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福建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虽然起步较慢,但自唐中叶以后,特别是从五代王审知治闽开始,福建的社会经济已经进入较为明显的发展阶段。到了两宋时期,在闽国发展的基础上,福建的政治、经济、文化取得了全面的发展。本文拟对宋代福建商业经济的发展原因,以及农业中商品经济的发展做一些探讨,希望得到史学界的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
论隋唐五代福建的开发及其文化特征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晓望 《东南学术》2003,(5):133-141
隋唐五代是福建历史发展的转折时期。此前的福建人口稀少 ,文化落后 ;而在五代以后的福建 ,则以经济繁荣、文化发达闻名于东南。发生转折的重要原因是 :中唐以后 ,在全国逐渐进入战乱时期的背景下 ,福建保持了长期的安定局面 ,北方民众纷纷南迁入闽 ,他们与本地越人后裔融合 ,逐渐形成了福建文化的基本特征———将中原文化与闽越文化融铸为一体 ,并形成自身的区域文化特点。福建区域文化的形成应是在五代的闽国时期  相似文献   

3.
福建诗文创作,自中唐以来,彬彬其盛。唐五代虽属肇始期,却发唱惊挺,出现了一批可与中原比肩的作者,如欧阳詹、黄滔、王棨、徐寅等。两宋时期,随着福建经济文化的发展,诗文创作进入繁荣期,人数作品之多,名列全国前茅,出现了一批在全国范围看来也属于一流的作家、作品。明清时期,诗文创作继续发展,人数众多,形式多样,堪称风云变幻,群星灿烂。进入近现代,福建得风气之先,观念更新,视野开阔,在时代的浪潮中铸就了新的华章。福建历代诗文作品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福建历代名篇,可以感受福建先贤们的思想、人格、情操,这对于弘扬生生不息、开拓进取的福建精神,建设新时代的福建社会主义文化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深入挖掘争充分利用福建传统历史文化中仍然具有生命力的思想成果,弘扬长期以来一直保留在福建人民身上的传统美德,对于福建当代文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明确提出开创新的陆、海兼备的福建文化发展方向.要努力处理好闵学与各地域文化的继承保护和合理开发的关系.通过各种渠道向台湾和海外传播闵学和福建传统各地域文化,使之在两岸交流上起到积极的,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工程.本文分析了福建省民营企业文化独特的特点,探讨了海西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提出要推动福建民营企业发展,必须克服福建民营企业文化的自身障碍,发挥海西人文优势,形成企业文化建设战略.  相似文献   

6.
唐代福建的教育与科举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是福建经济和文化开发的重要时期。福建的人文教育活动也在唐代出现转折,从唐中叶以后进入持续发展阶段,为宋以后福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本文从辨正建中(公元780年)以前“闽人未知学”的旧说入手,追溯李椅福州兴学、陈元光父子漳州办学活动,进而分析常衮来闽以前福建极少进士及第者的原因和唐末科举的兴盛情况,以期对福建早期的文化开发有较明确的认识。一凡是涉及唐代福建文化教育的论著,必然要引述《新唐书·常衮传》中的一段记载:建中元年,常衮任福建观察使。“始,闽人未知学。衮至,为设乡校,使作为文章,亲加讲导,与为客主钧礼,观游燕飨与焉。由是俗一变,岁贡士与内州等。”关于常衮在福州兴学这件事,《新唐书·欧阳詹传》也有类似记载:“及常衮罢宰相为观察使,始择县乡秀民能  相似文献   

7.
闽台区域文化是整合两岸资源,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基础.福建在两岸关系中先行先试、经贸合作成效显著、文化交流独树一帜均得益于闽台间深厚的文化渊源.福建要顺应"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的趋势,着力挖掘地域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努力倡导闵台企业文化,构建良好人文环境,加速推动海西建设.  相似文献   

8.
唐文化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波峰,也是世界文化宝库里一颗璀灿的明珠.在唐文化艺苑里,唐诗的成就更成为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这是名家辈出,流派纷呈,诗体大备的时代.“在唐诗研究中,困难不在于描述唐诗繁荣的盛况,而在于正确解释繁荣的原因.”①唐诗为什么会取得那么  相似文献   

9.
渤海陶器与高句丽、靺鞨、唐陶器相比较,渤海陶器中具有浓厚的复合文化因素,而且在渤海存续的二百多年间,这些复合性文化因素随时间的发展起了变化.渤海早期以靺鞨文化因素和高句丽文化因素对等地表现出来,到了中后期靺鞨文化因素逐渐衰退,唐的文化因素明显增加.反映在渤海陶器中的渤海复合性文化因素,证明渤海国不是某一个民族建立的国家,而是多民族联合建立的国家,从考古学上验证了文献记载.  相似文献   

10.
福建地灵人杰,文化上颇为繁荣,在古代与近代,产生了数以千计的作家,在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者也不乏其人。这些福建古近代作家在文化史、哲学史、文学史等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优良传统亦是彪炳春秋的。一唐代以前,闽地还没有出现留传下诗文的作家和诗人。自中唐福建第一位作家、诗人欧阳詹出现以后,各个历史朝代均涌现出许多显赫一时,影响颇大的作家、诗人、评论家。他们以自己的理论和实践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福建文学。  相似文献   

11.
浙东唐诗之路是浙东沿线山水与唐代诗歌的美妙结合,如何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把诗路的自然资源与文化遗产有效利用、合理开发、活态传承,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索的课题。本文从遗产廊道相关理论出发,以全域视界审视浙东唐诗之路的历史发展与文化内涵,厘清浙东唐诗之路建设“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建”三个基本问题,系统梳理浙东唐诗之路的文化内涵,科学解读浙东唐诗之路文化的现实意义,明确唐诗之路文化建设的战略定位与建设目标,从品牌构建与多元传播、文化传承与活化创新、资源整合与业态融合等方面对浙东唐诗之路文化创新实践提出建议与意见,通过诗路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将其转化为产业升级之路、区域发展之路、经济振兴之路,实现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但还缺乏核心文化品牌。为提升福建文化知名度,文章提出把"闽乃福地,爱拼会赢;百姓富,生态美"作为福建文化品牌的主题,并遵循"品牌定位——价值聚焦——品牌建设——商业运作——价值拓展"的思路来打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打造福建文化品牌、提升福建文化知名度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3.
唐、蕃和盟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大量史料进行研究分析后认为,唐王朝、土蕃和盟的次数应当是十次,而不是过去说的六次或八次;唐、蕃和盟的频繁与吐蕃当时政治经济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唐、蕃和盟虽然屡盟屡毁,但仍有其积极作用:和盟促进了双方使臣的友好往来,减少了战争,促成了和亲,促进了双方贸易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4.
文化形象是个历史的、动态的过程,一个地区的文化形象,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和内涵.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地区之间的影响力不再简单地以经济发达程度和物质丰富与否来决定,而更多的依靠文化形象来体现.当代福建的文化形象,并不是一个既定的存在,而是当代福建人正在参与塑造且不断完善的工程.文化形象可通过多种方式,特别是通过发展文化产业的途径来塑造.  相似文献   

15.
福建文化创意产业的SWOT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福建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相当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本文借鉴SWOT矩阵分析法全面、系统地探讨福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厘清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福建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人类历史上创造过众多溢彩流光的古代文化。如远古时期的几何印纹陶,宋代的教育文化,明清之际的航海技术、闽北刻书业等,均享誉海内外。同时,也涌现出无数彪炳史册的历史文化名人,象朱熹、郑樵、李纲、李贽、李光地、林则徐、严复等,皆名闻天下。因而,福建在历史上曾被人称誉为“海滨邹鲁”,我国著名的思想史专家蔡尚思教授曾吟道:东周出孔子,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当然,福建地方文化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但由于福建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地方文化的发展也具有…  相似文献   

17.
论"科举学"的广博性--以福建科举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海峰 《东南学术》2001,(2):112-116
本文认为"科举学"的研究对象虽然十分专门独特,但研究空间却非常广阔,从福建的科举历史,便能看出"科举学"的广博性.福建文化是受科举考试的推动而崛起的,进士和举人构成了福建历史上政治、文化和教育人才的主体."科举学"的广博性,充分体现在科第人物成千上万、文献资料浩如烟海、影响地城无远不届几个方面."科举学"可以成为研究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的独特视角,其研究空间要超过大多数专学,因而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18.
活跃在中日交通史上的使者--明清时代的唐通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达200多年的锁国时代、在只对中国和荷兰国打开门户的日本唯一的开港地长崎,大规模的、持久不断的汉书的输入,是将中国语言、文化传入日本的一条主要的途径.唐(中国)(荷)兰商船频频来访长崎港,带来了长崎乃至日本贸易的繁荣.活跃在中日文化和贸易交流中的是一群被称为"唐通事"的中国人.唐通事产生于 1631年,正值中日贸易的高峰时期,他们的祖先大都是远渡赴日定居的中国人.唐通事的任命资格非常严格,当时作为一种官职地位很高,在日本社会享有很高的声誉.唐通事担任的工作是多方位的,在江户时代,主要从事对外贸易的翻译和实务工作.唐通事为推动中国文化的传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随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提升,唐代小说迎来了新一波的研究关注,在确立唐传奇小说地位之前对前人的研究--鲁迅、陈寅恪,是不可或缺的.鲁迅以历时性的文献整理方式形成对中国小说的价值研究体系,陈寅恪则擅长以共时性的角度在新旧资料中发现唐传奇小说问题,两者的治学风格及文化背景虽不尽相同.但在唐传奇研究上皆无疑给了一务思路让后辈学人开展,同时也给予了后辈仰望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福建文化内涵的形成及其观念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文化传统主要源于三个方面:古闽越文化的遗存;汉唐以来中原汉文化的传入;宋、元、明、清阿拉伯、波斯与欧洲文化相继东渐入闽.在这种文化结构中,中原汉文化是其主体构成,然而,作为区域文化,福建文化却因其能够深深扎根于八闽大地,善于吸收、融汇异质文化而独呈异彩.它在适应自然环境变迁与社会经济进步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身的内涵与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