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社科纵横》2019,(1):66-70
马克思政治哲学是在批判旧政治哲学脱离现实生活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基础上形成的,这就使其呈现出不同于其他政治哲学的理论特质。一是马克思政治哲学以历史主义为方法论,以超越应当的逻辑为立论之基,具有科学性和价值性。二是马克思政治哲学以人类社会为立脚点,以实践思维方式为根本特性,具有批判性和实践性。三是马克思政治哲学以人类解放为最高价值诉求,以无产阶级革命为实现方式,具有人民性和革命性。这三大理论特质是相互联系、内在会通的。马克思政治哲学理论特质的明析,有利于我们更加准确地理解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理论定位,对深入推进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的再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在理论哲学中不成其为一个重要问题,而在实践哲学中则是一个根本性问题.但现代实践哲学中对这一问题的处理也存在着种种困难,还须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哲学总是面向于人的存在,<文化哲学>作为中国的实践论文化哲学研究论纲是中国传统文化实践特质的反映,表达着作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核心的强烈的历史使命意识和关注现实生活的时代观念,它面向人的现实性存在,以对社会历史的现实发展为关切,不是源于人的求知本性的理论兴趣,而是源于人的现实生存与社会发展的实践需要,因而在其本质上也是实践的.实践论文化哲学研究的兴起既是中国哲学自身发展的结果,也是对世界范围内引人注目的文化研究的回应,但更重要的表现着对社会历史尤其是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发展考察所形成的认知逻辑.实践论文化哲学的研究尽管以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的现实实践为目的,但不同于动物本能性活动的人类自觉实践决定了其必然包含理论理性文化哲学研究的基本论题和实践理性文化哲学研究的基本论题.  相似文献   

4.
理论哲学的范式与马克思哲学关于“实践”的有限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哲学的理论哲学范式是在"存在"本体论的逻辑终端中,或在"内在意识"的思维至上性中加以确立的,这就意味着西方哲学的范式本质上是一种"理论形态",是将自在世界或现实世界纳入"意识"范围内的理论描述和精神映象.这种理论哲学的范式其基本目标是提供某种永恒不变的普遍性解释,这种解释是跨越"时空"的,超越"历史"的,因而在总体上具有"无限性"的特点.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方式与西方哲学的理论范式根本不同,其面对的对象是"现实世界",这意味着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思考方式既受着"时空"的制约,又有"历史"的因素参与,表明马克思哲学有其"现实"的"实践"的功能,而这一实践思考方式的本质是"有限的".从这一分析理路入手,可以从新的向度上进一步把握马克思哲学的"实践"特质.  相似文献   

5.
加达默尔的解释学强调理解、解释与应用的合一,其实应用就是实践的应有之叉.加达默尔重点论述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对技艺、科学与实践智慧有明确的区分,并指出了科学的自然知识和实践的人文知识的区别.在科学呈现出一种技术化趋势,并成为一种自律的统治力量的当代,加达默尔重新恢复了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的重要性,解释学不仅是哲学,而且是一种实践哲学,它直接面对人的存在与活动,与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讨论的是人的"生存"、"自由"、"幸福"和"善的选择"等这些对人类来说最为至关紧要的问题.解释学作为实践哲学,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和理解的视角,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人的存在方式,解释学的真理可以使我们重归人文精神宝贵的精神家园,而这正是每一个现代人安身立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求是学刊》2013,(6):21-27
理论-实践问题经历了古代、中世纪、近现代的巨大变迁。从理论对于实践和制作的优先性到实践地位的提升,再到将实践还原为生产活动,理论-实践问题不仅没有厘清反而更加陷入混乱。当代理论-实践问题讨论的基本前提在于试图将实践科学化,而这种自近代哲学以来不证自明的信条本身就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7.
古希腊哲学自产生之日起就表现出超出现存世界的超越指向,并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解释世界为己任的知识论的超越理论.与此相对,马克思哲学则形成了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实践论的超越理论.从改造世界的超越使命出发,马克思把实践理解为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感性活动,指出实践表现为有限的超越活动和无限的超越指向的辩证统一,从而把实践理解为具有时代特征的社会历史性的活动.对马克思实践范畴的理解不能超出改造世界的时代背景,不能割裂有限与无限辩证统一的理论特质,忽视实践的有限特征的做法必然会促使实践泛化为抽象的本体论范畴,导致对实践的理解陷入抽象化和实体化的境地.  相似文献   

8.
伽达默尔教化解释学的实践哲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伽达默尔的教化解释学就是一种实践哲学,而且是一种新亚里士多德主义的解释学实践哲学,它强调通过后天的日常交往、练习和习惯来分享共同的信念、价值与习俗,实践共同的善;强调过一种政治的生活或共同体的生活需要共同体中每位成员的互相友爱或友善。  相似文献   

9.
《求是学刊》2017,(6):17-24
马克思主义是基于人类现代实践进程的历史科学,具有统一于实践的现实性和批判性,因而是一个内在于现代实践的开放的理论。在历史上,马克思主义阐释和构建出现了背离这一历史科学实质的倾向,这主要是:一方面形成了过多强调必然性的"经济决定论"和公式化、僵化的旧教科书体系,导致对现实的封闭性解释;另一方面,在反驳这一封闭体系的过程中,出现了主体性解释逻辑和"实践哲学"构建的抽象理论范式。对此,我们应充分理解作为历史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质,在深刻把握社会历史现实的基础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0.
实践哲学历来是哲学的主要领域之一,其中存在着众多的理论范式.实践哲学必然包含两个面向:一是关于实践的哲学,即对实践的理论解释;二是作为实践的哲学,即实际地对人们的实践发生影响.一种实践哲学范式,当这两个面向相统一时,则处于常规时期;而当这两个面向相分离时,则处于危机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走出危机的出路在于,实现"关于实践"的哲学与"作为实践"的哲学的统一,使其既能对实践作出理论解释,同时又能实际地对人们的实践发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