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新农村建设与城乡关系的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解决城乡差距拉大的问题。当前,我国城乡差距拉大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差距拉大、社会发展差距拉大、基础设施和面貌上的差距拉大这三个方面。通过构建协调发展的城乡经济关系、和谐相处的城乡社会关系、良性互动的城乡文化关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前提和保障。  相似文献   

2.
乡村精英是当前乡村治理和乡村建设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而乡村精英和乡村文化建设之间的关联则较少为人关注。通过对近代以来乡村精英格局变迁和文化精英散落的分析,以及由此引起城乡文化差距拉大和乡村文化日渐凋敝的研究,有利于了解和掌握文化精英当前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位置,以及促进乡村文化精英层的生长对于乡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因此,乡村精英模式的调整、新生人力资源的培养、城市文化反哺和智力回流等,对于加强当前乡村文化建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真的抑制了消费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平均消费倾向构建的总消费模型为基础,探讨了城乡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分析表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具有阶段性:1998年之前收入差距的拉大促进消费;1999-2002年期间抑制和促进关系交替出现;而2003以后收入差距的拉大抑制了消费。除此之外,城乡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的影响程度在整体上具有逐渐弱化的趋势,但当前的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4.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是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农村义务教育布局调整打破了学校与乡村社会的关系,阻断了儿童与乡土文化的联系,拉大了城乡教育差距,从整体上呈现"离乡之趋"。究其原因是多样且复杂的,主要是因为农村建设城市化、资源配置绩效化、农村社会发展功利化等。因此,在国家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时期,应该深刻认识农村教育发展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要从提高乡村教育质量、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延续乡村文化血脉及留住乡土人才等方面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5.
房价视角下的经济增长率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经济增长率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当城镇房价增速超过临界值时,经济增长率与城乡收入差距呈现负相关性,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将抑制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当城镇房价增速低于临界值时,经济增长率与城乡收入差距呈现正相关性,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将促进经济增长率的提高。通过定量研究,估计出此临界值的大小,并发现中国现在的城镇房价增速已经超过临界值,应采取措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既不是单一的城市发展,也不是单一的农村发展,而是城乡的关联发展,其中文化整合是城乡关联发展的核心。城乡文化整合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展乡村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医治现代城市病、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城乡和谐发展的必然途径。目前,青岛市在城乡文化和谐发展中存在原有的乡村文化遭遇冲击、原有的乡村认同模式逐渐崩溃、村民自我身份无从确立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城乡发展的二元结构使得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公共文化服务失衡使得一些农村陷入文化贫困的境地、在多元文化交汇融合中优秀传统文化缺位等。要实现青岛市城乡文化的和谐发展,需要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资源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方面对其进行整合,在突出双方优势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符合区域发展又符合时代潮流的文化精神,既注重文化整体性、又兼顾城乡文化差异性和可持续性,使市民、农村居民、农民工和其他流动人口的思想价值观念趋于一致,在精神塑造和素质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得到整合,在民俗民风、生活习惯和传统工艺等方面各有特色,最终形成二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相似文献   

7.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但同时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在迅速拉大。过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必然带来诸多社会问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研究如何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客观地分析了我国目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现状及其不良影响,探讨并提出了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金融发展逐渐成为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中国城乡失衡的巨大差异又决定了各自区域二者关系的不同。选取双重滞后型城乡关系的典型区域——甘肃省为研究对象,对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的现状进行描述与分析,运用1978—2009年的相关数据,通过协整检验、长短期的Granger因果检验以及方差分解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以甘肃省为代表的双重滞后型地区,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且二者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城乡金融发展规模的非均衡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作用更为明显,而城乡金融发展效率的非均衡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9.
以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基础,以中国2008-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研究文化消费、区域基础设施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理和影响效应。研究显示:(1)交通基础设施水平的提升显著缩小了我国各区域的城乡收入差距,而信息基础设施水平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也呈现出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但作用效果相对薄弱;(2)东、中部地区文化消费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较为显著,而西部地区则尚未发挥出来;(3)经济干预程度和文化产业人力资本水平则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其中,东部地区文化产业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显著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中、西部地区这一效应并不显著,而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干预程度均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逐步扩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城乡统筹:从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的转换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国的“三农”问题是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的结果。我国的二元结构表现为二元经济结构和二元社会结构的“双二元结构”特征 ,造成了城市与乡村的对立 ,工业与农业的对立 ,使得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不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不利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为此笔者认为 ,当前应在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中 ,尽快实现从城乡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的转换。 (1)建立城乡互动、工农互促的协调发展机制。 (2 )建立城乡统一、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 (3)构建有利于农村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 (4 )改革农村税费制度 ,减轻农民负担 ,给农民平等发展的机会。 (5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 ,促进城乡产业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1.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着力化解“三农”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率先启动并由此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体制改革。但是值得人们深思的是,改革开放30年来城乡差别不仅没有缩小,而且还呈扩大的趋势。究其深层原因,就在于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还没有根本上改变,城乡差别的制度与体制基础依然存在。十七届三中全会因此把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上升到化解“三农”难题的首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根据2001-2011年陕西省的统计数据分析,研究发现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并未与经济增长同步,而且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在不断拉大;通过对导致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因素进行计量分析,表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农民非农收入、城镇化水平、城乡人均资本拥有量以及城乡人力资本差异等都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重要影响;据此提出陕西应将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大幅度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并对协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机制建设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是我国现阶段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社会构成四要素设计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AHP法来综合测算2005-2011年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从测算结果可以看出,近年来上海城乡一体化水平逐渐下降,城乡融合度降低。其主要原因在于,尽管城市与农村环境、人口、生产、文化都在逐年改善,但城市发展速度快于农村,导致城乡差距逐渐拉大。最后,本文提出逐步提高上海城乡一体化程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存在着巨大的城乡差距,而农民工问题又是中国当前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文章以一般均衡模型的原理为基础,构建了中国经济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模拟分析了当农民工在城市各个行业的就业比例发生变化时,城乡居民的收入变化以及宏观经济指标的变动。  相似文献   

15.
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而当前中国国内消费需求严重不足,且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呈现出不断拉大的趋势。如何缓解我国城乡消费差距过大、促进整体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我国1990年以来城乡居民消费资料,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的实证分析指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深层原因在于城乡二元劳动生产率及产业结构差异,并提出了构建城乡产业发展支撑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05—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城乡消费差距对商贸一体化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2005—2017年我国城乡商贸一体化水平总体上在不断下降,城乡消费的绝对差距对商贸一体化水平的提升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这一现象主要存在于全国层面与东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表现为不显著的促进作用;城乡消费的相对差距对商贸一体化表现出显著促进作用,并且这一现象在各地区普遍存在。因此,要进一步挖掘农村消费潜力,逐渐缩小城乡消费的绝对差距,促进商贸一体化水平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后,上海经济的发展给城市带来了活力,也提高了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但数据分析也清楚地告诉我们,郊区农民在上海转入高速发展期后并未能更多地共享上海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主要表现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度缩小后拉大,郊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居环境尚不完善、社会保障水平差异大等。文章就其原因作了分析,并就如何让农民更多地共享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贫富差距不同于收入差距,不能仅仅依赖经济学方法,而要借助多学科方法,从多维视角观察和研究。中国的贫富差距,从总体上看是在不断扩大;从城镇居民之间、农村居民之间、城乡居民之间、地区之间四个维度的表现看存在明显差别,其核心是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用基尼系数方法来分析中国的贫富差距,并不完全适合中国国情,不能作为衡量问题的唯一尺度。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其变动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78年以来北京市城乡居民的人均年收入水平均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呈逐年增长走势,但同期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总体却呈不断扩大的走势。在按收入水平进行五等分组的同一收入阶层中,北京市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之间的人均年收入水平之绝对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并且收入阶层越高,两者之间的人均年收入之绝对差距扩大得越大;同时北京市城乡居民之间收入越低的,其人均年收入的相对差距也越大。  相似文献   

20.
明代中后期中原商品经济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中后期中原商品经济日益繁荣。在农业生产中,经济作物的品种不断增多,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在手工业生产领域,棉纺织业、矿冶业等发展迅速,许多产品进入流通领域。但从总体看,其发展表现出较大的不平衡性。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为城镇的繁荣提供了有利条件。大批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进入城市,城镇经济日渐发达,各地城乡集市贸易蓬勃发展,国内其他省区的商贾亦纷纷前来中原,从事经营活动,促进了中原与其他地区的经济交流。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商品经济的作用下,这一时期中原地区的阶级关系和社会结构逐渐发生一些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习俗在不断改变,在自然经济形态下形成的生产、生活习惯和社会风尚,正在受到越来越强烈的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