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是当代中国社会面临的核心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现是新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抉择.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和发展.它运用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的矛盾的对立统一、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普遍联系和系统的观点;坚持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有机体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社会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要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相结合,使他们在学习科学发展观中领悟唯物辩证法,提高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素养,在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上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提高他们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具有深厚的哲学底蕴。它的提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第一的观点;“发展”体现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以人为本”体现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的原理;“全面协调可持续”体现了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辩证统一的原理;“统筹兼顾”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不同时期的中国实际相结合,反映了不同时代主题,形成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形态。科学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新时期、新实际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发展观和人学思想的创造性的发展。实现了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指导的思想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的一个新的层次、新时期的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形态。成为我国实现"十一五"计划和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的根本指针。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内涵和特点出发,探讨了它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当代实现形式的观点,认为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实践的整体性、可持续性、人文性和实践过程的和谐共生性,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  相似文献   

6.
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十七大召开之后,我国在一定时间内,都将以科学发展观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依据和手段。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哲学的视角不谋而合、丝丝入扣,因此,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对科学发展观进行探索,会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以此从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入手进行分析探索,希望可以深入了解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底蕴。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其本质与核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体论和群众观理论;科学发展观不仅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而且也是一种实践发展观。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是体现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法、价值观、方法论精髓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原则、实践原则和创新原则,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指南、新标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新阶段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注重以人为本,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注重全面协调发展,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普遍联系和系统论的观点;注重可持续发展,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过程论;坚持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实践观。要牢固树立和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刻理解和全面掌握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0.
论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是科学的理论与其坚实的哲学基础是分不开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为依据;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认识路径;以马克思主义人本价值观为价值取向。总之,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林坚 《东方论坛》2009,(1):7-11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思想奠定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需要用总体性(整体性)方法全面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系统整体性。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系统整体,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应从系统整体性上全面认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人力建设,实现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和人的文明,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一个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人全面发展的总体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新发展,它不仅否定了民主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模式,而且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以人为本昭示着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正向着民本主义跃迁。以和谐作为总特征的现代化理论科学发展观,不仅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现代化的发展,而且对当代世界和谐现代化的建设与和谐世界的创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与工业化效率密切相关,有着独特的发展规律,因此重新审视城市本质与合理解读城市化是把握这一规律的前提,也是避免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偏差,防止城市化负效应发生的必要.城市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从经济发展去考察是不全面的,必须按科学发展观要求,重新认识城市化以及其最终价值,实现城市的公平正义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发展观内涵深刻而丰富,既涉及哲学自然观问题,又涉及发展的主体和客体、发展的价值观、发展的伦理观、发展的人学观等,因此,要想准确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就必须从哲学的高度进行研究和探索。按照这个思路,论文围绕生态自然观、融洽人际观、生态经济人学观等方面展开了对科学发展观的哲学透视。  相似文献   

16.
在教育领域长期强调人的全面发展,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提出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初级形式。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为教育领域丰富人的全面发展观、提出人的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理论基础。文章研究了人的全面发展观与人的科学发展观的相互关系,探讨了人的全面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局限性,指出人的科学发展观不仅全面继承了人的全面发展观,而且有所丰富和发展,是更加符合我国社会现阶段发展要求的教育理论。树立人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破解我国的教育难题,促进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理论界的热门研究话题,但如何将其与党的方针政策研究相结合,是一个较少被涉及的话题。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视域下,才能深刻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变的必然性,进而提出其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和邓小平全面发展思想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文章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三个方面,论证了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瞿秋白的哲学观深受普列汉诺夫哲学思想的影响。他主张从本体论意义上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反对忽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性质或仅仅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归结为唯物史观和经济学理论;他阐述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辩证关系,阐明了哲学的阶级性特征,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20.
高校要构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应该着力完善高校发展的价值取向,建立正确的价值评价体系;同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学中突出科学发展观;最后,在科学发展观教育实践中,处理好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