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这次我和同志们一起,学习了王杰同志的日记和有关文章,受到很大的启发。最突出的,就是帮助我们解决了“划不来”的错误思想问题。王杰同志说:“我是一个革  相似文献   

2.
“我们要向王杰同志学习什么呢?我们要向王杰同志学习‘一心为革命’的思想,学习他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去年十一月八日《人民日报》社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中的这句话,对我们生产队的团员和青年学习王杰有极大的启发。从干的行业看,王杰同志是兵,而我们是农,兵和农是不同的行业,王杰同志不是在种田。那么,我们要向他学习的  相似文献   

3.
读了王杰同志的日记,使人内心激动。王杰同志是一个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典范。而我呢?是学的不活,用的不好。在丘陵地区,有一种水田叫“过水丘”,排水灌水,都从田中流过。它既不保水,又不保肥,天长日久,变成一种“低产田”。在我的学习上,也有类似“过水兵”的现象。读毛主席著  相似文献   

4.
“廖初江、丰福生、黄祖示学习毛主席著作展览”,是一个如何学好毛主席著作,把毛泽东思想学到手的活课堂。看了这个“展览”,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廖初江同志学习毛主席著作的一个重要经验是:要学好毛泽东著作,必须带着问题学,活学活用。他说:“带着问题学,归根到底,就是带着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主  相似文献   

5.
毛主席说过:“‘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我们在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斗争的时候,必须有这种大无畏的精神。”王杰同志就是具有这种大无畏精神的共产主义战士。他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所以就不怕任何困难,不怕挑重担子,不怕天老爷捣乱,不怕美帝国主义的战争挑衅。他见困难就上,见丑恶的东西就斗争,冲锋在前,退却在后,遇到艰险,临危不惧,完全实践了“为党的事业忠心耿耿,为革命胜利勇于牺牲”的誓言。王杰同志为什么能有这种  相似文献   

6.
“我喜欢自己的工作,我安心于自己的工作,只要需要,我愿干一辈子。”读了王杰同志这句充满强烈革命情感的话语,我不能不为之肃然深思。检查自己,对工作还是比较安心的,历年以来,一般地说没有讲过什么价钱;也有一  相似文献   

7.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了王杰同志为掩护阶级兄弟而壮烈牺牲的故事,以及他充满革命感情的日记。读着读着,我感动得流下了热泪,也惭愧得说不出话来。我是一个青年教师,因为放松了思想改造,资产阶级思想就占领了我头脑中的阵地。认为当教师“划不来”,“像蜡烛一样,照亮了别人,毁灭了自  相似文献   

8.
哲学界很多同志认为,郭象哲学是客观唯心主义。理由是:郭象是个“贵无论”者;郭氏哲学的最终归宿是“万物独化于玄冥之境”,而“玄冥”是最高本体的精神世界;郭象自然观中的“天”“理”“性”“命”是上帝之类的代名词。这种观点很值得商榷。下面简要地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去年十二月初,医生发现我内脏有些毛病,叫我休息躺在宿舍的床上,拿起新出版的《王杰日记》开始读。王杰同志那样认真地学习毛主席著作,在“用”字上狠下工夫,一心一意为革命的光辉思想和事迹,使我越读心里越激动。王杰同志有一天在工作中被沥青烫坏了手,“疼的厉害”。  相似文献   

10.
不可否认这样一个历史事实:五四以来的进步的新文学作家差不多都在反思历史、批判现实的历史进程中,同时又进行着自我反省、自我批判的。这种“自我批判”的精神被鲁迅等作家们开创下来以后,便一代一代地传延着,不仅推动着中国作家自身的思想建设,而且也为他们的创作增添了新鲜特色。这种“自我批判”意识,非但没有影响、束缚他们的创作,反而进一步深化、发展着他们的创作。以鲁迅为例,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高潮中就认识到“改造自己”的重要性,“必须先改造了自己,再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热风·六十二·恨恨而死》)他所从事的“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思想启蒙工作,是紧紧连结着自身的思想改造的。在革命斗争实践中,他是不断地用正确的思想理论。科学社会主义,进而用马克思主义来“煮”自己的“肉”的。他有  相似文献   

11.
“一”字颂     
王杰同志说,“干什么工作都耍一心一意,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埋头苦干,踏踏实实”,“……要始终如一积极上进。”又说,“我在军队的建设中,只是普通一兵,就像棋盘上的一兵一卒一样。但是,我  相似文献   

12.
胡耀邦同志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作了科学的阐述:“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就是物质文明,它表现为人们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人们的主观世界也得到改造,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得到发展,这方面的成果就是精神文明,它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达和人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那么,从哲学上来考察:“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有没有同一性呢?  相似文献   

13.
刘明贵 《中州学刊》2002,(2):170-172
改造世界的活动分为两个方面 :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 ,这二者是有机统一的。物质文明建设是对自然界的改造 ,精神文明建设是对主观精神世界的改造 ,而这种对主观精神世界的改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中实现的。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统一性决定了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统一性。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物质文明建设 ,并且只有通过物质文明建设才能得以实现。物质文明建设也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 ,物质文明建设中不仅渗透精神文明的因素 ,而且靠精神文明来保证它正确的发展方向。要克服“两张皮”现象 ,把“两个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4.
<正> “物质”和“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基本范畴。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物质”范畴,还是以“实践”,范畴做为自己的全部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基石和逻辑轴心?这是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重大问题。我们现行的哲学教材(以下简称教材)通常把所谓辩证唯物主义视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世界观,把承认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列宁的物质定义视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石和逻辑起点,说它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和实事求是,按照世界的本来面貌认识世界,遵循世界固有的发展规律改造世界的坚实的哲学基础”。我认为这  相似文献   

15.
王杰同志是我們时代的又一个雷鋒式的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王杰同志的言論和行动,有許多东西值得我們学习。对于我們知識分子来說,他以毛泽东思想为武器,自觉地、刻苦地进行自我思想改造,树立无产阶級的共产主义世界观,是值得我們学习的一个最重要方面。改造世界观,树  相似文献   

16.
王杰同志干的是工兵,是搞爆破的;我干的是地质勘探,也是搞爆破的。虽然不在同一部门工作,却是干的同一行道。但是,王杰同志在发生意外事故的瞬间,为了掩护阶级弟兄,英勇地牺牲了自己,他那种为革命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与我正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我当爆炸工已当了三年,可是,说实在的,我一直没有安下心来。这次我们队有同志调动工作,我的工作没有调动,就有些不高兴。为什么?因为一想到炸药在刹那间轰隆一声爆炸的情况,我就有些害怕。  相似文献   

17.
“虚化”的哲学及其理论价值──评《艺术构造论》王杰《中国作家》1993年第ZM发表了女作家方方的中篇小说《行为艺术}),对行为艺术这种反常的艺术表征方式作出了自己的思考。作家写道:我想这样一来,每个人对世界的一切合理的或不合理的都找到了最为恰当的理由...  相似文献   

18.
为什么此?     
我从前经常自觉或不自觉地以己之长,此人之短,以自己的优点比别人的缺点。这样一此,就满足了,觉得自己此别人强。有的时候,虽然也看到别人一些优点和自己的一些缺点,但总觉得,在这方面你比我强,可在那方面,你还不如我。比来比去,总觉得自己“差不多”,别人也没什么了不起。这次学习王杰同志的日记,王杰说:“一个人只有拿自己的缺点与别人的优点相比,才能感到自己不足,才会进步。一个人如果把自己估计过高,  相似文献   

19.
平时向下面了解情况,时常听到有的同志说“可能”这样,“大概”那样,或许“差不多”:己类的话,这种似明非明的反映问题,很难使人对问题有个中肯的了解,下一个正确的决心,很值得议上一议。 我们知道,人们要想做好工作,必须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和客观实际统一起来。要坚持好这种统一,必须对客观情况了如指掌, 只有情况清了,才能检验自己的主观愿望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如果不符合,就要赶快改正,使之符合客观实际,这样,才能避免发生错误。倘若我们只是对情况“想当然”,“可能”是这样,“大概”是那样,而缺乏一个真切的了解,“雾里看花”,这样就会犯主观主义的错误,给工作造成  相似文献   

20.
最近哲学界展开了“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问题的争论,我们基本上同意项晴、沙人等同志对“合二而一”观点的批判的意见,我们认为“合二而一”的论点实际上是取消斗争融合矛盾的错误论点。这里不想多谈。现在着重对《人民日报》7月19日发表的姚伯茂同志的“浅评关于‘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讨论”一文,提出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希望姚伯茂同志与其他同志指正。姚伯茂同志在他的文章中提出一个新的关于两类矛盾的论点,即把矛盾分为“以斗争性为主”和“以同一性为主”的两种不同类型。在学术讨论中这种大胆地提出自己独立见解的精神虽然有其可取之处,但是他的论点却是我们不能同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