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李润孙 《老友》2010,(8):30-30
凡坐过火车和见过铁路的人,都知道铁路只有两条钢轨。但在铁路的行列里,也曾出现过三条轨的铁路,那就是在援越抗美期间,由中国的铁道兵部队帮助越南人民改建而成的铁路。  相似文献   

2.
《中华魂》2013,(4):57-58
援越抗美时期,中国外交战略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进行调整,中国与美、苏、越三国之间的关系也经历了一个曲折变化的历程。20世纪60年代初,越南战争爆发,在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双重考量之下,中国做出了援越抗美的外交决策。60年代中期,苏联强势介入越战,使本已趋于破裂的中苏关系雪上加霜。中国对越援助的态度发生微妙的变化,在坚持无产阶级革命理念的同时,  相似文献   

3.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引出了高等教育与非通用语国家的合作新模式。通过分析非通用语工程师培养的特点指出,一方面,工程师培养模式下的非通用语教学与中国现有的外语专业教学与第二外语教学都存在差别,另一方面,工程师专业课程非通用语授课也不同于国内理工科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针对非通用语工程师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工程师学院为例,从课程设置、课程融合以及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来加强非通用语的工程师培养,旨在为中国非通用语国际教育合作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南都学坛》2021,41(1):30-38
1950年,越南陷入全面战争,急需一支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科技、安全、国防等领域中具有较高水平的军事干部队伍,不仅需要为日益扩大的解放区培养大批干部,也需要为胜利后重建国家准备大批的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养的人才。因此,在与中国政府达成协议后,越南党和政府选调了部队和单位的数万名干部、学生等赴华培训学习。在中国政府全方位帮助与支持下,越南人民军的战斗本领、战术水平、组织指挥能力等明显提高。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赴华培训学习的越南干部和数万名学生,在完成学业并返回国内后,为越南抗法抗美斗争以及解放后的家园重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20世纪60年代初期,越南战争爆发,在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双重考量之下,中国作出了援越抗美的外交决策。苏联介入越战后,中国对越援助态度发生微妙的变化,在坚持无产阶级革命理念的同时,处理外交事务日趋务实。援越抗美战争后期,随着中苏矛盾的激化,中国开始超越意识形态的束缚,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走上了联美抗苏的道路,为此不惜牺牲与越南长期以来形成的良好友谊。援越抗美时期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对当今中国外交仍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6.
1956-1975年因中苏援越程度不同,中苏援越格局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特点,据此可分三个阶段。中苏援越格局演变的因素诸多,中苏关系的发展、变化即是其中之一。中苏都把两国关系的演变、外交策略的变动作为本国制定、调整外交政策的基础,从而影响了两国援越的方针和格局。  相似文献   

7.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的越南战争时期,是中美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中国援越抗美,中美之间自朝鲜战争后以间接方式进行了又一场军事较量.但也正是在这场战争中,中美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由原来的对抗走向缓和.双方以务实的态度去处理国际问题,共同的国家安全利益为中美两国关系的缓和提供了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中国军事技术近代化肇始于洋务运动,作为与洋务运动早期的主要支持者和领导者,曾国藩以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科技价值观,在理性认知军事技术的地位和作用、开创中国近代军事科技事业、罗致和培养近代化军事科技人才等方面,为促进中国军事技术的近代化发挥了开拓作用。  相似文献   

9.
法国工程师教育十分注重实践,其实践环节采用"三段式"实习模式。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环境下,中国的工程师教育必须走向国际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工程师学院逐步强化工程师培养的实践环节,积极探索并强调面向工业界,培养工程领域高素质人才,实践了校企双赢的校企合作学生实习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江苏科技大学作为教育部批准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恰逢中国船舶工业新一轮发展的历史机遇。以江苏科技大学船舶专业人才培养为例,顺利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就要在对该计划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明确卓越工程师应具备的综合素养,并从课程设置、教学改革、产学研合作、人文素质教育等四个方面探讨、实践江苏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1.
1965年美国在越南实施“滚雷行动”以后促使越战进一步升级,苏联与此同时大量增加对越南民主共和国的经济军事援助,在“新春攻势”前后尤为如此.由于苏联、中国和越南三国地缘毗邻,客观上使中国成为苏联援越物资的天然过境通道.苏联的援助活动是在中苏分裂的情况下进行的,援越物资过境运输问题成为两国矛盾的新焦点.苏联援越活动及相关国家的反应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冷战时期大国间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12.
我们高机连原属十二军三十四师独立高炮营,1966年.10月15日整编调入二二一团。高机连是一个曾经参加过解放战争、抗荚援朝战争的老连队,和平建设时期连续五年被评为“四好”连队。1966年11月,高机连奉命入越,参加援越抗美战争。  相似文献   

13.
《今日南国》2010,(3):47-47
根据1992年3月15日中越关于互免签证的协定,中国公民持有效外交、公务、因公普通护照及其使用同一本护照的偕行人入境、出境或者过境越南时免办签证,停留期为30天,如需要延期,须由越方接待单位提出申请,在越南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办理。  相似文献   

14.
对口援疆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举措,教育援疆是援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润疆和富民兴疆重要支撑。文章在总结了新时期高等教育援疆的发展历程与重大意义,分析制约新疆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援疆工作的有效途径。结合伊犁师范大学的实际需求,实施了以党建为引领,基层支部联合共建;以“援疆共建”为纽带,实施本科专业联合培养;以青年教师同步培养为手段,拓展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等一系列基层党建、教学、科研以及人才培养方面行之有效的诸多举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受援高校各方的肯定。  相似文献   

15.
水院撷英     
张镜剑(1931-),安徽滁州市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教授。195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系研究生班。后在北京水利水电学院、河北水利水电学院任教,1984-1993年任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院长。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中国国家小组成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名誉理事。1977年3月至1979年7月受外经部和农业部派遣,到非洲尼日尔共和国任援尼日尔共和国农业技术组主管工程师兼工程小组组长。 他主持建成的水工结构试验室设备完善,技术先进,特别是其中激光散斑成套设备技术在国内同行中居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6.
陈赓大将于1903年生于湖南湘乡,1961年逝世。在其58年的人生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一生戎马。才气横溢,风度潇洒,用兵如神,是中国革命史上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著名将领。他早年进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在国民革命军“二次东征”时,救过蒋介石一命。他从国内战场上叱咤风云,到抗法援越、抗美援朝,屡建奇功。为了我国国防现代化,他在最短的时间内奇迹般地创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立下了汗马功劳,他非凡的大将风范,令世人为之叹服。  相似文献   

17.
实践教学作为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关键环节,其好坏直接影响着为社会输送工程技术人才的质量。如何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河北联合大学经过不断探索,在“1+2+1”的人才培养模式上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课程设置,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通过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中心资源、学科竞赛激励、深化校企合作育人等,最终形成了以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8.
法国的现代工业之所以在当今世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独树一帜的工程师培养模式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工程师学校非常重视与企业界建立紧密的伙伴关系,学校通过校董会的体制使得企业直接参与学校管理,学校的兼职教师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企业一线的工程师,学校获得企业的培训税,承担企业的研究课题和员工的继续教育等。企业也非常重视与学校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所需的生产实习机会,承担学校的一部分教学任务,向学校出借或赠送可供教学用的仪器设备等。这种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有力地促进了工程师的培养和企业的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9.
丁辉丽 《老友》2010,(10):24-25
他曾是援越抗美战场上的老兵,参战历程成了他一生难忘的情结。为表达对部队、对战友的深情和眷念,他晚年倾力编制反映援越抗美作战的纪实画册《南天砺剑——记忆援越抗美》,画册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  相似文献   

20.
近20年来,中国学者关于抗战时期美国援华和美中合作的研究硕果累累,观点异彩纷呈。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国援华的原因、实质、阶段、特征,美国的经济援助、军事援助、外交上的支持和帮助等方面,肯定了美国援华和美中合作对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所起的极大作用。当然,这些研究也存在某些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