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标题的功能,决定于标题的地位。标题是在欣赏者与作品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读者观众总是通过标题而接触作品,而作品又总是通过标题这个媒介而获得读者观众。可见,标题这个艺术欣赏的主体(读者观众)与艺术客体之间的中间环节,与前后两部分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标题既在与读者观众的联系中发生作用,这种作用,我们称之为外部功能;又在与作品本身的直接联系中发生作用,这种作用,我们称之为内部功能。下面就这两方面的功能作一粗浅  相似文献   

2.
论李贺诗的主体精神王佃启文学的主体性包括作家的主体性和作品的主体精神两个方面。这两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作品的主体精神,是作家主体意识在其作品中的投射;而作家的主体性主要是指作家在创作中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自由性。或许是由于某种社会或政治的条框束缚太...  相似文献   

3.
量词的具象     
《现代汉语词典》里有“形象”一词,没有“具象”这个词。“具象”是新造词,在一些语言、文艺理论文章里不时可以见到。形象和具象这两个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形象有两个义项,一是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状或姿态;二是文艺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激发人们思想感情的生活图景。而具象是使什么东西显现或带上形状或姿态的意思。高尔基曾在《给两位青年作家的公开信》中说:“作家的作品要能够相当强烈地打动读者的心胸,只有作家所描写的一切——情景、形象、状貌、性格等,能历历地  相似文献   

4.
误读和曲读是客观存在的,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曲读出于读者的故意,而误读是由于读者所依据的社会文化阐释体系与作者创作时所处的阐释体系不同而发生的。误读既有积极性又有消极性,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误读观,对文本进行多重理解,促进民族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学校职能与教育功能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学校职能可分为教育职能和非教育职能,以及由二者所产生的派生职能。学校的教育职能包括使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非教育职能也称工具职能,它包括服务社会大环境、服务周围小环境、谋求自身发展;派生职能主要是指在教育职能与非教育职能发挥过程中所产生的附带效果。学校职能的发挥受国家、社会和自身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学校应以教育职能的充分发挥为基础,根据自身条件选择性地兼顾其他职能,处理好一元与多元的关系,只有这样,职能的整体效应才可能是正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劳动讲究实效,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显得更为突出了,也为人们所关切。本文就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形成原因、流向及解决途径等问题,试作一些分析和探讨。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层次分析严格地讲,农业劳动力与农村劳动力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用语,后者的范围要比前者广阔,可以包括前者。因而与之相应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样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为了揭示二者的区別和联系,有必要先从层次上作个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接受美学作为一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方法论,发现了读者的重要性,恢复了文学从。“作者——作品——读者”的完整过程·接受美学者认为:首先,文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作者——作品、作品——读者两个环节,即创作与接受两个阶段。其次,接受过程不是被动的反映过程,而是主动的推动文学创作的过程,读者也是创作主体。再次,文学接受分为社会接受和个人接受,社会接受是个人接受的前提和基础。最后,文学的接受既受作品的制约,又受读者的制约。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属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体制;而“社会主义经济”则属经济制度,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经济,而社会主义社会则既有公有制又有非公有制的经济;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社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既不能用前者理解后者,也不能用后者理解前者;同样,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也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还有商品生产也并非与不同的社会制度相结合就有不同的社会属性。所有这些,都应当辨析清楚,才不致思想和理论上的混乱  相似文献   

9.
两位生平际遇颇有相似之处的作家,截取了有着惊人相同表象的家庭题材,运用朴实、严肃的写实手法,为后世留下了两部悲剧式的男女“情爱”故事,同时,也向现今读者展示了两幅有着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特色的社会历史画和风俗画。但是,尽管这两部巨著有着如斯相似之处,若略加分析,我们还是不难看出,它们实际上是“表相似而实殊异”的。别林斯基在《论文学》中指出:“艺术,就其内容而言,是民族的历史生活的表现。”没有一个作家可以站在真空中纯客观地观察和反映社会现实,而相反,他们大多总是站在自己民族和阶级这个圈子中,在他们的“身世、教养、生活方式等等所形成的思想意识的操纵”下(茅盾语),去接受或排斥、喜欢或憎恨他所接触到的一切事物。因此,作为处在两个民族、两个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内的作家,虽然他们的创作从题材到作品艺术本身都有着某种相似之处,但其作品中终究还是不可避免地烙有不同民族和阶级的时代性印记的。 我们不妨将两位作者及其两部巨著作一个系统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0.
接受美学是当代西方文学研究中的一种新兴的方法论。其核心理论是把文学作品看作是为读者阅读而创作的。作品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不能由作品自身实现。他们视“作者──作品”为创作过程,视“作品──读者”为接受过程,这两个过程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文学过程。前苏联学者梅拉赫称之为“动力过程”,并且认为,读者在“动力过程”中,不是被动的反应环节,而是主动的。作品在接受活动中为客体方面,读者为主体方面,两者的关系是辩证的:读者阅读作品是驾驭者,阅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过程,同时读者实现…  相似文献   

11.
“形象大于思想”是一种规律性的文学现象,也是文学理论探索的重要课题。过去,人们对这一现象的认识和理解都是着眼于从作者到作品的单向流程,而没有为读者在文学接受过程中对作品信息的反馈作用留下席位,更绝少有人明确地把读者的阅读实践活动同作家作品联系起来进行动态的思考。本文就试从读者接受的角度,来重新认识一下这个古老的文学现象。文学作品中形象所显示出来的思想意义超越或违背了作家的创作意向,具有着作家  相似文献   

12.
文本的唯一性和读者的多样性决定了误读是不可避免的。多元解读与误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过度”阐释将会使多元解读演变成误读。误读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防止“曲读”的同时,应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并尽量做到尊重文本,尊重作者意图。  相似文献   

13.
在艺术活动过程中,作者与读者、作品与欣赏密切相关,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这种联系,在以往的研究中却被分开了。我们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作家和作品上,甚至用对作家和作品的研究替代了对艺术过程的研究,结果出现了理论上的空白,使我们对生动的艺术活动过程无法作出完整的阐述。为改变这种落后状况,固然需要自己作艰苦的探索,同时也要吸收别人的研究成果。近年来,我们对六十年代兴起的、以研究作家、作品和读者关系为使命的西方“接受美学”理论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是很可  相似文献   

14.
“文化”与“文明”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一般来说,“文化”是相对“自然”而言的,而“文明”是相对“野蛮”而言的。自然科学属于文明范畴,但又是人类普遍文化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论社会技术在技术哲学中的重要地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会技术"是技术大家庭中的一个重要成员,是人类改造社会的实践性知识体系;社会技术是社会科学发生作用的中间环节;社会技术与自然技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社会技术是技术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6.
社会技术在本质上表现为方法、手段、技巧、经验等,它的研究范围和对象集中在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层面,社会技术的目的和功能在于整合重组社会关系,规范社会交往,从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发展。社会技术以体制、政策、制度、规范、程序等不同形态广泛地外化于社会关系各领域,与社会科学、自然技术、社会工程、技术社会化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重大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教书”与“育人”的关系进行探讨,分析目前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的“取代论”和“分工论”的偏颇,论证了“教书”与“育人”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有统一,又有差异的两件事。教书不能取代“育人”,但又无法截然分开。两者是乳水交融、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本文还对教师怎样才能搞好“教书育人”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文学欣赏的差异性,是一个人所共知的文学现象,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指的就是这种差异性的表现。对于文学这个有机统一体来说,创作和欣赏是两个同等重要的环节。在创作阶段。作家基于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理性思考,用语言通过一定形式创造出反映一定生活和作家观念的作品,但是至此为止,作品的价值仅仅处于潜在状态,只有经过欣赏者的观照,才能实现其存在的价值。只有达到这一阶段,才可以说,作品最终完成了其文学使命。问题在于:文学作品的创作和欣赏两个阶段,并不是完全呈现着线性承接,而是呈现着芭蕉叶状的复杂结…  相似文献   

19.
一关于中国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性质及其斗争形式,既在实践上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又在理论上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这个问题为什么在实践上极为重要呢?这是因为中国工人阶级必须先后领导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性质两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革命;而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来说成为友人或者成为敌人,不但会  相似文献   

20.
西辽河流域古代历史文化发展,自新石器时代以至于青铜文明时期,无疑创造了中国古代当地历史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阶段。在这个具体的历史过程中,西辽河流域事实上孕育和发展了两种面貌与风格截然不同的考古学文化序列,即目前已知居住于主流位置的红山诸文化序列和目前尚处于探索、发现阶段的另一种渔猎、畜养业经济成分明显的“井沟子类型”。古代西辽河流域客观存在的两种考古学文化序列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文化发展现象,无疑会对目前广泛探索的游牧文化起源问题,起到巨大的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