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冯玉祥1918年6月攻占常德,之后驻守湘西。1920年6月4日,任湘西总指挥,7月从湘西撤防。关于任湘西总指挥之前在湘西的职务,冯玉祥在《我的生活》(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中提及,为常德镇守使,“我为常德镇守使,地方上发生这样的事情,自须负相当的责任”。冯理达在《我的父亲冯玉祥将军》(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中写道:“不久,我父亲被任命为湘西常德镇守使。”《中华民国史大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也说他在这时期的职务为常德镇守使。然而,根据笔者的考证,冯玉祥在此时期的职务应为湘西镇守使。一、当时官方的任命为湘西镇守使…  相似文献   

2.
常德丝弦作为中国十大地方曲艺,它历史悠久,独具特色,在漫长的艺术实践中不断演变发展,以灵活多样、富有魅力的艺术形式展示着时代风采。常德丝弦的形成,还主要得益于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中湖南丝弦这一优秀传统艺术。  相似文献   

3.
常德市召开“走向二十一世纪发展战略研讨会”,把建设农业强市作为一个主要课题研讨,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对于启发思路,正确决策,促进发展,必将产生良好的效应。常德是洞庭湖区的鱼米之乡,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常德粮、棉、油、猪的生产多年来居全省首位,食品、轻工、纺织、建材等行业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乡镇企业的发展位居全省前列,全市9个区县(市),有4个成为了全省乡镇企业产值率先过20亿元的县。精神文明方面的成就也很突出,常德的教育质量、升学率一直在全省领先,计划生育夺取全省“四连冠”,9个区县…  相似文献   

4.
常德丝弦新编曲目唱词的主题类型可概括为时代性主题、地域性主题和超越性主题。时代性主题的主旋律是讴歌时代和人民,弘扬正能量,辅之以对现实矛盾的揭示和对社会问题的批判,因而具有认识价值、激励价值和反思价值。作为地方性主题的丝弦作品,记录了常德本土以及湖湘大地的地理风物、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用审美感染和价值理性影响人的心理及行为选择。超越性主题集中表现为关于童心、乡愁和人性世界等永恒主题的表达,引发对原初和终极、存在和意义、时间和空间、传统和现代等带有哲理命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常德美德盛德——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三层次论降大任邓小平同志号召我们:“抓精神文明建设,抓党风、社会风气好转,必须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从具体事件抓起。”这其中当然地包含有必须狠抓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要求。邓小平同志还明确提出了培育“四有”新人的战略任...  相似文献   

6.
记者:应厂长,纺织企业经济效益严重滑坡,形势相当严峻。然而常德纺织机械厂这几年却保持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能否请你谈谈你厂具体情况以及你办好企业的切身体会?  相似文献   

7.
撤村建居正在引发一系列重要的社会变迁,这一变迁在两个层面上展开,第一层面是农村社区到城市社区的转变,第二层面是农民到市民的转变。在变迁过程中,出现了值得注意的群体分化现象,给市民化进程带来复杂的社会后果。本文综合分析农民市民化过程中新出现的群体分化现象、分化的机制以及对市民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效益低下,亏损严重是全国上下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制约因素。带着如何使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经济效益,尽快走出困境,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这个全局性问题,我们走访了省人大代表、常德卷烟厂厂长兼党委书记胡朝信同志。 记者: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和基本框架,94年党中央国务院有一系列改革措施出台。这势必对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产生重大影  相似文献   

9.
高校人才管理工作的群体效应是整个人才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既有人才管理的普遍性,又有高校本身的特殊性.为了提高高校整体合作效应.应提高高校人才管理的群体意识,调整人才群体智能结构,重视个人知识库建设,充分发挥人才的群体合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前酒店行业的人才流失问题普遍存在,然而对于饭店这种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来说,人力资源是极其重要的资源,人才流失严重影响到了饭店业的良性发展.以常德喜来登酒店员工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借助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统计,用IPA分析法探讨员工的就业感知情况,得出薪酬水平、福利形式等是员工最为看重的要素,但是目前员工对于这些要素的满意度偏低.以此提出一些相关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人力资源管理价值链的视角,分析了政府和企业在农民工这一特殊人力资源类型的价值创造、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的三个环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用工荒"现象的产生。政府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在价值评创造环节中,缺乏对低端劳动力群体的规划、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对农民工技能培训经费的投入不足;在价值评价环节,缺乏对技能人才的评价机制;在价值分配环节,对农民工利益保障的立法不完善且执法不严。企业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在价值创造环节,只重使用,不重培养;在价值评价环节,缺乏多种评价手段;在价值分配环节,企业发放给农民工的薪酬福利低,针对以上问题,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代社会,社会文化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但总有一些群体被排斥在主流文化之外,其中“同性恋”群体的衍生群体——“同妻”就属于这一类。由于遭到主流文化的排斥和歧视,同妻对特殊身份的认同和突如其来的生活变故难以适应。同妻的社会适应不仅意味着与同性恋者婚姻关系的结束,也涉及经济、交往方式、社会心理等各个方面的调试。社会层面对应的是循规性行动,主要探讨同妻交往方式和群体互动对其交往方式的影响等,使其能够达到心理层面的良好适应。  相似文献   

13.
"造就新形势下的湖湘人才群体",是一个高瞻远瞩的战略性命题。人才强则湖南强,人才盛则湖南盛。新的湖湘人才群体,既包括不同层次的人才,也包括不同类别的人才;既包括湖南籍人才,也包括海内外为湖南发展作出贡献的人才,而且是一个数量大、素质高、结构合理的新的人才群体。造就新形势下的湖湘人才群体,就要努力营造人成其才、人尽其才和人才辈出的体制环境。一要重视抓好人才"第一资源",二要建立符合社会需要和各类人才特点的培养机制,三要建立竞争择优的人才选拔机制,四要建立开放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五要建立有利于人尽其才的激励机制,六要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七要营造有利于人才创新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4.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农民工群体的特殊子集和主体力量,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直接影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研究成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既面临宏观层面的群体边缘化困境,又面临微观层面的诸多现实问题。保障体系的健全和就业环境的改善,应当在城市和农村同时展开。  相似文献   

15.
近百年来,湖南人才荟萃,如群星璀灿,形成了一个影响近百年乃至当代中国社会政治发展的人才群体。这一现象的出现,固然是近代湖南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使然,但与湖湘文化的关系甚大。本文即从湖湘文化的一个角度——湖湘学风来探讨湖南近代人才群体形成的原因及其群体结构的人才素质,并就在这种学风背景中成长的湖南人才对湖南乃至中国的近代与当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诸种影响作一探讨,从中求得当代湖南人才培养可以借鉴的经验教训。湖湘学风与湖南人才群体形成的机制作为文化史意义上的学风,是指一个时代或一个地区的学术传统和学术风格。同时,它  相似文献   

16.
强调安全生存和生存伦理,是道义社会学研究的核心观点。本文以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城市生存为研究对象,将城市生存的概念操作化为经济收入、社会权利、文化适应三个分析维度,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在城市生存方面陷入的具体困境,主张从国家政府作为保护人角色层面建立保护与补偿制度,从农民工群体和市民群体互动层面建立平等与互惠机制,从雇主阶层的利益角度建立适度剥削与劳工人权建设等三个方面构建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城市生存的支持体系,最终降低威胁其在城市生存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刘沁玲 《学术论坛》2012,35(9):191-194,222
针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对创新型创业人才的需要,在揭示创新型创业人才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基础上,分析了这类人才开发和成长的关键影响要素及其作用机理,构建了高校创新型创业人才开发三个层面的结构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青海人才职业流动呈现出一些不同以往的新情况,究其原因,从微观层面上讲,青海人才职业流动反映了流动个体的心态、价值取向及对未来预期的变化;从宏观层面上讲,则反映了青海人才与已变化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一种互动。本文从青海实际分析了人才职业流动的现况及其原因,挖掘出青海人才职业流动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青海人才职业流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群体诉求伸张的制度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体诉求伸张的制度安排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凸显这一问题的内涵,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分析群体行动及其治理的无序化与组织化两种状态,引伸出群体诉求伸张的制度化思路;其次对群体诉求表达的制度安排机制进行梳理,指出群体诉求伸张的制度供给必须在国家基本制度和运行制度两个层面展开;  相似文献   

20.
重建当代价值认同的致思理路和方法解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人类社会所凸显价值认同问题,是在对当代认同遇到的挑战而出现的焦虑和危机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深刻反思的一个问题,即反思价值认同的问题。从主体的角度看,虽然当代价值认同的困境和危机主要表现在个人、群体和类主体这样三个层面,但就当前来说,最为困扰人们的危机是个人的价值认同危机和群体(民族国家)的价值认同危机。因此,重建价值认同,最重要的是在个人和群体两个层面和纬度展开。而要想使这种价值认同的重建成为一种活生生的现实,还需要解决好一系列的方法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