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文杂志》1983年第1期《一把珍贵的佩剑》(以下简称佩剑》)一文,根据剑身两边轧有“坚守西安革命胜利八周纪念”和“寿珊同志佩众志成城杨虎城赠”等字样,认为“八周纪念”即“八周年纪念”;因甄寿珊早在1930年被杨虎城枪杀,故断言“‘珊’系‘山’之误”,此剑不是杨虎城赠与甄寿珊,而是赠与赵寿山的。  相似文献   

2.
驰名中外的越王勾践青铜剑,是一九六五年十二月在江陵县望山一号楚国贵族墓中发现的。剑全长55.6厘米,剑身长47.2厘米,把长8.4厘米,剑格宽5厘米。圆把中空,近首处略粗大,近剑格处较细小。剑首向外翻卷作圆箍形,内铸有十一道圆圈。剑格的正面用兰色琉璃,背面用绿松石镶嵌成美丽的花纹,剑身满饰黑色的碎锦式花纹。在剑身近格处有两行八个字的鸟篆铭文:“越王鸠浅(勾践)自乍(作)用(?)(剑)。”由此得知这是越王勾践的青铜剑。它虽然深埋于地下二千三百多年,但至今还保持着耀目的光泽,显示了我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这把中外享有盛名的越王勾践剑,经科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就周敦颐《太极图说》的构成、产生的渊源及共哲学意义作一些探讨。提供学术界参考并请批评指正。《太极图说》一图、一说。“图”是“说”的基础,“说”是“图”的阐发,两者互为表里,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我们探讨其构成、渊源及哲学意义时,应以“图”证“说”,以“说”释“图”,图、说互相参较。前人论述  相似文献   

4.
床边小文章     
一、“门窗”造景。床头做成中式的圆形窗或“月亮门”,使人享受到通透感(图1)。  相似文献   

5.
《山海经》详于言山、言水,略于言海,谓之“山海经”名似不正,故辨之。(一)由《山经》五方山系的走向状况及所述山名可考可知者,可以肯定《山经》所载之地域为今之南起江、浙,北至豫、晋,西起陕,东至鲁的多山丘陵地带。而《海经》并非言“海”,所谓“海外”、“海内”之“海”是被作为欲述主体的“位置”的“座标”,其本身并非“主体”。《山经》、《海经》所载“山北海南”的地貌特征符合中国“西北高而东南低”的地理特点,此实为远古先民对我国古代疆域原貌的真实记录,非“虚构的神话”。(二)古人关于“方位”有三类体系,即“四方体系(东南西北)”、“五方体系(东南西北中)”、“《河图》、《洛书》体系(北东中西南)”,其中,“四方体系”、“五方体系”乃东部初民“天象观感”的“自然主义”产物,“《河图》、《洛书》体系”是从哲学义理角度对人类文明所作的精辟概括。《山海经》采用“四方”“五方”体系,尤其是《大荒经》用“东南西北”体系,可征《大荒经》为《山海经》的最初文本。(三)《山海经》之“始态”只是“图”,是太古初民之岩画的摹本。“文”后图而作,是对“图”的直观的描述与解释。《山海经》成书的历程是:初“由图生文”(“图文异处”)、“图”亡“文存”;复“由文生图”(“图文异处”)、“图”再亡而“文犹存”;再“由文生图”(“图文合壁”)。  相似文献   

6.
秦始皇兵马俑从葬坑中,出土了大量的实战兵器,其中的青铜剑更是引人注目。虽然已经沉睡了两千多年,但依然明亮如新,其精湛的冶铜术及涂铬防锈的绝技,曾使不少中外观众惊讶叹服。 从葬坑的青铜剑可分两种。一种是长剑,长81—91.3厘米,茎(手把)长16.7—19厘米。刃薄,剑身上下两面,每面各有四个相等的小面,制作极为精致。这是长刃短兵,用作近距离格斗,多为将军俑佩带。另一种,似剑,较长剑短,有人谓之“短剑”,双刃亦薄。据认为,是近身防卫武器。  相似文献   

7.
西来寺位于乐都县碾伯镇东关街 ,创建于明代万历三十四年 (公元 16 0 6年 ) ,寺内藏有 2 4幅建寺后不久绘制的“水陆道场”绢本画 ,保存完整、色彩艳丽 ,具有一定的艺术水平 ,属国家一级 (乙 )文物。西来寺水陆画第 18图 (作者最初研究排列顺序号 )是一幅“忠臣烈士 ,诸员太尉 ,诸朝王侯、阳间太岁”图。该图长 15 0厘米、宽 82厘米。全图分上中下三层”:上层左绘诸葛亮等人六身 ,右绘五身。中层绘一戴冕旒、身着帝王装者 ,帝王前有二人。下层共绘“阳间太岁”、“诸大山王”、“诸神”十四身 ,分左右两组。其中 ,右前一身着交领红长袍童子…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上海地区先后发现鸦片战争时期抗击英国侵略者的“平夷靖寇将军”和“靖夷”大铁炮各一尊,为研究清代上海军民反抗帝国主义斗争的历史,提供离重要的实物例证。 清代“平夷靖寇将军”大炮(图一),是1975  相似文献   

9.
钟翀 《社会科学战线》2022,(10):127-138
《永乐大典》今存残卷之中收录了“(汀州)郡城”图、“建武军图”及“安南国图”“潮州路城图”“元河南志图”这四种颇有研究价值的宋元城市地图。通过对这些地图图式与内容表现的综合考察,详细考订成图年代,同时利用图、文合勘手段,深入辨析《永乐大典》所引相关宋元志书及其记载,查证这四种地图的摹录底本与图源文献,并据此归纳《永乐大典》之地志编例与地图采录原则。在此基础上,对于历来争议较多的《永乐大典》所收洛阳城地图进行多角度探讨,确认此图当源于元《河南志》。  相似文献   

10.
唐圭璋先生编《金金元词》中,据明注砢玉《珊瑚网名画题跋》卷八,收入元人题《碧梧苍石图》“清平调”词十六首。1983年11月,我在故宫见到《碧梧苍石图》真迹,录下画中可见之题词。今将其中可资补正的材料略述于下: (一)此图为元人陆行直作,水墨立轴,画两株梧桐与一块顽石,故名《碧梧苍石图》。 (二)图上方有明代刘稽(绥轩)跋语:“……《碧梧苍石>一幅,姑苏汾湖湖天居士陆行直甫之  相似文献   

11.
<正> 绪言在著名的东汉武氏祠画像石中,有“前石室六”(图一)和“后石室七”(图二)两幅描绘战争的画像,构图宏伟,气势磅礴,常被著录于中外书刊,久为人们所熟知。但是,此两石自从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出土之后,近二百年来,多数学者均把它们泛称为“水陆攻战”或“战争”画像,而未揭示其战争的内涵和性质。唯有劳幹《论鲁西画像三石——朱鲔石室、孝堂山、武氏祠》一文,论及武氏祠水陆攻战画像内容时,曾提出“或是都试”之说。所谓都试即演习武事,把攻战画  相似文献   

12.
台湾学人江兆申先生所著之《文征明与苏州画坛》中介绍苏州名人王祥时谓 :“父著 ,善医 ,富收藏 ,与祝允明有瓜葛亲 ,所来往皆一时名人。唐寅曾为之两作款鹤图。”(台北《故宫丛刊》甲种之四 ,1 977年 1月第一版 ,六十二页 )同文中又在记叙唐寅《款鹤图》时云 :“(款鹤 )名著 ,乃王祥之父。”(同上 ,四十一页 )江先生在文中认为王祥之父名讳为“王著” ,其与祝允明的关系只是“瓜葛亲” ,其资料据称来自唐寅《款鹤图》卷后谢希曾题跋 :“款鹤名著 ,精医术 ,与枝山为姻亲 ,而与六如友善。”(此图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江先生此论对王款鹤的一些…  相似文献   

13.
图中用13根火柴摆成了1 000,请你移动两根火柴,使结果等于1,记住是“结果”。你可要好好动动脑子哦。I一11一11一如图转90。看是9/9或6/6“1000”变“1”@徐榻  相似文献   

14.
王蕾 《社会科学论坛》2009,(12):136-146
近期读到一本名叫《“五四”九十周年祭——一个问题史的回溯与反思)的新书。这本书颇为有趣,开篇便开出一幅让人“知其罪其”有所凭依的联络图,在图中对五种常见的“五四”解释框架各个击破。不过作者的用意并不一味在“破”,五种被称为“八股”的解释框架是用来在“破中立”的标靶。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类重要的民族图谱,清代百苗图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描绘中国西南边疆“苗蛮”的形貌、文化与生活,在一帧图幅内,搭建起视觉语言和文字语言之间的桥梁.百苗图的视觉表现形式与古代中国的“华夷之辨”和清代苗疆的社会历史情境构成的对应关系,使其成为一类典型的社会性艺术.百苗图这一图类是清帝国边疆想象与具象的再现,是以视觉媒介为载体对苗疆社会历史情境进行的一种创造性“转译”.对百苗图作出基于叙事学和符号学的文本分析,能够得以一窥清代国家对于边疆“异己”的再现策略,并解读图像文本中蕴藏的文化符码和象征意涵.  相似文献   

16.
程杰 《江海学刊》2022,(2):224-237
楼璹《耕织图·淤荫》一题无论诗歌文本还是图绘农事、诗歌与图画关系以及此题在组诗组图中的位置,都有不少扑朔迷离、令人费解之处。诗题“淤荫”本义是指水田耕种前或犁耕中施用青草、草木灰之类耕入土壤,经泥水淤腌沤腐以肥田,所言重点是稻田施用基肥,而非泛言施肥。楼诗正文称“洒灰”,图中所绘则是“浇粪”,明显不合。明人《便民图纂》农功图改题为“下壅”,是当时施肥的通行说法,诗图则均表浇粪,改变了宋人诗图不合的现象。而清人耕织图进一步作出一些调整,相关叙事比较自然,但诗歌却严守宋人所言,诗图脱节现象依然存在。康熙祖孙四代君主对耕织图持续重视和参与,使“淤荫”一词上升为重要的农事术语,但整个社会使用者寥寥。“淤荫”一词的生命和意义都牢牢地限定在传统耕织图中,用作农事的重要术语,只是历史的插曲,不宜效法和沿用。  相似文献   

17.
一切反动派无不千方百计地吹捧孔老二。在孔老二的老家曲阜,存有不少过去反动阶级为孔丘树碑立传的反面教材,《圣迹图》就是其中的一种。这部《圣迹图》,是明代万历二十年(公元一五九二年),封建官僚巡按御史何出光,为了给孔丘“歌功颂德”,汇集宣扬孔丘的图像,兴工刻石成连环画,陈列在孔庙“大成殿”后面的“圣迹殿”。它按照编年顺序,依事绘图,以一百二十幅画面表现孔  相似文献   

18.
《记难图》是近年发现的一部明末人的手稿。作者李挺生,字茹蘖,河南杞县崔庄人。为“邑廪膳员”。曾参加过崇祯壬午科乡试,但自言“卒点额言旋,无能飞去”。当崇祯十五年(1642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逼近杞县时,他“出亡异地”,历尽艰辛,“其间厄而解,解而复厄之,死而获生,不可胜道。”《记难图》就是当时他的这种曲折惊险经历的忠实记录。  相似文献   

19.
王维的山水画虽被后人尊为一宗之祖,但他的画法,一般人知道得很不清楚。现在根据古文献,综述他的山水画的特点如下:(一)“破墨”的画法。历代名画记记王维“破墨山水,笔迹劲爽”。“破墨”即水墨之意,则“破墨”山水应有渲染。此即所谓“始用渲淡”(“渲淡”即渲染)。同书又说:“王右丞之重深”。汤垕画鉴说:“王右丞维工人物山水,笔意清润”。米芾画史:“世俗……多以江南人所画雪图命为王维,但见笔清秀者即命之”。“清秀”与“清润”相近。“重深”、“清润”的画风需要渲染。  相似文献   

20.
<正> 近世罕见而富有革新精神的《合并字学集韵》(10卷,明顺天人徐孝编),堪称考察近代北音史,特别是普通话语音史不可多得的重要文献。1981年5月,我在北京图书馆特藏室得以观览;后来在《文史哲》(1984年第3期)的一篇文字里曾提及此书。文章发表后,国内外同行都曾关心,探问该书的细况及与《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的关系。现就粗读所记,述要请教,并望更多同志检得原书再深作考论。《合并字学集韵》与《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下暂称《合韵》与《图经》),同出徐氏之手。作者尊重“世音”,敢于“不避疑论”,更革前代韵书、韵图的格局,实在难能可贵。而《四库全书总目》囿于偏见,竟谬评徐书不究“旧法”,“乖舛”“变乱”,致使如此重要的音学著述,儿乎湮没不传。就我所见,能识断这位“布衣”作者著作可贵的,前代未见载籍。自本世纪三十年代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