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从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这一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方针出发,阐述了“抓大放小”的客 观依据、实际运作形式以及“抓大放小”的客观效应。  相似文献   

2.
农业结构调整也要遵循“抓大放小”的原则 ,“抓大放小”是我国近几年国企改革成功的经验 ,我们要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借鉴、创新和发展。“抓大放小”原则既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又符合农业结构调整的实际。所谓“抓大放小” ,就是既要围绕主导产业的产业化 ,突出抓规模的扩张 ,抓科技含量的提高 ,抓产业链的延长 ,又要积极号召农民盯住市场 ,发展名优稀特项目 ,既要打规模效益这张牌 ,又要打物以稀为贵这张牌。只抓“大” ,丢掉了物以稀为贵的效益 ,同时 ,农民的想法也不尽相同 ,也不可能都去按政府的号召抓一个产业。只抓“小” ,丢掉了规模…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改革已走过了20年,在这20年中我们从“抓大放小”“放权让利”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济结构调整”,可谓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如今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关阶段,所涉及的都是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建立,有利于理顺国有产权,必将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本文从国有企业改革的问题入手,分析成立国资委的意义,谈谈如何更好地监管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4.
大力推进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是实现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的有效途径,“抓大放小”是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有效策略;应注重股份经济的内质,构建规范化的股份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5.
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和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 ,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搞好整个国有经济的有效途径。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应妥善处理企业负债 ,妥善安置下岗职工 ,有效剥离企业办社会的职能。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改组应走出认识上的误区 :资产流动不是资产流失 ;“抓大放小”不是“一卖了之” ;资本运营不是搞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6.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已经成为制约经济体制改革的“瓶颈”。十五大报告中对此指出:“国有企业改革要同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大放小,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但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困难重重,究其原因仍为国有经济体制的惯性作用造...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主要经济基础。坚持“三改一加强”的方针,遵循“抓大放小”的原则,深化企业改革,全面放开放活国有小企业,搞活国有工交商贸企业,积极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对促进彝州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是我们当前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一、楚雄州国有企业改革的情况和存在问题 楚雄州国有企业的改革,同全国一样,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届三中全会(1978年至1983年)。这一阶段的改革从扩大企业自主权人手,国家对企业“放权让利”和实行“利改税”,初步打破了“国有企业统负盈亏”的旧体制格局。第二阶段:(从  相似文献   

8.
韩国这一亚洲的“又一巨人”正以惊人的步伐跻身于世界主要工业强国的行列。其国家在市场经济中的大规模介入便是重要的原因之一。1992年国有企业与半国有企业的并存现象就是它的标志。然而,今天的韩国政府已经成为世界性“私有化”运动的一员。本文旨在评论韩国的私有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发明“私有化”、“知识工人”和“目标管理”等概念的管理权威彼得·德鲁克说,大多数人对就业机会、债务负担、全球化和经济衰退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  相似文献   

10.
“抓大放小”既考虑了大企业在提升国家经济地位中的作用,又顾及到广大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支撑分量,是搞好国有企业的一条正确方针,实施后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具体工作中,也有不少地方精力过多地倾注于“抓大”,把“放小”当成了一种形式,有的甚至干脆撒...  相似文献   

11.
“抓大放小”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战略。胡岳纸先生在《经济学动态》1998年第11期上发表的《关于“放小”改革的几点思考》一文中,针对目前在“放小”改革的现实和理论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本人认为作者的一些观点值得商酌。一、在近现代工业化过程中,资本主义工业化较为成功的有两种模式。一是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工业化模式。在资本主义工业化中最早的英国和紧随其后的美国,它们当时所进行的工业化,是在私有制基础上自发地发展起来的,政府主要充当“经济秩序的守护者”的角色,并没有通过举办国有企业等手段来干预经济,增强…  相似文献   

12.
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对公有制的含义、主体地位与实现形式作了新的概括:提出了从战略上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大放小”的国有企业改革思路;确立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企业改革新方向,从而多方面丰富发展了邓小平的国有企业改革理论。  相似文献   

13.
试论英国的国有企业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9年撒切尔首相执政以后,英国国有企业成为改革的对象,主要是通过股份制形式,推进国有企业私有化的进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我们认为:(1)私有化的深层次原因是英国的国有企业存在着制度性缺陷;(2)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引入了竞争机制,而不在于私有化;(3)中国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象英国那样进行大规模的私有化。  相似文献   

14.
里应外合官商勾结当代“红顶商人”大搞私有化当代“红顶商人”是真正私有化的产物,是权力和金钱的私生子。利用现有的权力体系进行私有化的形式是:利用双轨利益差(价差,利差,汇率差)。由于中国改革是采取渐进方式,必然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新旧两种体制同时并存。既...  相似文献   

15.
:美国政府对小企业的发展给予全方位的扶持 ,使小企业成为经济走出低谷的推动器并成为当今美国经济的支柱。美国政府对小企业政策性扶持给我们今天“抓大放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大致经历了从扩大自主权、利润留成、放权让利、承包制、股份制再到抓大放小的过程.抓大放小的关键是放小,如何放小成为争论的焦点,目前城乡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调整,按照“抓大放小”的指导思想,先要明确现有国有企业的大小界定;其次,在调整中应遵循有进有退,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盘活存量资产,以及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等原则,并在市场、法律、行政等手段作用下实现调整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一、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必须把进一步解放思想作为先导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第一次是1978年提出实践标准,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第二次是1984年提出生产力标准,冲破了“一大二公”的束缚;第三次是1992年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冲破了“姓资姓社”问题上的束缚。这三次思想解放,都成为整个经济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前导。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现在也到了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取得实质性突破的时候。前10多年,国有企业先后进行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制.、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现在又在抓大放小,推行现…  相似文献   

19.
创业资本与搞活国有中小型企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资本与搞活国有中小型企业程兴华汪良忠“抓大放小”是深化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新战略决策。这一战略的要旨就是要把大批国有中小型企业率先推向市场,使其真正成为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放弃这部分国有资产。“放小”的最终目标是放好放活国有...  相似文献   

20.
公有化抑或私有化并非市场经济的单项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私有化成为世界性潮流的时候,并不意味着公有制的消亡。市场经济本身要求“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同时并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私有化及公有化的历史,实际上是企业经营方式的一次又一次的多样性选择,而且每一次都不是单项选择。对于中国目前的国企改革而言,产权学派无疑夸大了产权制度的作用。中国国企改革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应该是让国有企业同私有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