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理集聚会促进企业间商业信用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永进  盛丹 《管理世界》2013,(1):101-114,188
地理集聚对经济绩效的重要影响已经被大量研究所证实,但系统考察地理集聚对企业商业信用影响的研究仍比较匮乏。本文首先在Long和Zhang(2011)基础上构造了一个更为综合的地理集聚指标,并结合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以及"双重差分"方法,系统地探讨了地理集聚对企业商业信用的影响。研究证实,地理集聚对企业商业信用的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资本集聚的影响超过了产出集聚和劳动集聚。此外,文章还发现,地理集聚对商业信用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企业异质性:非国有企业、大企业、高效率企业以及资本密集型企业受地理集聚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聚与城市化是相辅相成,互进互动的关系,本文通过分析黑龙江省城市化和产业集聚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政府应该通过加快产业集聚推进城市化进程,并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搞好城市规划,考虑产业集聚的需要,为产业集聚创造条件,以实现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3.
商业集聚印象对消费者惠顾意向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引入“刺激机体反应”(S-O-R),研究消费感知的商业集聚印象(刺激)对消费者惠顾意向(反应)的影响。我们的研究表明商业集聚印象主要有五个维度,即商品组合印象、服务组合印象、价格促销印象、便利性印象和环境设施印象。与过往建构的店铺印象维度不同,服务组合印象是商业集聚印象的特有维度。通过实证分析,本研究得知商业集聚的商品组合印象、服务组合印象、价格促销印象对消费者惠顾意向影响显著。最后,我们也探讨了本研究可能的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自十一五计划以来,河南省就积极的扶持产业集聚项目,并且产业集聚项目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整体上来看,河南省各地产业集聚区的建立时间都较短,而作为文化产业的动漫产业相对于传统产业集聚的时间就更为短暂。动漫产业以知识为基础和研发成本高的特性也导致了动漫企业之间需要进行相互之间的合作,以期获得最大的效益。本文从河南省产业集聚总体态势以及河南省动漫产业集聚入手,分析河南动漫产业集聚的原因、集聚的可能状态、集聚要素和集聚所连锁出现的带动效应;最后对在河南省动漫产业集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说明,并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陆剑宝 《管理学报》2014,(3):396-401
基于中国和广东省2个层级的2003~2009年动态面板数据,测度了制造业集聚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结果显示:无论在省级层面还是市级层面,制造业集聚显著影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制造业集聚是导致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主要因素;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不一样,并没有受累积循环因果的影响;人力资本和信息技术等知识密集型要素能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6.
通过梳理当前人才集聚的相关研究,从人才集聚程度的测量、人才集聚的影响因素、人才集聚的模式特征及路径效应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发现已有研究中存在着静态和宏观研究多、动态和微观研究少;对产业集聚作用于人才集聚与流动过程的分析不足;对人才集聚与流动的互动关注不够等问题,并对未来的进一步研究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集聚效应的视角,推导出区域总量生产函数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并以此计算出江苏高技术产业集聚效应指数。对江苏高技术产业集聚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显示:江苏高技术产业集聚效应指数在1994-2008年呈逐年上升趋势,高技术产业集聚效应指数与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高技术产业集聚所发挥的效应非常显著,高技术产业集聚推动了江苏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从高技术产业集聚效应的视角去探讨江苏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因,为进一步研究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了方法论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集聚经济和熊彼特内生增长理论基础上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并采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探讨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通过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和技术外溢效应,对本地和周边地区制造业结构升级均产生了显著促进作用,而多样化集聚仅通过规模经济效应促进了本地区制造业结构升级,且长期效应大于短期。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盲目跟进中央的相似产业政策是导致生产性服务业低质量多样化集聚,进而未对周边地区产生空间外溢效应的重要原因;生产性服务业在东部地区的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以及在中西部地区的专业化集聚,均显著促进了本地和周边地区制造业结构升级,而在中西部地区的多样化集聚则产生了极为有限,甚至不利的影响。在制造业结构升级过程中,金融、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更适合选择专业化集聚模式,而交通运输、商务服务、批发零售等中低端生产性服务业则在多样化集聚环境中更易于发挥结构升级效应。不同的是,金融业专业化集聚、批发零售业多样化集聚仅有短期影响,而无长期效应;而交通运输、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多样化集聚则仅有本地效应,无空间外溢效应。  相似文献   

9.
一个人从出生到成长为一个具有出色领导力的个体,大致要经历三次主要的优势集聚过程,分别是:早期博采众长式的广泛优势集聚,找到自身的优势集聚点;中期以自己的优势集聚点为核心进行较为集中的优势集聚,形成自己的成功点;后期以形成的成功点为核心自动进行优势集聚。对不同的人来说这三个层次都是依次进行的,但并非一次就可完成,并且可能会出现某一过程的重复或者倒退。整个过程是一个不断寻找和发现自身优势集聚点、不断搭建新的优势集聚平台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不同学者对于产业集聚所给出的概念与内涵,阐述了古典时期、新古典时期和社会制度时期三个逻辑阶段中,具有代表性的产业集聚理论。列举国内有关实证分析的例子。最终分析了国内产业集聚理论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零售环境下购物价值成为描述和衡量消费者购物体验和购物经历的重要变量,现有针对购物价值的研究主要依托于单个店铺进行,缺乏商业集聚层面的探讨。本文在商业街情境下对购物价值的内涵及驱动因素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省份(地区)的企业TFP度量以及相应的核密度分布对比,研究发现集聚(或出口)企业生产率异质性程度均弱于非集聚(或非出口)企业,表明"集聚中学习"和"出口中学习"机制导致企业在模仿学习过程中走向生产率同质化。而集聚出口环境下的企业具有生产率优势;双重学习能力和异质性程度均明显,即创新效应大于模仿效应;内资企业的双重学习能力强于外资企业。进一步的实证检验发现集聚环境有利于企业增加对"销售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学习能力,出口环境可增加企业的经验值;技术迁入型的外资企业在集聚(或出口)环境下的学习动机和能力不足;研究还发现出口型企业更加依赖集聚的专业化经济带来的学习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13.
在江苏沿海开发过程中,实施沿海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加速人才集聚应摆在与发展沿海产业、加速沿海地区经济增长同等重要的位置。本文试图从分析沿海县域人才集聚的现状入手,探讨如何加速县域人才集聚,优化人才集聚环境,形成江苏沿海县域人才高地,进而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构建了关于空间集聚、规模门槛与技术创新关系的分析框架,并利用我国制造业企业普查数据检验了空间集聚对技术创新影响的规模门槛效应.实证结果显示: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但是溢出效应存在门槛效应.对于规模门槛而言,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非是线性关系,城市规模越小,专业化集聚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更大,城市规模越大,多样化集聚对企业技术创新更显著.与大企业相比,多样化集聚对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更明显.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在东部地区的比较明显,而对于中西部地区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何松 《决策与信息》2010,(11):123-124
产业集聚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而对服务业集聚的研究则不够重视,本文以江西省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熵指数计算出江西省服务业各个行业历年的集聚情况,了解江西省服务业的集聚情况;其次使用回归模型分析了服务业集聚与服务业生产总值之间的联系,最后在前文的基础上提出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2004-2020年中国30个省级数据为样本,探讨专业化与多样化两种异质性高技术产业集聚模式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差异性影响,以及创新网络对该影响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高技术产业的专业化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存在倒“U”型影响,多样化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存在正“U”型影响;创新网络强化了高技术产业多样化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的作用关系。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各省市需因地制宜选择高技术产业集聚模式,同时充分发挥创新网络与高技术产业多样化集聚的协同作用,培育和释放创新网络在绿色经济效率提升过程中的动能。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初,金融机构开始表现出向某一地域集聚的趋势,在发展中形成了伦敦、纽约等国际性的金融中心,极大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目前各国都在致力干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工作,在此背景下,利用金融集聚及金融中心的基本理论,以济南市为例,通过分析济南金融集聚现状及金融竞争力水平,对济南市构建区域金融中心的条件进行实证性检验.得出济南市具备构建金融中心的自然基础和政策基础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集聚是空间经济学的主线。在传统方式下,上下游企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是一种典型形态。然而,"互联网+"催生了新的形态。本文提出"虚拟集聚"的新概念,研究虚拟集聚的类型和形成机理,阐释虚拟集聚的功能、载体、特征与模式,说明虚拟集聚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下产业变革的新理念,是"互联网+"下产业组织的新形态,是资源空间配置的新方式,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本文为空间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提出了新的研究领域,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前,经济集聚现象越来越得到经济学界及区域研究学者的广泛重视,因此本文对当前区域发展的非常关注的经济集聚现象进行探讨,并就经济集聚的概念进行深刻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关经济集聚研究的几个有价值的新研究方向,如考虑集聚效应的城市最优增长控制,中小企业在集群中的影响作用,集群的价值链分析及价值转移分析,试图为经济集聚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观察视角.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发展战略、产业与贸易政策、市场制度、公共投资建设等政策手段的4个维度研究了"有为政府"对集聚经济圈产业集聚的影响力。研究认为,政府通过政策手段改变了集聚经济圈产业外在的发展环境,从而改变了其要素禀赋的使用与发展方向,发挥了集聚经济圈要素禀赋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促成了集聚经济圈的产业集聚,成为集聚经济圈产业集聚的外部动力。研究丰富了产业集聚理论研究,为分析集聚经济圈产业集聚外部动力问题,提供了一个"有为政府"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