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阿尔都塞是法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他既反对当时流行于西欧共产党内的“入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潮,又反对当时马克思主义阵营内的政治实用主义和教茶王义思想.他以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为己任.有针对性地提出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上的反人道主义”的论题,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界产生了广泛的争论和影响、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阿尔都塞的思想也展开了讨论,其中徐崇温同志的观点尤其值得重视。他在《阿尔都塞的‘理论反人道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载《马克思主义研究》1997.l)和《阿尔都塞瓦经验主义认识论和马克思主义》(载…  相似文献   

2.
阿尔都塞的哲学思想有三个渊源:结构主义者拉康的“症候阅读法”、巴歇拉尔的历史认识论和科学哲学观点以及斯宾诺莎唯理论的方法论。通过对其理论渊源的探析表明,如果把阿尔都塞的思想仅仅表述为“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把他说成是结构主义者难免有些以偏概全。相反,用“唯科学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更能表达其理论特性  相似文献   

3.
哲学·科学·人道主义──评阿尔都塞“断裂”说的思想基础黄忠晶法国“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在其思想发展历程上有一个断裂时期,时间大约从1845年起;这时马克思彻底抛弃他以前的思想,包括他的哲学和人道主义。下面我们对阿尔都塞...  相似文献   

4.
阿尔都塞“断裂”说批判──兼论马克思主义的形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阿尔都塞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为界,把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划分为“哲学”和“科学”两大阶段,是有见地的。但是,阿尔都塞描述马克思思想发展史的两个观点是值得商榷的:第一,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而不是“意识形态”。哲学是“意识形态”,因而,“哲学”阶段的马克思主义不过是其“史前时期的错误”,只有“科学”阶段的马克思主义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第二,他认为,这两个阶段之间存在着一个“认识论断裂”。因而,不是马克思的哲学变革导致他的科学发现,而是恰恰相反,马克思必须“抛弃它的史前时期的错误”,必须“同…  相似文献   

5.
真理的实践标准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础。列宁说:“马克思在1845年,恩格斯在1888年和1892年都把实践标准作为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列宁全集》第14卷第129页)马克思、恩格斯在半个世纪里始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列宁、毛主席一贯强调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但是,林彪、“四人帮”根本否认真理的实践标准。张春桥胡说什么:“思想上正确与错误,决定于理论。”(1975年3月1日讲话)完全颠倒了理论和实  相似文献   

6.
阿尔都塞:理论实践与实践理论 I阿尔都塞:理论实践与实践理论I血亲情理还是理性主义--中西方德性与知识研究视角透视l海德格尔论美学之可能性试论抗战后期的新疆内向:基于《蒋介石日记》的再探讨试论1930年代商业银行对农村的投资活动--围绕农村合作社的探讨汉代的"商胡""贾胡""酒家胡"l试论中、美文化之缘·"新时期文学"与"后新时期文学"分期之我见怕我主体的归来与流放--20世纪80年代文学的疯癫话语谱系与文化隐喻l战争夹缝中的现代性追求--以西南联合大学作家创作为中心)跨文体与文体开放--关于当代文学体裁的思考)海德格尔对东亚语言的初步探问)《史记》刘邦击秦史实辨正     
刘莘 《晋阳学刊》2011,(1):79-83
为维护科学理论的自主性,阿尔都塞依据其生产性的认识论,把理论活动视为实践,使其与经济实践、政治实践、意识形态实践并列于实践结构的同一平面,从而把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转换为理论实践与非理论实践的关系。对理论与实践之关系的理论主义阐释体现了阿尔都塞反经验主义、反人道主义的立场。即使在其作了重要修正的思想后期,他也没有完全放弃先前的观念。在这个特立独行的哲学家看来,在关系到某些政治上和理论上的战略要点时,那些激进提法是必须捍卫的,“理论实践”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经验主义认识概念批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深入分析了阿尔都塞对“经验主义认识概念”的批判,提示了一个我们过去在研究阿尔都塞中完全忽略的东西,即阿尔都塞假斯宾诺莎观念所作的认识论分析。在阿氏看来,认识对象与现实对象是根本异质的;认识对象生成于独特的思维生产方式(编者加)。  相似文献   

8.
法国“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在其思想发展历程上有一个断裂时期,时间大约以1845年为界;这时马克思彻底抛弃他以前的思想,包括他的哲学和人道主义。下面我们对阿尔都塞这种“断裂”说的思想基础作一评述。阿尔都塞“断裂”说的一个重要思想基础就是:哲学总是后于科学产生的。他认为自有人类历史以来,有三大科学发现,在每种科学发现之后产生一种哲学:“数学(泰勒斯)产生柏拉图的哲学,物理(伽利略)产生笛卡儿的哲学,历史(马克思)产生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改造总是伟大的科学发现的回响。因此本质上,这种改造总是发生在事后。这就是为什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哲学落后于科学。”在阿尔都塞看来,1845年前马克思并没有自己的哲学,他只是旧的唯心主义哲学或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奴隶;直到他完全抛弃唯心主义哲学,同它们“彻底决裂”,创立了历史科学后,才开始形成他自己的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所以这时“辩证唯物  相似文献   

9.
“断裂”中的“绵延”——对阿尔都塞“断裂说”的评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阿尔都塞认为在青年马克思著作与成年马克思著作中存在着一个认识论的断裂。他的这一认识对于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本化倾向具有进步意义。但这一理论也存在着明显的形而上学性和独断性,表现出对马克思入学思想的轻视,所以我们要用辨证的眼光来审视和评价阿尔都塞的断裂说。  相似文献   

10.
阿尔都塞的理论总问题和科学认识论是他解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方法论和理论基础。他从捍卫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这一目的出发,强调应当从与近代西方哲学断裂点上来理解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革命变革,因而他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上的反人道主义论题"。  相似文献   

11.
为挽救马克思哲学的科学性,以区别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抽象性和虚伪性,阿尔都塞运用结构主义的方法,创造性地发展出症候阅读法来对马克思哲学进行科学性的“断裂”辩护,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所谓的“反理论人道主义”立场.阿尔都塞有力地纠正了当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人道主义化的倾向,捍卫了马克思哲学的科学性.但是,阿尔都塞的过度科学主义和结构主义解释,也使得马克思哲学走向了结构主义——注重形式和理论思维的过程,而缺少对现实的真正解释和改造功能;同时,人道主义与马克思主义间的关系被阿尔都塞割裂,导致一个可能永远无法取得共识的认识论与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12.
在近代西方哲学史上,斯宾诺莎的地位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斯宾诺莎哲学的性质究竟如何,却很难说在学术界取得了真正一致的看法。根据长期以来的一种说法,斯宾诺莎的哲学本体论或世界观是“唯物主义的一无论”,而他的哲学认识论则是“唯物主义的唯理论”。这种说法是成问题的。因为如果唯理论可以“唯物”的话那么反映论也就可以“唯心”了。但是哲学家的认识论又的确与其本体论或世界观是一致的。从历史上看,凡以不同的方式主张世界的本质和基础是不依赖神、人和人的思想的客观实在的哲学家,便会在解决人的认识的本质和规律的问题上遵循从物到感觉或思想的路线;反之,凡认为世界统一于某种精神原则、逻辑构造或经验要素的哲学家,便在认识论上遵循从思想或感觉到物的路线。斯宾诺莎当然不能例外。因此,对他的“唯物主义本体论”进行重新审查和评估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无论是人道主义还是结构主义 ,历史主义还是科学主义 ,都是对马克思整体思想的“人为割裂”,而非马克思自身的“认识论断裂”。施密特关于“历史与结构统一”的观点澄清了阿尔都塞等结构主义者提出的“理论上反人道主义”的不足之处 ,从而破除了“经济学语境”对马克思人道主义思想的遮蔽 ,并恢复了马克思“人道主义”与“经济学语境”相统一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4.
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理论、思想就具有真理性。真理是客观的,它“有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人类的内容”(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第113页)。因此,检验真理的标准也只能是客观的,这就是社会实践。把实践引入认识论以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尺度,使马克思主义真理论与一切旧哲学的真理观从根本上区别开来了。唯心主义把客观物质世界看作精神的产物,必然否认真理的客观内容和客观标准。客观唯心主义把“万能”的上帝、“绝对观念”视为真理与谬误的最高审判者;主观唯心主义则  相似文献   

15.
阿尔都塞认为在青年马克思著作与成年马克思著作中存在着一个认识论的断裂。他的这一认识对于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本化倾向具有进步意义。但这一理论也存在着明显的形而上学性和独断性 ,表现出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轻视 ,所以我们要用辨证的眼光来审视和评价阿尔都塞的断裂说。  相似文献   

16.
“保卫马克思”是阿尔都塞理论初衷。阿尔都塞立足《资本论》研究,聚焦“意识形态”问题,采用征候阅读法来理论地保卫马克思,捍卫马克思思想关于社会历史构成的“科学逻辑”。阿尔都塞冲撞意识形态界限的努力把意识形态的隐匿性、封闭性、统治性显现出来,从而为穿过意识形态幻象提供了理论前提。阿尔都塞在意识形态维度探讨“个人消失”难题,是对马克思“个人被抽象统治”现代性问题的深入延展,但是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精神分析”问题是从根本上错失了马克思的“解放逻辑”。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的成败启示我们要妥善处理形而上学批判和后形而上学希望的辩证关系,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政治哲学、文化哲学的当代建构。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解释涉及的不仅仅是一个普通概念,而是直接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生死攸关的命运。作为马克思主义者,阿尔都塞对此作出了自卫反击,他提出“认识论断裂”策略,断定已经被误解为人道主义的青年马克思思想并不属于马克思主义,以保卫马克思主义的纯洁性。  相似文献   

18.
梳理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研究逻辑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基础。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研究主要呈现出三种路径:第一种是病因学解释,即单一论与多因论之争中的解读路径;第二种是思想史深描,即还原马克思本人危机思想发展的语境化路径;第三种是从多领域拓展,即多维度理解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路径。关于“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是什么”的探寻铺开了一条争论之路,引发了关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如何发展”的回溯,纵向上有利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研究的深化。但更重要的是,追问“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在当代应往何处去”,这为我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9.
姬长军 《兰州学刊》2006,(11):31-34
近年来,国内就有关阿尔都塞的认识论问题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和探讨,主要包括症候阅读法、问题式、断裂说、理论实践、马克思主义是反经验主义等观点,本文对此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以期将人们对阿尔都塞的研究引向纵深方向。  相似文献   

20.
本文致力于论述阿尔都塞对人道主义和历史主义观点的批判以及他的历史观的主要内容。阿尔都塞把历史规定为一个“无主体的结构和过程” ,并由此把人道主义和历史主义的观点指认为一种具有经验主义特性的“意识形态” ,而马克思主义是与之根本对立的“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