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有商业银行人民币贷款定价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析了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着重指出了计划利率结构与利率市场化的三大矛盾:一是国债利率与银行存款利率倒挂;二是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与贷款利率错位;三是地下式的贷款“自主定价”屡见不鲜。文章导入国外商业银行比较流行的三种贷款定价模式,即差额定价、优惠加数和优惠乘数和交易利率计算法,并进行了分析比较。文章最后提出了建立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机制的设想,要使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与市场变化相适应并取得最优的预期收益就需要建立运作有效的贷款定价机制,组成这个机制的主要有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系统、贷款市场价格分析系统和贷款定价程序三大环节  相似文献   

2.
贸易融资业务作为一种与国际贸易结算业务紧密相连的短期融资业务,伴随着各家商业银行国际贸易结算业务的发展,融资总量逐步上升,风险也在不断增加。并在实践中出现了进口垫付资金被动转为贷款,逾期率上升,打包贷款悬空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各家银行的贷款质量。深刻分...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发展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天任 《学术交流》2004,(5):101-104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已逐渐成为全球金融的一大发展趋势。我国住房体制改革在不断深化,已与国际逐步接轨,发展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对降低金融机构风险,弥补房地产业资金缺口,合理配置社会闲置资金,刺激居民购房有效需求等有重要意义。我国发展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面临各种矛盾和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要充分培育适合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市场环境,拿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操作思路。  相似文献   

4.
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管理混乱、固定资产大量闲置、国有资金缺乏约束机制、折旧提取不足等原因 ,造成大量国有资产流失 ,建议 :普遍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 ,加大国有资产流失案件的查处力度 ,政府各部门协调运作 ,积极配合 ,依法对企业实施管理监督 ,建立健全国有资产各项基础监督工作 ,完善经营承包责任制 ,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管理 ,从而进一步解决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相似文献   

5.
启晨 《东西南北》2012,(9):76-77
手中有闲置资金,到银行购买理财产品已不新鲜,可是购买了理财产品后,再次“套现”却少见。2012年货币政策继续不宽松的情况下,不少企业主和市民发现,向银行申请个人贷款依旧不容易。于是,以理财产品等进行质押贷款,用套取的现金解决个人燃眉之急,这样“另类”的融资方式开始走俏。  相似文献   

6.
耿晓君  李芊 《创新》2009,3(12):34-36
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对于正处于经济积累发展阶段、刚刚步入老龄化社会、各项养老保障制度尚待充实完善的中国社会而言,是一个崭新的事物。通过对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概述,借鉴国外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成功运作的基本经验,同时结合我国客观实际情况,指出我国现阶段实施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实施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运作模式进行设计,并对运作过程中的各参与方、运作流程、资金流向进行详细分析,同时指出一些在运作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当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资金紧张是因为盲目追求产值,大量产品不适销对路,造成产品积压,企业资金沉淀。企业资金沉积,必然导致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和资金的周转过程中发生一系列链锁反应。1.增加负债,增加利息负担。几年来,企业的银行贷款逐年增加,自然要多负担贷款利息,而且包袱愈背愈重。企业贷款不断增加的原因,一方面是企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主要是因为企业的流动资金被沉积,造成企业资金严重短缺,企业不得不靠增加贷款来维持生产。2.增加企业积压应承付贷款。企业的流动资金大量沉积后,自然无力偿还债务,使企业  相似文献   

8.
日本的财政投融资体制及其借鉴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任会中财政投融资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的方式,融通预算内外的长期投资资金及其它闲散资金,集中由财政部门管理,采取直接或间接的贷款方式。在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前提下,提供给...  相似文献   

9.
关于股份制改造中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思考刘新立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对于增强企业活力,筹集建设资金,促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由于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股份制改造的政策、制度、措施和法规尚...  相似文献   

10.
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思考孙继辉一、国有资产流失的渠道(一)企业股份制或公司化改造和产权转让中的国有资产流失。企业在进行股份制或公司化改造中不按规定和程序进行资产评估,有的企业未经有关部门批准,擅将待处理财产损失及经营亏损冲减;有的企业利用改制审批和运作...  相似文献   

11.
向商业银行转轨完善贷款资产风险管理机制揣秀兰在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过程中,贷款资产风险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是专业银行商业化的核心和难点。因而,贷款资产风险状况和风险的防范就成为当前搞好金融体制改革和建立新型信贷资金运行机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本...  相似文献   

12.
问责与绩效评价:政府审计职能创新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茁 《求是学刊》2006,33(5):59-64
文章基于政府职能转变,解读政府审计制度的完善、审计职能创新问题,提出赋予政府审计司法地位,为问责审计和绩效评价审计制度的建立创造前提条件。文章建议沿着公共资金使用效能和环境资源效益两条主线有重点地开展绩效评价、问责审计,尤其在国有企业改革中,通过问责和绩效评价审计,解决政府审计“缺位”和“不到位”问题,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再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一个国家的金融方式,大体可分为两种,即间接金融和直接金融。所谓间接金融,就是在资金的供给者和需要者之间,有银行等金融机构介入的资金供求方式,即金融机构从资金供给者那里收集资金,然后通过贷款和有价证券投资,提供给资金需要者。所谓直接金融,就是资金供给者自身,通过证券市场进行证券投资,向资金需要者提供资金的方式。在这里  相似文献   

14.
一、我们利用外资发展战略的内容 我国进口发展战略中十分重要的是利用外资的发展战略问题,它的实质是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和资本家的借贷资本、生产资本,来参入开拓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发展,他们可以贷款给我们,也可在我们国家的国土上开办“三资企业”,利用外资的方式有两大类:一类是借贷主导型模式用国外资金,即指国家或国家外汇银行,通过政府间或银行间(国家委托银行或主管部门)、国际金融组织间,签订双边协议,取得外汇贷款,主要包括:发行国际债券,政府贷款;出口信贷,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商业贷款;另一类是外商直接投资主导型模式,即指外国企业…  相似文献   

15.
资金流失:企业悬空银行贷款于桂霞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许多企业能够审时度势,把握机遇,积极探索,逐渐或较快地适应市场经济规律,走上了经济效益日益提高的良性循环之路。然而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不是在转换经营机制上下功夫,而是通过如何甩包袱来求生存,银行大...  相似文献   

16.
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既定目标。但对许多基层专业银行来说,由于背负着沉重的不良信贷资产包袱,距离这一目标又比较遥远。因此,能否卸掉不良信贷资产包袱成为关系金融体制改革成败的焦点。本文就这一问题谈几点初步认识。一、不良信贷资产的界定及成因何谓不良信贷资产?我们认为,有广义不良信贷资产和狭义不良信贷资产。广义不良信贷资产包括逾期三年以上的催收贷款、欠息较高的亏损企业占用的贷款、挤占挪用贷款、被企业“悬空”起来的贷款、资不抵债扭亏无望企业占用的贷款、走死逃亡及关停、倒闭、破产企…  相似文献   

17.
资金、原材料、市场、能源、交通运输。中国企业90年面临的五大难题。这是国家经济研究中心一份权威性根告提出的警示。资金,匮乏的资金被推到首位,这是不无道理的。全国2000多亿元资金构成的三角债,有人感叹银行为啥抽紧银根;有人抱怨市场疲软堵塞资金运行渠道;有人责怪企业及经营者经营素质……当我们变换一下视角,从另一角度又可窥探到企业资金流失的奥秘。下面陈述这些并非鲜为人知的故事,旨在呼唤法律、道德来约束、来规范。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我国建设资金短缺的现象表现虽然十分突出,但如果从社会资金投入-产出水平的历史变化,社会资金总量来源以及投资规模、投资结构的控制与调整等方面所蕴藏的巨大资金潜力来看,这种短缺并不是那么难以克服和解决的。资金短缺也并非经济建设中不能逾越的一个严重障碍。文章还对全民所有制企业在使用技措贷款时还本付息的资金来源、“税前还贷”政策以及积累率高低等几个与资金短缺密切相关的问题作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日本的财政投资制度,也叫做财政投资贷款制度,是资本主义国家一种比较独特的财政资金管理制度。这一制度在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财政投资是通过国家财政进行的投资贷款活动,这种活动独立于一般会计(日本的中央预算)之外,由日本大藏省采取财政性的信用手段,以贷款、认债等有偿资金形式,按照国家的政策目的,向特定的金融机构和企事业提供资金,以推进国家经济政策和任务的实现。这种活动早在战前就已存在,但当时基本上从属于对外扩张需要,而且比重不大。战后,在1953年确立了财政投资制度,按年度制定计划,根据计划进行运用。1972年以前,该  相似文献   

20.
我国国有资产的流失主要不是管理问题,而是体制问题。国有企业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改造时,所有权主体的非人格化资本行为与要求企业行为资本化之间,以及剩余索取权的不可转让性与要求企业产权具有可转让性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冲突。这一内在矛盾不仅使国有资产的流失存在可能性,而且使政府在选择保护产权的措施时陷入两难困境。杜绝国有资产流失的根本途径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推进产权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