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浅拥抱     
那是她第一次坐飞机,因恐高而眩晕、慌乱,甚至不知道如何系安全带。 他坐在她旁边,看出她的窘迫和不安,耐心并婉转地照顾她,帮她系安全带,为她要白开水,安慰她,并和她慢慢说些话分散她的不安。  相似文献   

2.
那一年她十七岁,喜欢上班里的一个男生。她的左眼角下,有一块一元硬币大小的胎记。为此她是班上最沉默的一个学生,是人群中最不起眼的一个女孩。她从来没有畅怀笑过,她走路的样子,永远微弓着背,她的眼睛,甚至从来不敢与人对视——她太害怕了,人们看她的眼光里除了惊讶就是怜悯。她曾经和同桌的高个男孩打了一架,因为他讥笑她是丑八怪。后来就没人说她了,可她知道,他们仍然在背后议论她,以取笑她为乐——哪怕她的成绩再优秀。  相似文献   

3.
谈恋爱时,他和她还贫寒。她去做家教,他不放心,去找她。路上,他买了一盒冰淇淋,是她喜欢的口味。可是,如何把冰淇淋送给她呢?他只知道她做家教的大致位置,不知具体在哪家,也没有别的联系方式,怎么才能找到她?  相似文献   

4.
《金陵瞭望》2008,(21):11-13
南京,一座特别的城市。她悠久,处处洋溢着六朝古都的气息。她庄严,虎踞龙盘,东南形胜。她妖娆,湖光山色,绿意盎然。她坚强,凝聚着抗日救亡的民族精神。她迷人,古代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自然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 这,就是南京。欢迎您来南京。  相似文献   

5.
阅读感动     
李业成 《社区》2014,(14):8-8
我看过一个意大利进口的电视剧《警察故事》,有一个情节让我非常感动,一位看上去五十多岁的老太太,她的眼睛看不见了,已成盲人。她听到有人翻书的声音,便非常敏感和激动,可见书在她心灵中的位置。她要书,儿子递给她,她用手摸着书,那双手因渴望而颤抖。这本书是但丁的《神曲》,但丁在今天依然是意大利人的文化精神。这是她从前读的书,她熟悉书的被磨破的边边角角和书后的标记。她想起了书中被她勾画过的句子,让儿子读给她听。儿子在做着一件最为孝顺的事,认真而动情地读给妈妈听。这个剧情真好。  相似文献   

6.
董环 《女人世界》2006,(9):18-21
在一部红遍大江南北的电视剧《欲望》里,我才真正认识和了解了金巧巧。她的美丽与清纯让人迷恋。认识她的人都称她为爱跳芭蕾舞的快乐女孩金巧巧。有着俏丽的脸蛋和完美的曲线的她,和其它漂亮女孩一样,她爱一切漂亮时尚的东西,她脸上灿烂的笑容着实让旁人迷恋她的拥有。  相似文献   

7.
23年前,亲生父母将她遗弃,善良的养父母抱养了她,并视她为己出;23年后,她突患白血病,急需做骨髓移植手术。当她的养父母费尽周折找到她的亲生父母和姐姐,请求他们捐献骨髓时,他们却索要10万元营养费作为条件。她的养父母一家人,一边不惜倾家荡产地救治她,一边期望待着血缘亲情的回归……  相似文献   

8.
在加州奥克兰漫游者咖啡馆。附近伯克莱大学的法学系学生卡特里娜·肯拉丝把她的早点放在手机和iPod旁,打开手提电脑,登录咖啡馆的无线网,去研究法律作业。她是这里的常客,但一般不带现金,所以她的信用卡记录上写着“漫游者,漫游者,漫游者,漫游者”。她认为这很说明问题。她通过短信、电话、视频和语音整天同朋友和家人处在联系状态,同时做她的功课。她在全城漫游,一般柄息在迎合漫游者需要的绿洲。  相似文献   

9.
她是我们的辅导员,也是本校的研究生学姐;她和我们年龄相近,很快打成一片,我们以“姐”称呼她。作为辅导员,她带来满满正能量,真诚、率直、开朗,时刻关心我们;做为学姐,她说自己没什么经验,却有很多教训可以让我们学习;作为学院宣传工作的主心骨,她带出了一支出色的宣传队伍和一个日渐成熟的院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10.
以水为师     
邹世昌 《社区》2012,(20):46-46
水很纯洁。纯洁得像月光,像雪,像青纱。她很深远,深远得波澜壮阔,胸藏百川。她很单纯,单纯得像一张白纸般透明。她很多情,多情得热爱每一寸土地、每一棵小草和每一个生灵。她没有形体,你用手无法抓住她,但你可以用器皿赋予她或粗豪或精细的体态。她的性情有时不温不火谦恭有礼。有时却暴戾恣肆剑拔弩张,水至柔,也至刚。  相似文献   

11.
44岁那年,她下岗了,丈夫一年前也下了岗,儿子正在大学念书,她是家里的顶梁柱,而下岗使她这个家里的顶梁柱遭到了沉重一击。但是她不能倒下,所有的眼泪和痛苦都必须咽下,她还要继续支撑这个家。  相似文献   

12.
她不仅仅混迹作家圈,在时尚圈里她的角色是一名模特,摇滚圈里,她天天和老崔、何勇侃音乐的情操。当你跟她说话或在网上聊天时,她就像你身边任何一个没心没肺的朋友。  相似文献   

13.
王晶晶 《社区》2013,(1):62-63
26年前她是被遗弃在福利院的女婴,没有名字,没人知道她的生日和来历。她在福利院长大成人,如今已有了自己的生活。但她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离开,而是选择留在福利院守护另一个孤独的生命。这位受她照顾的“爷爷”,就是当年为她起名字的老人。  相似文献   

14.
她常常想,她的心里一定筑造着这么一所房子:藏着关于未来的所有期盼。而她所想要的未来,是当她老去的时候,没有迷茫和恐慌:当她美人迟暮时,发自内心地快乐着。  相似文献   

15.
梧桐听雨 《社区》2008,(32):60-60
起先,两个人只是小吵,为一些家务琐事。吵架的目的是很明确的,她希望他从此变得勤快,能和她一起分担家务,懂得她的累她的好;他呢,自然是希望她不要这样唠叨,不要总是用那些事情来烦他。但是他们的目的都没有达到。他依然跷着二郎腿,她还是那么琐碎和唠叨。随着女儿的出生,他们的生活愈发不堪,抱怨和争吵日益频繁。慢慢地,两个人不再吵了。实在是吵累了。  相似文献   

16.
情感专家问一老农:爱情和婚姻的区别是什么?老农说:很简单,你今天和她睡了,明天还想和她睡,这就是爱情;你今天和她睡了,明天还得和她睡,这就是婚姻。  相似文献   

17.
一 她两岁的时候我去接她,她正趴在院子里的地上和一只蚂蚁较劲。蚂蚁往前爬几步,她用一片树叶子把它撩到后边去,就这样反反复复,她显然玩得十分高兴,鼻涕掉下来老长。  相似文献   

18.
一强 《社区》2008,(31):48-49
社区里40岁出头的刘云大姐,在去年下岗后就没再找工作。刘云曾是市里最大企业的一名职工,很多人都羡慕她,但过去她在社区里很少和邻居来往。在她看来,这些大多是经营小生意的邻居尽管比她挣得多些,但仍是不上“档次”,每天她骑车上下班路上碰到主动给她打招呼的邻居,她总是将挺直的腰板再挺挺,微微点个头算是回应…一邻居们总是背后说她不好相处。  相似文献   

19.
母亲的鸡汤     
黄邦寨 《社区》2008,(6):58-59
妻和我谈恋爱时,长得白白胖胖的,加上她的娃娃脸,她就活脱脱像个洋娃娃。那时,妻一心想减肥,因为长得消瘦且沧桑的我和她站在一起,左看右看就是不般配。为此她实施了运动、节食、吃药等一系列减肥法,可就是不见效,最后还是听了我一句:“自然最美!”她才罢休。  相似文献   

20.
从小说文本出发.结合小说写作的时代背景,将美国19世纪末的小说《觉醒》的女主人公艾德娜置于她当时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探讨她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艾德娜并非当下学者们所说的是新一代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代表,相反,她没有觉醒。她的思想言行是不切实际的,是浪漫自私和幼稚可笑的。她的这一切是由她对爱情心存浪漫幻想,对社会现实和社会思潮的“误读“造成的,因而不值得我们颂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