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黄瑛 《社会学》2007,(3):62-64
“啃老族”正日益成为当前中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啃老族”的出现,有三大原因:一是观念上的,中国的父母觉得自己一生的努力就是为了孩子,让年轻人接受父母的支援是理所当然的;第二,目前社会处于转型期,生活成本急剧攀升,客观上形成了他们向父母和家庭伸手的社会原因;第三,最主要的原因,是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存在一定的偏差、就业能动性没有显著提高。帮助“啃老族”走出人生误区。一是要抓思想教育,教育年轻一代了解人生的真正价值,尽快走出及时行乐的“游戏时空”;二是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拓宽“啃老族”就业之路。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啃老族理论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中国的“啃老族”队伍在不断壮大,带来了巨大的社会隐患,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升级”为一个社会问题。一边是劳心劳力、白发苍苍的父母,一边是赖在父母怀里不“断乳”的子女,日益成为全国性的社会问题,不容忽视。“啃老族”的出现,有其复杂的成因,国人对子女根深蒂固的“养身之道”,学校教育的功利化和工具化,以及社会转型期的一些变革等等因素,造成了这些“成年孩子”拒绝长大。这对青年自身、家庭以及社会都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笔者以为要解决“啃老族”这一新的社会问题,需要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多方面的努力,才可能奏效并且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3.
电视剧《老牛家的战争》通过一家人因房产、金钱而发生的大战,聚焦了“啃老族”、“房产战”、“孝顺与赡养”等社会问题,带给人深深的震撼与反思。该剧虽不星光灿烂.但和平民百姓的生活十分贴近。  相似文献   

4.
就人口老龄化与公共政策选择问题,与会专家普遍认为,仅仅调整对老年人的政策,不足以应对老龄化。无论健康老龄化或者积极老龄化,或者生产老龄化,应对老龄化整个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全民参与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由于就业、生存压力等诸多因素造就不少“啃老族”,从最初颇受争议到如今渐渐被理解,“啃老族”似乎已经淡出了人们关注的视线。而近期,与“啃老族”相反的另一类被称为“啃嫩族”人群又成为了众人热议的焦点。虽然对于“啃嫩族”,目前定义尚不明确,可泛指那些能自食其力,却过分依赖儿女的父母族群。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已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此,各级政府都予以了高度重视,一些有识之士也对老龄化社会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许多探索性研究。其中对当前出现的“家庭养老”、“邻里互助”、“义工援助”、“社区照料”、“社会养老”等不同的养老方式研究颇多。但这些研究大多将老龄化人口作为一个整体去考虑与某种养老方式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根本上忽略了老年人口的年龄结构与养老方式之间的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7.
一些年轻人心高气傲,对工作期望值高、价值观出位,在择业上“高不成、低不就”。这种“就业压力”催生的新一代“啃老族”成了一种社会新现象。  相似文献   

8.
当前,“银发浪潮”扑面而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冲击无法回避。如何解决我国1.69亿老年入的养老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记者调查发现,大力推进立足家庭、依托社区的新型居家养老模式可以“四两拨千斤”,是当前我国综合解决老龄化问题现实而有效的一个重要良策。  相似文献   

9.
“啃老族”应早日做好职业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啃老族”(“NEET”)(Not in Education Employ- mentor Training)一词最早产生于英国,专指那些在受教育结束以后,不升学、不工作、不参加职业培训的年轻人。“啃老族”的特点是:他们主动放弃了就业的机会,赋闲在家,不仅衣食住行全靠父母,而且“欲求消费”强  相似文献   

10.
《老年世界》2007,(4):34-34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孔寒冰在《环球时报》撰文说.在中国,有一种非常普遍的看法,那就是人口多是各类事业发展的一个最大障碍。“人口”总是与令人头痛的“问题”相连.“错要养活世界1/4人口”也时常出现在各类研究成果和媒体上。其实对于现在的中国来说,人口问题的症结主要不在数量大上面,除了要继续坚持控制人口总数过快增长之外.更为关键的是要从战略的高度考虑人门结构问题,比如,人口的老龄化、男女比例失调、就业问题、人口的综合素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老年学起源于古代,早在三四千年前人们就开始探索延长寿命和“长生不老“的秘方,但直到近几十年,才形成具有现代意义的科学理论。因此可以说老年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现代老年学是研究人类老龄化的现状和过程,研究人类个体老龄化和群体老龄化的规律性,研究人类老龄化于人类生活社会环境与生命环境之间的本质联系,以及人类社会和个人如何适应老龄化的问题的学科。我在这里说“现代老年学”,是因为老年学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近来,“延迟退休年龄”的争论在社会上引发多方关注。但人们关注的最多的还是日益严重的城市人口老龄化。其实,相对于城市,我国农村人口的老龄化形势已经相当严峻。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5.26%,其中60%是农村老年人。农村劳动力的老龄化已经带来“老人农业”等不可忽视的社会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刘向上 《老年世界》2006,(23):15-17
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有将近七成的家庭存在着“老养小”现象,有三成左右的成年人需要父母为其支付全部或部分生活费用,舆论称这一人群为“啃老族”。成年自立,本该反哺父母养育之恩的儿女为什么“啃”定爹娘不放松?  相似文献   

14.
当前,人口深度老龄化正在向我们逼近。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不失时机地开展符合国情的养老方式和途径研究,以应对我国在中低收入水平下的深度老龄化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近期,我们对河北、河南、山东三省十个市、县进行实地调研,与当地官员探讨“老年戒”建设的基本条件和所需配套政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人们常称老年人协会是“小庙高僧,大道通天”的老字号群体组织,围绕“奔小康要健康”的主题,向着“积极老龄化”的目标,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成了老年人求知益智的大课堂、健身乐心的“康乐园”。  相似文献   

16.
养儿啃老     
何惜薇 《老年世界》2009,(19):28-28
“一直无业,二老啃光,三餐饱食,四肢无力,五官端正,六亲不认,七分任性,八方逍遥,九(久)坐不动,十分无用”——在中国,这一系列形容词说的是一个正日益扩大的群体,也就是“钱来伸手、饭来张口”依赖父母的“啃老族”。  相似文献   

17.
心理案例:乃岁的林大妈老伴早年过世,自己辛辛苦苦把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拉扯大。大儿子在外地开厂,女儿也嫁出去了,她和小儿子生活在一起。林大妈考虑到自己身体不太好,于是就想先把财产——套房子和15万元存款分配好。由于大儿子在外地开厂,生活“不差钱”;女儿出嫁后,小日子也很滋润;小儿子却生活比较困难,是个“啃老族”。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年人中具备劳动能力的人口,或者是老年人口中减去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这表明对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纳入到了国家发展战略之中。可以预想,随着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加剧和社会各界对老龄问题的日益关注,必将加快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的步伐。  相似文献   

19.
张勇 《当代老年》2011,(2):14-15
随着我国正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越来越多早年丧偶的老人选择在晚年再婚以求得生活和精神上的互助。“最关不过夕阳红”,然而,在很多人眼中这样美好、浪漫的选择却可能导致复杂的法律问题,尤其是此类婚姻可能引发的遗产继承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身处其中的老人或是其子女都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区。  相似文献   

20.
柳絮 《女性天地》2014,(12):29-31
“啃老族”是指无能力独立生活,靠父母供养的年轻人,社会学家称之为“新失业群体”。目前,“啃老”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一边是年老的父母养着“未断奶”的孩子,一边是潇洒悠闲终日与网络为伴的青年。这种现象也让不少爱儿心切的父母扪心自问:当初的溺爱是否已遭到无情的报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