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北京西北郊区优越的地理条件和历史上统治者在这一地区营造的园林,成为清朝大规模建造皇家园林的天然基础。以康熙帝建造畅春园开始,雍正、乾隆和嘉庆又先后营建了圆明园、颐和园、静明园和静宜园。从三山五园建造风格和特色看,它是中国园林文化的逻辑发展的结果。圆明园、颐和园和避暑山庄三大园林各具特色。从三山五园的实物表象及其内涵中,分析其中凝聚的文化传承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三山五园是北京西郊海淀一带清朝皇家园林的总称,通常认为主要包括圆明园、畅春园、万寿山颐和园、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过去,"三山五园"只是一种俗称,也称"五园三山",历史上,早在150多年以前就有这个称呼了。直到2012年6月,才在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里正式写入"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这是在市委市政府层面的正式文件中第一次以"三山五园"取代了以往"西郊清代皇家园林"等称呼,这是人们对三山五园认识不断深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3.
三山五园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在保护其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发展旅游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三山五园旅游开发缺乏系统整体性,基于相关理论从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视角进行文化保护与发展,尚缺乏深入的研究.基于历史风貌保护与优秀文化传承,三山五园要将历史文化资源有效保护、注重旅游者体验和活化遗产价值的理念贯穿到旅游发展之中.发展旅游应打造开放式的历史文化旅游景区,构建“一核三轴三区多片”的旅游主体功能格局.现阶段的发展重点是历史文化遗产旅游、深度文化休闲旅游和科教创新文化旅游.而旅游引领三山五园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措施,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多途径推进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着力打造特色主题旅游产品;加快旅游商品的研发和推广;以旅游环境优化促进历史风貌保护和以项目活动促进区域影响力提升.  相似文献   

4.
正清代皇家园林,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璀璨的明珠。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的优秀传统,把建筑、山水、花木有机地结合起来,营造出一个个各具特色的富有诗情画意的景区。其中,尤以京西的"三山五园"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最高典范。三山五园是研究清史和中国古代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窗口。一、"三山五园"称谓的由来研究三山五园,首先要定位。所谓定位,一是要明确其称谓,二是要定历史地位。定称谓就是要  相似文献   

5.
文章结合中国传统哲学与用典,对三山五园概念的来由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现代社会认同,确定“三山五园”的范围,并就当前形势,提出了对“三山五园”整体保护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北京市政府将三山五园作为文化发展的重点之一,海淀区为此划出了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展开新的规划建设。这是一个有利于区域发展的举措,但其规划建设必须充分尊重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文化景观,以免带来开发性破坏。这里主要谈三个方面的问题。一、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的基本特征北京古城的西北郊,大致可以分为东部和西部。西部是山地,包括小西山和大西山。小西山山  相似文献   

7.
正一、三山五园的历史地位三山五园是指位于北京西北郊的清代皇家园林。这些皇家园林是世界造园史上的杰作,是中国文化被世界认知的重要代表。三山五园虽然形成于17~18世纪,但并非孤立的事物,它是历史积淀的结果。这个地区是中国传统文化密集的地区,更成为北京历史最丰富的地段之一。三山五园在海淀区的位置不仅仅是它自己的位置,可以说见证了北京城860多年的发展历程。现存的建筑可以上  相似文献   

8.
正从以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历程来看,我们强调的是经济因素对城镇空间布局的影响,但最近几年通过对人口流动变化和地区经济结构的分析,我们感觉到文化因素对国家城镇空间的影响越来越大。从去年开始我们做了一项有关我国城镇化路径的研究,从中发现在城镇发展过程中,虽然经济因素对城镇空间发展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但同时文化对人口流动和城镇空间的影响也很大,尤其是受地域文化影响,人口流动开始出现回流原文化影响区的  相似文献   

9.
三山五园位于北京湾的西北部,雨量丰沛,这里还是大约7000-5000年以前的永定河古道流经地,地下水源丰富,加上西山一带多石灰岩,溶洞较多,透水性强,形成玉泉山和万泉河两大水系.山清水秀的地理环境吸引着清代统治者陆续在这里建造了众多皇家园林,为满足园林用水,清朝康雍乾时期,利用前人兴修水利的成果,陆续对三山五园地区的水系进行大规模人工改造,疏浚昆明湖和万泉河,整合玉泉山上游泉水.乾隆年间,既是三山五园地区的水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又是基本形成时期,之后的统治者基本上维持了这个格局,没有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背景下,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促使人们不断调整对传统村落价值的认知,其未来发展方向也是城市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以CSSCI期刊为数据源,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国内传统村落研究文献进行分析与知识再现。研究发现:(1)发文数量呈现递增态势,研究机构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并已形成由11种期刊组成的核心期刊群;(2)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传统建筑”“景观基因”“保护传承”“旅游开发”“空间分布”等重要领域,具有范畴延展、内容细化、应用增强等特点,呈现出由早期对传统村落物质空间栖息价值的关注转变为对人文主义精神归属价值的关注;(3)研究方法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为主;(4)未来研究倾向于“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旅游开发”等主题。  相似文献   

11.
清朝时期,清帝陆续在三山五园地区修建皇家园林,到乾隆时期发展到了鼎盛阶段。为了满足帝后和皇室人员的好奇心、游赏玩乐需要,以及王公大臣的生活需要;同时,也为下层随侍人员提供了必要的物质补充和精神慰藉,清帝在三山五园中设立民间市肆——买卖街。从园林艺术角度看,买卖街的设立也是园林造景的需要。买卖街的建筑风格,既有仿照江南苏州市肆格局的苏州街,又有典型的北方市肆风格的买卖街,集中体现了当时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相互融合的皇家园林风格。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传统村落研究进行述评,能够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最新成果,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寻求解决办法,有助于将理论和实践更好地结合.2014年中国传统村落研究主要侧重于:政府的重视与基层的响应,传统村落保护措施,基于传统村落个体研究的一般性结论,传统村落中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3.
14.
冒辟疆史称明末四公子之一,本文根据史实说明明末清初易代之际冒氏对当时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干预与作为。“朴巢”、“水绘园”和“匿峰庐”这三个园子可以说构成他生命中三个时期的缩影。  相似文献   

15.
韩国新乡村运动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70年代开始,韩国针对工农业发展失衡、城乡矛盾加剧而发起了"新乡村运动",目标是推动农业转型和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新乡村运动"具有明晰的思路,至今经历了六个发展阶段,取得了显着成效,使韩国在不长的时间内,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国.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3个村的社区公共管理的实证研究,指出现阶段中国农村社区公共管理方式有三种主要类型(1)动员教育;(2)报偿奖励;(3)制裁惩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不同村治环境下的社区公共管理的村域特点,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