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品的短缺,供求的不平衡,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在任何一种经济制度下都会出现,即使是在生产过剩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也不是所有的商品每时每刻都是供过于求的。因此,问题的根本不在于商品是否短缺,而在于这种短缺状况是否具有长期性和普遍性,是否不断地把这种状况再生产出来。如果这样,社会经济就是一种短缺经济。从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角度来看,短缺经济的最大弊端是扭曲和扼杀了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是市场上直接发生作用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社会主义经济计划调节的性质、内容、形式、对象作了论述。作者认为,利用市场机制的作有是计划调节的内容,把它称作市场调节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自改革开放,先后经历了三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转折:第一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工作为中心”;第二是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三是从“短缺经济”转向“相对过剩经济”,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迄今为止,我们基本上实现了以经济工作为中心,市场化改革也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但对于经济发展新阶段的特点和规律,却知之甚少、知之甚浅。近几年来,由于内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引发了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甚至出现了通货紧缩的现象。因此,在前两个转折(以经济工作为中心和经济市场化)仍需…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理论界不少同志接受了科尔纳“短缺经济”说,给社会主义经济贴上了“短缺经济”的标签;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始终处于“紧运行”之中,社会主义市场也只有一种形态,即短缺的市场态势。然而,近年却出现了与之相异的另一种市场形态——疲软的市场态势。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形态进行重新的、全面的认识。 从实证角度考察,我们可以发现,社会主义市场形态有三种。一种是市场过热态;另一种是市场疲软态;再一种是市场兴旺态。本文拟对此三种市场形态的内涵、成因及对策作一些简略分析。  相似文献   

5.
我国已从“短缺经济”过渡到“过剩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是当前最为突出问题。为应对知识经济来临的挑战,作者从分析知识经济基本特征人手,提出应优先发展先导性的教育产业,并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壮大第三产业、发展环保普和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步伐。  相似文献   

6.
实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十五”规划的必然选择。在短缺经济时代我国对产业结构主要是采用适应性调整的方式,而“十五”规划期间我国经济已经处于相对过剩的时代,市场需求约束、生产相对过剩、有效需求须向现实需求转化等客观条件的变化,使过去的适应性调整已不再对当今的产业结构调整有效,取而代之的应是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一书中曾提出:在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的关系上,应是“计划调节市场机制,市场机制调节企业经营活动”。并具体说明,计划机制调节市场机制,就是国家主要采取参数调节的方法把市场机制作为调节对象。“市场介于国家与企业之间,国家利用货币发行量、中央银行利率、税收政策等经济手段调节市场……而企业接受市场机制的调节,根据市场机制的变化安排经营活动”注。现在看来,这个思路基本上还符合十三大报告中提出的关于新的经济运行机制的构想。  相似文献   

8.
中国买方市场的形成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 ,我国长期存在的短缺经济状态已告结束 ,经济运行中供求关系处于供大于求的严重失衡状态 ,中国遭遇了“过剩经济” ,现在已经形成买方市场。然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买方市场 ,具有不同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买方市场的若干特点 ,中国买方市场的潜力也远比发达国家大得多 ,中国市场还明显地存在诸多待开发的领域。正确认识中国的买方市场 ,探寻商机何在 ,对于开拓市场至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我国国民经济已由短缺经济转为低水平的结构性过剩经济。过剩经济不应加大高新技术投资力度 ,建立资本市场为高科技产业发展提供多元支持 ,发展风险投资 ,促进我国高科技的产业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分析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十大效应的基础上,以收入分配是否有利于经济增长为标准,重点通过比较分析方法探讨了在短缺经济和过剩经济条件下非均等化收入分配与均等化收入分配的不同的增长效应,提出了在短缺经济条件下适度非均等化收入分配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而在过剩经济条件下适度均等化收入分配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命题,并揭示了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关系调整的政策依据和含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人们对市场机制及其作用研究的的很多,这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对市场机制作用的局根性分析和估计不足,以致在强调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忽视了对其消极作用给予必要的限制,在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的同时,忽视或者弱化了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节。因此,恰当评价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功能,分析市场机制作用的局限性,有助于正确认识市场调节和计划调节的相互关系,明确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职能,促进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论资金范畴     
在社会主义经济生活中,资金是人们熟悉的一个经济概念。什么是作为经济范畴的资金,它的真实涵义是什么?却不是所有的人都清楚的问题。翻开有关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和经济学辞典,也难找到一个对资金范畴所下的科学定义。因此,资金就成为一个没有确切涵义到处可用的概念了。比如,有人把钱称作资金;有人把物资的货币表现称作资金;有的说“在社会主义企业里的货币就是资金”;有的则把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表现称作资金,等等。这种情况,无论是对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建设,研究资金的运动规律及其经济效果,还是对于指导实际经济工作和我国当前的经济改革,都是很不利的。本文打算对作为经济范畴的资金及其定义作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13.
1998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在稳中求进的基调指引下,继续沿着“高增长、低通胀”的轨迹运行。形成目前经济运行良好态势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央行对货币发行量的适度调控,而其深层原因则在于现阶段我国正从“短缺经济”走向“过剩经济”的供求格局,尤其是投资品“买方市场”的特征日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不存在更多的物价上涨压力,反而是“市场出清”的压力迫使价格水平下降。为了巩固宏观调控的成绩,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并保持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就需要适应“买方市场”的新形势,重新构建新的经济增长平台,而启动房地产市场则是…  相似文献   

14.
<正>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关系是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讲话中提出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的带全局性的重大关系之一。正确处理这一关系对于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缺一不可。江泽民同志指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二者缺一不可。”正确认识这一点是处理好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关系的前提。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从根本上说,发挥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15.
市场机制的功能是市场机制本身的运动对社会生产所产生的各种积极作用.由于对市场机制功能的理解,直接关系到如何看待市场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设计计划和市场的结合方式等重大理论问题,因而苏联东欧各国经济学家对市场机制的功能讨论得比较热烈.从他们对市场机制功能总的分析看,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功能.  相似文献   

16.
记得在 1991年 ,正当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的观点还非常流行时 ,我受命编辑了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主题的《论竞争性市场体制》一书。该书中明确提出“把经济改革要建立的新体制概括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的目标可能更明确” ,并围绕为何与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进行了具有开创性的广泛、深入的探讨 ,充分肯定了市场机制在我国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迄今为止 ,国内不少经济学者的认识 ,实际上仍然从不同角度出发 ,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 ,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仍然问题多、难度大 ,面…  相似文献   

17.
论“社会主义资本”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社会经济条件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此资本这一范畴,同工资、利润等经济范畴一样,抽去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把它融进社会主义实践,便可演绎出”社会主义资本”这一重要经济范畴。文章从资本一般和特殊的哲学角度,紧密结合社会主义实践,分析了确立“杜会主义资本”范畴的客观必然性,论证了“社会主义资本” 的性质、特点、作用及其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传统的“自然经济——产品经济论”、“计划——市场排斥论”,到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论”和“计划——市场结合论”,进而把商品货币关系由狭小的消费品领域,扩展到包括生产资料在内的其他物质资料及某些非物质资料领域,从而把市场机制引入到资源配置系统,这是我国生产资料市场发生、发育的理论始点和实践起点。  相似文献   

19.
广播电视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起着宣传人民、组织人民、教育人民的重要作用。因其有这种特殊的功能,所以人民一直把广播电视称作“党和政府的喉舌”、“是中央没有红头文件的文件”。正因为这样,有些人则过分地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历史已经证明,意欲革除传统经济体制的弊端,而又不肯承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把整个国民经济纳入市场轨道,在市场机制充分起作用的基础上寻求计划与市场的结合,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我认为,为了使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有一个明确无误的目标模式,必须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范畴持肯定态度。社会主义也应搞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