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究竟是我们日常生活的组成,还是一出闹剧?尤其是在网络遭遇色情时。1999~2000年中国互联网跑马圈地的时代,各网站为争流量,竞相推出种种或正经或“搞怪”节目,好吸引大众眼球。时隔6年,资本无往不克的力量、消费社会的文化逻辑以及大众流行文化的蔚然成风,更使得这个话题迷雾重重。网络色情文化中的商业神话色情文化与商业的结缘其实自晚明资本主义初步萌芽期就已开始。有研究《金瓶梅》的研究学者指出,晚明色情文化的泛滥和江南出版业的高度发展有很大关系。士大夫的末世颓风和江南城镇的桃色温软固然滋生了对色情文化的需要,但是,真…  相似文献   

2.
"养成系"偶像是一种新型偶像类型,对新生代"养成系"偶像及青年粉丝群体社会学研究,有助于探寻"养成系"偶像粉丝从趣缘群体向非正式组织蜕变的过程.青年粉丝群体在为"养成系"偶像应援的过程中,体现的是当代青年行动的高效率与高组织性,是他们对独立与自由的追求,对文化工业的反抗,他们热情投身于网络文化空间,参与网络文化娱乐活动,从中体会到个人与团队成就感,他们在网络文化空间中体验到全然不同于现实的文化娱乐生活.这是当代青年现实生活状态的真实反映,通过粉丝行为研究青年群体特征和他们的生活现状,有助于大众对当代青年有更加全面而具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当今中国,主流文化受到西方世界各种形式的意识形态颠覆和渗透,遭受着大众文化"三俗化"倾向的冲击、大众对主流文化的抵制、网络文化对主流文化的消解,主流文化面临着濒临"非主流"的境地。主流文化要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众文化、抓牢主流文化主体、传播方式贴近群众、拓展网络传播的积极作用、在世界范围内交流传播中国主流文化"公平正义"的普世价值等途径进行重塑,巩固其应有的社会地位,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4.
网络造词热成为一种新兴网络流行文化现象,"00后"大学生热衷于在各自圈群内创造并使用各种缩写类或具有特殊含义的网络新词,其生成逻辑是个性彰显、"圈群"文化和社交平台三维因素的胶合."00后"大学生标新立异的个性化彰显是网络新词生成的内在驱动,不断兴起的"网络圈群"是网络新词成长的"土壤",迅猛发展的社交平台是网络新词扩散的传播媒介.要警惕"00后"网络新词背后潜在的负面效应,预防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加强"00后"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帮助其正确认识、规范使用、理性创作网络新词;借鉴网络新词所蕴藏的积极因素,因时而变,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5.
刘立峰 《现代交际》2011,(11):120+119-120,119
大众休闲文化的品位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当前,我国大众休闲文化表现出旅游休闲、体育休闲、娱乐休闲、购物休闲、网络休闲等主要特征,表征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刺激着大众日益增长着的休闲文化需求,大众休闲文化品位与经济发展程度相伴相生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6.
大众文化在法兰克福学派眼中,是一种非文化、反文化或虚假文化。"文化工业"这一带有强烈批判色彩的概念集中代表了法兰克福学派主流的大众文化观,也成为中国学者引用最多的术语。而标准化、模式化、商业化、操纵化、单面性、强制性等这些由"文化工业"衍生的语词也经常被中国大众文化研究所套用。  相似文献   

7.
“80后”消费文化特征:世俗浪漫主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根本上说,"80后"作为社会的亚文化是消费的文化而不是工作的文化."80后"消费文化集中地体现了一种世俗浪漫主义消费精神.它来源于青春的浪漫气质、都市的浪漫情调、网络的浪漫空间.青春、都市、网络成为"80后"消费文化的三大标杆.文学浪漫主义与现代市场力量相契合.从而使"80后"消费浪漫主义打上了世俗烙印."轻灵现代性"使得"80后"消费文化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征: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追求物质享受;精神文化的消费重于物质消费;文化消费的是"网络、新媒体"."80后"对消费美感做了自己的诠释,在他们那里,时尚就是美的,金钱美和自然美融合在时尚美中.  相似文献   

8.
网络文化暴力就是在网络空间中,其行为主体在种种特定政治原因或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在对抗的权力以及权力的流动关系中,利用各种符号,对受体的身心、权益实施文化影响,进而动摇受体态度、观点和立场的一种有组织或非组织的、自觉或自发的、有目的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网络文化暴力呈现出非理性、偏激。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对网络文化暴力进行研究,指出网络社会的主要参与者,以"80后"为代表的青年网民应选择自律的心灵态度,注重网络法律与道德自律意识的培养,加强对网络文化负效应的自觉过滤,摈弃网上"垃圾"符号,为创建"真善美"的网络文化环境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网络恶搞:青少年集体狂欢的新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恶搞的风浪甚嚣尘上,它已成为青少年疯狂追捧的对象.本文以大众传播学、网络心理学、哲学、文化社会学、经济学的多维视角,深刻阐述当代青少年热衷追捧网络恶搞的原因,辩证思考网络恶搞对当代青少年的影响,指出减少与控制网络恶搞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需要青少年自身与社会等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0.
青年短信文化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近年来,网络掀起了一场生活方式的革命,确立了"第四媒体"的地位.据专家预测,依托于移动通信网络和互联网的短信将成为新的媒体--"第五媒体",短信将成为新的生活方式.在善于追逐时尚的青年"手机一族"中,短信作为一种新的文化方式已被普遍接受.短信文化在青年中流行离不开社会背景,更有深刻的心理学基础.短信文化是青年人际沟通的新形式,是解读青年的语言符号,也是研究青年文化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科技与音乐的深度融合,改变着音乐文化的社会属性,不仅逐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网络音乐潮流,也逐步形成了网络音乐社交特有的文化认同群体与生态。网络音乐的社交过程不再仅仅是单纯的艺术审美,而逐步演变成社会群体感情宣泄、情感交流的形式。通过分析网络音乐的文化认同现象,结合网络音乐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完善网络音乐的良性文化生态,对提升大众审美水平、强化民众感情归属、增强国民幸福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王勇 《职业》2010,(27)
杭帮菜约有二千多年历史,凝聚着历代杭州厨师的智慧和心血,积淀了杭州饮食文化的精髓."杭帮菜"深厚的文化内涵、灵活多变的经营理念和贴近大众的市场定位使之深受各地消费者欢迎.1998年以来,杭帮莱先赴上海抢滩,后又陆续登陆北京、天津、大连等北方城市,以极快的速度遍及全国走向境外."杭帮菜"所到之处,都产生了拉动整个社会餐饮消费的轰动效应,这种现象被称之为"杭帮菜现象"或"一种值得研究的经济现象".  相似文献   

13.
"身体写作"是最近几年在国内的网络、报刊和杂志等媒体上出现频率较高的词.1996年,评论家葛红兵在<山花>杂志发表<个体文化时代与身体型作家>一文,首次提出"身体写作".  相似文献   

14.
公共文化空间是大众进行文化交流的场所。在这一场域中,出现了"媒体中心"与"去媒体中心"两种现代话语权表征。近几年,公共文化空间开始由"媒体中心"向"去媒体中心"演变。春晚作为一个特殊的公共文化空间也不例外。本文拟从纵向角度梳理央视春晚35年的嬗变历史,分析其创作理念、节目选拔等演变的过程,并从横向角度研究春晚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根据现存公共文化空间存在的问题,提出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15.
本文着眼于互联网情境中的红色文化传播现状,以红色文化的内涵为理论分析出发点,从传播主体和传播受众两方面着手对传播现状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当前红色文化网络传播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推进互联网时代下红色文化的大众化发展,增强红色文化网络传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职业》2012,(31):10-12
从西雅图到北京,星巴克文化如同其在中国的扩散之旅,低调、随和、包容,不管你走到哪里,都能够看到他的影子,成为大众心目中约会、议事的首选之地。每年,有数以千计的新伙伴,或兼职或全职地加入星巴克,投入咖啡文化中。星巴克新员工—精挑细选的"咖啡豆"2013年,星巴克的招募主要体现在零售门店和支援中心的招募方面,而又以零售门店人才的招募为主,其中,仅是门店管理培训生就会招聘几百人。这些新招进来的管理培训生们,一般经过在该项目中9~15个月的职业洗礼,从"星级咖啡师"开始,每三个月考核一次,最后优秀者将直至门店经理的岗位。  相似文献   

17.
骆文炎  陈瑞芳 《职业》2008,(5):55-56
随着高校校园网的普及和使用,大学生成为"上网一族"的主力军.2006,在我国1.23亿网民中,学生网民比例最高,达36.2%,其中高校大学生占学生网民的绝大多数.网络在给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创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严峻的挑战. 一、网络文化对高职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 网络文化是一种新生事物和一种新型的文化形式,具有覆盖面广,交互性强,虚拟程度高,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中国风"流行歌曲为大众所热衷,亦得益于其在创作过程中与民族唱法的巧妙融合和创新。无论是中国戏曲元素的渗透,还是民歌元素的融入,都赋予了"中国风"歌曲以不同的文化韵味,流传甚广。这也是基于大众熟知、易接受的民族唱法融合流行音乐元素创新而成。  相似文献   

19.
近来,"祖安文化"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是青年网络亚文化的典型代表.作为兴起和发展于网络空间的低俗亚文化,"祖安文化"带来了一系列消极影响:青年盲目从众致使话语偏差、丧失公序良俗价值判断、对网络环境造成污、拓展新的滋生土壤进而侵蚀现实空间.互动仪式链理论能够对"祖安文化"的起因、特点、生成逻辑和动力机制作出深入阐释.同时,互动仪式链理论作为"情感社会学"的典型,契合"情绪"和"情感能量"优先的网络空间场域,能够为网络空间亚文化的作用和引导机制提供可行性理论指导路径.  相似文献   

20.
"微文化"是网络信息时代所独具有一种时代文化,它具有关注个体,追求快速、便捷,信息公开、共享,共同参与等特征.相比"传统文化"、"大文化","微文化"更具有亲和性、现实性和灵活性,更能迎合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对高校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学习及思想政治教育影响越来越大,打造良好的校园"微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的自身教育和校园管理与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