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杨增新主政新疆时期的"弱兵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伏阳 《西域研究》2001,(2):30-34
本文探讨了杨增新实行"弱兵政策"的原因、表现及效果.  相似文献   

2.
作为新疆历史上一支特殊的武装力量,回队对于杨增新政权的兴衰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杨增新凭借回队起家,夺取了新疆的统治权,既而又驱使回队为其东拼西杀,巩固了其对新疆的控制.最后,杨增新为防止回队坐大,又制造了马福兴事件,也为结束其在新疆的统治埋下伏笔.回队是杨增新民族"牵制"政策的产物,更是其民族"牵制"政策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3.
<正> 反对腐败,廉洁奉公,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和应尽的天职。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在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反腐败斗争在思想教育防腐,制度规范反腐,严惩腐败分子等方面得到展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今天,重温这段历史,总结反腐败斗争的基本经验,对于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反腐败斗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思想教育是反腐败斗争的坚实基础。 腐败现象的滋生繁衍有其思想根源,从党内腐败现象的产生来看,尽管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归根到底与人的世界观有联系。强化思想教育是消除滋生腐败思想根源的治本手段,是建立自我约束机制,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增强免疫力,保持中国共产党廉洁奉公的坚实基础。 抗日战争时期,随着国内政治经济情况的变化,国民党对共产党从屠杀政策改变为“溶共”政策,企图用金钱、美女、高官厚禄来腐蚀共产党人,致使党  相似文献   

4.
本文依据《补过斋文牍》对杨增新在新疆推动农业发展的社会背景和举措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些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有两方面原因:第一,其施政呼应了当时新疆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消弭为应对财政危机而造成的负面效果、保证新疆社会安定和维护西北边疆安全;第二,杨增新发展农业的政策和防止政策异化的措施较为得当,既注重惠民又防范了土地兼并。  相似文献   

5.
杨增新在甘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增新在甘肃朱允兴,刘喜堂督新之前的杨增新,曾有一段在甘之间历.光绪十四年(1888)杨增新考中举人,次年进京参加会试,殿试,成为进士。同年九月以知县签分甘肃,先后署任中卫县知县、后补渭源县知县等职.后来又在宁夏将军钟泰的全军营务处任职。1696年8...  相似文献   

6.
美国学派的经济思想和依此推行的保护主义经济政策是美国在1815—1914年的百年间实现崛起的秘诀,然而出于美国国家利益的考虑和推行新自由主义的需要,美国学派与美国经济崛起的历史联系被刻意隐藏,使其成为经济思想史研究中的“黑洞”。全面审视美国学派的经济思想及其对美国经济发展曾经起到的推动作用,探究其在经济思想史上被遮蔽、尘封的原因,有助于学术界充分认识美国鼓吹的新自由主义外衣包裹下的保护主义传统,对经济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7.
腐败活动是一种危害巨大的社会历史现象,是各个政体上的恶性肿瘤,危及整个政体稳定和发展,反腐败可以说是当代各个政治共同体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国家制度建设和廉政建设的重要步骤。揭示腐败活动产生的条件及其机制,是制定反腐败斗争的正确政策和措施的基本前提之一。董石林、黄五一等同志所撰写的《反腐败导论》(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年4月版.以下简称《导论》),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从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上,从微观到宏观多层面、多视角揭示了腐败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铲除腐败的措施,是近年来反腐败理论研究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8.
杨增新具有天下定于一的政治理念,在这一理念的作用下,他主张国家统一,积极抵制外部势力对新疆的干涉。在统治方略上,主张王道为主、霸道为辅的霸王道杂之的治理理念。对共和与专制之认识,他认为共和与专制无优劣,这体现其对西方学理认识的局限性。研究杨增新的政治思想,对于理解其统治新疆的各项政策,甚有裨益。杨增新政治思想认识的传统性,折射出近代西北边疆地区传统知识分子的普遍认识,是人性思想易趋于传统思维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9.
在西汉历史上,汉武帝与王莽都推行过一些重要的工商管理政策。这些政策虽然由于各种原因实施的效果各不相同,但它们却有很大的连续性。这些政策的思想内容,它的利弊得失,不仅对干预当时的社会经济起了很大作用,而且对以后的工商管理也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新启蒙运动,发生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夕,是一批左翼文化人士有感于国难危机,在北平、上海等文化中心发起的一次思想运动。有人又把它称作“新五四运动”,或“第二次新文化运动”。新启蒙运动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九·一八”事变后,特别是1935年华北事变以来,民族矛盾日益尖锐。随着日本军事、政治、经济侵略的加深,文化黑潮也滚滚而来。为了控制民心,泯灭中国人民反侵略的爱国激情,日本侵略者和汉奸在沦陷区大力推行奴化教育。国民党政府在强化法西斯专政的同时,大搞文化专制。为了“…  相似文献   

11.
民国前期(1912~1928年),是杨增新独裁统治新疆的十七年,也是民国新疆省省议会运行比较完整的一段时期。杨增新一方面控制省议会,另一方面,他又利用省议会这一民意机构来巩固其独裁统治。新疆省议会虽然成为杨增新个人统治的工具,但在代议制自身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以及减轻民众负担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客观进步性。新疆省议会远没有发挥它代议制的功能,也有其多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一、关于反腐败工作政策策略的理论原则透析反腐败斗争政策从宏观上考证,应分为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根据党中央和中纪委会议精神及反腐工作实际,我们市(县)反腐败工作的基本政策思路是否可以这样来概括:深入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从改革开放新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出发,深入开展反腐败工作。突出三个重点(党政机关、经济杠杆部门、党员领导干部),坚持三个结合(上下结合、条块结合、专群结合),实现三项目标(惩治腐败、打击犯罪、教育全党的既定工作目标)。全党动手,全民动员,群策群力,团结一…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我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新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也是新形势下对党建工作和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提出的新的根本性要求。它对当前乃至今后长时期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根本性指导作用,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上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取得新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坚持反腐败斗争,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认真学习和研究毛泽东、邓小平关于反腐败的思想和实践,对于抓好反腐败斗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毛泽东反腐败思想的鲜明特点反腐败问题,历来是我们党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始终重视开展反对腐败的斗争。毛泽东反腐败的思想内容非常丰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一)坚定的党性立场。早在60多年前,毛泽东针对当时红四军党内存在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写了《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一文…  相似文献   

15.
党风廉政建设是执政党十分关切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邓小平同志在实行改革的十多年时间里,对我党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也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与实践,从没放松过这方面的工作,并在斗争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等第一代领导人的反腐败思想。通过学习,结合工作实际,使我体会到小平同志在这样几个方面坚持和新发展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理论家反腐败的思想:一是提出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把反腐败斗争提到应有的高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在全国大范围内逐步展开。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党内的不…  相似文献   

16.
杨增新等所藏两件吐鲁番敦煌写经杨铭50—60年代,西南博物院及重庆市博物馆入藏了一批敦煌吐鲁番汉文写经,共20余件。其中一件《妙法莲华经》系出自吐鲁番,有近人题跋为证;另一件《大智度论》为敦煌张某赠杨增新,有杨增新等人题志,亦与新疆有间接关系。故一并...  相似文献   

17.
杨增新主新期间的对外贸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增新主新期间的对外贸易,主要对象是俄国(后为苏联),其次是当时英国控制下的印度、阿富汗等国。杨增新鉴于与这些国家不平等条约的存在、传统贸易的影响、新疆经济不发达以及与内地交通不便等原因,不能不和俄、英等国发生一定的贸易往来,藉以满足新疆市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浅论毛泽东的反腐败思想周建国腐败与反腐败历来是社会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对腐败现象的批判研究和反腐败实践方面,毛泽东同志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深入地研究毛泽东同志的反腐败思想,不仅对发展毛泽东思想、确保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对当...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五大向全党敲起警钟:“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随着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实践的不断深入,群众监督的地位更显得非常重要。中纪委第六次全会再次明确地把“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的思想纳入到中央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总的指导思想之中。这是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的客观要求,也是对多年来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经验总结。因此,探讨群众监督在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调动群众参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积极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关于群众监督的地位和作用我国是人…  相似文献   

20.
刘宾 《江西社会科学》2001,(11):156-158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对我国反腐败几个主要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阐述了如何正确地认识我国反腐的形势和现状及腐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阐述了在我国现阶段,反腐应以邓小平理论特别是江泽民的“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反腐败二者之间的关系,正确树立反腐败斗争是一个系统工程,是长期性和阶段性相统一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