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文  陶庭马 《理论界》2008,(6):96-100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思想原则,与人本主义有着密切的理论渊源关系,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则与人本主义有着根本的不同。人本主义和“以人为本”的出发点都是“人”,但二者对“人”的理解不同,人本主义是从抽象的人出发,“以人为本”则是从现实的人、具体的人出发。把握二者的联系和区别,对于我们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自觉坚持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人的追问有两种不同的方式 ,即“人是什么 ?”和“人是谁 ?” ,前者以理性或非理性的主体对人作出概念规定 ,并由此规定着西方哲学传统对人的理解的基调 ;后者视人之本质为问题而非答案。海德格尔以后一种方式通过“此在”作出对人的追问。在此基础上 ,本文分析了理解海德格尔的“此在”的前提 ,从此在的双重性质、此在的基本机制、此在生存的基本状态等方面对此在进行了诠释。在分析此在对理性与非理性的分歧的超越和此在对主客对立二分的认知图式的拒斥的基础上 ,本文剖析了近代人本主义与现代人本主义对人的理解的局限 ,揭示了此在的反人本主义意义 ,并提出海德格尔后期对此在的新的认识并未改变其通过此在作出的对人的追问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3.
探讨人对自然的“伦理性”关系不同于探讨人与人的伦理关系 ,这涉及到我们如何重新理解“自然”的观念 ,以及在何种意义上把握这种“伦理性”关系。只有把自然理解为“活的”存在 ,依据马克思的自然的人化、人的本质对象化的思想 ,在人的“超生命”的生命活动中才能生成和建构这种“伦理性”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所谓的人对自然的“生命价值”的创造 ,也是一种真实的人本主义的理论态度。  相似文献   

4.
“超越”作为哲学与宗教的重要问题,不仅是主客对立下的存在者化的概念,还是前存在者意义上的“超越活动”。“超越活动”是“超越的本源”,现代新儒家所谓的“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均是“超越活动”的对象化,即人通过作为“超越活动”的“爱”与“思”而成为超验的存在者,而超凡存在者“天”的生成则与人的敬畏情感与形上追求相关。因此, “超越”问题归根到底还是人的超越性问题。近年来,对于“超越”观念的讨论如此热烈,与“人本主义”背景下人的超越性问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对“人的本质”问题的追问与反思是哲学史上历久弥新的主题。费尔巴哈在对宗教神学和思辨哲学的批判中探讨了人的本质问题,创立了人本主义哲学,但他没有回答人如何从自然存在过渡到社会存在的问题。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对人的抽象理解,并在揭露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局限性的进程中,确立了实践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强调社会关系的动态性、实践性、多样性以及有机构成性等多重哲学规定。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断,是一场终结抽象的人的本质观的哲学革命,这一论断对认识作为整体的人的本质和具体的个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运动及其实践追求的实际内容。而对“人”的理解存在着“个体”和“类”两种意义上的理解。自由主义从类本质意义上抽象谈人的全面发展从而具有极大欺骗性和虚伪性,而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片面对集体主义的强调则是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误读。从马克思的本真语境出发,辩证理解个体与类的关系才是对“人的全面发展”中“人”的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7.
“价值”与“人的价值”辨析──兼论两种不同的价值思维方式李德顺怎样合理地说明人的价值,是价值论研究中的一个重点问题,也是一个难点问题。从理论上看,如何理解人的价值,一方面取决于怎样理解“人”,另一方面取决于如何理解“价值”。实际上这两方面又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理性主义的抽象人性论是西方近代人本主义对人性的基本认识。以此为基础的理性主义教育倾向于把学生看作是具有相同的理性本质,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独特性;海德格尔认为对人的存在的提问方式,应该从“人是什么?”转变为“人是谁?”;海德格尔的人之问对教育产生的启示就是:教育应该以学生的存在为中心。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的形成分为深受黑格尔理性思想影响的时期、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影响时期、与唯物史观形成同时期的成熟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时期。尽管不同时期的内容不相同 ,但都贯穿着人本主义理念 ,体现着马克思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三位代表人物卢卡奇、葛兰西和马尔库塞主要著作中的人本主义思想进行了发掘和诠释,辩证分析了其人本主义思想的独特魅力和明显缺陷。将其与马克思的“人”的学说进行了比较研究。其主旨是为正确认知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一切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一个有益的参照。  相似文献   

11.
吴雁飞 《阴山学刊》2009,22(4):75-78
传统人性论都主张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抽象的共同性。认为每个人都是一个普遍的抽象的“人”的特殊例子,每个人都以自己的现成的、静态的、固定的抽象本质为前提。海德格尔正是在对现代早期人本主义扬弃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个人的存在对于其它一切存在的优先地位,宣布只有从个人存在出发,才能理解其它一切存在。他在《存在与时间》中对此在的论述,实际上否定了那种先天固定的抽象人性,完成了对传统人性论的超越。  相似文献   

12.
关于“以人为本”中“人”的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讨论“以人为本”的时候,学界有人把这里的“人”理解为“一切人”。文章认为,不论从党的文献、从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还是从党的宗旨和目标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看,“以人为本”中的“人”,都应理解为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3.
何中华 《东岳论丛》2007,28(2):22-29
对“理解”问题的解读和探究,可以在哲学上彰显出许多富有启示性的理论进路。“理解”的可能性依据既不植根于知识论的预设中,也不植根于先验的逻辑规定中,它只能植根于人的存在方式即人的历史-文化存在的开启中。只有回归于存在论的维度,才能领会“理解”之可能性。从逻辑预设上去揭示“理解”的基础,仍然不过是假设性的,它的真实的奠基,只能到人所从属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去寻找。  相似文献   

14.
“李约瑟难题”是科技史界讨论和研究的热点之一,但不同的人对它有不同的理解。究竟谁 是谁非?通过逻辑和历史的考察,最终确定了“难题”的真正含义,在解构了两个错误的前 提之后,它只不过是一般的问题,“李约瑟难题”就变成了“李约瑟问题”。  相似文献   

15.
存在问题一直是最重要的哲学问题之一,不同时代的哲学家为此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解答。存在可以从三个维度去理解。第一,存在自身是无名的,是前语言的。在现代哲学的所谓“语言学转向”中,存在被理解为语言,哲学家们认为“文本之外无物存在”,以及“在词语破碎处,无物存在”。这种观点恰恰忘记了何为真正的存在。存在自身是不可描述的,一切描述都已经不是存在自身,勉强可以称之为“无名”,但这个“无名”已经是一种有名。恰是语言遮蔽了存在。语言所建立起来的“世界”,是无名之域后退才出现的,是次一级的存在。第二,在这个语言建立起来的“世界”之中,“看”具有优先性,视觉是存在感的主要来源。视觉隐喻不仅支配着西方哲学,也支配着整个人类文化和每个人的世界。第三,由语言所建构的世界中的存在可以分为两个大类:亲在和间在。亲在即在场,间在是非在场。亲在或此在是一切存在之根,是存在的逻辑起点。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一切存在的确认需以意识为逻辑前提。若没有意识,就没有存在是否存在的问题了。每个人的“宇宙”随着意识的诞生而开始,也随着意识的消失而终结。  相似文献   

16.
分析比较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由人联合体”中的人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关于“自我实现”的人 ,指出人本主义的困难和发展趋势 ,重新深入认识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 ,完整准确地理解《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 ,这是我们深化认识、找准前进方向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我国哲学界不少人士认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实践唯物主义”,此种解读已经陷入困境。本文指出这里的所谓“困境”是某些解读者由于脱离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本意去解读而强加给它的,同时,也使这些解读者自身在学理上陷入困境。困境之一是迷失于“语义丛林”,借用语的混乱而曲解具有明确规定性的“实践唯物主义”;困境之二是借助“文本横出”,即把马克思恩格斯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语境中撰写的著作同质地对待,任意确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作,以“实践人本主义”理解和“辩证唯物主义”理解,从两头批判“实践唯物主义”;困境之三是“对话失语”,在倡导和实施马克思主义哲学同西方现代哲学对话的过程中,逐步失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话语,特别是使之脱离“新唯物主义”的规定性;困境之四是陷入“经院争议”,脱离人类社会实践发展,罔顾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的现实性,在思维甚至语言范围内争论、辨议。本文认为只要真正尊重文本、立足实践、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本质和明晰话语,那么,我们就可以摆脱人为“困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8.
针对对人的“种哲学”的理解,高清海先生选取了历史上已在生成中的“类”概念,形成了自己的“类哲学”,以表征人区别干物的超越性存在。尽管纯粹哲学形态的“类哲学”所表达的内容是最具体的,但其形式则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此文试图通过探讨“文化选择”理论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与“类哲学”内在的一致性,更全面、深入地理解高清海先生的“类哲学”。最后试图运用“类哲学”的观点解决“文化选择”理论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一个词的用法不同,往往会产生歧异,造成长期的争论。这些年关于人道主义问题的讨论,虽然涉及了许多实质性问题,但也存在着由于对“人道主义”一词的不同理解而造成的不同意见交锋。而这种对“人道主义”一词的不同理解,与“人道主义”一词的翻译有很大关系。同时,在查看一些台湾的学术资料时,笔者发现台湾学术界对人道主义的理解与大陆也有很大差异,而这种差异也根源于“人道主义”所译指的西文不同。因此,考察“人道主  相似文献   

20.
刘镇玮 《理论界》2022,(10):30-36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思想是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存在方式和生存危机的深刻反思,达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的高峰。通过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对发达工业社会“单向度的政治”“单向度的文化”“单向度的语言”“单向度的哲学”的阐述,可以将“单向度”的根源归结为“技术理性”。为了超越“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提出了包括爱欲解放论、艺术革命论、自然革命论的革命新理论,但是这些革命新理论都偏离了历史唯物主义,最终只是乌托邦式的空想。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完善人的全面发展的文明新形态,可以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思想中获取很多启发和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