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1 毫秒
1.
(一)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战士“韬奋先生是由民主主义者走向共产主义者的道路。对于每一个中国的民主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都是很好的教育。”这是陈毅同志一九四四年十一月在延安举行的邹韬奋先生追悼会上讲的最后一句话。今天我们研究韬奋时也应从他的思想发展过程说起。  相似文献   

2.
今年11月5日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著名的出版家、杰出的新闻记者邹韬奋诞辰100周年。韬奋很早就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九·一八”事变以后,他旗帜鲜明地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全国团结抗日号召,积极投入到抗日救国运动中去,对于唤起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年一代,起了“先锋”、“号角”作用。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的时候,我们探讨一下抗战时期韬奋思想的发展和升华,以及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对于继承革命传统、教育青少年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陈嘉庚是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华侨领袖。毛泽东同志曾为他写过“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题词。文章对他如何从爱国主义走向民主主义进而拥护社会主义的光辉道路作了初步探索,并且认为陈嘉庚的方向就是海外广大爱国华侨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新闻与诗     
与其他学科相比,新闻是科学和艺术的有机融合。我们常说新闻工作者应当是“杂家”,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才行。诗歌是艺术皇冠上的明珠,是时代的声音,是我们心灵的旋律。新闻与诗歌虽然形式不同,但在更深层次上──心灵深处却是相通的。1935年,我国著名记者戈公振临死前断断续续对邹韬奋说:“在俄国许多朋友劝我不必就回来,国势垂危至此,我是中国人,当然要回来参加抵抗侵略者的工作“……”邹韬奋十分感动,事后写成了一篇沉痛悲壮的悼文《悼戈公振先生》。诗人沈钧儒知道此事后,含泪写下了《读韬奋悼戈公振先生》一诗:“浙江…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伟大的民主主义者。他为了改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断地寻找真理,探索革命的道路。他一生的革命实践,经历了推翻清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的革命时期,为了维护资产阶级共和国而进行“反袁”、“护法”的斗争时期,以及坚决接受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帮助,改组国民党,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实现国共合作的时期。概括地说,他一生经历了从旧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的伟大转变,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邓演达品格初探朱春燕李鸿生邓演达是国民党左派领袖、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创始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他一生坚持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买办官僚资产阶级独裁政权,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而且“人格很高尚”。①“一生壮节炳千秋”。②本文将试对邓演达的...  相似文献   

7.
在纪念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化战士、著名的新闻出版家邹韬奋诞辰95周年之际,正逢《社会科学家》创刊4周年。尽管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和韬奋所处的时代不一样,但是他在20年代到40年代办报办刊的精神,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8.
漫论左宗棠     
晚清待读学士潘祖荫在(奏保举人左宗棠人材可用疏)中写道:“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即中国不可一日无左宗棠也。”左宗棠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就其一生活动考察,应该说他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抗英派,洋务运动中的主力派,“塞防”与“海防”之争中以“塞防”为先的兼顾派,中俄伊犁交涉中的抗俄派,中法战争中的抗法根。在上述几次反侵略斗争的怒涛中,他都起到了中流硕往的作用C也有人说,他还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反动派,这也是事实。不过在中国历史上,不少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诸如岳飞这样伟大的民族英雄,也镇压过农…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叶圣陶又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从“五四”运动直到 1988年他生命终了的每个历史时期 ,始终怀有一颗强烈而诚挚的爱国心。他主张唤起民众 ,外争国权 ,内惩国贼 ,他写了大量爱憎分明的战斗檄文 ,揭露和抗议国民党的高压统治。解放后 ,他更以巨大的热情投入到各项社会活动之中。叶圣陶的一生 ,是自觉追随共产党 ,探求真理 ,不断前进的一生 ,是将毕生精力奉献给祖国 ,奉献给人民的一生。  相似文献   

10.
雷沛鸿是我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术界发表了不少文章,肯定雷沛鸿对我国教育事业的贡献,给予他公正的评价。同时,对他的教育思想进行了初步研究,对他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作了系统论述,取得了可喜成果。为了更好地研究雷沛鸿及其教育思想,笔者对雷沛鸿一生的主流及其教育思想的灵魂作一初步探讨。一、雷沛鸿是一位热情的爱国主义者列宁曾经指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雷沛鸿的一生,始终酷爱自己的祖国,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为了祖国的独立和繁荣  相似文献   

11.
<正> 王船山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学者、爱国主义者,一生著述宏富。由于他是明朝遗老,清朝又大兴“文字狱”,因此,直到他死后十年之久,其子王敔才对父亲的著作进行整理注释,小心翼翼,诚惶诚恐,先后刊行有《周易大象解》、《四书稗  相似文献   

12.
杰出的充产阶级文化战士,著名编辑出版家邹韬奋同志十分重视通俗读物的编写工作,他曾经说过:“我觉得为大众的利益着想,以后任何专家都须特别注意到这一点:一方面有他们各个的精深的专家的研究,一方面都须训练他们自己能把专门的知识用通俗的方法灌输于群众。”(《韬奋文集》第1卷379—380页。)由光明日报社记者刘坚承撰写、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社会学问答》就是把比较艰深的社会学专门知识用通俗的方法灌输给广大读者的优秀通俗读  相似文献   

13.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四十五年前,周恩来有一副挽联追悼蔡元培说:“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可以说,这两句话极好地概括了蔡元培的一生,也是蔡元培爱国主义精神的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14.
荣德生继承中国近代经世派的优秀传统,以发展实业为强国之媒,以兴学育才为经世之本,以区域改造为济世之方,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是一位集实践家、教育家、改革家于一身的杰出爱国主义者;而“爱国实业家”之称实不足以准确表述他丰富多彩而崇高的一生。  相似文献   

15.
邹韬奋(一八九五——一九四四)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之一。他一生主编过七个报刊,撰写的评论和通讯上千万言,还出版了几十本著译,在广大读者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九一八”以后,在他的启发下,千千万万青年走上民族解放的战场,投入人民革命的洪流。而他自  相似文献   

16.
丘逢甲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早在抗日保台斗争以前,他便在台湾积极从事教育以报效祖国。内波以后,他更是锐意于兴学启民智,向封建传统教育挑战,积极创办新学,在粤东“劝办学校以百数”,①桃李满天下,“学生出其门者千余人”,②“在其兴学十余年中,培植人材至多。广东革命志士,多半出其门下。”③为中国近代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然而,一部《中国近代教育史》,④不论在论述洋务教育或维新派的教育时,竟未有片言只字论及丘逢甲,我们认为,这是不公允的。丘逢甲从脱离洋务派走上维新道路,到由改良走向革命,由一个爱国主义者完全…  相似文献   

17.
论李宗仁爱国主义思想的表现及根源曹裕文在李宗仁诞辰100周年的纪念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洪学智高度评价他的一生时说:“李宗仁先生,青春戎马,晚节黄花。”①此话表明,李宗仁不愧为一位爱国主义者。虽然,他历史上曾经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或污点,甚至做了违背人民...  相似文献   

18.
孟晖 《晋阳学刊》2022,(5):136-139
《生活》周刊是中国近现代报刊史上的著名刊物,邹韬奋的大名与《生活》周刊是密不可分的。邹韬奋就报刊的编辑与经营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开设了多个有特色的栏目,《生活》周刊由此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文章对邹韬奋《生活》时期的报刊思想及其创新实践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如报刊要有正确的思想和具有时代进步意义的内容、文章内容趣味性和“有价值”要有机统一、树立受众本位意识和为大众服务的精神、经营管理要兼顾“事业性”和“商业性”,以资当今的新闻工作者借鉴。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一生研究论述得较多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设想 ,他晚年把注意力转向研究东方落后国家的社会结构和历史进程 ,思考东方落后国家如何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 ,形成和提出了关于东方国家可以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新设想。这一思想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并在后来的东方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 ,不断得到证实、丰富和发展。1.在 19世纪 5 0— 60年代 ,马克思基本上还是设想东方社会将沿着“世界历史”的共同道路 ,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然后再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20.
东方社会问题在马克思一生的理论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马克思从“世界历史”的理论方法出发,19世纪50年代对东方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进行了考察,揭示了东方社会在西方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扩张中,将纳入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体系,实现“资本主义化”。马克思晚年,通过人类学笔记和俄国社会农村公社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跨越论”设想,为处于资本主义殖民化的东方社会指出了一条走向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资本主义化是“跨越论”的基础,“跨越论”又是东方社会资本主义殖民化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