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人民夺取胜利的伟大旗帜;它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方向,是马列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它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极大地推进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它孕育了邓小平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渊源和理论先导。新中国的光辉成就与毛泽东思想分不开。  相似文献   

2.
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崇高地位及其杰出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恩格斯于1895年8月5日逝世到今,已经是100周年了。在这100年的历史发展中,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发展和传播是很不平衡的,既有过它发展的高潮和广泛传播的时期,也有它发展的低潮和受到严峻挑战的时期。特别是原苏联东欧社会主义诸国的逆变,使马克思主义遭受到本世纪以来最大的挫折,陷入了低潮。因此,在纪念恩格斯逝世100周年之际,全世界将会有很多人举行纪念活动,以期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总结与探索,把社会主义事业向前推进。在国内,许多学术团体、机关学校和科研部门,已在筹办纪念活动,普遍开展了关于恩  相似文献   

3.
苏东剧变,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低潮,只是暂时改变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力量对比,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灭亡的命运.社会主义火种还存在,它必然会带来烧毁整个旧世界的熊熊烈火.社会主义已深深扎根于社会之中、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向往.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低潮只能证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但它锻炼了人民,纯洁了党的队伍,社会主义高潮定将到来,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理论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崭新之路,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理论在中国的成功实践必将促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从低潮走向复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创新和发展,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中兴的标志,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起点。它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再度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它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结合这一思想主导下,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起点。它奠定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深厚根基。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人所讲的理论自信是马克思主义的赐予。理论自信的命题在当下之所以凸显,既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有关,也与社会意识领域各种社会思潮的相互激荡有关,还必须联系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之后世界社会主义陷入低潮的背景与条件。增强理论自信,必须直面世界历史进程的重大变化、马克思主义在社会意识领域的边缘化存在以及国家文化软实力相对薄弱的实际状况。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仰,进一步为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做出原创性贡献,进一步展示中国道路的普遍性意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增强理论自信的着力方向。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它是中国人民夺取社会主义现代化胜利的伟大旗帜,极大地推进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必将对人类进步事业产生深远影响。深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能够升华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认识。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先富与共富"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首先,邓小平"先富与共富"思想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找到了突破口,并成为新时期全党和全国人民思想解放的先导。其次,它帮助人们摆脱了平均主义的思想束缚,加速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再次,它引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进行再探索,揭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帮助中国人民闯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着重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也积极探索了革命胜利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在当代中国,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在现时代的继承和发展,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它渊源于毛泽东思想,但却不能用毛泽东思想来代替它,因为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思想有重大发展。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  相似文献   

10.
夯实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实践基础,必须展开哲学层面的自我反思,并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看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施及其自身发展。马克思主义要赢得人民,必须同人民心心相印,保持血肉联系,自觉地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实践活动来丰富与完善马克思主义自身,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需要。人民根据社会实践、自身物质生活条件的变革、党和政府对重大事件的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发展等多重维度来看待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话语权。马克思主义者应当"坐在中国的身上"研究中国问题,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理论指导,服务于人民的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