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四运动是一场空前的民族觉醒运动。五四运动的发生和发展,意味着思想启蒙运动关于提高青年觉悟、造就一代新青年的直接目标已初步实现,从而促使启蒙者进一步思考启蒙运动的发展问题。“五四”后,胡适与陈独秀关于新文化运动的“提高”与“普及”的不同主张,便代表着两大思路,预示了启蒙运动的两种走向。本文拟对这两种走向作一番溯源与追踪,从一个角度考察五四启蒙运动自身的逻辑发展,如何逐步地促成启蒙思想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五四人”作为本世纪初一个特定的文化阶层,其角色定位决非我们以往学术研究中的习惯性理论预设———一成不变的启蒙者。实际上,他们既有一个由传统文化精英向近代启蒙者转变的过程,也有一个由启蒙者转变为被改造者的过程,而且二者之间相互纠结,很难理清。在这种转变过程中滥觞于学界的“知识原罪意识”,对于中国几代知识分子的文化命运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萧红的短篇小说《小城三月》,通过一个少女翠姨的爱情悲剧,寓言式地反映了中国现代启蒙的社会现实。作品通过双向视角展示了悲剧产生的根源。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和翠姨性格的弱点,以及启蒙者"我"和"我哥哥"的软弱无力,最终造成被启蒙者翠姨的悲剧。这是一个关于启蒙的寓言,同时也融入了作者的爱情悲剧,翠姨身上烙有作者爱情悲剧的印记。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回顾我国思想启蒙运动之历史轨迹的背景下,对“五四”和当今的两代启蒙者进行了一些反思。作者认为,“五四”先驱者无疑是时代的伟人,但由于历史的局限,他们始终未能摆脱知与行、破与立以及救亡与启蒙的矛盾,以致造成了当时和以后的许多悲剧,当代启蒙者不仅仍面临着不少先驱者所面临的问题,而且还多了一些浮躁、利欲、消极悲观等心理障碍,因而至今未能迈出大步。文章最后以韧、诚、勇的精神寄望于当代启蒙者去成就新的伟业。  相似文献   

5.
鲁迅与郭沫若悲剧观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和郭沫若是我国现代文学的两大奠基人,也是现代悲剧文学的奠基人。我国在“五四”以前,几乎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悲剧文学作品。鲁迅的悲剧小说和郭沫若的历史悲剧,填补了这一空白。两位大师在进行悲剧文学创作的同时,还分别有一套各具特色的悲剧理论。本文试从鲁迅、郭沫若对于悲剧结局、悲剧原因、悲剧美感效果等方面的理论阐述作一扼要比较,说明他们各自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正> 1 我国著名戏剧家曹禺1933年写的悲剧《雷雨》,以它清新的布局,跌宕的情节,丰富而又鲜明的人物个性,五十多年来一直被文学评论界评价为我国“第一部真正的悲剧”。但对悲剧主人公蘩漪的研究,却众说纷纷,莫衷一是。唐弢主编的《中国观代文学史》认为:“她是一个‘五四’以后的资产阶级女性,聪明、美丽,有追求自由和爱情的要求,但任性而脆弱,热情而孤独,饱受精神磨难,渴望摆脱自己的处境而又只能屈从这样的处境”。在分析她最终走向堕落、促使她“雷雨性格”总爆发的原因时,大多数学者却都过分地强调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离婚》、《伤逝》主人公爱姑和子君的悲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提出她们的悲剧分别是“熟睡国民”的悲剧和“梦醒女性”的悲剧。上升到美学范畴 ,本文把这两个悲剧分别归入命运悲剧和性格悲剧 ,并在此基础上把鲁迅的悲剧作品作了大致划分 ,肯定了鲁迅在中国思想史、文学史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发生于“五四”语境中的中国新文学承载着自觉而沉重的启蒙使命与道德理想。在新文学者中,有坚持启蒙的独立思想者,有呼吁民主的激进思想者,有赞美革命理想的左翼文人,有将人性作为神庙的自由文人,却无一例外地以理想开始,以悲剧告终。一百年前,鲁迅向中国诗人发出了“精神界之战士”的召唤;一百年后,鲁迅的召唤能否魂兮归来,这需要每一个“现在”的人做出回答。  相似文献   

9.
五四运动不仅是现代文学的开端,也同时为当代文学的研究提供了资源。五四运动从一开始就蕴含着“个性解放”和“大众”运动这两重含义,“个人”这一话语在五四初期得到彰显,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民族救亡思潮出现,其蕴含的大众化、人民性的这一面被揭示出来,而人民性也恰好是开启当代文学的标识之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五四不仅是现代意义上的个人启蒙,也兼具当代文学意义的人民性,在当代的意义并未失落。  相似文献   

10.
如果说,受难是悲剧的前提,那么抗争则是悲剧的核心与本质。反抗是悲剧的内在规定,否则,悲剧便不存在了。是“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当然,悲剧选择后者。斯马特指出:“如果灾难落要一个生性懦弱的人头上,他逆来顺受地接受了苦难,那就不是真正的悲  相似文献   

11.
本世纪初,曾经有人批评中国的戏剧无悲剧,持论尽管偏激,但是毕竟言出有因,中国的戏剧文化传统确实没有为悲剧的充分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五四”前后,随着中国戏剧由古典向现代的转换,悲剧终于受到了人们的青睐。作为中国人——无论就民族而论还是就个体而言——渐趋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中国古典戏剧中存在着大量的悲剧 ,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用西方人的悲剧定义来界定中国悲剧是不合适的。中国特色的悲剧 ,主要体现在“大团圆”的结局上。这种结局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小说史上有许多爱情悲剧作品,但真正的爱情悲剧作品是在宋元以后出现的,特别是“三言”中的几篇。真正的悲剧作品中,悲剧形象不仅仅以苦难来博得人们的同情,更重要的是以反抗赢得人们的尊重与赞美。“三言”中之所以出现真正的爱情悲剧作品,是因为作者具有悲剧意识,这种悲剧意识体现为“命运的喟叹”、“痛惜的哀歌”,作者悲剧意识的产生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五四运动”名称溯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19年5月4日发生于北京的学生游行示威活动(“五四事件”、“五四学生事件”、“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划时代的一件大事。学术界关于五四运动的研究,已成为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五四运动”这一名称的形成,仍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和西方的悲剧艺术由于各自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传统而形成不同的形态 ,西方悲剧是一种肯定人的生命意志的崇高型悲剧 ,中国悲剧则是一种张扬道德光辉的伦理型悲剧。但经过《红楼梦》和苏曼殊小说的发展 ,“五四”时代的生存悲剧以悲剧人物的行为与处境的巨大反差不仅否定了社会的邪恶 ,而且否定了这些人物的愚昧。抗争悲剧则以悲剧主人公对苦难的反抗以肯定与坚守自我生命和个性立场。虽然这种反抗与西方悲剧主人公的反抗仍有一定差异 ,但也标志着中国悲剧走向现代化的重要嬗变。  相似文献   

16.
中国戏剧史上到底有无真正的悲剧,至今仍是学术界争论的一个问题。该文以元代戏剧为例,结合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心理与特点,阐述了植根于民族土壤上的元代悲剧是立于世界悲剧之林而毫不愧色的佳作,从而否定了学术界关于“中国无真正悲剧”之说。  相似文献   

17.
论“五四”新文学中个性解放主义者的悲剧焦素娥,陈政“五四”是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的个性大觉醒、大解放和大发扬的时代。但是由于以混灭人的个性为主要特征的中国封建宗法专制主义力量的异常强大,以及个性解放主义者缺乏韧性的战斗精神和被庸俗生活所侵蚀,使中国现代...  相似文献   

18.
悲剧是人类在实践创造自由的过程中,面对暂时不可能实现自由的准自由状况所产生的特殊应对状态和精神。中国的悲剧意识和悲剧精神可从《诗经》入手。中国人在实践-创造中企图理性把握世界(自然、社会),以实现三种类型的自由,但理性反思实践自由的暂时不可能实现,使其准自由的形象呈现悲剧性。但当理性可知,悲剧性就弱化。中国的悲剧意识是一种理性反思意识,在《诗经》中包括形而上追求的反思,向死而生的反思,和实践自由过程中挫折的反思三个纬度,是一种准自由状态的忧患意识。而中国的悲剧精神则有柔韧之风,那是因为面对实践自由的受挫,中国人具有用迎合的方式化解个体与群体、社会矛盾的趋向,以达到统一的自由。这不同于西方悲剧一味深信终将实现自由,却必然挫败的惨烈。这也解释了为何中国悲剧多以“大团圆”告终。  相似文献   

19.
(一) 鲁迅曾对悲剧作过许多精辟的阐述,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他在一九二五年二月写的《再论雷锋塔的倒掉》一文中的一段话,即“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这一论断,较为全面的代表了他对悲剧的认识,所以一直为人们注目。然而这个命题的真正可贵之处还在于:当马克思主义悲剧理论尚未传入中国之前,它比一切美学家与艺术家更深刻更准确地把握住了悲剧的本质,更接近马克思主义悲剧美学原理。而这一点却很少为人们提及。  相似文献   

20.
赵冬梅 《南都学坛》2005,25(4):53-56
“诗意”与“悲剧”是东西方文学艺术共有的审美因素,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小城小说都程度不等地蕴涵着“诗意”与“悲剧”这两种审美因素。这里的“诗意”首先来自于中国人千百年来所培养起来的审美和欣赏习惯,具体到作品本身,诗意既体现于语言、叙事风格以及由它们所形成的作品的整体情调、氛围中,又体现在作品的环境描写、人物塑造、民间习俗与民间艺术之中。这里的“悲剧”是鲁迅先生所说的“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悲剧,而这被毁灭的“有价值的东西”,包括美好的青春、爱情、理想、追求和做人的意义、尊严以及生命自身。由于小城中多的是“近于无事的悲剧”,由于作者那哀而怒的矛盾情感,以及诗意与抒情成分的加入,使现代文学的小城小说中很少有纯粹的悲剧作品,也很少有纯粹的充满爱与美的诗意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