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年代初中国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废督裁兵运动 ;冯玉祥不仅响应并支持了这场运动 ,而且还把运动的某些主张变成了具体行动  相似文献   

2.
1918年2月冯玉祥在武穴发出主和通电,对此事件有学者进行了较为客观的分析。实际上,冯玉祥滞兵武穴则直接威胁了皖督倪嗣冲在安徽的统治。试从倪嗣冲对此特殊事件的应对处理来更加完整地认识冯玉祥的武穴主和通电,也进一步推动对直皖之间日益恶化磊势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督政府仅执政四年多时间.它的迅速解体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秋千政策"的不稳定性是督政府迅速解体的根本原因;经济政策的"失效"和财政状况的不断恶化,是督政府崩溃的重要原因;而督政府对外征服的不断扩张则直接促成了它的灭亡.  相似文献   

4.
阮元与段玉裁之恩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纵观阮元与段玉裁交往的全过程,他们之间的"恩"是主要的,"怨"是次要和局部的.阮元对段玉裁这位长辈是很尊敬和信任的,对他的学问给予高度的评价.从段玉裁的角度而言,他与阮元的关系总体上还是不错的,他对阮元的最大不满在于段氏认为自己在参加《十三经注疏校勘记》的编写工作时,扮演了"为人作嫁衣"的角色.我们应该充分肯定段玉裁在编写《十三经注疏校勘记》时实际担任"总纂"的重要功绩,但也不能因而否认阮元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清末民初皖籍翻译人才辈出,吴汝伦、胡怀琛的翻译理论,对近现代文学翻译产生重大影响。1915年后以陈独秀、胡适《新青年》为理论引导的皖籍译者群、以鲁迅等为代表的"未名社"皖籍译者群译介了大量苏俄、欧洲、日本的文学巨著及理论专著,在中国翻译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30—1940年代皖籍译者群新生力量涌现,优秀译作层出不穷,用翻译作品参加反法西斯战争,致力于人类命运的思考;同时期以朱光潜为代表的自由主义作家也大放异彩。抗战爆发以后,皖籍译者笔下涌现了大量与二战相关的文学作品。民国皖籍译者的活跃,与安徽传统地域文化有关,与大批皖籍留学生出现有关,受新文化运动中皖人陈独秀、胡适的领袖作用推动,并受到"桐城文风"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近代矿业的嚆矢安徽为古杨州域,菁华萃聚,矿产富饶,煤铁尤为著称。远在唐朝,就有皖地采铁制矾的历史记载。唐、宋时,铜官山铁矿且设官以督采炼。明时,铜官山设有熔矿炉以制铁,昔日冶余所遗之滓,到处可见,足证当时冶业甚盛。1840年以后,安徽的矿业开始引进西方的机器进行开采,安徽矿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安徽近代矿业的嚆矢,当以1877年创设的池州煤矿为标志。是年,曾任汉口宝顺洋行买办的杨德投资创设,当时安徽巡抚派道台孙振铨督理,“官督商办”。池州煤矿资本十万两银子,化一万两从西方进口钻探机、抽水机,并延聘德、美等国矿师进行开采指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部反映晚清安徽政情的史籍,中外交涉是《皖政辑要》文献记载的重要内容。在该书中,编纂者列《交涉科》于各科之首,并依照中外交涉的主要事项设立子目,从"商约"、"教务"和"合同"三个方面再现了晚清安徽中外关系的概况,因而具有了弥足珍贵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晚清最后几年,中国传统学术整体上呈崩坏断裂之势,但经典的研习在安徽仍蔚为风气。官绅皆有意追寻传统的兴学理念和方式,更在文化学术发展的内在理路上深度契合。古学的保存和传承,文教事业的发展,乃至学术风尚的嬗替,固不乏开放而前瞻的一面,但大体仍是"传统中变"的演进脉络。重建清季安徽的"存古"履迹,可见当时皖省官绅对于接续和传承中国传统学问的独特思考和选择;而由文教事业的兴办视角,关注当时皖学的传承脉络和特色,可以观察到注重师承"家法",而又开放包容的学术传统在近代特定时空中的承续,并为进一步研究相关精英士人,以及清季民初的学术与文化提供一个具体而微的例子。  相似文献   

9.
怡大洋行借款案是由晚清安徽地方公债演化而来的一笔地方外债,在前清和柏文蔚主皖时期均没有得到解决.倪嗣冲主皖期间,积极关注此案,陈明皖省财政困难情形,请求中央代为偿还.遭到拒绝之后,开始积极谈判解决.后又尝试举办短期公债,主动设法清偿.倪还款态度的积极转变是多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此案从侧面反映了民初中央与地方财政上的矛盾以及倪嗣冲主皖时期安徽的军政割据状态.  相似文献   

10.
有辽一代,每有高官显贵去世,辽朝的皇帝们大都要派遣临时使职官前往,处理丧葬诸事。诸如"总襄事"襄理丧事,护灵官礼送灵榇,敕祭使祭奠赙赗,"治攒厝"护棺督殡,"督营造"监凿茔穴,发引使执绋引柩,敕葬使主持葬仪,传旨官宣诏追封,等等。这表明,辽朝建国后,特别是到辽代中后期的圣、兴、道及天祚四朝,以儒家礼仪文化为重要构件的汉文化,已为包括最高统治者——皇帝在内的辽朝各阶层人士所接受。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皖北农村职业教育一直存在着过度"离农"、"离皖"的倾向。这种现象与改革开放以来"民工潮"的强劲推动、城镇化建设的政策引导以及皖北经济社会的落后等因素密切相关。"建设职教大省",实现安徽整体在中部率先崛起,必须正视和解决皖北农村职业教育"离农"与"留农"、"离皖"与"留皖"的矛盾,充分发挥皖北地区人力资源和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加快皖北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建设步伐,增加就业岗位、引导和促进皖北农村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东三省巡阅使是一战期间为了筹办欧战事务,会同吉黑两省督军统一节制调遣东三省军队而设置.张作霖在任该职期间与其兼任的奉天督军职务及蒙疆经略使职务结合,对当时东北地方政治体制和中央政治体制都产生了极大影响.一方面,加剧并初步实现了东北区域军政一体化;另一方面,东三省巡阅与直鲁豫巡阅使等使职将军阀政治由"督军团"集体干政形式推向"军事寡头"干政形式.为直皖战争后东三省巡阅使张作霖与直鲁豫巡阅使曹锟由联合控政走向派系独裁政治埋下了体制隐患.  相似文献   

13.
由安徽省图书馆编辑,安徽人民出版社于1961年出版的《安徽文献书目》以朝代和姓名笔画为序,收集了上自周朝,下迄五四运动的皖人著、辑、注、校、评、译书目近四千种,大体上反映了从古代到近代的皖人著述和安徽文化发展的面貌。笔者对该书目自周至清的古代部分(占全书近90%)进行分析后,将古代皖人著述的几个重要特点罗列成本文。由于该书目将同一种书的某些不同版本亦收入其中,为严谨起见,笔者在分析的过程中删去了那些重复的版本,因而文中的数据与原书目中的数据有所出入。1.皖人著述的绝大多数出现于宋朝以后,特别是清…  相似文献   

14.
主持人语:废名在1932年所作《〈周作人散文钞〉序》中,曾经说"所谓新文化运动,其实就是新文学运动"(见止庵编《废名文集》第115页,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废名的概括或许经不起严密的学理推敲,但毫无疑问,文学确实是那个启蒙时代的某种意义上的中心,甚至,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段内,文学都是社会生活中的焦点,是整个文化的代言和表征。进入现代文学,是进入中国现代思想、现代历史的"不二法门"。而在新文学运动中,"新诗"的发生发展,又是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幸福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永恒主题和美好愿望,生活中的每个人无不渴望幸福能降临到自己头上。皖民亦渴望幸福生活。其间,家庭关系、收入状况、人际关系及生活态度是影响皖民幸福与否的最主要因素。在转型的关键时期,构建皖民幸福必须立足于安徽转型的特定实景;科学解读影响皖民幸福的增量因素、减量因素;坚持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紧密结合,做到双管其下。  相似文献   

16.
庄小霞 《南都学坛》2010,30(3):19-21
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中一件命名为"光和六年(183年)监临湘李永、例督盗贼殷何上言李建与精张诤田自相和从书"的法律文书,其中的"例督盗贼"实为"督盗贼",此件文书实际上是监临湘即中部督邮李永上呈督盗贼殷何实核大男李建与精张自相和从的案卷,从中可进一步了解汉代督盗贼参与调查解决民事纠纷和汉代督邮传递文书的职责。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党史学界关于党的四大提出的无产阶级领导权,有一种观点认为是“天然的领导权”。理由是:四大未提出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问题;未提出农民的土地问题;彭述之有“天然领导权”思想,他影响了四大。我的粗浅看法是;四大提出的无产阶级领导权,虽有缺陷,但不是“天然的领导权”。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从19世纪70年代产生后,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逐渐地形成为一个独立的阶级。五四运动时,他们提出了“提倡国货外争国权内除国贼”①的政治口号,并参加了“三罢”;二七罢工前后,他们提出“理财制宪裁兵废督”及“好人政府与商人政府”②等政治主张;国民会议运动中,他们曾致电段祺瑞,主张召集国民会议。从冯玉祥北京政变起,“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很明显的在政治上积极起来。”③四大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这种阶级状况及政治表现,缺乏应有的认识,错误地认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尚在“由买办官僚的资产阶级到民族的工业资产阶级之过渡中”,“还不能参加民族革命运动”④,因而未能提出和民族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任务。这的确是个严重缺陷。列宁1905年在《社会民主党在民主  相似文献   

18.
"嵒"许慎分析为会意字,"山巖"之意。段玉裁等认为是"省声"的形声字,也有人认为"嵒即巖之或體"。根据对其字形的分析,并考察古代方志文献,"嵒"确为会意字,本义指有天然洞穴的山体,与"巖"为同源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两汉时期,都吏与督邮都是郡守的属吏,二者在存在形式和实际职能上都极其相似。二者关系并不是传统说法中的"督邮即都吏",而是两个不同的职官。都吏并不是一泛称,而是一职官名,它与督邮在西汉中期到东汉初期这段时期里作为郡守的属吏曾是并存的,但进入东汉以后,逐渐被督邮所取代。  相似文献   

20.
《北方人》2014,(6)
正安徽,简称皖,建于清朝康熙六年,省名取当时安庆府、徽州府(府即今歙县)两府首字合成,因安徽潜山境内有皖山、春秋时期有古皖国而简称皖。安徽地理位置上处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华东地区,经济上属于中国中东部经济区:地貌以平原、丘陵和低山为主。全省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全省分成淮河平原区,江淮台地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