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价值的文化时空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价值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文学价值在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上,都同 时具有两极相融的特性:表现时间的永恒性、空间的世界性都必须有时代性和民族性的直观 和亲切,抒写时代性和民族性则必须要有永恒性和世界性的深广和普遍。文学价值的空间结 构与时间结构连同一体而共时存在。二者交织在一起,在文化空间的广阔性和文化时间的永 恒性的聚合中,呈现出文学价值动人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目前,跨学科性研究成为当代语用学的一种新进路,具有学科互涉融合化、解释趋向认知化与研究范式复杂化等特征,对 当代语用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摘要]在我国的法律文本和判决中,对商业秘密的价值性要件有着不同表达。法律文本中的价值性经历了从“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实用性”到单一的“具有商业价值”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实用性是否属于与价值性相独立的构成要件,一直存在反复。竞争优势作为表彰价值性的一种状态,经历了等同于价值性到作为判断价值性之有无的标准的过程。在各级法院的判决中,价值性有着不同的法律意义。近年来,法院逐渐将价值性和实用性融合,竞争优势逐渐成为证明价值性的一种依据。商业秘密是高科技企业的重要竞争工具,受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调整,同时商业秘密也是重要的财产。这两种不同的价值立场,直接影响价值性要件的法律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儒家道德价值至上性及其对传统价值取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认为,道德是人所固有的内在价值,具有至上性,主要表现为:人优越于其他物类在于有道德、道德价值高于生命价值、道德价值高于物质价值、道德价值高于力的价值等。儒家道德价值至上性对传统价值取向的影响:义利关系,重义轻利;著书立说,文以载道;立身行事,重名轻身;治国方略,重德轻法;研究路向,重道轻器。  相似文献   

5.
针对“客观的”、“价值中立的”、“普遍正确的”和“确定性的”科学知识观,从多学科的理论视角论证了科学知识也是具有“社会性”、“价值性”、“境域性”和“不确定性”等特性,指出这一新的阐释对于深化科学教育的理论研究、克服科学课程的教学危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格物知性与由性生知是王夫之心性论的重要命题,这两个命题的关联表明了他的心性论与知识论互相作用的方式。首先,他规定了心、性、情诸概念的内涵,区分了心为主宰与性为主宰这两种说法的意义,主张以性做主去规范心的活动。其次,把格物作为知性的途径,强调知识活动对于价值活动的基础作用。最后,认为性是人的全部性质、全部获得的浓缩,从性中紬绎出、伸展出的知识活动才不会退出价值理想的制约。格物知性和由性生知也是王夫之对王门后学的流弊提出的救治之方。  相似文献   

7.
“和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当代和谐文化之根,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本文作者从本体论的角度探讨了中国传统和合文化,指出和合本体论具有过程性、创生性、动态平衡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思维性创意是创意产生的基础,是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存在于文化创意思维和整合两个阶段,具有作为作品的不完整性、价值的潜在性等特性,对其保护有重要意义与价值;由于其内隐创新性与不完整性使得现行法律的保护不周延性,将思维性创意转化为微型产品创意脚本,是符合产业发展趋势和适应现有法律规定的较优创意保护方式。  相似文献   

9.
靳义增 《南都学坛》2000,20(2):43-4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社会分工依然存在 ,精神产品具备商品的二重性 :价值和使用价值 ,因而精神产品具有了商品属性。但精神产品并不仅仅是为了交换才生产的劳动产品 ,其价值难以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 ,它的使用价值主要是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 ,因而又具有意识形态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敬语是指“五四”以前汉民族言语交际中所使用的带有谦己敬人色彩 的特定词语。中国古代敬语除了具有一般敬语的礼仪性、受惠性之外,更重要 的是具有原生性与传承性、典雅性与庄重性、繁丰性与多样性、人伦性与尊卑 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社会发展实现科学性与价值性的融合,一方面要按照客观规律推进内蒙古社会发展,着力打造符合内蒙古实际并具有内蒙古特色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要将保障民生作为内蒙古社会发展的核心.内蒙古社会发展中实现具有科学性与价值性的融合,对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构建和谐民族地区及后发现代化国家和地区具有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领导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的界定,必然要从学理探究走入学科性意义所在,必然要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的依据性、科学性和价值性所以,在历史过往、现实进程和叙事主体中确证它的依据性,在事实存在、规范确证和规律呈现中凸显它的科学性,在理论规定、实践导引和精神提升中确证它的价值性。最终,有效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的三个定性。  相似文献   

13.
庄子的生死观充满了机敏玄锋的思辨色彩,突破了时间界限,超脱于人生困境之上,具有超然风度。“与道为一,超越时空”是其超然性的灵魂;“蔑视名利,向往自由”是其超然性的基础;“超然待死,反对庸俗”的诗意冥想是其超然性的具体表现;“构画真人,超脱困境”是其超然性的追求。  相似文献   

14.
国际社会就商事纠纷的可仲裁性有进一步扩大解释的趋势。然而我国对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的可仲裁性还缺乏深入研究。展开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可仲裁性的法理学分析,以及可仲裁性条件研究,对完备我国知识产权仲裁法制建设,具有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实践理性”是先秦儒学以善统真价值尺度在思维方式上的体现。在其本质上,实践理性属价值领域主体求“善”的德性理性,相对有别于事实领域主体求“真”的纯粹认知理性。先秦儒学的实践理性具有强烈的现世性、明显的经验性和道德性。  相似文献   

16.
创造社诸作家的小说,在性描写方面,以其特有的审美视角,或大胆或谨慎地低吟浅唱出了情理碰撞中的性躁动,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的融贯性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中国建设的前提要件。在逻辑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均主张规则之治,且都追求善政善治,二者具有结构上的一致性;在内容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实践,二者功能相似、结构互洽,价值要素相互涵摄;在实践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中国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和各个部分均能实现积极互动。这些特性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建设具有互融共通之可能。  相似文献   

18.
人类共同价值是反映世界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人民利益与需要,超越多层次的宗教、阶级、阶层、党派等具体主体界限的价值信仰、价值理想、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人类共同价值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伦理价值思想,集中彰显了马克思追求自由个性和全人类自由解放的价值观,并在建设过程中对普世价值及其意识形态渗透给予正面回应。马克思的伦理思想彰显“批判”与“建构”的双重维度:在批判西方传统哲学的社会伦理观念的同时提出构建以人的需要和现实实践为生成基础的伦理观,最终建立符合人的生命存在和自由解放理想的价值共识。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人类共同价值具有伦理指向的一致性,体现了人类生存性、国际社会关系发展以及世界政治秩序建设的价值需要。人类共同价值建设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摆正这一历史进展方向的有效倡议,是在真实平等公正的交往环境中体现人类共同价值现实的实践依据和生存论奠基,是彰显全球伦理观念和价值形态得以创生的建构性力量。“建构性世界观”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拓展和深化中得出的结论,是满足当前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的现实需要和解除发展窘境的哲学思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践行“建构性世界观”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9.
面对思想贫乏、精神萎缩的时代弊病,文学应当坚守信念,呼唤理想,引导和改进现实,使人的生存趋于完美;文学是一个虚构的世界,一个价值的世界,也是一个具有超验意味的象征世界,文学活动是赋予意义的活动。文学以其理想性的价值取向把尚处于现实与历史之外的东西,提前携入现实,使人的生存充满活力和希望。倘若失去这种精神,文学将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20.
随着西方人文社科领域的“空间转向”,空间、空间性、空间问题逐渐成为国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在这场转向中,“文学空间”开始受到关注和深入探讨。现有的研究已涉及文学空间的许多方面,却也有不少问题还需做出系统讨论与理论建构。比如,这个空间应如何界定,有何特点,有着怎样的构成?文学空间是对关系的建构,关系性和建构性是其本质特征。这个空间既是各种关系的集合:时间关系、位置关系、权力关系、伦理关系、价值关系等,也是语言建构、心理建构与文化建构的结果,并置与重叠是空间建构的重要方式。作为关系建构的文学空间既具有抽象性和结构性,又强调视觉性与图像性,与现实空间既相关又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