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是一个自相矛盾的谬误体系。依照当代西方经济学自身公认的逻辑前提分析 ,其体系中内涵的寻求具有客观或社会普遍意义的“社会总产值最大化”、“社会福利最大化”、“社会最优制度结构”等等 ,都在逻辑上自相矛盾 ,都不具有真理意义。  相似文献   

2.
经济理论中的福利国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试图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来解释建立社会保障的理论依据 ,并以此来诠释西方福利国家存在的理性缘由 ,以期在主流经济学和社会保障及福利国家之间建立一个对话渠道。在这个基础之上 ,试图运用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来论证社会保障的建立和福利国家的存在不仅仅是由于“社会正义”的需要 ,更重要的 ,它还是由于“经济效率”的原因。本文首先对战后西方世界正式宣布确立福利国家以来半个世纪中西方经济学研究社会保障和福利国家的学说史做一个概要性的回顾 ,对每个阶段的研究特点和热点问题予以分析讨论 ;然后着重对 2 0世纪 80年代至今西方经济学研究福利国家的成果和现状设立单独专题进行评析 ,即分别从宏观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公共物品和公共选择理论等几个方面就社会保障和福利国家的效率功能进行私人保险市场与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效率比较 ,以期对失业、医疗健康、教育和养老等领域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存在根据给出结论。  相似文献   

3.
西方经济学中的福利国家理论比福利经济学出现还要早一些,而且其涉及的范围更广泛;它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有极大的影响,对西方国家近几十年的社会相对稳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且,西方主要国家大多自称是“福利国家”.因此,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无疑能对我国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具有借鉴作用.一、西方福利国家理论的发展与福利国家的形成在本文经济学中,“福利”是一个争议较大且认识比较模糊的概念.传统的看法是以一国的国  相似文献   

4.
我们基于下述理由研究福利经济学的制度理论 ,首先 ,福利经济学采用规范分析的手法 ,涉及价值判断 ,没有多少实证分析 ,基本上不采用数学、边际增量的研究方法 ,力求说明“应当是什么”的问题 ,这与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是一致的 ;其次 ,福利经济学家是应用价值判断来分析和评价“制度”的 ,诸如资源配置的制度 (机制 )、收入分配制度 ,等等 ,带有很强的心理学、伦理学、法学色彩 ,这种看法也基本符合制度经济学对“制度”概念的界定 ;最后 ,福利经济学家主张的政策措施 ,本身就是一种制度。阐述福利经济学对制度的看法并将其与马克思的制度理论进行比较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产权制度:马克思与西方学者若干理论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权制度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共同关注的经济范畴。西方学者S·佩乔维奇曾说:“马克思是第一位有产权理论的社会科学家。”①此话没有言过其实。单就《资本论》而言,堪称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第一部较完整的产权经济学体系。本文对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与当代西方  相似文献   

6.
杨龙 《理论与现代化》2002,(2):62-64,73
作为当代西方经济学中新起的学说,公共选择学派和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政治问题。这两个流派在一个基本出发点上一致,即把经济学中“交换”这一核心概念向政治学领域推广,把政治过程看作是选民与政治家或官员之间的交换,把制度的演进看作是社会中行为主体之间交易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樊纲同志在《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一书下篇中,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具体理论问题进行比较所提出的某些观点进行商榷。指出:社会必要劳动的第二种含义与劳动价值论相一致,社会必要劳动的二重含义是统一的;马克思的价值一价格理论是科学的,并不存在所谓的片面性问题;在分配理论方面,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也不存在所谓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一、公平与效率问题的由来及相互关系1、问题的提出经查证,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原属于西方经济学中的福利经济学范畴。英国经济学家庇古(1877-1959年)开创了西方福利经济学的完整体系,因此被西方经济学界推崇为“福利经济学之父”。从庇古开始,西方福利经济学家一直把收入再分配和资源有效配置作为重要课题来研究。他们一致认为.资源有效配置问题──亦即提高效率问题对于增进福利是毫无疑义的,但是针对收入再分配问题,是不是需要以“收入均等化”作为准则,却有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如何正确处理“收入均等化”与效率的关系问…  相似文献   

9.
关照德性价值、关照德性的本体存在意义,应当成为当代经济学和哲学联盟的主流意识。经济哲学的再度崛起,与20世纪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经济人”假定所遭遇到的困境有直接关联。西方主流经济学背离古典经济学“经济人 道德人”的理论传统,它把“个人”的社会性本质、制约个人的制度因素、法律因素、文化因素、道德因素等抛置不顾,而以单纯抽象的理想“经济人”———即最大化地追求和实现个人利益的人来代替生活世界中“现实的个人”,并依此为基础来从事经济的运作和研究,其后果就是:对经济学的考究愈来愈注重其“工具理性”、“技术理性”层面…  相似文献   

10.
当前极有必要用完整的关于马克思经济学逻辑体系构筑学说来指导和建立科学的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通过对马克思经济学逻辑体系构筑学说与西方范式理论的比较,提出关于转轨型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体系总体框架设计。  相似文献   

11.
西方福利经济学的发展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福利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本文对早期福利经济学、旧福利经济学、新福利经济学及福利经济学的发展作以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12.
随着“福利国家”危机的加深,英国社会保障制度受到严峻的挑战。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其根源何在?对此,需要从英国社会保障的模式类型出发进行探讨,并结合其体制特征加以分析。本文通过对英国社会保障的研究,为我国构建新的切合国情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参考,以便在社会保障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指导上尽可能避免失误,降低转轨的成本。一、现行体制:类型与特征英国社会保障制度在西方国家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英国不但是世界上第一个“福利国家”,而且是一个典型的“福利国家”。这里“典型”二字具有两层涵义:首先,英…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樊纲同志在《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一书中所提出的以"标异而求补"的方法,在分析两大理论体系的片面性和"片面的科学性"的基础上进行新的理论综合──马克思主义新综合,建立新的经济理论体系的主张,进行商榷。提出我们所需要的不是搞马克思主义新综合,而是马克思主义新发展,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结合当今世界和我国经济的实际,有鉴别地吸收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份,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建立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一、中国经济学存在的含义经济学作为研究一般经济规律的学说,从来没有以国别分类过,如我们知道有剑桥学派、奥地利学派等说法,但从来没有人分英国经济学。奥地利经济学。也不可能进行这种分类,因为像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等不存在“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的异变现象。但是,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经济背景,世界上从来没有过一致的经济理论,即使是最基本的价值理论、经济学分析方法也有较大的理论冲突。因此,要明确中国经济学的存在性和理论框架,就必须明确中国经济学概念的含义。首先,西方经济学中的“西方”二字具有政治的…  相似文献   

15.
新、老制度经济学在逻辑起点和起点范畴、核心范畴、逻辑主线及理论构件等方面都各自有一定的特点,更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处,主要表现在逻辑主线和理论构成的方式上。新、老制度经济学逻辑主线是方法意义上的主线,一个在明,一个在暗;老制度经济学并不是没有统一的理论体系,而目前的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体系也呈现出开放的、松散的特点。老制度经济学是一个“保护伞”,新制度经济学是一个“共识集合”、一个“集众多学科于一体的企业”,总体上,二者之间并非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一脉传承的。  相似文献   

16.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重点已逐渐脱离哲学领域,西方激进经济学的崛起正是这一新动向的具体体现。一、激进经济学概况西方激进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激进经济学一般泛指一种批判正统经济学、主流经济学或权势(establishmen)经济学的具有激进色彩的经济思潮,少数西方学者认为后凯恩斯主义、制度经济学、独立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斯拉法主义或新李嘉图主义也应包括在内。①它甚至可追溯到自有政治经济学以来便存在的反对当时的正统或主流经济学的早期激进经济思潮或“持异见经济学”(Economicsosdissent)②。狭义激进经…  相似文献   

17.
从西方制度经济学的崛起看我国经济理论的重构曾昭宁(西安石油学院经济管理系)从公平与效率分析到制度分析从理论自身的逻辑发展上,公平与效率各自的发展都将走向制度经济学。(一)以公平为“切口”,运用“超经济学”的方法走向制度经济学。这是西方众多制度经济学家...  相似文献   

18.
人本主义是一种从人本身解释世界的思想理念。西方国家的经济自由化、市场化进程以及主流经济学的发展路径与西方人本主义哲学观是互为表里的。然而,人本哲学与人本经济学在本位观上存在着重大差异,前者强调个人本位,后者强调社会本位。通过两种学说思想的比较,可以看出其间的差异;通过从“自我主体性”出发,又统一于主体与对象“互主体”的前提之下,并最终收敛于主体自身发展的价值尺度这样一个逻辑思维体系,再对主流经济学的个人本位与西方传统人本经济学的社会本位观进行糅合与理论补正,可以形成人本经济学理论新思维;通过建基于人本经济学思维之上来表明其学术旗帜的独立性及其与主流经济学、西方传统人本经济学的关联与正面对比,可以为确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供基础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王淇 《人文杂志》2023,(6):63-71
分配问题是《孔门理财学》的核心,但其研究价值长期受到该书之纲要“消费和生产”的遮蔽,而为学者所忽视。本文主要展现陈焕章对儒家分配正义观的思考,兼及与西方分配正义学说的比较。一方面陈焕章主张按生产能力分配,并用“禄以代耕”合理解释了不同劳动的价值大小;另一方面又通过“不与民争利”原则限制差等,使其更符合公平正义。陈焕章之所以如此重视儒家的公平分配,是因为要回应工业时代中国何以生产滞后的问题,故而他对西方分配正义学说和经济学方法的使用是一种移花接木、六经注我的形式。  相似文献   

20.
创建以“合作”为主线的新经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经济学精神的不同理解,形成了完全不同的经济学理论体系。有人以最大化追求作为经济学精神,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以竞争为基础的完整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其实,重视竞争在经济学中的地位只是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在实际经济运行过程中,“合作”一直以“竞争”的另一面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构成人类经济关系的另一道风景线。在未来经济学发展过程中,“合作”极有可能成为新经济学的一条主线,导致经济学的革命。而由于传统文化的长期积淀,中国很有可能在未来经济学的创立中发挥积极作用,而这又有赖于中国学术界的艰苦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