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竹取物语》是日本古典竹之物语,是日本竹文化的象征。选择了平安时代竹分布,发光、黄金与心情,三月、成长与命名,"根元"与"三寸",化生,升月,在人间时间,"伐竹翁"的意义等8个方面,系统梳理并考证《竹取物语》中的日本竹文化及其生物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竹取物语》结尾部分,女主人公赫夜姬穿上羽衣、服下不死药随来使升入月宫,这一情节的设置与“不死药”等字眼不难让人联想到中国的嫦娥奔月传说。但是,《竹取物语》并非对中国嫦娥奔月的全盘接受,而且在主人公身份地位、不死药获得手段等方面具有不同于嫦娥奔月的鲜明特征。本文拟通过文本解读的方法,就《竹取物语》对中国奔月神话的接受及化用进行探讨,并从奔月情节的设置来分析《竹取物语》的结构与主题,从而探明《竹取物语》引用奔月情节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3.
在藏族民间文学故事中,流传到日本的《斑竹姑娘》与日本故事《竹取物语》有明显的联系,可以从中看到中日两国文学和文化交流的历史渊源.笔者从两则故事的主要内容和结尾进行类比分析,指出中日两国民间文学故事均有各自民族的文化背景和审美观,都带有各自民族的文学以及文化特征,具有自己特定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4.
日语古文中有き,けり、らむ、らし、めり、む、けむ、つ、ぬ等助动词,而且在现代日语中也常见它们的身影,所以对这一类助动词进行分析,并简单学习怎样区别使用,对我们更好地掌握其用法是很有帮助的。本文尝试以日本最早的一部物语文学《竹取物语》中所出现的助动词表现为例,从过去、推量、完成3个角度,对古代日语中的个别助动词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并分析其异同点,以进一步加深对古代日语助动词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源氏物语》"赛画卷"明确指出《竹取物语》是"物语之鼻祖",这是极不寻常之事,事实上,如果没有《竹取物语》,恐怕就不会有《源氏物语》。可以说,它是深深地渗透到《源氏物语》的文本中,是《源氏物语》创作的"土壤和源泉"之一。  相似文献   

6.
佛教传入日本后,曾对日本的历史和文化发生重大影响,但日本在吸收、融合佛教思想时,是以日本文化为前提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佛教思想对日本有不同的影响,这在物语文学中尤其是《源氏物语》和《平家物语》中有较突出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8.
《金鳌新话》在素材、构思等方面承袭《剪灯余话》的痕迹非常明显,某些篇章对《剪灯余话》的模仿程度远远超出了对《剪灯新话》的模仿。金时习不满于《剪灯余话》的过度理性化倾向而表现出向《剪灯新话》的回归,同时又直接与《剪灯余话》对话,表现了截然不同的主题,某些篇章可视为《剪灯余话》的翻案之作。由于作者国别不同,《金鳌新话》存在对《剪灯余话》的误读,但《金鳌新话》的民族内涵则为李昌祺所不可企及。正确解读《金鳌新话》离不开《剪灯余话》。  相似文献   

9.
佛教传入日本后 ,对日本文学产生极大影响 ,在思维图式上 ,平安时期的物语文学中表现出的对现世精神超越、对人格道德的完善和作品的艺术建构方面都受到了佛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王昭君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日本古典文学史中也广为演绎和流传。成书于平安时代末期的《唐物语》第二十五篇就是王昭君故事在日本演变的产物。昭君故事中最核心的要素当属"画工曲笔",这一要素在《唐物语》中也有所体现。但是,在画工曲笔的契机和缘由,帝王与昭君及后宫嫔妃间感情纠葛的细腻描摹,以及昭君悲剧产生的根源等三个方面与中国原著的焦点截然不同。王昭君故事在日本的演变反映了日本天皇与后宫关系与中国的迥异。它融入了浓郁的日本本土文化色彩,为我们体悟两国风土人情的差异、把握日本文化提供了一种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日本最大的说话集《今昔物语集》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被引介到中国,此后不断被翻译、研究。这些都是该部作品在海外传播的重要方面。《今昔物语集》在中国传播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显示出不同的特色。中国人也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阅读和阐释这部作品,丰富了它的价值与意义,使其更具世界性。  相似文献   

12.
《恍惚的人》是日本当代著名女作家有吉佐和子所作的一部长篇小说,1972年6月一经发表,就立即轰动整个日本社会,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反响.各报刊、杂志纷纷发表文章竞相评论;据报导,该小说仅头半年就发行150万册,1972年底又被评选为该年度的"十大畅销书"之首;不久,由著名电影演员主演的同名影片在全国放映.于是,小说中的语言"恍惚的人"、"老糊涂"成为流行词汇,在生活中广泛流传.小说以老人为题材,描述了日本一部分老人晚年的不幸生活,展示了小辈们对待老人所抱的各种不同态度,抨击了青年人中厌弃老人的不义行为,追究了日本政府对老人福利  相似文献   

13.
14.
《平家物语》是日本古典文学中继《源氏物语》之后的又一杰作。它以疾风骤雨的气势,展现了新兴武士兴起、发展直至掌握中央大权的进程,又以怅婉悲戚的笔触,描绘了旧贵族衰颓、没落直至灭亡的场景,真实地反映出公元十二、三世纪日本的生活思想和文化风貌,成了日本中古史上重大转折时期的一面镜子。它的出现,一反贵族文学典雅的文风,以其豪迈刚劲的雄姿屹立在中古时期日本的文坛上,成了具有时代意义的一部文学巨著。  相似文献   

15.
现代畅销文学作品的汉译对汉语话语系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达.芬奇密码》就是很好的例子。该小说的译介引发了密码类作品的引进热潮以及我国悬疑小说的创作阅读热潮,形成"文化悬疑"小说,丰富了类型小说样态,有助于提高悬疑小说在汉语文学系统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小说在日本的传播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小说在日本的传播影响是在汉字和汉文化,包括大量汉文典籍输入日本并对日本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背景下发生的。本文考察了中国古代小说传入日本和日本对中国古代小说的接受情况,提出日本古代小说的“早熟发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借助了中国古代叙事艺术的积累和中国古代小说的传入:不同历史阶段陆续传入的中国古代小说,促进了日本古代小说文体的创造更新和艺术上的进步,使日本古代小说的阶段性发展与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对应。本文认为,“翻案小说”和“汉文小说”也应该是日本古代小说中不应被忽视的组成部分;日本古代小说在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同时,仍然能够坚持和发展自己的民族特色,则是值得称道的。  相似文献   

17.
王旭烽是一个持守人文关怀的作家。90年代,王旭烽的小说创作场由前期的"迷江"转向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杭州。在长篇小说《茶人三部曲》和"西湖十景"系列中篇小说里,作家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文字功底得到了充分展现,彰显了独特的艺术风格。王旭烽在对现实的质疑和对传统的回顾审视的创作观念指引下,积极吸收传统文学养料,探索现代小说的民族化创作道路。在民族化创作的探索过程中,中国古典小说对其影响深刻,尤其是古典名著《红楼梦》对其影响深厚。  相似文献   

18.
玛丽.雪莱的小说《弗兰肯斯坦》通过在传统的哥特式小说的基础上加入现实主义及科学幻想的要素,进入到哥特小说发展的一个崭新阶段,并且对现代文学的发展变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佬》中的神话故事与华裔移民故事在主题思想上紧密相连,是建构华裔神话历史的重要策略。作品中的神话故事不仅揭示了早期华裔移民被阉割、被消音、处于文化夹缝中的精神困惑,谱写了一曲漂泊离散的悲怆之歌,而且从神话层面上对美国历史赖以建立的一系列神话诸如大熔炉神话、金山神话、民主自由等神话进行了解构,借此将华裔历史写入了美国边疆拓荒神话,赋予华裔历史意识形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平家物语》中插入了大量《史记》、《汉书》等中国史书中的豪侠义士的故事。作品在引用中国苏武故事的同时,也对它有所改造。这是因为苏武的身上不仅有着许多与日本武士相同的地方,如忠孝、勇武,也有与之相异之处,那就是日本的武士比中国的武将更讲究风雅。《平家物语》的作者用苏武的故事分别比照日本武士康赖、兼康和维盛,有力地突出了中世纪日本武士身上所具有的忠孝、勇武、风雅的武士道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