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同意社会主义经济存在竞争,但不同意“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产物”的观点,不同意把商品经济作为竞争产生的唯一的、决定的条件。我以为,竞争是一定所有制条件下人们经济利益关系矛盾的产物。从竞争的内涵看。列宁指出:为共同市场而劳作的独立生产者之间的关系叫做竞争。独立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实质就是人们经济利益的关系。因此,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关系的竞争,反映的也只能是人们相互间经济利益的关系。从竞争的动因看。竞争具体表现为争夺市场的势力和地位的斗争,似乎竞争产生的根源是商品经济。其实,商品交换本质是人们经济利益的交换,没有不同所有者的经济利益,商品生产和竞争不会出现。商品生产和竞争之间不存在谁产生谁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就社会主义竞争存在的客观基础、意义及其和资本主义竞争的根本区别等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一) 人们往往把竞争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联系在一起,作为资本主义的特有经济范畴。其实不然。竞争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是商品内在矛盾的产物。列宁指出:在商品生产处于萌芽时,手工业者之间就有薄弱的竞争。(参见《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宁全集》第三卷第297页)在封建社会,行会的垄断,并没能消灭竞争。到了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发展到最高  相似文献   

3.
广告原是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必然产物。它是随着商品生产的发生而发生,也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商品生产的高度发展,自由竞争日趋激烈,广告逐渐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普遍的商业手段。我国实行的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是我国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一些同志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不存在商品经济。其实,商品经济的基本内容就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两者之间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商品经济依于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它的存在和发展及其特点都与特定社会中占居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相联系。探索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经济的性质和地位问题,应从这些方面着眼。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但不排除商品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商品经济是一种经济形式,它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都是存在并得到发展,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高度发展而具有普遍性。商品经济是相对自然经济而言,它的出现和  相似文献   

5.
商品经济是指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只要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可以说是存在着商品经济。不能认为只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成为普遍形式时才存在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仅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不存在商品经济。列宁谈到历史上商品经济时就不限于资本主义经济。他  相似文献   

6.
垄断与竞争是社会商品生产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产物,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将垄断与竞争视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经济生活的特有范畴,或帝国主义阶段的主要经济特征之一而列为理论“禁区”。但事实上,我国长期以来是存在垄断现象的,而竞争则在我国确认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过程中也已产生。为此,对我国现阶段的垄断与竞争问题我们很有必要予以正视并研究。本文将就我国金融业的垄断与竞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基本矛盾的特殊性马克思曾经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生产作过这样的分析——商品所内含的劳动二重性决定了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二重性,价值与使用价值矛盾的进一步演变,必然表现为商品与货币外部对立的形式.在商品经济的上述矛盾中,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是其它矛盾产生和存在的基础.在私有制条件下,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这对矛盾就表现为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了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在私有制条件下,由于商品生产是私人生产,商品是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在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这一目的的实现与商品经济的关系有必要进行充分地研究。 一、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经济的客观必然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是不存在商品生产的。马克思说:“在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里,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耗费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不表现为它们所具有的某种物的属性,因为这时  相似文献   

9.
蔡馥生和卓炯同样主张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分歧在于卓炯认为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只有一个,即社会分工,因而到共产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蔡馥生认为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除社会分工外,还有私有制,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都会消亡,被发达的产品经济取代.蔡馥生认为卓炯片面夸大了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制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竞争是人类商品经济社会中的一种恒古久远的现象、是一般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在商品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即市场经济时也不可能没有竞争。在商品生产中,竞争就其动机和目的来说,是参与者为实现各自利益而展开的比较和较量运动。商品生产者在其从事的经济活动中通过什么形式在利益上进行比较和较量呢? 众所周知,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条件下,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什么时候生产、为谁生产、在什么地方生产纯属高品生产者私人之事。谁山不知道市场对某种商品的需要量是多少,也不能准确地了解其他商品生产者投入市场的同一种商品的数量是多少。因此,商品一旦投入市场,在卖者之间、买者之间以及买卖者之间都会发生竞争。供不应求时,买者之间彼此争购,会诱发商品价格上涨,这样就会刺激生产,增加供应。当供过于求时,卖者求售心切,会引起价格下跌。如此循环往复,使商品价格随供求关系的  相似文献   

11.
<正> 恩格斯说:“只有通过竞争的波动从而通过价格的波动,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才能得到贯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这一点才能成为现实.”这就告诉我们,竞争是实现价值规律的一种形式,而价值规律又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就是说,无论在什么样的所有制条件下,只要还存在着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就要发挥作用,因此竞争也就必然存在.社会主义企业之间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竞争,而且正是这种竞争推动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但是,社会主义企业之间的竞争,同资本主义企业之间的竞争,无论是竞争的性质和范围,还是采取的手段和所要达到的目的都是不同的.区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哪些竞争是正当的,哪些竞争是不正当的,亦即区分合法的竞争和非法的竞争,才能使社会主义企业之间的竞争保证完成国家计划和在法律的保护下,在为社会义主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前提下,正常地开展.本文着重论述法律要为正当的竞争设置良好的环境,以及对不正当的竞争要依法制裁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 人类社会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商品经济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经济从自然经济发展为商品经济,再从商品经济发展为产品经济,这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三个阶段。马克思认为,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的存在。从原始社会末期到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随着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出现和发展,商品生产和交换也开始出现和发展,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很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商品经济只起着补充作用,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才得到充分的发展,占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一 社会主义条件下依然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所未曾预料到的。然而,社会主义各国的实践一再表明,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于是,探索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尤其是全民所有制内部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就成了社会主义各国经济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产权革命:跳不过绕不过的峡谷商品经济作为商品及商品生产内在矛盾的统一体,不会为理论上的机智和超越所改变,其内在矛盾的每一步展开都是一场伟大的实践,而每一场实践都是商品经济内在规定的进一步展示。理论研究如果离开了商品及商品生产内在矛盾的展开过程和自然必然趋势,就只会距离商品经济实践越来越远;如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的观点正被作为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根据。但这个问题我认为还需作进一步的探讨。一、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商品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它与商品经济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预见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不存在商品经济的。“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显然生产资料  相似文献   

16.
市场竞争是商品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就必然存在市场竞争。我们正面临着市场竞争的挑战,为了在竞争中取胜,有必要认真研究当前市场竞争的特点和我们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现阶段是不是商品经济改革要求松绑,首先是思想松绑、理论松绑,从“左”的桎梏里解放出来。商品流通体制改革中在思想上、理论上是否真正的松了绑,是否从“左”的桎梏里解放出来了,我以为承认不承认我国现阶段是商品经济,这是一个重要标志。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经济是不是商品经济。这个问题是研究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根本理论问题。如果是商品经济,那就应当按商品经济的要求来进行改革;如不是,就不能按商品经济的要求进行改革;如果半是半不是,那就不能完全按商品经济的要求去改革商品流通体制。现在大家都承认,我国历史上商品生产很不发达,要建设四个现代化,就必须发展商品生产。  相似文献   

18.
有些同志认为,马克思曾经把私有制和社会分工看作是商品生产产生和发展的条件,既然商品经济以私有制为基础,因此,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商品经济是难以并存、难以相溶的。上述观点误解了马克思的原意,也不符合客观事实。马克思多次提出并论述了这样一个论断:在原始社会中,以原始公有制为基础的共同体之间的交换,产生了最初的商品交换。由于反作用,在原始共同体内部也出现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因而,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最初产生于公有制基础之上。也就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科学命题,这是对只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否认存在商品经济的传统观点的突破。既然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就必然存在并发生重要作用。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就提出了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的观点(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351页。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经营者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他们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试对这个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一、企业经营者是在商品经济的海洋里,经过竞争考验而优选出来的强者 企业经营者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做为一个完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