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征求意见稿)对夫妻财产关系有许多突破性规定,但部分条款的合理性需再探讨:应在遵守一般性财产法律规范的前提下,注重反映夫妻财产关系特点;在坚持夫妻财产共有制的原则下,尊重夫妻个人财产。  相似文献   

2.
物权的取得与变动,应当通过可取信于社会公众的外部表现形式,就不动产而言,此种公示方法应为不动产物权登记。而且,为保护交易安全的需要,应当采取实质主义登记的立法模式。然而,由于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有必要承认非依法律行为变动的不动产物权无需登记即可发生效力。在不牵涉第三人的情况下,新权利人可以享有对不动产的自由支配。但如果第三人的利益牵涉其中,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仍然应当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登记是我国不动产物权公示的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动产物权公示方式只有登记这一种,《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第九条的但书规定为其他公示方式的存在留下了空间.在不动产物权中,公示与登记之间不能直接画等号,即不能认为不动产物权公示就意味着只有登记.在我国,无论是在立法上、判例上还是在学理上,不动产公示方式都不是唯一的,在登记外,还有其他的公示方式.承认不动产物权登记以外的其他公示方式,对于维护交易安全和当事人合法利益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彩云 《今日南国》2008,(24):76-77
酝酿已久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日前已出台。《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北部湾经济区的功能定位、发展重点、管理体制、保障促进措施等内容。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特别是 90年代以来城市实行住房制度改革 ,我国的不动产市场日益发达。然而 ,由于历史的原因 ,不动产交易规则很不健全。因不动产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 ,不动产法肯定是我国将来物权立法的重要内容 ,而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作为不动产法的基本制度 ,已引起了学界及实务界的普遍关注。为此 ,笔者对我国目前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存在的问题 ,以及如何完善我国的不动产物权登记立法 ,从法理的角度进行了思考 ,以求对我国的物权立法有所裨益。一、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的立法例及评析不动产物权登记 ,…  相似文献   

6.
《物权法》第九条第一款采用"登记生效主义"的不动产物权变动规则忽略了占有在不动产物权变动中的法律地位,既不符合现实不动产交易的需求,也与其他法律法规存在矛盾与冲突,给司法实践中如何适用不动产物权变动规则带来困扰。物权公示与物权变动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其属性完全不同;交付占有作为不动产物权变动的方式符合安全、效率、公平的价值;从相关立法规范考察,我国法律法规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以及外国不动产物权变动立法都赋予了交付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物权法应明确交付在不动产物权变动中的法律效果,交付要件主义加登记对抗主义的不动产物权变动模式应是我国立法和司法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古今中外关于不动产物权公示制度的历史及内容分析,通过对物权公示的对象及功能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物权法草案》第九条规定不符合我国国情,应当修改为:“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可以以登记、交付不动产、交付不动产证书以及公证等可以证明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的事实的方式为之;但未经登记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这样的立法既符合我国实际情况,也符合民法中当事人意思自由的基本理论,还足以保护善意第三人。  相似文献   

8.
我国民法理论没有将矿产资源物权作为不动产物权的一部分。传统民法教科书中,只论及采矿权。本文作者认为,矿产资源应当划入不动产物权中;在不动产矿产资源物权权利群中,包括矿产资源所有权;并在矿产资源所有权之下派生出探矿权、采矿权和矿地使用权。  相似文献   

9.
不动产物权期待权仍属于债权,其源于生效的不动产物权变更合同,此合同的生效是之后物权变更的必要条件。不动产 买受人与金钱债权的债权人之间出现的不动产物权期待权与抵押权权能的对抗,实质是二者在优先对抗属性方面的排序问 题。在法律评价范畴,应当将不动产物权期待权的优先对抗属性前置,使其可以对抗部分优先权人。《执行异议和复议规定》以 及部分裁判文书赋予不动产物权期待权对金钱债权执行的阻却效力,此阻却效力的增强理应从不动产物权期待权本身的属性 方面寻找依据,应着重加大社会公共利益和不动产交易稳定性这两项影响因素的权重。  相似文献   

10.
新政新知     
《社区》2013,(21):6-7
民政部:养老机构虐待老人等最高或可罚3万 由民政部起草的《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征求意见稿)》和《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养老机构有歧视、侮辱、虐待或遗弃老年人以及其他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情节严重者处以3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1.
根据金融共生理论,房地产市场中地产开发商、个人投资者和商业银行间存在一种金融共生关系。通过构建三者的金融共生模型,可以得知房地产市场存在结构性缺陷。而不动产投资信托这种投资方式可以解决房地产市场所具有的这种结构性缺陷,从而可以规避房地产投资的金融风险,避免美国"次贷危机"式金融危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物权法定原则中的种类法定和内容法定不能一体对待,内容法定仅仅是法律对物权内容的轮廓式规定;主张以习惯法对物权法定原则进行缓和的观点,在理论上和实证上并没有切实的根据;物权法定原则固然过于刚性,但其剐性可以由民法相关规定加以缓和。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房地产市场现状的深入分析 ,研究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以制度经济学为理论依据 ,评析了影响与制约现行房市正常运行的制度性障碍 ,提出制度创新是激活现行房市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4.
房地产证券化可行性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分析研究并借鉴了国外资产证券化的先进经验基础上,总结了国内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实行房地产证券化的构想。主要旨在解决三方面的问题:我国实行房地产证券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我国实行房地产证券化的运作模式;房地产证券化的难点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入世,上海房地产业政策取向和企业的应对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上海房地产业政策的演变过程来看,中国加入WTO后将影响上海房地产业的政策,根据加入WTO后上海房地产业政策的取向,企业应加快经营机制转变;改变经营策略,实施品牌战略;树立创新意识和加快人才培养,提高企业素质。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国房地产金融已经远远跟不上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速度,目前各地保障性住房的融资瓶颈问题凸显,各地正在积极探索解决途径。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到今天,房地产金融改革的思路必须明晰起来,基于虚拟经济分析框架的房地产虚实二重性研究为确定今后房地产金融改革提供理论支撑。房地产金融的发展必须同时兼顾房地产的虚实二重性,使政策性房地产金融与商业性房地产金融协同发展。唯如此,中国房地产市场才能稳定、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房地产资金来源结构的角度入手,探究西安市房地产价格的不合理上涨,根据1995—2008年西安市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与房地产价格数据,在利用ADF法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的基础上,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模型对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变动与房地产价格变动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内贷款、利用外资与房地产价格的变化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其他投资与自筹资金对房地产价格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我国房地产库存过高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从顾客偏好角度,运用市场均衡理论建立单因素库存压力模型,分析房地产顾客预期价格对库存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博弈理论建立三维博弈模型。根据博弈结果构建多因素库存压力模型,对房地产价格、质量、服务对房地产库存的影响展开研究,指出库存压力并不仅仅受房地产实际价格影响,也受顾客及开发商对房地产价格、质量、服务三个主要因素的预期及偏好影响。  相似文献   

19.
论海南发展旅游房地产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旅游房地产的内涵特征入手 ,分析了海南发展旅游房地产的内部和外部条件 ,指出发展旅游房地产既是转变旅游业发展模式的重要举措 ,也是重振海南房地产业的有力手段 ,对海南社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寿险公司在试水养老地产的过程中面临诸多风险,不仅制约着养老地产行业投资者的积极性,也不利于解决中国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产业供给短缺的问题。因此,建立科学的风险指标体系对养老地产投资风险进行定量评价,既能让养老地产的投资者及时进行风险识别及风险管理,又能促进中国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量化分析寿险公司投资养老地产的风险,选取5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构建寿险公司投资养老地产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作为评判的标准,构建出寿险公司投资养老地产风险综合评价模型,并以HZ寿险公司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认为:寿险公司在投资养老地产过程中面临政策、市场、经济、筹划、运营5个方面的风险因素;HZ寿险公司的养老地产项目总体风险偏高,但总体风险偏向于一般风险水平,因此合适进行房地产项目的开发与投资;从单因素评价结果可以看出,“政策风险”“有效需求不足风险”“管理与服务风险”风险级别较高,是寿险公司在今后投资养老地产过程中重点关注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