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经典,它在穆斯林的精神世界中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且也是指导穆斯林一切言行的准则.然而,《古兰经》究竟有多少个译本,这个问题却鲜为人知. 可以称为《古兰经》第一个译本的是塔伯利用波斯语注解的注释本.发表于回历310年.回历712年,解释波斯语注释本的土耳其语版本问世.由马拉纳·沙·拉菲丁用乌尔都语注释《古兰经》的第一个乌尔都语版本则发表于回历1190年.这三种最初的译本,是伊斯兰教迅速向外传播的产物.它们都是由虔诚的穆斯林信徒来完成的.目的是  相似文献   

2.
《汉译<古兰经>史话》通过林松教授辛勤地探索、研究、搜集资料,对我国先后出版的12种汉文全译本《古兰经》在《阿拉伯世界》上陆续发表评介文章,现汇编成书出版,这无疑是一大贡献。它为人们进一步研究、了解《古兰经》在我国的翻译、传播及其影响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相似文献   

3.
说到中世纪阿拉伯文学,首先应该提出的是《古兰经》。《古兰经》既是伊斯兰教的经典和第一部律书,又是阿拉伯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不朽名著。《古兰经》从文字上来说,是带  相似文献   

4.
1990年6月22日,江苏省伊斯兰教协会主持召开“庆祝仝道章新译《古兰经》座谈会”,时间正是穆斯林的聚礼日,地点就在南京市古老的净觉寺——航海家郑和当年奉敕修缮的清真寺内。应邀来自北京、四川、山东及江苏省各地的专家、学者济济一堂,热烈祝贺并畅谈感想。与会者均领到一部阿汉对照的精装版本《古兰经》,无比兴奋,激动。因为汉译文《古兰经》,又增添了一个新品种,而且,为新译本举行首发式,在汉译《古兰经》历史上,还是破天荒第一次。  相似文献   

5.
在阿拉伯文学中,艺术散文是表达优美,结构精良,风格雄辩,含有严密思想的作品.关于它产生的年代,专家学者们众说纷纭,但不少认为它产生在《古兰经》之前,然后与《古兰经》并行发展、繁荣.艺术散文的主要特点是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简短明了的方式阐明思想.它主要分为演说、批评、书信三大类.阿拉伯著名的演说家有:齐亚德·本·艾比、哈扎兹·本·尤素福、穆赫塔·沙格菲·本·弗贾埃、艾哈纳大·本·伊萨;麦地那的泰米姆·达利;沙姆的格兰和奥扎依.到了阿拔斯朝,散文创作有了进一步发展,数量上甚至超过了诗歌作品.当派别斗争和叛乱之火平息,阿拉伯的雄辩艺术(指演说)衰落时,人们便借助文化知识和写作艺术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用笔代替了嘴.行政文书、国家的印刷品,艺术和文学的争鸣取代了演说.  相似文献   

6.
[8]<历代民族与帝王史> 作者穆罕默德·本·杰里尔·泰伯里(公元838~923年),号艾布·贾法尔.以泰伯里闻名于世,此名说明其祖籍是里海南岸的泰伯里斯坦.伊斯兰教著名经注学家、圣训学家、法学家,同时也是中世纪阿拉伯最著名的历史学家.45岁后定居巴格达,从事学术研究达40年之久.一生著述宏富.第一部名著为<古兰经注总汇>(后世通称<泰伯里经注>).此书若译为中文估计在一千万字以上,被公认为传闻经注学的典范,蜚声于伊斯兰世界,后来的<古兰经>注,无不从这部巨作中摘抄转录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7.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也是伊斯兰文化体系诸多学科的理论渊源。从发生学来讲,《古兰经》中关于世界、人类、宇宙、因果等哲学命题的经文,催生了伊斯兰哲学。穆斯林哲学家根据经训教义,注释《古兰经》中具有哲学命题的经文的同时,亦借鉴它文化的哲学元素对其进行注释,构成了《古兰经》哲学注释的整体图景。  相似文献   

8.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也是伊斯兰文化体系诸多学科的理论渊源。从发生学来讲,《古兰经》中关于世界、人类、宇宙、因果等哲学命题的经文,催生了伊斯兰哲学。穆斯林哲学家根据经训教义,注释《古兰经》中具有哲学命题的经文的同时,亦借鉴它文化的哲学元素对其进行注释,构成了《古兰经》哲学注释的整体图景。  相似文献   

9.
(一) 在全世界七亿多穆斯林心目中,《古兰经》占有无可比拟的神圣地位。他们认为,《古兰经》是天经,是真主意志的体现。《古兰经》是用古老的、语汇丰富的阿拉伯古莱氏语传诵的。因此阿拉伯语也称为《古兰经》的语言。《古兰经》之所以被称为天经,据说是因为《古兰经》原本是记载在九天之上的天牌上的,即。相传这块记载真经的天牌,由天使们严密守卫着,以防魔鬼偷盗,剽窃篡改,以  相似文献   

10.
《汉译<古兰经>史话》,在主编朱威烈教授的大力支持下,从1991年第一期开始在《阿拉伯世界》连续刊载以来,除评介林松的《古兰经韵译》正约请专人撰稿外,所有通译本均已逐一发表过评论文章,并准备在听取各方宝贵意见之后,认真修改补充,应广大读者要求,汇辑为单行本. 由于《史话》涉及众多译本,一旦列入连载计划,必须持续不断地进行,给撰述者增加不少压力,如时间紧迫,资料缺乏,选取片断译文实例不够精当,顾此失彼,举轻漏重;评语措  相似文献   

11.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最主要的经典,也是阿拉伯文学的巨著,在阿拉伯一伊斯兰文化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兰经》有许多不同的名称,本文对这些名称及其来历和意义作了简要考释,以供有关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伊本·西拿生平及著作伊本·西拿全名是艾布·阿里·阿布—侯赛因·伊本·阿卜杜拉.伊本·阿尔—哈桑·伊本·阿里·伊本·西拿,在欧洲则以他的拉丁名字阿维森那闻名。伊本·西拿祖籍是波斯人,于公元980年生于中亚细亚邻近布哈拉城的阿夫夏奈镇。伊本·西拿自幼聪颖过人,18岁时通晓《古兰经》及《古兰经》注释,并先后攻读过文  相似文献   

13.
马坚先生去世后3年,1981年4月,他的《古兰经》中译本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回族著名学者、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白寿彝在评价这个译本时说:“这个本子的出版,是中国伊斯兰教史上、中国伊斯兰研究工作上、中国翻译工作上的一件大事。”他还说:“子实在序文里说到他在翻译的时候‘力求忠实,明白,流利’,我相信他的这句话。在‘忠实、明白,流利’三者并举的要求下,我相信这个译本是超过以前所有译本的。”可以认为,在汉译《古兰经》中,马坚教授的通译本,是孕育过程长。准备久、公开发行量最多、社会影响面最广的一部。 1983年,我参加伊协朝觐团在麦加朝觐期间,世界伊斯兰联盟的负责人曾与中国朝觐团商量过关于出版中阿文对照的《古兰经》问题,主要是中译本的选择。一位主管东方穆斯林事务的负责人向我征求意见,我就向他详细介绍了马坚先生的知识水平、治学精神和对信仰的虔诚,我认为马坚先生的中译本最合适。他说他们听到了一些不同看法。我说这是正常的,对《古兰经》阿拉伯经文尚有不同的理解,何况是把它转换成另一种文字?在用词选字方面肯定会有不同意见,但不能因此而废。1986年(伊历1407年),马坚先生的《古兰经》中译本,经中国伊协认可与世界伊斯兰教联盟同意,山伊斯兰世界最高权威出  相似文献   

14.
沙特阿拉伯已在麦加建立了联合印刷企业.这个企业每年能印刷800万册精装《古兰经》,其中200万册是世界各种语言的《古兰经》译本.此外,这个企业还录制并发行由著名诵经师朗诵的《古兰经》经文  相似文献   

15.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经典,是伊斯兰国家法律、道德、精神生活及伦理关系等一切准则的最后依据。由于《古兰经》的文字是最规范的阿拉伯语,所以每个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不但在做礼拜时诵读《古兰经》,而且把它当作学习阿拉伯语的读本。回历25年(公元645年),由哈里发奥斯曼主持抄写的《古兰经》奥氏本成为最后定本。在奥斯曼统治时期,伊斯兰帝国的疆界已由阿拉伯半岛扩展到埃及、沙姆、巴勒斯坦、  相似文献   

16.
泰伯里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上著名的《古兰经》注释家、圣训学家、伊斯兰教法学家、历史学家。一生涉猎广泛,著作等身。其代表作之一《历代民族与帝王史》(TARIKHALUMAMUWALMULUK)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人类起源、下迄作者著此书的历史发展轨迹,其史学价值堪与我国《资治通鉴》等同,堪称阿拉伯史学上承前启后的丰碑巨著,也是研究伊斯兰史、古代东方民族史乃至世界通史的杰作。  相似文献   

17.
“阿拉伯语是《古兰经》的馈赠”,此话并非言过其实。首先,《古兰经》是用阿拉伯语写成的第一部散文巨著,是至今流传最广、解释和评注得最多的一部阿拉伯语著作。七世  相似文献   

18.
一、《古兰经》在语言文化中的影响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是穆圣以“真主颁降给他的使者”的名义,在20多年的时间里断断续续地口授而成的.起初,《古兰经》经文通过口头形式在穆斯林中流传,只有少数学者把一些片断经文记录在枣椰叶、皮、骨头、石块上,穆圣生前虽已规定了《古兰经》中各章节的次  相似文献   

19.
阿拉伯人从语言的角度研究风格是早始于伊历二世纪阿拉伯东方学家对阿拉伯辞达学奥秘的探寻,尤其是对《古兰经》玄妙性的研究。在辞达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阿拉伯语风格学的基本原则得以奠定,并呈现出色彩斑斓的风格理论。而阿拉伯西方学者则不仅继承了阿拉伯东方学者的遗产,而且深受希腊亚里士多德风格理论的影响,对阿拉伯语风格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一、阿拉伯东方的风格研究 阿拉伯东方学者对风格的研究发端于对《古兰经》玄妙性的研究。他们在《古兰经》和其他作品的对比研究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理论。伊本·古太白(伊历213~276年)在《<古兰经>结构注释》一书中,首先提出“风格就是言语方式的多样化”。当阿拉伯演说家即兴谈论某一话题时,往往不偏于一隅,而是形式多样。轻描淡写时,惜墨如金;阐明事理时,详尽有余;强调时,不惜重复;委婉含蓄时,暗隐要义;劝说他人时,明示利弊。因此,话语的组织通常取决于客观的环境,听众的多寡和场合的主次。由此可见,一个人可以具有多种风格,甚至在同一情境中也会集多种风格于一身。风格的形成是与不同情境中的表意手段密切相关的,即不同的情境要求不同的表达方式。风格的多样性首先缘于情境的差异,其次是主题的性质,再次是表达者的语言能力和艺术性。此外,  相似文献   

20.
林松教授潜心收集史料,悉心探索推敲撰成的《汉译<古兰经>史话》终于要结集出版了,这是伊斯兰文化研究领域一件值得庆贺的喜事。作者多次盛情相邀,嘱我写几句话,只得不揣浅陋,试作涂鸦。 伊斯兰教是世界上传播最广、信徒最多的宗教之一,伊斯兰文化根深叶茂,具有巨大的历史作用和现实影响,是人类文化宝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明白的阿拉伯语言”降示和录写成集的《古兰经》,则是伊斯兰教最重要的经典,也是传播或研究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的根本。 在伊斯兰教的发展史上,对《古兰经》是否可以和是否能够译成其他语言,教法学家们一直存在分歧。反对者主要担心译者歪曲《古兰经》的原意,速成误导,甚至招致攻击。然而,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不断地超越国界和民族疆域,要各国、各民族中的穆斯林都通晓阿拉伯语毕竟不易,翻译《古兰经》遂逐步成为时代的必需。至本世纪30年代,举足轻重的埃及爱资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