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之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义保 《学术交流》2006,2(10):43-4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理想生活的不懈追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契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历史规律,和谐社会发展中诸社会要素间的冲突与协调是辩证唯物主义矛盾规律的现实体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诉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最高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与辨证唯物观的理论实践。  相似文献   

2.
和谐发展的理论渊源及其在当代的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康渝生 《学习与探索》2006,1(1):144-147
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已经成为新世纪人类的共识。早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就已经孕育了和谐思想的萌芽,为当代和谐发展的理论构建提供了最初的文化积淀。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以及由此而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真正内涵,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理论境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反映了完成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其中透视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理论新境界,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3.
林叶材 《探求》2006,(Z1):28-29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而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幕式上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相关内容作了重要讲话,这充分体现我们党新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思考的新突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在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上,我们必须深刻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把握住它丰富的内涵和时代特征.这样才能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更好地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完整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之一,将和谐社会建设放到了突出位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十一五”时期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方针和部署,将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十一五”时期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重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为了推动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本刊编辑部近日组织了一组专家笔谈,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完整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之一,将和谐社会建设放到了突出位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十一五”时期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方针和部署,将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十一五”时期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重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为了推动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本刊编辑部近日组织了一组专家笔谈,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完整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之一,将和谐社会建设放到了突出位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十一五”时期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方针和部署,将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十一五”时期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重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为了推动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本刊编辑部近日组织了一组专家笔谈,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完整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之一,将和谐社会建设放到了突出位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十一五”时期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方针和部署,将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十一五”时期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重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为了推动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本刊编辑部近日组织了一组专家笔谈,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组织团结与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完整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之一,将和谐社会建设放到了突出位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十一五”时期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方针和部署,将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十一五”时期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重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为了推动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本刊编辑部近日组织了一组专家笔谈,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解决和说明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完整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之一,将和谐社会建设放到了突出位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十一五”时期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方针和部署,将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十一五”时期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重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为了推动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本刊编辑部近日组织了一组专家笔谈,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完整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之一,将和谐社会建设放到了突出位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十一五”时期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方针和部署,将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十一五”时期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重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为了推动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本刊编辑部近日组织了一组专家笔谈,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
In Culture and Agency (1988/1996, CUP), I made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Cultural System’ (C.S.), that is all items logged into the universal cultural archive, and ‘Socio-Cultural’ (S-C) interaction, namely how we persuade others to accept our views. The two are distinct; but any adequate explanation in social science involving ‘culture’ must respect this distinction and needs must come in a SAC, namely always entailing ‘Structure’, ‘Agency’ and ‘Culture’. Although not accepting that culture (C.S) was or is ever fully coherent or shared by definition, I charter a precipitous decline in its free accessibility as part of the Commons everywhere, but most markedly when and where morphogenesis predominates today – adding new variety to the (C.S.) and fostering divergent (S-C) aims. Together, their ideational opportunism greatly augments Fake News as opponents lock in conflict, particularly when social integration is already low. Such Fake News is especially harmful to personal and collective Reflexivity and the ‘data smog’ of social media induces a ‘presentism’ that generates cultural wantons (Harry Frankfurt's term) amongst both those lying and in receipt of their lies.  相似文献   

12.
Over the years, "accountability" in the human services has focused upon issues such as the legal framework,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financial responsibility, political concerns, and client inputs and expectations. Within the past decade, the meaning of "accountability" has been extended to the more dynamic organizational functions of "efficiency" and " effectiveness."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increasingly must be put to the tests of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outcome evaluation. Forces outside the social work profession, including, among others, federal expectations and initiatives and the increased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managed care, will ensure that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will be central and highlighted concerns far into the future. This "new accountability" is demanded by the stakeholders in the nonprofit sector and by federal requirements built into the planning, funding, and implementation processes for nonprofits and for-profits alike.  相似文献   

13.
14.
15.
西方的新制度主义在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正在被当做一种普遍的方法论来使用。但用它来分析中国的政治经济时是有局限性的,如“制度迷信”,难以反映中国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的特殊关系,理性人假设不适用,国家悖论与中国的执政理念不符等等。  相似文献   

16.
何文杰 《社科纵横》2004,19(6):33-34
本文专门对腐败产生的主观动力原因系统进行了充分严谨的论证 ,结论是 :自利性和同一性是人的可以经得起逻辑论证的两个基本属性 ;腐败产生的主观动力原因就是基于自利性而产生的欲望的膨胀 ;腐败伴随着人类的始终 ,腐败现象只能被减少而很难或不能被消灭 ;腐败现象就像人身上的毒瘤一样 ,它不会在所有人身上发生 ,但它肯定会在一些人身上发生 ;它不会被彻底消灭 ,但可以被预防和治愈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will assess implications of shifting policy mix in the US for global imbalances and adjustment, with a focus on the euro area, using the European Commission’s QUEST model. Following early market euphoria after the elections on the account of expected “decisive” pro-market policies, uncertainty regarding the composition and timing of the new administration's economic policies has been the norm. Early proposals included a substantial fiscal stimulus which, combined with a tightening monetary stance, was expected to drive up long-run interest rates and the dollar, leading to widening global imbalances and potential instability. Today the expansionary impact of the fiscal plans is the subject of a heated debate while monetary policy continues to tighten steadily and risks related to a protectionist trade agenda remain pronounced. Contrary to initial expectations, real interest rates and the dollar have weakened, while global imbalances persist. Addressing policy and structural needs in the US – and abroad – is a necessary condition to rein in global imbalances. In this context,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role of the G20/G7 to promote a coordinated policy approach and in particular to what extent the G20/G7 can deal with the transition from crisis management to the balancing of heterogeneous preferences among the policy makers to promote global growth and stability.  相似文献   

18.
论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对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确立科学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同时应坚持政治与经济、建设与批判、继承与创新、“德治”与“法治”相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During the past 40 years there has been an accumulation of experimental evidence suggesting that most of the axioms of expected utility theory are liable to be systematically violated by substantial numbers of individuals. Much of this evidence has focused on failures of the independence axiom and has stimulated a number of alternative models that try to explain that evidence in various ways.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fresh experiment that looks at a different kind of violation—one that does not appear to be easily accommodated by several of the more prominent alternative models as they are currently formulated.The experimental work reported in this article was funded by 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 Council Award No. B 00 23 2163.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