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章睿齐 《社区》2012,(12):52-52
典型案例: 陈楠是一位美丽而又善良的女孩。由于家庭贫寒,她没有上高中,而是选择了一所中专。中专毕业后,她凭着自己的才华被一家单位录取。她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梦想着有一天能够到大学深造。陈楠的这种想法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父母为她找了一个对象。为了躲避这门亲事,她发奋读书,终于考上了北京一所名校的成教部。  相似文献   

2.
正案例:约是一年前,一个打扮时髦的中年女子走进咨询中心,说她的女儿前段时间离家出走,回家后一人闷在房间里,对父母不理不睬,也不愿去学校上课,希望咨询师能帮帮她女孩名叫小梦,是上海一所中专的一年级学生,她的父母很早就离开浙江台州老家来上海做生意。小梦从小家境优越,还有个6岁的弟弟。小时候,她受到父母的百般疼爱,思想单纯,是个乖巧  相似文献   

3.
遥望清华园     
我叫小美,从小就是一个爱美的女孩,也是一个爱做梦的女孩。我的梦想是长大以后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用我的双手,为千千万万爱美的人设计出各种款式的服装, 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丽。然而, 中考那年,由于父母的坚持,我没有读高中而是进入了一所中专学  相似文献   

4.
烦恼倾诉 拿到中专录取通知书时,小雪的心情很压抑。本来她是准备考高中的,可因中考失利进了一所中等职业学校,无奈之下,也只能接受这样的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小雪的心情虽然有所好转,认为“读中专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家里的老一辈人还是认为她就读的不是一所理想的学校,此外也曾听到周围一些人对这所学校种种不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她低着头,听对面的校长说着春天。转学和春天有什么关系?是父母刻意要把她转到另一所中学的。与她先前就读的学校相距200公里,父母以为这样就可  相似文献   

6.
她最初的梦想是当一名体操运动员。5岁那年,父亲把她送到了市体操队,她在那里练了5年,但由于体质的原因,最终没能成为正式队员。后来,她又把自己的理想定位于当一名老师,可高考的时候,因为成绩不理想,她与师范院校失之交臂,只能进入一所中专学校学习。中专毕业后,她被分配到一家自来水厂成了一名普通工人,这时她又有了第三个理想,就是成为一名作家。她很投入,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并勤奋练笔,然而,她还是没能成为一名作家。后来有一次厂里举办一次文艺晚会,要排练一个大合唱节目,她报名参加了。演出当晚,她第一次站到了舞台上,就在那一刻,她忽然有了第四个理想,就是当一名演员。  相似文献   

7.
胥加山 《山西老年》2009,(11):28-28
15岁那年我考上了一所中专,这本来是一件喜事,然而,却令贫困的父母左右为难,让我就读吧,学费从何而来?本来家中因父亲患病早已债台高筑;不让我去报名吧,村里几年也出不了一个中专生。眼看去省城报名上学  相似文献   

8.
仇荃 《成才与就业》2011,(18):48-50
案例: 微微是一个16岁的女生。她通过努力,考入了自己理想的中专,而且是她很满意的秘书专业。微微本来以为,进入了一所新学校,学习的又是自己喜欢的专业,对她而言,应该是一个崭新的开始。正当微微信心满满,准备迎接这个人生的新阶段时,没想到开学后,在她身上却接连出现了一系列不适应的现象,让她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了疑问。  相似文献   

9.
陷入出轨剧情不能自拔,打工少妇罹患“情感恐惧症”今年27岁的曾秀玲是重庆永川人,父母都是普通的中学教师。2001年,长得亭亭玉立的曾秀玲中专毕业后,到重庆一家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当文员。两年后,她和相恋多年的男友王春  相似文献   

10.
QQ卧底     
叶雷 《百姓生活》2008,(3):20-20
看着女儿渺渺一天比一天长大,一天比一天漂亮,天真率直的她,就更让我们做父母的担心了。我们所担心的,就是生怕她一时择友不慎,耽误了前程,毁了自己的幸福。  相似文献   

11.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有这样一个女孩子,她对物理、化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更擅长做实验。因此,初中毕业时,她毅然选择了就读中专,因为她不相信评判一个孩子的好坏只能用是否考上高中来衡量,她认为就读中专可以发挥自  相似文献   

12.
熙格 《百姓生活》2013,(10):29-30
董丽娜是一个患有先天性眼疾完全失明的乡下女孩,从小听着电台广播长大的她,梦想将来能做一名播音员。她在盲聋学校上了小学、初中后,又上了中医推拿专业的中专,中专毕业后,做了3年盲人按摩师。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她毅然放弃月薪3000元的按摩师工作,从大连来到北京开启新的人生。经过不懈努力,她考上中国传媒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播音主持专业,成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一名嘉宾主持……  相似文献   

13.
成绩好什么都好 童年时代的甘婷婷生活在父母单位的大院子里,父母对她的教育是开放式的,虽然严格但从不干涉她的个人世界,让她做任何喜欢做的事情。但是有一次数学考了79分,她本想瞒着父母,可是因为当时的“演技”不好,最后还是被父母发现并狠狠地教训了一顿。  相似文献   

14.
红红是山西人,在家乡读完三年中专之后,她在县城一家超市当收银员,工资虽不高,生活是安定的。可是,她总是向往着山外面的世界,尽管遥远,她却总想出去走一走,看一看。一在父母的帮助下,红红来到了上海,参加华东师范大学的一个自学考试助学班,一来可以提升学历,二来可以和在上海打工的爸爸妈妈团圆。刚来上海,红红对一切都感到陌生。这里有她从来没有见过的地铁和高楼,也有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庞大的人群和车流;每天有那么多的人上班下班,又有那么多的人在寻找工作;有那么多的机遇,又有那么多的挑战……自己原以为这里  相似文献   

15.
《北方人》2008,(4)
1城北的那家电器店,是她和父母在这座城市的栖身之地。她9岁时,父母便时常争吵,并不当着她的面,但她总能知道。她10岁那年,一个秋天的傍晚,她放学回来,刚到店门口,就听见父母在店内激烈地争吵着,母亲的哭声飘进她耳中。她走进店里时,父母同时停止了争吵,母亲还冲她笑了笑,转身进小厨房忙开了。那一天晚上,家里的气氛非常沉闷。  相似文献   

16.
她原本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女,在父母的呵护下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但是一次意外火灾让她失去了美丽的容颜,她不再是那个性格活泼爱笑爱闹人见人爱的小姑娘了。由于面貌丑陋她走在大街上常常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让她很不舒服。渐渐的她变了,变得沉默寡言、性格孤僻,不再喜欢和人交往。  相似文献   

17.
玫瑰作饵     
有个七岁的小女孩,总不愿跟父母去郊外钓鱼。她说,一看到淌血的鱼就心疼,她不忍心看到鱼儿挣扎、哭泣。所以,她宁愿每周六一个人在家,也不跟父母去垂钓,哪怕因此而被父母打屁股。她也不允许父母当着她的面杀鱼,否则就大哭大闹,来抗议父母的"残忍"。她的父母为此常常苦笑着说:  相似文献   

18.
据统计,2009年全国共有230多万艺考生,比2008年多40%。湖南省株洲市18岁的女孩刘丹,就是今年艺考大军中的一员。从她5岁起,父母就不惜倾家荡产对她进行舞蹈、音乐和美术等方面的魔鬼训练。这场长达13年的疯狂教育投资,持续到今年高考前夕骤然井喷——早已一贫如洗的父母不惜举债,为她报考了61所艺校。她的真实经历和感受,折射了近年来各地艺考热持续升温的背后,确实潜藏着许多发人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社区》2004,(22)
小萌在一所重点高中读高一,期末考试马上要来临了,她和父母都心乱如麻,这是因为她学习成绩不好,全家正反复权衡明年是留级还是继续上。 小萌的父母都认为,小萌成绩不好是没有适应高一紧张的学习生活所致。而心理医生通过与小萌的交流,发现不  相似文献   

20.
肖守渊  郑南昌 《老友》2009,(5):27-27
谢美媛出生于1967年,因家庭负担重,小学毕业后,她主动放弃学业,在家干家务和农活,为父母分担一份辛劳。她20岁时嫁到江西省吉安县固江镇瑞洁村王兵齐家。她主动包揽了全部家务,对待公公婆婆胜过自己的父母。她是父母的好女儿,更是公婆的好儿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