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育介体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作用于客体的"桥梁".随着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不断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内容不断丰富,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思想政治教育介体具有开放性的结构.充分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介体开放性结构特征,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体性突出表现在对客体作用过程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这种主体性特征对大学生实现政治社会化具有积极作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具有政治认同意识明确与模糊的矛盾等主体性矛盾,应着重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优化社会媒介等几方面入手,优化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3.
唐晓燕  连淑芳 《理论界》2005,(8):159-159
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前提。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要树立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内在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教育者的主体性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辩证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观;主体、客体、介体、环体四要素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结构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向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观。  相似文献   

4.
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主体和客体提升为能动主体和能动客体(合称为能动体)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能动体包含能动认知、能动情感、能动意志、能动信念和能动行为等内在要素,并构成自知、自主、自由等不同的发展层次,具有能动性与受动性、主体性和客体性、辩证的思维方式等特点,能够发挥积极预见、理性激励和有效协调等功能。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由于过分强调单一主体,教育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主体间性的转向,西方主体间性理论的提出对此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在西方主体间性理论基础上,加之以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作为理论基础,立足于师生关系、课堂教学和对话式教学三个层面不断建构和拓宽路径。以期改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培养具有主体间性品格的人。  相似文献   

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然而,由于受当前社会功利化思潮的影响,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却呈现出一种不容乐观的"异化"倾向。笔者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教学主客体自身的"异化"即二者主体性的丧失,导致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异化"趋向。并设想从发挥人的主体性的内容、载体、理念、方法等四个方面来重塑和激发教学主客体的主体性,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改变其异化趋向。  相似文献   

7.
人文关怀视角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建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关怀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之“魂”,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建构的根本前提.探究如何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建构,挖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潜质,是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有效性的当务之急.文章以人文关怀为视角,审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现状,试图探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建构路径,以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体性突出表现在对客体作用过程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这种主体性特征对大学生实现政治社会化具有积极作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具有政治认同意识明确与模糊的矛盾等主体性矛盾,应着重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优化社会媒介等几方面入手.优化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未能首先对教学方法进行有效地分类,通常将属于不同层次的教学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因而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对教学方法进行科学分类,进而构建完整的教学方法体系。贯彻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论,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和各种教学方法的优缺点,从而形成一个以理论教学为基本方法,大力开拓实践教学;改革传统课堂讲授法,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大力发展多媒体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适当使用讨论式、辩论式、课题式等方法在内的教学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力的遮蔽、流失和消解,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力弱化的三种主要样态。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力遮蔽的原因,主要在于部分教育者的理论水平不高、话语状况不佳和教育方法不当。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力流失的原因,主要在于某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供给与受教育者需求相脱节、某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形式主义等不良习气以及部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未能有效发挥。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力消解的原因,主要包括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冲击、多元化价值观念的影响以及某些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要化解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力弱化的危险,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力和实效性,必须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力建设。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厘定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关键在于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性、客体的客体性的把握是否正确、科学。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导性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根本属性,对象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本质属性。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即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即受教育者,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校园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新手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进,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面临着理论脱离实际、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参与意识和务实意识增强等严峻的挑战.校园文化作为一支潜在的教育力量,它不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而且其独特的育人功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途径.要全面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必须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作为联接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纽带,成为了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保证.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分支,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在理论和实践中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研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校园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革命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社会发展中战略地位的深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却在逐渐地迷失自己的主体性地位,挫伤自身主体性功能的充分发挥,显得实效性低下,为此,我们必须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反思与改革,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地位.  相似文献   

15.
主体性教育,即自我教育、自我修养,是相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否产生实际效果,最终取决于大学生的主体性教育.今年春夏之交由学潮到动乱的历史教训进一步说明,高校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注重大学生的主体性教育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论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网络空间,教师的主体性减弱而学生的主体性增强,传统主客体关系向主体间性转向.主体间性理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的理论视野,它在实践过程中常受制于诸多现实的障碍,这些障碍主要表现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性不足和主体交往互动性沟通的缺乏.因此,必须通过提高师生交往资质和建立合理的交往互动关系,以实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向主体间性的转向.  相似文献   

17.
高校文科类思想政治理论课也要坚持主体性教育,但在贯彻主体性教育的同时必须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笔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尝试着教法和学法一体化的研究和实践,并努力探寻着主体性教育联系实际原则的研究和实践运用。从而真正做到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走进校园,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走进大学生的心中,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构建主体性教育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教学模式,塑造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现代化要求的整体型、完善型并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相似文献   

18.
刘金  叶绍灿 《江淮论坛》2006,(3):106-109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心理素质培养具有相关性,在高校,主体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对于主体性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施,相当重要的就是建立指向主体的课堂情境。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信任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某种属性的同时预期其能满足自身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信赖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一种价值关系,它的结构可以分为双向人际信任、要素信任等.思想政治教育信任具有简化思想政治教育复杂化的功能.建构思想政治教育信任关系的基本路径是增强教育者及教育各要素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大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利 《理论界》2007,2(11):113-114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实效性问题一直是学术上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要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必须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大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本文对此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