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拆除城墙是首都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关于北京城墙的争论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战略等多方面的复杂问题。本文主要从专家、市民、中央和地方的不同层面,阐述各自对城墙的不同认识和主张,探析拆除北京城墙的深刻历史原因。北京城墙现状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曲折而复杂的历史过程,多种合力的共同作用最终导致了北京城墙的命运。  相似文献   

2.
近代第一个关于北京城墙的保护计划赵可一说起北京城墙,人们总会不由自主地联想起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想起50年代围绕北京城墙的命运,梁思成先生与“毁城派”展开的激烈辩论,并为北京城墙的最终被拆毁而扼腕叹息。古老的北京城墙,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都北京的...  相似文献   

3.
说“围墙”     
国人对墙似乎情有独钟。小到一家,大至一国,喜欢设墙以自守自乐,最好与墙外老死不相往来。所以,古人说:“墙,障也,所以自障蔽也。”西安、北京、南京等古都城墙,凡目睹者,莫不叹其壮阔。古人不仅喜欢筑墙,更善于用墙。其一,城内设城,当官者与外界隔绝,享受荣华富贵。一般京城筑三道城墙,府城通常也有两道城墙。其二,墙内套墙,便于统治百姓。城市居民住地划为若干“坊”,坊内住百姓若干户,坊与坊之间隔以墙垣,出入有专门,各家不得私自沿街开门。门禁甚严,震启9闭,一年2内,除正用十五日西门开放一次(后改为三日)2外…  相似文献   

4.
民国初年,北京社会各界开办了公众补习学校、半日学校和露天学校,以"教育救济"的方式,向失学民众提供文化教育。这些教育救济活动为失学民众开辟了一条接受知识的新途径,在提高民众素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民国时期北平西北郊区的农村为考察对象,其范围在距北平城墙20里以内,也就是今天海淀区西北二至五环之间的区域,例如北面的清河、西面的四季青、西北的昆明湖下游流域。文章综合参照当时的社会调查和报刊、档案,从郊区民众的角度解读郊区型农业。这种农业形态打破了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较高,土地集约化经营,是劳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农业,是农民创收的途径之一。一方面满足了北京城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增强了农业的防灾抗灾能力。但是,郊区型农业在民国时期并未得到发展。在战乱不断的历史环境下,农业成为各时期政府竞相搜刮的对象和饥民的避难所。  相似文献   

6.
钱大军 《求是学刊》2013,40(5):94-100
权利本位理论自从问世以来即获得广泛的认可,但也备受质疑。权利本位理论中的权利主要是作为"类"存在的普通的民众个体的权利。因此,权利本位理论是为个体权利保障而构建的理论。权利本位理论不仅包含普通民众或者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问题,也包含权利与公共权力之间的关系问题。造成权利话语恶果的主要原因不在于权利本位理论,而在于没有适格的人或者说是没有恰当权利文化的人。权利本位理论与实践并非脱节,而且与刚性维权没有必然性的关联。  相似文献   

7.
丁芮 《社会工作》2012,(8):34-36
北洋政府时期,贫困是北京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京师警察厅是负责北京治安的官方机构,为维护北京城市的社会秩序,保障普通民众的正常生活,其采取了多种方式,其中贫儿半日学校是警察厅立足于贫困民众的长远生活,自己筹办的纯粹以教育为目的的贫民救助机构。贫儿半日学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不同于传统的社会救助机构,也有别于同时期的其他救助机构,是救助方式转变过程中教育救助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8.
19-20世纪之交,在清政府和一些热心人士的推动下,北京社会教育通过近代报刊、宣讲所、阅报处、简易识字学塾、半日学堂、夜学堂、戏曲等途径逐渐开展起来。这些活动不仅增加了北京普通民众的识字机会,激发了北京市民的爱国热情,而且对净化当时北京地区的社会风气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印度民众对中国认知的网络调查提供的数据,分析了印度民众对中国形象、中国文化和价值观、中国"发展模式"等问题的认知及其原因。虽然印度民众对中国的认知存在某些误区和消极看法,但总体来看,在传统文化元素以及现实发展成就基础上建构中国文化软实力,对印度民众是有充分吸引力的。该研究为了解印度民众如何看待中国提供了可靠材料,并对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建构自己的软实力提出了若干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五四"新文学发轫期,许多新文学家的主要职业是新式大学的教师。这一职业有着稳定丰厚的收入,使他们能够自由地从事新文学活动。他们利用课堂的垄断话语权,使新式教育下的学生接受新文学,形成新的文化心理结构,同时利用新式大学里的各种新文学社团和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以及新文学家自身的声名扩大新文学的影响,使新文学为普通民众所接受,构建新文学广泛的受众群体。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考察民国时期北京商业铺保档案的样本,初步分析了商业铺保的形式、责任及社会关系类型,不仅揭示了民国时期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北京城市流动人口与流动经济资源的运作方式,而且从微观的角度展示了北京城市基层社会的生活结构。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北京市民公共行为"课题五年来的跟踪调查,试图阐释有关课题的核心概念和具体研究思路,包括概念的界定、问卷的设计以及在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理性反思。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 1 991年和 2 0 0 1年两次抽样调查资料为基础 ,从 6个方面 ,选择了 9个主要指标对近 1 0年来北京城区居民生活质量的变化轨迹进行了初步的描述。研究表明 ,近 1 0年来 ,北京城区居民在物质生活方面有显著改善 ,但无论是 1 991年 ,还是 2 0 0 1年 ,生活质量综合指数得分都没有达到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准 ,这说明进一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仍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4.
近代北京的空间变迁与当时政治、文化背景密切相关。从帝都到国都再到故都,在城市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北京政治地位、城市身份的变化与文化传统影响了城市空间变迁的路径。帝都空间结构的解构,国都的空间开放、公共空间的开辟、消费和娱乐空间的转型,故都的文化游览中心建设,都受北京特定政治环境与文化传统影响。北京保守的政治观念与地域文化传统抑制了其现代化改造,使近代北京呈现出传统与现代相交叠的空间形态。  相似文献   

15.
孙亚丽 《社会工作》2011,(18):73-76
社区离不开一定的地域、环境和区位结构,但更重要的是人的利益共同体。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是一场具有国际环境背景但又独具中国特色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改革,它的目标不仅在于经济、环境和设施;更主要的还在人,在于人的精神、满意度、归属感和凝聚力。本文把理论上定义的社区概念和现实意义中的社区实体相结合,以北京市YF社区这一新兴公寓式社区为案例,以社会网络理论的基本观点为基础,针对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社会网络理论在当前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老年人异地养老意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地养老是指老年人离开原来的生活地到另外地方生活的养老方式。本研究通过对北京市海淀区两个社区老年人异地养老情况的调查,分析老年人对异地养老的意愿及需求,梳理相关政策措施中的制约因素,提出了促进异地养老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现当代作家竞相书写的对象。在现代文学作品中,北京更多的是作家追忆安详古朴生活的寄托。新中国成立后,北京被赋予了强烈的政治寓意,成为能够为民做主的精神依靠。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市场经济带来的生存压力使北京成为很多人一厢情愿的梦幻对象。  相似文献   

18.
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加大政府对住房保障的力度,逐步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住房保障体系以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越来越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将保障性住房和轨道交通建设沿线土地利用模式结合研究,不仅使得中低收入人群也有机会分得轨道交通带来的便捷和房产的升值,同时公交导向发展策略(TOD)也为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沿线的土地利用模式带来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本文梳理了1978年以来北京史研究的学术发展脉络,并结合中国城市史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对北京史研究进行展望,建议开展"城市环境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