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此篇论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并借助现代心理学的一些理论 ,来研究隋文帝杨坚的性格 ,通过对隋文帝日常言行的分析 ,以其性格的矛盾性为基础 ,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剖析了他的性格特征。从性格类型来看 ,隋文帝既有内向型又有外向型的倾向 ,而以内向型性格类型占优势 ;从政治、宗教感情来看 ,他的宗教人格与政治人格矛盾地并存于一身 ,宗教人格并不妨碍政治人格的实现 ;从个人感情世界来看 ,他既有冷酷绝情的一面 ,又有对父母的挚爱和对其妻温情的一面 ;从经济角度看 ,节俭与贪吝的性格并存 ;从用人为政方面看 ,统治前期知人善任 ,后期多疑善猜 ,终受蒙蔽 ;从统治手段来看 ,血腥残忍的性格表现得尤为充分 ,但也偶发仁恻之心。隋文帝的矛盾性格使他在治国施政中表现出独特的风格 ,他的性格特征渗透到他的政治活动中 ,在一定程度上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2.
此篇论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并借助现代心理学的一些理论,来研究隋文帝杨坚的性格,通过对隋文帝日常言行的分析,以其性格的矛盾性为基础,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剖析了他的性格特征.从性格类型来看,隋文帝既有内向型又有外向型的倾向,而以内向型性格类型占优势;从政治、宗教感情来看,他的宗教人格与政治人格矛盾地并存于一身,宗教人格并不妨碍政治人格的实现;从个人感情世界来看,他既有冷酷绝情的一面,又有对父母的挚爱和对其妻温情的一面;从经济角度看,节俭与贪吝的性格并存;从用人为政方面看,统治前期知人善任,后期多疑善猜,终受蒙蔽;从统治手段来看,血腥残忍的性格表现得尤为充分,但也偶发仁恻之心.隋文帝的矛盾性格使他在治国施政中表现出独特的风格,他的性格特征渗透到他的政治活动中,在一定程度上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3.
金圣叹在《读第五才子书法》中说:“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他把一百八人性格都写出来。”还说:“写一百八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这个评价有些过头。其实水浒一百八人有相当一批人并无明显个性。象开卷之初就写到的跳涧虎陈达、白花蛇杨春;最早在梁山落草的摸着天杜迁,云里金刚宋万等人,有什么明显个性呢!而《水浒传》中的一  相似文献   

4.
宋江的一生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他既是梁山好汉的领袖.堪称“义”的旗帜,又做了朝廷招安的忠臣,不愧为“忠”的表率。他思想性格发展的全过程正体现着“忠”和“义”冲突的不可调合性。“义”迫使他突破了儒家道德规范的樊篱,发展成为打击封建传统势力的行为;招安纳降的“忠”又促使他恶性膨胀,成为纵容奸臣、放弃原则的愚忠。作为被统治、被压迫者的宋江,暴力革命逼上梁山与那个时代占统治地位的忠君思想之间的激烈冲突,是造成他悲剧人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梁山,是<水浒传>中以一百零八条好汉为代表的反宋农民武装的根据地,谁能坐上梁山寨主之位,意味着他就是这支农民武装队伍的领袖.梁山三易其主,其间,人物的情感智商主宰着他们的命运.王伦器量狭小,终遭火并;晁盖意气用事,中箭身亡,让读者看到了他情感智商弱势的一面;梁山寨主之位最终落定宋江,这得益于他的乐善好施,处事冷静,情商超群.  相似文献   

6.
一《水浒》里的封建官僚与梁山英雄,是相互联系相互斗争的两组根本对立形象。虽然,官僚形象塑造的艺术成就不如英雄形象,但是它也有自己的独特价值和美学意义,这是不该忽视的。真善美是在同假恶丑的相互比较相互斗争中存在与发展起来的。梁山好汉叱咤风云的英雄业绩,是在矛盾斗争中得以表现的。这矛盾的另一方,便是以封建皇帝为总后台的贪官污吏,抽掉和削弱这一方,梁山的好汉即失去了斗争的对立面,失去了表现英雄性格的一个基  相似文献   

7.
从《水浒传》中梁山起义军的组成成分、起义的原因、起义的目的、起义的纲领或口号等几个方面,剖析了梁山起义的性质,针对学术界在《水浒传》评论中普遍公认的“农民起义说”,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观点和见解,认为把梁山起义定性为农民起义是片面的,梁山斗争的性质已不仅仅是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还包括了统治阶级与市民阶层的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因此,这不单纯是一次农民的起义,而是包括了社会各个阶级、阶层在内的一次大规模的武装革命斗争。  相似文献   

8.
在梁山三代领导人中,和晁盖相比,王伦心胸狭窄,宋江也少点英雄气质.但在<水浒传>第71回排座次中,宋江被排在三十六员天罡星之首,晁盖却不属于一百零八个星辰之内.如果石碣天文是梁山英雄的一部功劳簿的话,晁盖对梁山事业的贡献远胜于三十六员天罡星中的大多数人,而作者却把他从功劳簿中除名.本文在考辨晁盖位于三十六员天罡星之列的基础上,探究了晁盖被除名的原因,并提出了把晁盖排在三十六员天罡星之首、宋江居"星主"之位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水浒传》“逼上梁山”之前的林冲故事,着力塑造了一个平民化的林冲形象。经过“风雪山神庙”,林冲才完成了从平民到英雄的人生捩变。从平民悲剧到英雄悲剧,林冲是一百零八人中唯一有性格发展史的英雄。林冲平民化性格的成因,在于宋元社会平民社会之性质,《水浒传》乃宋元市民文艺之成果。而平民化是宋元社会民众的常态,也是梁山好汉的常态。这种理解关系到《水浒传》人物形象乃至小说基本性质,涉及《水浒传》接受史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元杂剧《同乐院燕青搏鱼》中的燕青,是一个平民化的英雄人物,燕青形象更多的表现梁山好汉为民除害的侠士义气。《水浒传》里的燕青,是一个忠心耿耿、机智灵巧、了身达命的贤才,性格比元杂剧里复杂,人物形象更为鲜明。《水浒后传》沿袭《水浒传》里燕青的聪明才智,大胆地将他塑造成一个出谋划策、智勇过人的非凡将士,一个出类拔萃的军师。  相似文献   

11.
《水浒传》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并且通过作品的故事设定、人物形象、创作目的等方面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文化价值。《水浒传》中从故事设定来看体现了儒家的仁政与民本思想。以宋江为首的梁山好汉们几乎都符合儒家理想的君子形象,具有仁义、孝顺、忠良、守信等品质。而以高俅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形象与梁山好汉们的形象恰恰相反,他们奸邪、狡诈、荒淫、虚伪、腐败,与梁山好汉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施耐庵通过《水浒传》对现实的影射,表现了他对社会环境的不满,体现了作者心中对儒家仁政学说以及理想君子形象的向往和追求。  相似文献   

12.
在《水浒传》这部以男性为绝对主角的"草莽英雄"传奇中,女性的被妖魔化和被雄性化,青春女性美的被践踏和被侮辱使得全书弥漫着浓厚的道学气息和仇恨女性的畸形心理。作者对女性裹足的高声赞美和对女伎憎恨的深层意识里蕴涵了对蒙元王朝的抗争;梁山英雄对婚姻的远离则是对宋代享乐之风的批判。其实质是元代知识分子出路被封杀后作者对前朝灭亡的痛苦反思。  相似文献   

13.
采辑宋代文人书札笔记中有关王安石的史料并粗加甄别,在对王安石的体貌气魄和人格形象略作探析之后,着重对王安石的人格从六方面作了述评,以求公正评价王安石的体貌人格。  相似文献   

14.
作者费尽笔力塑造的"全忠仗义"的宋江遭遇众多读者的厌恶和批判,造成宋江不忠不义的原因,在于作为个体生命的根本性的价值判断和人生理想追求与现实社会公共价值判断和规范的矛盾,即由于他追求功名之心与他所生的时代相违背而造成的。功名之心是宋江悲剧人生的根本原因所在;功名心使他惹上官司,狼狈逃命于天涯;功名心使他将梁山事业看做他博取功名的筹码,梁山事业和宋江个人的悲剧命运也就成了必然。  相似文献   

15.
谢翱是南宋末年著名爱国诗人,人品诗品俱佳,《四库总目提要》称其“诗文桀骜有奇气,而节概亦卓然可观”。值国家兴亡之际,谢翱尽倾家资,弃笔从戎,投奔文天祥,随文转战各地。宋亡后,谢翱遇名台必哭祭文天祥。其著名的《登西台恸哭记》,是追悼文天祥的感天动地之文,融注着对故宋的坚贞和忠诚。谢翱恸文天祥壮志未酬、为国捐躯,究其根本,则是恸宋朝沦亡、故国不再。他对丈天祥的感情,实质上是对宋室乃至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感情。  相似文献   

16.
南宋遗民词人的独特人格魅力,表现在他们对整个人生有了深刻的内省,儒家乱邦不居、无道则隐的思想,佛道全身避祸、自然闲适、根绝尘念的观念,构成了他们人格精神的基础,他们继承发展了晋宋士人陶渊明的人格风度,羡慕和仿效他的行为方式,吸收了晋宋时代士人人格精神的有益因素,从而在"野云孤飞,去留无迹"的境界里消解了入世与归隐的两难选择。  相似文献   

17.
施宜生在宋朝官职卑微,参加农民起义被捕。后逃入金,官至翰林侍讲学士,曾使宋贺正旦,涉嫌泄露金人南侵意图。施宜生使宋泄密一事在南宋社会引起广泛关注,对施宜生其人其事的记载,宋代史料和文人笔记有一定出入,后者有明显的虚构成分。从这些虚构的情节中,可看出南宋文人士大夫对施宜生品格的歧议,折射出"施宜生事件"在南宋社会激起的道德反应。  相似文献   

18.
金圣叹对于《水浒》的删削,包括对宋江的“改写”和对小说的“腰斩”;这些删改是金氏“读者精神”的积极参与,实为金圣叹的“症候阅读”。“症候阅读”激发出了文学文本内部的能量,强化了小说评点的政治意识形态批判功能。  相似文献   

19.
两宋 32 0年较为和平的环境 ,给楷书的再度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和条件。然而 ,在大唐兴盛之后 ,宋代楷书艺术却一直式微不振。其因有内因 ,也有外因 :一、书法艺术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使然 ;二、宋代书家“尚意”的理性选择对楷书艺术追求的淡漠 ;三、从“书判取士”变为“经义取士” ,宋代科举和学校教育立场的改变对楷书地位的削弱 ;四、印刷文化的发展对楷书艺术的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