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研究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重点不在于转移模式的设计、转移道路的选择,而是运用发展经济学原理和分析方法,以实证分析为主,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即收人效应分析。一、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学定义与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阶段性特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学定义目前流行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定义有以下几种:一种观点认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超过农业生产需求量的劳动力的转移。其实,劳动力需求量是一定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发展史证明,经济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劳动力供求量平衡和就业结构协调的过程。在劳动力充分供给条件下的中国,均衡则特殊地表现为农业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并有效地配置于现代化部门。劳动力就业结构转换和劳动力供求总量平衡问题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成功与否。   我国农村拥有 9亿多人口, 4亿多劳动力,其中农业剩余劳动力达 30%以上,即有 1亿多农业剩余劳动力。因此,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式选择   农业劳动力转移按其经营的产业种类可以…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的持续发展朱晓峰(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历史特征与主要方式1、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特从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过程看,有如下特点:一是不均衡与不稳定。在很长时期内,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非常...  相似文献   

4.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既要治标又要治本。从根本上说劳动力转移问题是一个宏观的战略问题,更应从战略高度来认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找出问题的根本所在。农业劳动力转移必须从我国农村实际出发,立足于农村,应把控制农村人口数量,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作为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中的战略问题,把农业产业化作为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否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并导致从根本上难以解决农民收入的增加问题.因此,有必要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研究和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具体形势,探究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劳动力转化和农村城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在实证研究邯郸区县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础上,获取不同的转移类型,为进一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提供对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选择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道路和模式,不仅对整个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辽宁改造传统经济结构和模式,实现现代经济增长,同样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辽宁农业的劳动力转移主要是以乡镇企业作为其主要载体,通过分散转移的方式,实现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但在上述转移过程中,已经出现了制约和限制农业劳动力  相似文献   

7.
我国至今还未能形成有效开发利用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稳定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机制。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冗余和转移的不稳定,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现代化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的最大障碍。本文旨在针对这一严峻现实,着重剖析40年来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验教训,探索在改革开放的新历史条件下,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稳定转移机制,加速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现代化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8.
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既要治标又要治本.从根本上说劳动力转移问题是一个宏观的战略问题,更应从战略高度来认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找出问题的根本所在.农业劳动力转移必须从我国农村实际出发,立足于农村,应把控制农村人口数量,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作为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中的战略问题,把农业产业化作为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为人们普遍重视的研究课题。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传统农业改造直接有关。农业技术构成提高是农业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农业剩余劳动力能否转移以及转移的规模和速度又取决于工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发展经济学家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讨论,主要包括:1、发展中国家传统农业中存不存在边际生产力为零的剩余劳动力;2、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发展之间有何种关系,这些国家的城市工业发展是如何决定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的;3、在城市工业不能完全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情况下,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最终出路在哪里。  相似文献   

10.
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研究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农村劳动力转移包括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它们分别构成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内容.从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关系及其演进过程入手,通过对工业化国家发展历程的剖析,进而得出在不同发展阶段,产业变迁与劳动力转移速度、规模之间的关系;根据这一规律,对中国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劳动力转移的特征与模式;并使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与阻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老年人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主体.运用IV-Tobit模型分析农村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对老年人农业劳动时间的影响,并将这一影响进一步分离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其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家庭成员外出打工人数所引起的"替代效应"处于主导地位,而且非常显著:外出打工收入所带采的"收入效应"不显著;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整体上显著增加了农村老年人的农业劳动时间.如果不考虑家庭成员外出打工决定的内生性,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老年人劳动供给时间的影响效果将被低估.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中叶以来,受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深刻影响,优先推进工业发展成为欠发达国家一种普遍的政策取向。但是,这种政策取向导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出现了农业劳动力的过度转移与农业部门的生产停滞,甚至农村衰落的现象。严重的工农差距与城乡两极分化,使得人们不得不将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所形成的社会财富,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支付形式反哺农村,以消除城乡差异所带来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由此产生了巨大的二元转化成本,最终会导致社会整体福利的损失。因此,一个社会的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不能简单地以GDP总量和增长幅度予以衡量,还要考虑因为"反哺农业"而导致的财富支出和社会福利总量的损失。  相似文献   

1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农业突破了僵化体制的束缚 ,在全面深入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得到了优先启动和发展。应从我国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 ,对我国农业优先启动的背景和动因进行认真分析 ;根据二元结构理论和转变传统农业理论 ,提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转移的基本假设 ,对我国农业优先启动的理论模式和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在劳动力转移方面存在着严重的路径依赖问题。通过对比分析刘易斯模型和托达罗模型发现,形成托达罗悖论的条件不一定满足,可见,以托达罗模型为依托的劳动力转移路径并不适合中国的现状,反而形成了严重的路径依赖;曾经被托达罗模型所否定的刘易斯模型却极具有适应性。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劳动力转移路径依赖,因此,应该尝试以刘易斯模型为基础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路径创新。诸如,加大农村的教育投入,调整产业结构,消除资本歧视,消除阻碍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因素,以及鼓励多种多样的劳动力转移方式,等等。  相似文献   

15.
依据吉林省农户调查数据,我们应用经济计量方法分析了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农村劳动力流动扩大了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但却明显地提高了农户的收入水平,导致农村社会福利得到明显的改善,并且有助于缓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  相似文献   

16.
赵洪宝 《阴山学刊》2005,18(6):93-96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实现农村小康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为此,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快速、合理地转移,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选择必须符合中国农村的现实。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农业生产仍然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对自然条件和气候等因素依赖性很强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农民素质低下而过剩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农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少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实现中国农村现代化,学术界理论界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实现中国农村现代化的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18.
从历史变迁视角来看,中国农村教育总体上呈现明显的功能错位特征,农村教育发展长期不以服务农村经济发展为目的;从现实来看,中国农村教育发展长期忽视劳动分工这一潜在变量,与农业现代化相割裂。必须建立有效促进劳动分工与农村经济增长的教育发展机制,大胆推进中国农村教育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不仅发生了显著的趋同现象,而且已处于向稳态转型的最后阶段;这种趋同是农业产出增长率的变化和因农业劳动力转移而引起的农业就业增长率的变化的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且后者的贡献更大;如果仅凭经济系统的自我发展机制,我国区域农业劳动生产率差距终将不会自动消失。必须通过加大投资、进行制度创新、发展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等措施来人为地缩小区域农业劳动生产率差距,以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