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生产力要素问题的争论,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争论的焦点是劳动对象(原材料、燃料、自然资源等)是不是生产力的一个要素。原材料、燃料及某些自然资源在现代生产中起着很显著的作用,有时甚至是关键性的作用。众所周知,材料和能源是当代技术三大支柱中的两个柱石。生产的实践向人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怎样认识原材料、燃料和自然资源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它们应列为生产力的一个要素吗?弄清这些问题,是生产力发展本身的一个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理论的一个任务。但是,近  相似文献   

2.
生产力包括哪些要素,在我国理论界中有三要素论和二要素论两种不同观点的争论,分岐的焦点在于劳动对象是否构成生产力的要素。持生产力二要素论视点的人,主张劳动者和生产工具是生产力要素,否认劳动对象也是生产力要素。还有人认为,如果承认劳动对象也是生产力要素,就会“危害”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事业。(见《学术论坛》1976年第1期)所以,讨论生产力要素问题,是同探讨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密切联系着的,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一、从原材料在发展生产力中的作用的作用看劳动对象是生产力要素  相似文献   

3.
生产力究竟包括那些要素?劳动对象包不包含在生产力的要素之内?从五十年代开始一直到现在,在我国经济学界和哲学界都有争论。所谓生产力三要素(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与二要素(劳动者、生产工具)之争,基本上概括了在这个问题上的两种对立的观点。这个问题之所以值得如此长期争论,是因为它不仅涉及到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畴的理解,而且它关系到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生产  相似文献   

4.
关于物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问题,是哲学界长时期争论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生产力内部诸要素的不同作用来探讨这一问题,并着重就科学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社会上似乎出现了马克思时代所没有的新的经济现象,这就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劳动价值论的关注。应该如何看待科学技术、自然资源及各种非劳动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服务型劳动是否创造价值?如何看待这些因素在价值分配中的应得问题?围绕以上问题学界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特别是与价值创造主体分析密切相关的价值分配问题,成为人们研究劳动价值论的重要指向。  相似文献   

6.
生产力究竟包括那些要素?劳动对象包不包含在生产力的要素之内?从五十年代开始一直到现在,在我国经济学界和哲学界都有争论。所谓生产力三要素(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与二要素(劳动者、生产工具)之争,基本上概括了在这个问题上的两种对立的观点。这个问题之所以值得如此长期争论,是因为它不仅涉及到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畴的理解,而且它关系到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生产力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以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生产力要素组合与农村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农村经济增长的五个要素为:投入(资本、劳动)、制度(包括意识形态等非正式约束)、技术、自然资源和产业结构。生产力要素的划分突出了意识形态和自然资源在农村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意识形态等非正式约束是影响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自然资源是制约西部农村经济增长的又一主要因素。只有遵循生产力要素组合原理,五要素密切配合,相互协调,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8.
关于生产力的要素问题,是研究政治经济学首先碰到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正确认识生产力包括哪些基本要素,对于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现仅就我个人学习体会,不怯浅薄,谈点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专家和同志们。关于生产力争论问题简况建国以来,关于生产力的问题,我国学术界一直进行着争论,争论的焦点就是生产力的构成是三要素还是二要素的问题。较大的争论有四次。  相似文献   

9.
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是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两轮,是实现经济腾飞的两翼。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已得到普遍的确认。科学管理是不是生产力的要素?传统观点认为管理是把生产力诸要素有机组织起来的一种手段,一门艺术,而没有把它作为生产力的一个要素来认识,这不能客观地揭示管理在社会大生产中的本质属性,不能阐明它在现代化建设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我们认为管理是生产力的一个要素。现仅从物质生产管理(即一般意义上的经济管理)的角度,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0.
生产力的要素问题,在理论界是个争论问题。有二要素论者,有三要素论者。二要素论的主要依据是斯大林同志的论述:“生产物质资料时所使用的生产工具,以及有相当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而发动着生产工具并实现着物质资料生产的人,这些要素总和起来,便构成为社会生产力。”三要素论的主要理论根据是马克思的劳动过程三要素论,  相似文献   

11.
研究和明确社会科学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十分重大的课题,它关系着社会科学发展的目标和前景,也影响到生产力发展的深度和广度.结论是明确的,社会科学不仅是生产力,就其整体来讲也是第一生产力.1 理解任何事物都应从其基本概念开始,理解社会科学是不是生产力,也应从生产力和社会科学这两个概念的基本涵义谈起.生产力作为人们征服和改造自然以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它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向前发展的,其内容也在不断丰富,是一个典型的动态性概念.当人类社会处在农业时代时,人们只需要用简单的工具,依靠体力,就可以从事生产劳动,主要劳动对象是土地.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自然就会认为生产力仅仅是由劳动力和劳动资料二要素所构成.后来随着各种工业生产的发展,劳动对象(原材料)在生产中显得越来越重要,甚至有些原材料对生产过程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比如没有石油就不可能制造出各种石油产品,这时人们便进一步认识到了生产力中应该包含劳动对象.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它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到了19世纪70年代,以电力的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马克思正是从这次技术革命的大潮中看到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发展中的强大力量,才作出了“生  相似文献   

12.
关于生产力的构成,是二要素还是三要素,在我国学术界争论已持续多年,认识尚不统一。本文就怎样理解生产力概念的内涵及生产力要素问题谈点肤浅认识,以求教于大方。生产力、生产和劳动生产力都是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常见的概念。这三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可等同、混淆。主张生产力三要素的同志,对这三个概念往往只注重它们的联系而忽视它们的差别,甚至把它们混同起来,似乎三者是表述同一概念的不同语词,因此,就必然误把生产要素或影响劳动生产力的因素都看作生产力要素。所以要明确生产力要素,首先要正确理解生产力这个概念。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是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第一人。肯定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第一要素 ,在现代生产中的决定作用 ,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以及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论。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根据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多年实践及对社会发展的科学分析,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重大科学命题,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发展。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马克思一再说:“科学的力量也是不费资本家分文的另一种生产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生产力里面当然包括科学在内”。但“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的命题,对科技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在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作用显然强调得还不够。 邓小平同志紧紧抓住“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这个根本原理,始终坚持把生产力放在首位,不仅在实践上高度重视科学技术、重视教育,并把知识分子看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狠抓知识分子政策的落实,而且还在概括人类几千年的科技史,概括科学技术与生产发展的关系史基础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这一命题深刻揭示了科学技术是最重要的生产力,是构成生产力诸要素中的最重要的要素,利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起着首要的决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系统论观点看,生产力不是生产要素,也不是生产系统本身。生产力是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生产系统诸要素在相互联系和结合(即形成的结构关系)中产生出来的满足人们需要的整体性功能。生产系统的要素具有生产力的元功能;生产系统的结构(生产方式)即劳动方式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了生产力的结构功能,"结构—功能"律说明了这个问题。环境对生产力具有潜功能,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的作用越来越凸现,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科学是潜在的生产力,成为对生产力功能影响最大的精神文化,其他社会环境也对生产力起着潜在的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本校第八届科学讨论会上,历史系着重讨论了当前史学界正在争论的学术问题——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什么是历史的发展动力?史学界已经提出许多不同的看法:阶级斗争是真正的动力;阶级斗争是唯一的实际动力;生产斗争是根本动力;生产力是根本动力;历史的总的合力是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动力,等等。在讨论会上,历史系师生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解放思想,畅所欲言,不受“本本”的束缚,展开热烈的争论。全系连续召开了三次大会,有十几个教师、学生在大会上发言。他们不但针对上述各派的观点提出意见,对争论的焦点和关键性的分歧展开争论,而且提出了不少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之中的一个构成要素,它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处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的,在生产力发展的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到了现代,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先导,诚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本文从科学技术发展史四个质的不同阶段,考察了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历史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明确地肯定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系统中的决定性作用。第一,这一论断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现代社会生产的客观现实;第二,科技发展使生产力系统中的实体性要素的性质和功能发生了质的变化;第三,科技发展使科技、管理、教育等在生产力系统中由潜在形式转化为明显形式;第四,科技发展改变了人在劳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改变了劳动的性质和方式;第五,科技发展优化了生产力结构,极大地提高了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第六,科技发展引起了整个社会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19.
(一)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但是,如何决定?“状况”是指什么?适合的标准是什么?这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所谓生产力,是指社会生产力,这本来是没有异议的了。问题在于,既然是社会生产力,就不仅包含自然技术能力,而且包含社会集体力;既有自然技术要素,又有社会组织要素。  相似文献   

20.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随着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生产力要素的内涵不断充实,生产力要素的构成不断扩延。生产力要素的构成及构成生产力的每一个要素的内涵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由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扩充为生产力的发展要素,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一、生产力的基本要素生产力是标志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实际能力的哲学范畴。生产力的构成,就内容来看,它是参与社会生产与再生产过程的一切物质的、技术的要素总和,它的基本要素是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生产力的质和量具体体现在这三个基本要素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