改造社会关系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话语分析可以成为视觉文化研究的重要方法,一方面它可以深度阐释视觉文化文本的内涵,让人读解出所谓的象外之意;另一方面,它更能还原视觉文化文本生产背后的体制,更准确地透析特定语境下的社会文化本质,这即是话语分析Ⅰ和话语分析Ⅱ的内涵.而在所谓的新视觉文化时代,话语分析的方法则更为有用,它一方面可以引发所谓的视觉细读,更准确地透析视觉文本的内涵;另一方面,它还可以在视觉文化中有效导入政治经济批评,完成对视觉文本的多元解读.  相似文献   

20.
人学视野中的秩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湘平 《河北学刊》2002,22(2):58-62
本文在人学的视野中重新考察了秩序。首先 ,从人的需要出发阐述了秩序的含义 ;其次 ,对秩序进行了人学的分层 ;再次 ,从秩序合法性的角度追问自由秩序如何可能 ;最后指出 ,人类所欲、必需且可求的秩序是一种可持续的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