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心情铃声     
我也紧跟时尚为手机设置了铃声,那是信乐团的《死了都要爱》。我尤其喜欢其中的那句:“把每天当作末日来相爱.每一分一秒都珍惜。”初听,似乎与一般的言情歌曲无异.再品.俨然深被触动。想想我们的人生.有多少的不如意,但我们又要一一面对,如果没有一份好的心情.又如何面对?  相似文献   

2.
贾平凹 《社区》2010,(35):10-10
对人生我确实不是特别乐观.但是你还得活下去,你总不能成天愁眉苦脸的。我当年第二个孩子出生的时候,我就不主张再生孩子。我说大人都活得累,你何必再生个孩子,不光是你把她养起来.咱也要受很多罪,孩子长大了也是。  相似文献   

3.
妖精的愿望     
前年秋天.学校把四年一班班主任的“宝座”交给了我。在我上任后不久。就有一些学生家长找到我.他们有让我对学生“高看一眼”的,有向我讨要班干部当的,也有要求调桌的……不到一个月时间.我居然接待了十多位学生家长.而且他们都是带着礼物来拜访我的。这可把我愁坏了.如果不收下吧,怕家长对自己不放心;收下吧.就会违背职业道德.影响教师的良好形象.还让人担心会“污染”了孩子的心灵。思来想去,我决定演一出“苦肉计”。来刹刹家长的送礼风.以不辱没“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升级     
亲爱的技术支持人员: 最近,我把我的电脑系统“男朋友5.0”升级为“丈夫1.0”,但我发现这个新程序给我的电脑运行带来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变化,特别是在我提交购买时装、鲜花和珠宝首饰的申请时,经常出现严重的“网络繁忙”现象。此前在“男朋友5.0”下,类似申请都运行得极为顺畅。而你们的产品使用手册上并未提及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5.
谜之音轨     
《可乐》2012,(3):56-61
我是一只热爱我们伟大祖国,热爱生活.热爱我所从事的漫画事业和我的朋友们的天然阿米巴.我喜欢把一切感兴趣的东西都吞进我那没有固定形状的身体里!  相似文献   

6.
力雯 《社区》2002,(20):13-14
我叫秋明,是安徽芜湖人.我离开家乡有一个痛苦的原因,我12岁时得了盲肠炎,卫生院不知为什幺把我的输卵管给切掉了,因此我不能生育.在农村.不能生儿子是要被人截脊梁骨的.丈夫刚结婚时待我还可以.后来知道我不能生孩子.就经常打骂我.我自觉理亏,就一忍再忍.我常常含着泪劝他,到了北京多赚点钱.咱们也盖上个二层小楼.我千方百计哄着丈夫,就怕他把我扔了……  相似文献   

7.
所谓艺术     
孙少山 《社区》2012,(23):50-50
读一个美国人写的砥平里大战纪实,一口气读完,激情澎湃。澎湃之后。又感到自己非常可耻,书中的“敌人”明明就是我们中国人民志愿军!并且,我的亲舅舅就在那场战役中被美国鬼子的子弹打穿了胳膊.耳朵被炮弹震坏.现在打雷都听不见。我敌友不分,是非混淆,甚至亲情都没了。这就是艺术的无耻了,它就能这么把人弄得昏头昏脑。连最低的情感都被消解,整个人被牵着鼻子走。  相似文献   

8.
江云 《社区》2009,(11):50-51
“在津巴布韦,如果不带个数百万,你都不好意思出门。”这是我朋友的一句玩笑话.却准确地概括了津巴布韦通货膨胀的景象。 来哈拉雷的头一天.我在北京用的钱包就被雪藏起来,而那时的汇率只是1美元换几千津元。我的前任领导临走时很慷慨地把她的化妆包给我当钱包用.并传授经验说,其实用国内寄报纸的大信封装钱更方便。  相似文献   

9.
萧冰洁 《社区》2010,(20):60-60
一 有一次,大概是我上二年级的时候,我把全班58个人的名字全都写到一张白纸上.并且在每个人的名字前面都画了一个圈。然后在我喜欢的同学前面的圈里打钩,不喜欢的就画叉。结果因为我没有妥善保管,这张纸落到了我们班某个男生的手上。一下子,被我打叉的同学都围到我身边开始质问我。我很慌张不知道该如何辩解。突然,阳一就走到了我的面前。  相似文献   

10.
刘妮丽 《社区》2009,(29):52-52
中国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喜欢周游世界.也喜欢收藏。她每到一地,都要买一些小东西带回来.比如彩色的石头、银制的脚环、彩陶、玉石、挂毯等等。后来,她把这些收藏品拍成照片,图文并茂,写成了一本书——《我的宝贝》。  相似文献   

11.
第一年出门打工,我18岁。那时,陇在一家电子厂的流水线上做普工。工作很简单,就是给电动娃娃上螺丝刚开始做的时候,我的手总是控制不主螺丝,水是打紧了,就是打松了,贡检员不时把我叫过去返工。电子厂实行计件制第一天,我手都打肿了,才打了5.7元。  相似文献   

12.
宋尚明 《老友》2013,(3):42-42
去年,我给老妈买了部老年手机,老妈嫌不会用,一口拒绝了。前不久,有一天老妈从老年大学回来,看我用手机打电活,就说她同学中也有人在使用手机,连这个同学的名字都说得十分清楚。一开始我没在意,过后一想.大概老妈是想用手机了,于是我便把早已买好的手机拿出来,递到她手里,老妈果然很开心。  相似文献   

13.
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么了,最近总是喜欢一个人呆坐着安静地回忆.回忆过去那些流逝的悲伤。我是多么想从岁月神偷的手中把他们留住.好让我能重新来过。我想每个人都不想在生命中留有任何的遗憾吧!都会禁不住去寻找充满着美丽与欢乐的心灵家园吧!  相似文献   

14.
春天来时.亦凡送我几只蚕宝宝。他说,有点事儿做,你的心情或许会好些。我瞪着眼睛看着他说,帕我看你看得太紧了吗?想我当初怎么那么傻。把你当成命,大学里好好的工作都不要了,采这里陪读,现在可倒好,你事业有成,我倒成了让人厌的怨妇。亦凡落荒而逃,他知道他若多说一句。我会让他死得很难看。  相似文献   

15.
黎武静 《社区》2014,(8):24-24
我祖父(梁漱溟)教育孩子不用说教的方式。我年轻的时候吃得比较成,他经常看我加酱油.他没有批评我.而是找到一本科普的书,拿红笔把题目勾勒出来.让我看。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那天我在客厅做俯卧撑。他说钦宁你抽空把这个看一看。那本书上说.吃盐过多等于慢性自杀。我看完文章之后自然懂它的道理.就改变了这种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6.
曹康 《社区》2011,(23):26-26
法国某跨国公司董事长的办公室内,一位高级主管正在汇报工作。主管很自信地汇报了自己近一段时间的业绩后。不无夸耀地对董事长说:“我已经连续两年没有休假了.我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去了。”满以为会得到董事长夸奖的这位主管,  相似文献   

17.
现代艺术家把绘画中的线条、色彩、光影、轮廓、构图加以独特化、绝对化.也就是说,现代美学就是建立在纯粹的线之间和色之间的关系上.所以,绘画中的情节就不单单指的是事件的发展;它也包括绘画本身色、线的变化.当我把蒙德里安、塞尚和德拉克罗瓦、卡拉瓦乔的画放在一起时,我深深地被一种力量吸引着.前两者是现代艺术的大师,后两位则是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们完全不同的艺术语言都被一种无形的线联系着.它是什么呢?我理解到,蒙德里安冷静的线构成和卡拉瓦乔的群体人物,不都是一种情节吗?这是两种不同的情节,一种…  相似文献   

18.
刚结婚时,我总把“我们家有个壮男”这句话挂在嘴边,我说得高兴,老公听着得意。老公1.82米的个儿,特别壮实:人家两口子在路上走,遇到水沟啥的,男的最多叮嘱女的一句:“小心!“我们家壮男啥都不说,一把就将我这个弱不禁风的小女子打横抱起来,大步流星就过去了——我心里那个美啊。有时候遇到一些蛮不讲理的小贩,看我瘦瘦小小的就恶声恶气,我们家壮男往边上那么一站,嘿,他们哪敢再啰唆半句——我心里那个踏实啊。  相似文献   

19.
“管理就是服务”。这话听起来多么舒坦!然而到底有多少管理者把被管理者当作服务的对象呢?天知道!对于被管理者而言.你能不坑我、不宰我、不刮我、不难为我.脸色好看一点,我也就谢天谢地了!更有甚者.他明说是服务,然而到他那里盖个戳,少则几十.多则几百上千。对于这样的服务你不要还不行,说多了都不愉快,你再办事就让你生生地喝一壶。唉——.打掉门牙往肚里咽吧.谁叫咱求着他呢。而对一些管理者来说,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所以变着法的让你认得老子是准,看你能翻出如来佛的手面?!久而久之.这管理与服务的等号让人越看越别扭,越看越伤神!  相似文献   

20.
2007年9月29日.网友“秋天的鱼”在跟帖中写道:“我把中国和平出版社‘绿鸽画丛’的文字录到这里来,因为由衷地喜爱它们,所以把它们送给云门弟子。图画里有文字不能表达的内容,这套《美妙的大自然》我多买了一些,准备分送给人。早想给看云(薛瑞萍的网名)寄一套过去,又觉得太唐突了。假如看云老师愿意把通讯地址给我.我很高兴把这套书送到让它发挥更大作用的地方。”10月10日上午.我收到了来自广西南宁的特快专递邮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