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贾继南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101-106
科尔沁叙事民歌记录了蒙古族人民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是蒙古族口头传统文化的珍品之一。英译科尔沁叙事民歌有助于促进蒙古族文化的传播,同时也有利于推动国际文化交流和旅游业的发展。本研究基于科尔沁叙事民歌的英译现状梳理,以《陕北民歌》《阿诗玛》与《玛纳斯》等民族典籍译介成功案例为参照,紧密结合科尔沁叙事民歌的演唱形式以及歌词特点,探讨科尔沁叙事民歌的翻译策略,提出了从“底本选择”“团队翻译”和“归异结合”的翻译策略,旨在助推更多的蒙古族文学典籍走向世界,进一步促进民族文化研究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2.
菜肴英译与中国饮食文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瑄传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6(4):75-78
饮食文化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国与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外国朋友在品尝中国美食的同时,也想了解每道菜名的含义、使用原料、烹饪方法等。因此,中式菜肴的准确英译在传播中华饮食文化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英译中式菜肴,不仅仅是语言层次上的转换,更重要的是在文化层次上的进一步转换。 相似文献
3.
肖遥遥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3):126-129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技巧,还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途径。文章对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较流行书名英译本进行了分析,从直译、套译和意译法等翻译方式角度探讨了隐喻对四大名著及其书名英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5.
6.
冯志杰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3)
汉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汉诗英译是中国古典文学对外传播方面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但直到目前,不论是汉诗英译理论还是实践,都存在诸多分歧和问题,制约了汉诗这一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造成"外译作品、内销为主"现象频生。在简要分析诗歌翻译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方法论层面提出了意境再现、典故异化、音步等度以及格律化的汉诗英译四原则,可望对汉诗英译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7.
涂艳蓉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2,4(1):67-68
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汉语古诗英译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可译现象.分析了古诗中英文表达的差异,探讨了汉语古诗意美、形美、音美及神韵的不可译性,提出了解决不可译性的思考,认为翻译者首先要深入研究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其次注意处理好原诗内容和意境、形式和韵律,最后强调要有广博的知识、深厚的文化修养. 相似文献
8.
宋颖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21,21(2):107-114
自17世纪古诗英译肇始,西方传教士、汉学家译作丰硕,翻译风格多样化,为"中国文学走出去"作出重要贡献.其中,国外独具特色的诗体派译本有海伦·沃德尔于1913年节选《诗经》英译的《中国抒情诗》.介绍诗人译者及其主要作品,探析译本的选材、诗体和内容特征,归纳出译本选材聚焦婚恋、忧国和宴饮,译注凸显女性主义思想,译诗诗体遵从目的语诗体规范,同时分析时代诗学对诗人个性化译诗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曹莉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Z1):41-43
以等效翻译理论为依据,采用理论和译文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论证了中国古诗英译中语音形式偏移这一翻译变通手段.从而指出,为忠实传达原作的效果,语音形式偏移在中国古诗英译中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俞剑华主编的《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中唐代以前的画论梳理出绘画类色彩语词30个。按时代的先后划分,客观地描写了先唐时期的绘画类色彩语词;其次对这些绘画类色彩语词按照单音节、双音节、多音节进行了分类描写分析;最后对其中三组易混淆的色彩词:红、朱、赤、赫、丹;素、白;绚、绣、采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11.
汉语专名英译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启全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6,(3):106-109
汉语专名英译,说来容易,实行起来却错误百出.这大大伤害了我们国家的尊严和人民的名誉.究其原因,主要是学习和宣传"汉语拼音方案"、"汉语拼音正字法基本规则"、"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少数民族语地名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法"、"地名管理条例"等国家法规不够,有法不依,各自为政,追求新奇等.为了促进汉语专名英译规范化,本文提出的八条原则,是作者学习并分项归纳上述国家法规和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的有关规定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2.
古诗词英译中的创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正阳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6):82-88
由于东西方两种文化、汉英两种语言的巨大差异,以及诗歌的特殊形式,在翻译古诗词时,在很多情况下,应发挥创造性———应根据诗歌意境、作者意图,或解释大意,或表达寓意,或转换辞格,或改变搭配词语等等。 相似文献
13.
汉诗英译中的审美移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慧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2):154-159
移情是人们审美认知必然要经历的心理过程。在文学创作中,作为审美主体的作者直接而带感情地把握感性观照对象,将与之类比的自己的感情,从自己内部投射给对象,并且把它当作属于对象的东西来体验。这种独特的精神活动就叫移情。诗词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文化的文学再创作过程,同样也少不了审美主体——译者的移情,汉诗英译中的审美移情包括移情于景、移情于物、移情及人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彭清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2):70-74
在中国翻译史上,汉籍外译因其翻译的语境化、文化个性的保持和明确的目标读者而衍生出相应的翻译模式和策略。文章梳理这些模式与策略,并从符合时代特征的译作选择、与时代语境相适应的翻译策略、原作民族基本价值的传递、以读者为指归的调控等几个方面,考察了汉籍外译模式和策略对于我国民族典籍英译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荣宁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62-65
意象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灵魂。文章从文化阐释学、接受美学、文化交流三个维度探讨了如何翻译唐诗意象。首先,见解性地提出意象翻译的三原则,然后重点探讨在意象翻译原则指导下的唐诗意象翻译策略。运用翻译策略成功地传递诗歌意象能向世界更好地传播中国优秀的诗歌文化。 相似文献
16.
杨静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85-87
翻译史研究已经成为目前国内外翻译学术界的一条短线,对尚未建立理论体系的中国典籍英译研究来说,中国典籍英译史更是一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相关研究工作亟待展开,一方面要借鉴已有的翻译史研究的方法,另一方面也要参考相关学科:比较哲学、文化史、形象学、汉学史等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分国别、分时段地梳理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哲学典籍英译本,辩证地分析它们在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下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和所存在的局限性,试图发现翻译活动的规律和所遵从的原则,从而更好地促进中西文化在平等的基础上互镜互鉴。 相似文献
17.
任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1):126-130
中国古典诗词的英译存在着局限性。全文主要从“三美”,即“音美、形美、意美”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古诗英译存在的局限性。同时指出古诗英译的可译限度是可变的,它随译者的主观能动性、文化交流的深化和翻译技巧的积累而呈现开放性。 相似文献
18.
刘性峰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07-111
近年来,中国典籍英译研究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突破已有的批评范式进而推动该领域的发展。因此,文章梳理了中国典籍英译研究已有的四个批评范式,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张金玲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10-113
翻译语言即是翻译文化。英汉语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两种语系所承载的文化特征出现了视域融合和冲突现象。习语和诗歌典籍翻译是英汉口译中凸显的文化现象,这两部分的文化传递是口译员在现场信息处理的重点。口译的即时性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口译员应注重培养跨文化意识。提高对两种语言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加强双语的文化储备,即时进行双语的文化解码,充分发挥好沟通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珺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Z1)
诗歌翻译要求译者在理解原诗的基础上对诗中必要的地方进行变通处理,以确保古诗意蕴的准确传递。本文从分析阐述古诗《梅花》几个英译差异入手,通过实例分析几种变通方式,探讨改译理论在古诗英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