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由人联合体”是马克思的未来社会理想,它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平等社会、以人的自由个性为宗旨的自由社会和国家职权复归社会的超政治社会。对于如何通向“自由人联合体”,马克思提出了劳动解放和时间解放的双重解放方案。这种方案超越了德国古典哲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未来社会实现方案,揭示了“自由人联合体”的现实的社会变革与运动的本质。“自由人联合体”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是世界左翼力量开展社会运动的精神旗帜和进行理论创新的不竭动力,尤其是中国对“自由人联合体”的赓续发展为世界共建美好社会提供了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2.
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价值目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在实现哲学革命变革的过程中,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理性思维传统和人道主义、人本主义思潮的价值取向传统,完成了哲学理论从思辨哲学、现成哲学到实践哲学、生成哲学的转变,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哲学的争取人类解放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文章考察了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在真理追求和价值追求两条战线上的逻辑进程,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目标的确立是一个经历了从争取人的“精神解放”到“政治解放”,再到“人类解放”的发展过程,与之相应,马克思的价值思想也经历了从重视个人的价值到无产阶级的价值,再到人民和人类价值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3.
自由人联合体是马克思关于未来理想社会的科学预见,也是马克思对人类美好生活的畅想,但要建立这样的理想社会在现阶段并不现实,必须通过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新时代方案来打造通往自由人联合体的时代阶梯。首先从形成背景、科学内涵和致思理路三个方面,阐述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的逻辑生成,继而指出由于自由人联合体思想在当今时代遭遇到诸多现实困境,需要一种适应当下时代又能朝向自由联合体方向的过渡性方案,而人类命运共同体适应了这一时代需要。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继承和发展了自由人联合体思想,也是自由人联合体的当代实践,为探索世界治理的伟大实践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新时代,将马克思自由联合体思想作为指导思想,以“公平正义”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以“人类共同价值”引领建设美好世界、以“共商共建共享”共创世界繁荣发展,从而向自由人联合体迈进。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对“人类自由”的总体把握,主要体现在“自我意识”的自由、“个人的自主活动”、“现实的个人”的自由和“自由人的联合体”等多个维度。这些不同的维度可以总结为两个层面:哲学人类学视域的人类自由和作为历史范畴的人类自由。马克思在评价历史进程时所采用的自由概念,不同于他在哲学人类学中所阐述的自由概念,哲学人类学的维度侧重于自我实现,历史范畴的维度侧重力量,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5.
《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以人民立场为根本立足点,由对宗教的批判转向对现实生活的批判,从研究政治解放深入到探索人类解放,其人民主体思想的理论意蕴具体地展现在这一时期"两个转变"的逻辑进路中,主要通过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文本中因循三重逻辑表达:以历史材料作支撑,强调人民在政治与社会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现实问题为导向,在批判市民社会的资产阶级人权时提出人类解放;以无产阶级为人类解放的主体力量,指明人类解放的现实路径,以表达鲜明的人民主体思想.虽然该时期的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尚处于形成初期,但其中蕴藏的理论价值为促使马克思向唯物史观的探研提供了契机,同时也为探索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发展夯实了思想基础.因此,基于《德法年鉴》时期的文本研究,呈现早期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价值意蕴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经历了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从成熟到完善的发展过程.马克思的公式是:自由人联合体=人类解放=自由王国=共产主义社会=自由人+联合体.自由人联合体的价值目标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承载这一价值理想的制度是公有制和民主制的结合.只有"自由人联合体"或共产主义社会才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价值和最高理想.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很少直接阐述公民概念及其理论,但其唯物史观蕴含着个人从市民到公民,从资产阶级国家公民到无产阶级国家公民,再到世界公民、自由个性的自由人的公民身份思想,展现了公民身份思想的演进逻辑:由批判封建等级特权、肯定资产阶级公民权进步性的肯定阶段,到揭露资产阶级公民权虚伪性、呼吁通过革命争取无产阶级公民权的否定阶段,再到促进生产力和交往的普遍发展,推进世界公民和自由人的生成演变的否定之否定阶段。这从公民身份发展的视角概述了人的解放轨迹,阐发了社会发展否定之否定规律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人的自由发展是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的价值理想,也是一个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展开的历史过程,当代公民就生成于这一过程中。当代公民与社会公共领域相表里,与自由平等发展的自由人相衔接。从阶级阶层人到当代公民,再过渡到自由人,直至自由人联合体的实现,这是马克思政治哲学为公民发展确定的历史路径。同时,公民社会组织的发展是当代公民生成的最重要社会背景和通向自由人联合体的新路径。因此,推进公民社会组织建设、加强公民意识教育、促进社会主义公民生成既是现实的需要,更是马克思人的自由发展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作为早期理论探索的重要成果,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将德国滞后的现实立为批判的靶子,重点围绕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展开论述。本文将根据《导言》的内在逻辑,从德国落后的社会现实分析、德国革命解放主题的梳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初探和马克思思想的三重理论话语的融合等四个维度,对这一文本进行理论主题、行文逻辑和价值目标的探索与阐释,力图从总体上呈现青年马克思理论启程的原生形态。  相似文献   

10.
施蒂纳对自由主义的抽象的“人”的批判和对现实个体的关注,无形中促进了马克思告别人本主义哲学,深入反思自由的主体,即现实的个人是怎样的。马克思发现,施蒂纳眼中现实的个人——利己主义的“唯一者”依然是具有抽象本质的、脱离现实条件的“人”,其设想的“利己主义者的联盟”不可能实现真正的自由。唯物史观的发现让马克思认识到,现实的个人必须从事物质生产,并在其中结成了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关系,人的自由程度取决于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发展状况。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开展无产阶级革命,消灭私有制,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关系,构建个体与社会相统一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才能最终实现人的解放。  相似文献   

11.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通过对旧式分工的批判和合理分工形式的阐述:对“抽象的人”的批判和现实的个人以及现实的人类解放的探索;对以往共同体形式的批判和自由人联合体的论述;以及对以往的解放运动的批判和共产主义解放运动的号召,说明了人类解放道路何以可能和如何展开。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写道:“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哲学是大脑,心脏是无产阶级”这两句话,非常生动形象而又深刻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它同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血肉关系。马克思还说:“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己。”(1843年载《德法年鉴》)这样,马克思一开始就把哲学的理论意蕴  相似文献   

13.
亚里士多德政治哲学的主题是个人和城邦共同体的善,个人与城邦共同体的和谐完善状态具有“伦理正义”的理论旨趣。与古希腊哲学崇尚至善的伦理正义不同,“市民社会正义”注重守护个体权利,从而丧失了共同体的崇高性目标。为了扭转市民社会的私利性,黑格尔诉诸伦理国家解决个体利益与公共善的矛盾,但他只是阐发了国家的形式主义。经由对黑格尔哲学的反思,马克思通过市民社会批判重构了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正义,将伦理正义的实践主体由精英群体扩展为无产阶级,无产阶级通过社会革命颠覆雇佣劳动实现自由劳动,最终在自由人联合体的伦理共同体中实现伦理正义。马克思的正义观超越了狭隘的分配正义和法权正义,是建立在个体和共同体善的基础上的具有终极关怀的伦理正义。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彻底决裂后,在批判黑格尔的法哲学和讨论犹太人问题过程中,逐步探索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和全人类解放的问题。此后,马克思由宗教批判转变到对现实的人和现实的政治的批判,逐渐形成了实践的观点,认为犹太人的解放只有在人的解放后才能彻底实现,只有革命才是无产阶级实现全人类解放的实践途径。哲学批判的现实性、实践性和实践道路的普适性转变标示着马克思哲学新的起程。  相似文献   

15.
卷首语     
一百六十年前 ,青年马克思旅居法国巴黎时 ,在《德法年鉴》上发表了两篇文章 :《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第一篇文章 ,马克思分析了如何克服市民社会和国家的矛盾 ,论述了宗教解放、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第二篇文章则论述了如何实现人类解放 ,探索实现人类解放的力量 ,即无产阶级 ,并提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马克思指出 :“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政治解放本身还不是人类解放”。“只有当现实的个人同时也是抽象的公民 ,并且作为个人 ,在自己的经验生活、自己的个人劳动、自己的个人…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这位无产阶级和被压迫人民的革命导师,与历史上和工人运动中一切自命为“先知者”和“预言家”的人们不同,一贯反对以空想代替现实,以抽象的说教代替实际的行动,以少数人的密谋冒险代替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无论是在创立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在革命风暴时期和革命低潮时期,还是在指导无产阶级国际组织和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活动中,都可以看到马克思从实际出发的求实精神。在纪念马克思忌辰一百年之际,学习马克思的求实精神,对于完成我国历史发展新时期的伟大任务,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7.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属于实践理念的范畴,其本质是“自由人联合体”理论在当代世界现实中的具体化、现实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自由人联合体”理论具有价值指向上的一致性、理论逻辑的连续性和哲学方法论上的相似性。当代世界现实环境体现为两种制度的长期并存与社会主义的力量还不够强大,以及资本主义深层矛盾的逐渐暴露,和社会主义因素的不断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理念是认识运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它科学地回答了“世界往何处去”的问题,彰显出中国驾驭资本逻辑的自信,回应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面临的时代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通过对旧式分工的批判和合理分工形式的阐述:对“抽象的人”的批判和现实的个人以及现实的人类解放的探索;对以往共同体形式的批判和自由人联合体的论述;以及对以往的解放运动的批判和共产主义解放运动的号召,说明了人类解放道路何以可能和如何展开。  相似文献   

19.
《共产党宣言》通过对资产阶级现实活动的为人和非人性质的分析,注目于无产阶级的现实际遇,形成了独特的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蕴涵。而“自由人联合体”的阐发则是《宣言》人学思想的逻辑旨归和现实旨归。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哲学是“人类解放的哲学”。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与人的解放问题的逻辑转换是统一的,伴随着马克思思想的两次转变,其人的解放观念也经历了从人本主义的激进的思想话语到唯物史观的科学的历史话语的逻辑转换过程。本文探讨了青年马克思在人本主义的基础上是怎样拓展人的解放理论视域,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实现了人的解放问题的逻辑转换,并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问题精神实质,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从现实出发去拓展人的解放问题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