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唐爱霞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2):92-97
六言诗起源于民歌和《诗经》、楚辞,产生于汉末,成熟于唐,发展于宋.在各种诗歌体式发展演变、交错升潜的汉末魏晋时期,六言诗未能成为主流诗体,从此在诗史上沉寂下来.六言诗体未能盛行,有几个原因:音节死板,难写难工,诗体与时代精神不相契合. 相似文献
2.
徐浩 《周末文汇学术导刊》2006,(1)
本文结合嵇康的其它诗文及相关材料对其六言十首进行了梳理,认为以贤人君子理想为核心,这十首六言诗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在浓缩了嵇康的社会与人生理想的同时,也浓缩了其诗文的基本主题。 相似文献
3.
李蓉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六言诗存世105首,在六言诗的整个发展史中地位突出、引人关注,而最有价值的就是范成大对六言诗进行了积极的改造和创新:题材的选择上开始关注爱国、民生、风土节序等内容;艺术表现上大胆采用俗事俗语入诗,且用典于俗;对次韵和首句入韵进行有意规避。范成大的这些创新之举,成功拓宽了六言诗的表现空间、提高了艺术质量,成功树立起了六言诗新的审美范式。 相似文献
4.
张慧颖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8,37(6):31-38
六言诗作为一种特殊的诗歌形式,滥觞于先秦,发生于西汉,发展于东汉至魏晋南北朝,在盛唐时期出现了一个小高潮,一些著名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王维等皆创作了六言诗,而他们笔下的六言诗篇大多呈现出“风趣”的艺术风貌,即风神俊逸、趣味非凡,这与盛唐的社会气象以及这一阶段六言诗自身特点密切相关。这一艺术风貌对宋代及以后的六言诗题材范围与表现手法有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王珂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7(5):39-44
古代汉诗的诗体一直在文体自由与文体法则的对抗与和解中流变着。尽管在古代汉诗的诗体进化中、在诗体上或诗的形式上,文体的"收"与"放"都分外明显,但是古代汉诗史上每一次诗体变革都不是后者对前者的极端取代,前代的诗体总是保存下来,没有发生20世纪初期的新诗革命那样的诗体大革命,在诗体进化中,自由与法则间的和解总是多于对抗。因此,不能结论说古代汉诗的诗体历史是从诗到词,再到曲的诗体更替史。正是在同一时代存在多元诗体,特别是定型诗体与准定型诗体并存的局面,古代汉诗才能够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6.
王珂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3(5):48-55
古代汉诗的历史是古代汉诗诗体的进化史,是诗体的规范与解放少对抗多和解的诗体演变史。古代汉诗诗体的形成采用了人民创造、官方倡导和名诗人创制三种方式,其进化通常采用的是诗体渐变的文体改良而非诗体突变的文体革命,尽管在各个时代都有主流诗体存在,但并没有形成绝对的诗体垄断,诗体总是呈现主流诗体与非主流诗体、时尚诗体和古旧诗体多元模式存在。古代汉诗诗体是新诗三大重要诗体资源之一,对新诗文体的基本形态和新诗文体建设的基本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新诗对音乐性的高度重视和百年新诗史中始终存在的律化与自由化对抗现象,都与古诗休戚相关。古代汉诗诗体对新诗诗体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相似文献
7.
高勇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经历了结绳、图画、刻契记事方法,这些方法促进了文字的产生,有了文字才有了记叙文。古代记叙文对论辩文、应用文等文体等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其章法结构和写作手段以及审美要求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学习和研究汲取其经验和审美特质,仍有借鉴作用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蹴鞠的起源、发展及消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的蹴鞠具有对抗性、竞技性,娱乐性和健身性.从蹴鞠发展的历史来看,汉唐时期,由于具有竞技性、健身性和娱乐性,蹴鞠得到了广泛普及和发展.到了宋代,无论在技术水平上还是在普及程度上蹴鞠都达到了顶峰,人们对蹴鞠健身性能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元代以后,蹴鞠的娱乐性越来越突出,其他三种特性逐渐减弱,蹴鞠运动逐渐衰微以至消亡.这种结果与蹴鞠积极的社会功能的丧失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9.
高利贷在中国古代的起源与发展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石钢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2(3):98-101,128
高利贷一词虽出现较晚,但借贷取息之事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其发展是从春秋、战国以后开始的。中国历史在进入封建社会后,高利贷不仅盛行,利率变化也很大很复杂,而且在形式上有了新的发展,其对社会经济及人们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近代以来,由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弱小及信用制度的其他方面发展的滞后,使得高利贷资本在封建社会末期向近代借贷资本转化这一过程并未彻底完成,中国高利贷资本向借贷资本的转化经历了相当缓慢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11.
长江三峡地区古代腰坑葬俗的考古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华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7(1):38-46
据考古学文化发现资料获知,三峡地区腰坑葬俗,始见于新石器时代。商代腰坑墓数量增多。战国至秦汉仍传流不断。尤其是唐宋及明代在三峡地区更是屡有发现。从鄂西、三峡地区考古发现的腰坑墓资料现象观察,其发展当是由东向西传播这么一个趋势,然后再由三峡地区继续向西南地区的四川、云南、贵州等地传播,直至今日,西南地区仍见有这种葬俗。延续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12.
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在社会经济组织盈利性的获得,合伙制便有可能在原来带有合作性质的共同体关系内部产生.正式的合伙最早在春秋时代的文献中见诸记载,到战国秦汉时中国古代合伙制大体上形成资本与资本、资本与劳动两种类型.历魏晋隋唐初步性发展,为宋代以后合伙制的较大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3.
刘艳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10,11(2)
本文通过中国古代神话传说论述玉在中华民族形成早期的起源,探讨了玉文化在整个中华民族精神中的功用,不仅具有政治功用、也是君子的象征、还是美好感情的寄托,又论述了中国古代玉的流传. 相似文献
14.
欧明俊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8(5)
"原生态"诗体,曲、词一体,诗、歌一体,属于音乐范畴;"衍生态"诗体,则是文学的一体.内容本位、技艺本位界说诗体,是本体论,还有以作者本位、读者本位、本原本位、功能本位界说诗体的.诗体有"形而上"、"形而下"之分,形而上者是诗之道,是本质、精神和灵魂,形而下者是诗之艺,属于技术层面.诗的定义,为是非真假判断,诗的本质界说,是高下优劣的价值判断,实为不同的概念.诗不仅是纯粹的文学文体,还是文化文体.古代多元的诗体观,各有合理性和局限性,应宽容看待,切忌以"专制"思维,只取一体.当下以"纯文学"观念理解古代诗体,"遮蔽"了诗歌史许多真相,必须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5.
从古至今,关于中国古代礼的起源有多种说法。这些说法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也存在商榷之处。在列举有关礼的起源问题具有代表性的学说,并对其进行剖析后,可以发现,一些研究者误读了"起源"一词,在论述礼的起源时,实际上论证的却是礼的缘起,这就造成了在礼的起源问题上各执一端。在辨清了"源"与"缘"的区别与联系的基础上,即可得出一个新的结论:祭祀之礼是礼的起源,人情是礼的缘起。 相似文献
16.
恩格斯生前一直关注古代人类社会问题的研究进展,并积极地参与到这一研究中去。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达到了那个时代关于家庭和国家起源问题研究的理论高峰,《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就是这一理论高峰的标志。虽然《起源》问世已达120年之久,人类家庭及家庭研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对国家起源问题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和拓展,但《起源》关于家庭和国家问题的深邃思想和精辟论述,至今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古代北方民族法律起源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应达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3):42-47
法律起源问题的探究不仅是法史学界研究的重点问题,也是法理学、法哲学以及其他部门法领域都加以探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它对我们研究后来各个历史时期法律实践活动和内在规律性有重要的意义。北方民族的法律和汉族以及其他民族的法律一样在中华民族法制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北方民族由于特殊的地域气候导致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禁忌风俗等的独特性使得北方民族在法律起源方面具有独特的法律风貌。本文从禁忌、宗教、习惯以及游牧民族生活方式对法律起源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加以阐述,因为法律在此后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包含最初诸因素的痕迹,此问题的探讨对今天民族地区的立法司法等实践活动,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格律诗能够成为古代汉诗中最重要的定型诗体,其诗体的主导地位维持了千余年.既是因为格律诗本身具有齐言体、音乐美等格律上的诗体优势,也是受到了以科举制度为代表的官方保护的结果,更是因为有词和曲这样的准型诗体作为格律诗最重要的辅助诗体,减轻了定型诗体对诗人的文体自由的抑制。词和曲加速了古代汉诗诗体由定型诗体到非定型诗体的诗体解放进程,促进了汉诗诗体在诗体规范与诗体自由之间的和解,避免了汉诗诗体走上极度律化或极度散文化的极端。由于词与曲的文体调和作用,古代汉诗形成了长期以格律诗为主导诗体,词、曲为辅助诗体的定型诗体与准定型诗体并存的诗体多元格局。在形式和内容上,词和曲与格律诗相比,更具有灵活性和通俗性,有效地纠正了以格律诗为代表的正统诗歌在形式与内容上的严肃性。不仅有利于格律诗的存在,也极大地从诗的体裁和风格上拓展了古代汉诗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9.
韩秋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1)
汉字包含着深厚的文化意蕴,与我国古代先人的社会生活密不可分.它既是对客观世界的忠实记录,也表现着造字时代人们对事物的观察、认识和评价. 相似文献
20.
艾强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9(4):94-96
通过文献资料法,在查阅和参考大量历史文献及有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足球运动发展历史,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从中可以得知足球文化、中国古代足球的形成和发展,为研究中国古代足球历史文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