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EVA的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VA(经济增加值)是当今炙手可热的名词之一,它是由斯特恩-斯图尔特公司设计的一套包括资金计划等激励制度在内的业绩评价系统。EVA的内涵是企业所创造的利润,只有在扣除了全部资金成本(包括股权的成本)后的那部分,才是真正为股东创造的价值。EVA的计算公式为:EVA=调整后的营业净利润-现有资产的机会成本。美国《财富》杂志把EVA称为当今最热门的财务观念,并且预言它会越来越热,是“现代公司管理的一场革命”。的确,许多实施EVA制度的公司取得了成功,包括可口可乐、利利制药、蒙桑托等大型跨国公司以及美林、瑞士信贷…  相似文献   

2.
EVA的管理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EVA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我们认为,EVA不仅是一种财务衡量指标,更重要的是它还是一种管理模式,在公司财务系统和薪酬激励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是衡量公司价值和股东财富的有效尺度。从一定意义上讲EVA为现代公司管理带来了一场革命。另外,EVA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还有的一些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如何科学有效地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所共同关注的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种新的企业业绩评价方法——EVA被设计出来,并迅速在美国的公司推广,美国财富杂志更是把EVA看成当今最炙手可热的财务理念。本文通过对传统企业业绩评价方法和EVA评价进行比较分析,总结EVA业绩评价的优缺点,希望对构建我国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申娜 《决策探索》2009,(18):36-37
一、公司社会责任的提出 公司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一语起源于美国,最早于1924年由美国的谢尔顿提出。在当今美国,公司社会责任一词已被商业界和公司法学界广泛使用,不少美国企业将自己标榜为公司社会责任的积极履行者,就连《财富》和《福布斯》这样的商业杂志在企业排名评比时都加上了“社会责任”标准。可见西方社会对公司社会责任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5.
晓锐 《经营管理者》2002,(12):62-63
<正> 《财富》杂志评选的2002年美国企业500强,零售业巨子沃尔玛连锁店终于将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拉下马,以2198.1亿美元的营收总额登上了美国乃至世界企业的第一把交椅。这是美国历史上服务业公司第一次成为《财富》500强的龙头老大。《财富》杂志记者不无惊叹地写道: “一个卖廉价衬衫和渔杆的摊贩怎么会成为美国最有实力的公司呢?”的确,沃尔玛走向成功的过程,演绎出了许许多多令人拍案叫绝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EVA即经济增加值,揭示的是公司的真正价值,本文通过与传统财务分析指标的比较分析,说明EVA作为新的财务分析指标的优势,它在国际上备受著名上市公司推崇,在中国,除许多上市公司外,国资委已从2010年开始在央企全面推行经济增加值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7.
1998年7月20日出版的《财富》杂志刊登了美国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和美国著名投资家伯克夏·哈萨威公司总裁沃伦·巴菲特的一次公开对话。这是一次面对350名华盛顿大学商学院学生别开生面的公开对话。这两名被称为“太阳系最富有的实业家”就冒风险、人才使用、公司管理、经营战略、挑选接班人、还财富于民、中国之行等问题进行了生动的讨论,并回答了听众的现场提问。对话充满了幽默感和哲理,显示了两人的非凡能力和智慧。  相似文献   

8.
自从斯腾恩·斯图尔特公司于1993年9月在《财富》杂志首次提出经济增加值(简称EVA),EVA已经走过了十几个年头。无论是国外知名公司还是国内大中型企业,都在积极推行EVA管理业绩评价体统,并在实践过程中取得7一些成果,但也不乏失败案例。那么,这其中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又有哪些值得反思的问题?本文从已实施EVA价值管理系统的国内企业中选择了一些典型进行实例分析,找寻我国企业EVA管理体系构建的共同规律,为任何一家真正致力于应用EVA进行价值管理的企业提供理论基础、应用思路及建议,提高EVA在中国特定经济环境下的适用性,进一步扩大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EVA的财务预警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了65家处于财务困境的公司和75家财务正常的公司为样本,在传统财务指标的基础上引入EVA,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构建了财务困境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财务指标,EVA对企业的财务困境具有较强的判别能力,模型具有超前3年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0.
EVA不是业绩评价的万能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美国《财富》杂志曾预言:EVA管理将流行全世界。 EVA内涵解析 EVA即经济增加值,是一种新型的公司业绩评价指标。其EVA设计的基本思路是:理性的投资者都期望自己投出资本获得的收益超过资本的机会成本,即获得净增收益;否则,他就会选择其他投资方式。根据斯特恩·斯图尔特咨询公司的解释,EVA是指企业资本收益与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即EVA是指企业税后营业净利润与全部投入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其计算公式为: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理论界、实务界对公司价值的评判主要从财务状况、盈利能力、现金流等相关财务指标进行,近年来从公司治理视角探求公司价值和财富创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备受关注。“中国最具价值上市公司”(中国中央电视台,2003,2004)的遴选连续两年在财务指标排行榜基础上导入公司治理评价体系,将财富创造与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基于中国公司治理指数(CCGINK)的公司治理评价显示,“CCTV十佳上市公司”较财务领先百强公司具有更完善的治理结构,更注重投资者关系和环境保护,有更高的公众信誉和社会价值。通过财务与公司治理评价对公司价值进行综合…  相似文献   

12.
EVA与传统会计指标的比较--中国证券市场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1999年至2001年沪市456家上市公司的财务与交易数据,对EVA、传统会计指标和剩余收益与公司市场价值间的相关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尽管EVA与公司的市场价值正相关,但所包含的公司市值的信息很少,在传统会计指标之上,EVA不具有增量信息解释能力;传统会计指标与公司市值显著正相关,且能很好地解释公司的市场价值.相对于EVA,传统会计指标不仅具有增量信息解释能力,而且可以取代EVA;EVA与剩余收益互有增量信息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13.
EVA会计利润、经济利润与剩余收益之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从思腾思特公司推出EVA以来,由于EVA作为对公司管理者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现了真正的股东价值创造,客观地评价了管理者的经营绩效,受到了许多大公司的广泛关注和应用。但EVA不是一个新的财务创新,它源于经济利润的概念,本文就EVA与会计利润、经济利润及剩余收益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一、公司社会责任的提出公司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一语起源于美国,最早于1924年由美国的谢尔顿提出。在当今美国,公司社会责任一词已被商业界和公司法学界广泛使用,不少美国企业将自己标榜为公司社会责任的积极履行者,就连《财富》和《福布斯》这样的商业杂志在企业排名评比时都加上了"社会责任"标准。可见西方社会对公司社会责任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15.
采用1999 年至2001 年沪市456 家上市公司的财务与交易数据,对EVA、传统会计指标 和剩余收益与公司市场价值间的相关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 结果表明:尽管EVA 与公 司的市场价值正相关,但所包含的公司市值的信息很少,在传统会计指标之上,EVA 不具有增 量信息解释能力;传统会计指标与公司市值显著正相关,且能很好地解释公司的市场价值. 相 对于EVA ,传统会计指标不仅具有增量信息解释能力,而且可以取代EVA ; EVA 与剩余收益互 有增量信息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 成立于1968年的英特尔公司,在短短20多年时间里,年产值达到了100亿美元。去年,权威的美国《财富》杂志进行“最受推祟的美国企业”排名,英特尔公司榜上有名,位居第六。在单项排名“创新”和“产品与服务”项目中分别位居第二,三位,这远远领先于很多世界著名公司,如IBM,通用、波音和惠普等。那么,英特尔制胜的管理之道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7.
2001年12月2日,美国最大的天然气和能源批发交易商、资产规模达498亿美元的安然公司(ENRON)宣告破产。安然曾连续4年戴上《财富》杂志授予的“美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公司”桂冠,2000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16位,曾被哈佛商学院认为是旧经济向新经济成功转变的典范,为什么会如此脆弱而不堪一击?  相似文献   

18.
成立于1968年的英特尔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商,1971年,英特尔推出了全球第一个微处理器。这一举措不仅改变了公司的命运,而且对整个工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微处理器所带来的计算机和互联网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被《财富》周刊评为全球十大“最受推崇的公司”之一。英特尔公司为何能在短短的36年中,迅速成长起来呢?当然,其雄厚的科研、技术、生产力量是其成功的基石。但好的产品并不意味着就能占领市场,合作营销对英特尔的发展功不可没。合作营销第一步,与下游厂商确立良好关系英特尔于1979年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营销活动———“…  相似文献   

19.
黑客闪客之后,博客崛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光 《管理与财富》2002,(12):40-41
1998年,第一个报道“一个白宫实习生与美国总统有染”的不是传统媒体,而是博客。"2001年,对911事件最生动、最真实的描述不在《纽约时报》,而在幸存者的博客日记中,对事件最深刻的反思,也出自众多的博客笔下。"2002年,博客大本营Blogger.com所在的Pyra公司被全球著名的《财富》杂志评为全球“最酷公司”,并名列榜首......"“博客”是谁?"《华尔街日报》记者佩姬·努南(PeggyNoonan)这样解释:博客是每周7天,每天24时运转的言论网站。这种网站以其率真、野性、无保留、富于思想而奇怪的方式提供无拘无束的言论。"《纽约时报》…  相似文献   

20.
谢安 《领导广角》2002,(4):28-29
说起诚信这个话题,美杰克&#183;韦尔奇有过一句感人至深的话:诚信为本,公司文化的关键一点是诚信。这位雄踞《财富》杂志“全美最受推崇的公司”排行榜头把交椅的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在回答“在GE你最担心什么?”的问题时说,他们公司和员工最关注的就是“诚信”。他说,“其实并不是GE的业务使我担心,而是有什么人做了从法律上看非常愚蠢的事,而给公司的声誉带来污点并把他们自己和我们家庭毁于一旦。我们绝对在诚信上不可有任何的松懈。‘诚信’讲得再多也不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