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是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相互交织的产业,其自身缺乏吸纳和保护生产要素的能力,具有生产经营分散,规模狭小的特性;农业的弱质特性决定了必须实施农业保护;农业保护的基本内容包括产业地位保护、生产要素保护、农产品价格保护及农民权益保护;农业保护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弱质产业部门。农业的弱质性表现在它的高风险性、综合生产能力薄弱和生产经营的社会经济条件处于弱势。农业保护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因为农业保护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保证农业有效供给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国家普通重视农业保护。我国应从以下方面加强农业保护:改变以往以牺牲农业来加速工业发展的偏斜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制定完善的农业保护政策体系;制定完备的农业保护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3.
从20年代末至冷战初期美国人对斯大林主义和苏联对外政策的四种主要看法是:民族布尔什维克主义观点、“热月”观点、“进化”观点和极权主义观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和战时,在美国占支配地位的是“热月”和“进化”观点,认为苏联的对外政策主要是自卫性质的,从而为同苏联结盟提供了理论依据。战后民族布尔什维克主义和极权主义观点逐渐占了上风,它们特别强调苏联对外政策的扩张主义性质,从而为“遏制”政策的形成制造了舆论。不论哪一种解释,都是为特定的政治目的服务的。  相似文献   

4.
日韩两国产业和市场保护措施及其借鉴姜绍华如何提高开放水平,振兴民族经济,在对外开放中保护民族工业,处理好开放与保护的关系,已成为社会各方面关注的焦点,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日韩两国在追赶先发展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中,在保护国内产业和市场方面有着成功的...  相似文献   

5.
入世后,只把政府的作用定位在创造公平、有效的市场环境上是不够的,政府在增强民族经济国际竞争力上有不可低估的组织作用。这种作用应遵循民族企业提高生产力、提高市场竞争力的要求来实施;包括提高劳动者素质、保护民族主导产业、建立科技创新支持体系和运作机制、维护民族商品的国内市场等着力点。政府在发挥这种作用的运作方式上,应坚持政企分开的原则,发挥市场中介组织的功能,注重实施经济政策的科学性和配套性。  相似文献   

6.
文章认为,中国在加入WTO后要根据国际经济学中的幼稚产业保护论和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来选择国内必须给予适当保护的产业.农业、汽车产业和金融服务业是中国加入WTO后必须给予扶植和保护的产业,由于这些产业在短期内尚不足以同国外的同类产业竞争,因此必须从制度、法律和政策等诸方面给予倾斜和保护.  相似文献   

7.
张晓红 《学术研究》2008,15(1):113-121
在日本全面侵华之前的伪满洲国统制政策中,给我国东北的代表性民族工业--棉工业带来最大影响的要数1934年实行的第二次关税改正政策.此政策是伪满政府在日本的"适地适应"方针下,顾及自己的关税收入和安定统治所采取的.改正政策以往被视为保护政策,笔者认为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本文通过对改正案立案过程及其影响的分析,阐明第二次关税改正对东北棉工业来说实际上是一个温和的抑制政策,关税改正政策的实施给东北棉工业尤其是中小民族棉织业带来了沉痛打击.  相似文献   

8.
大庆工业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城市文化的物质载体.目前,大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还相对薄弱,亟须在深刻认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重大意义基础上,准确把握大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主要任务,通过遴选一批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社会影响力、规模较大且工业历史风貌完整的优秀工业遗产,实施大庆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综合工程建设,推进文化抢救保护项目,全面提升大庆工业遗产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9.
为了确保西北边地社会稳定,北宋政府制定和颁布了许多相关的边区蕃民法律保护条例,其主要内容涉及经济贸易、土地买卖和生命人权等方面,前后期延续并有所变化,形成务实、时效、灵活的边区法律保护体系,反映了北宋因时而易、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对边地民族稳定和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体现了政府对边区蕃民弱势群体生命的珍视和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0.
现代产业体系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现代产业体系既注重“现代”,它由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所组成;同时又注重“体系”,强调三次产业间相互配套、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茂名市要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加快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为争当我省东西两翼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涉及两个重要理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其中,前者是基本前提,后者是根本目标,二者相辅相成、互为支撑。构建生态保护完整和资源配置合理的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体系,离不开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共同作用。针对当前制约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难点——流域生态问题、流域治理问题和流域产业问题,需要立足流域整体加强顶层设计,构建以“三区七群”为框架的生态治理格局,实施旨在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与低碳发展的“取消、升级、发展”三步走战略,以黄河为纽带建立一体化网格轴状带发展体系,促进流域内产业聚集发展、联动发展和错位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中国汽车工业的现状不是缺少竞争,而是存在着某种“过度竞争”的状况。汽车工业市场集中度不高,产品差别不大,进入壁垒较低,造成产业内资源不能有效配置,规模经济水平不高,影响了产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因此,目前中国汽车工业产业组织调整的战略重点应该是阻止无效的“过度竞争”,通过利用规模经济政策途径,扶持重点企业集团,提高市场集中度;促进技术进步,拉大产品差别;强化政策措施,提高进入壁垒;形成有效的有序竞争环境,优化产业内资源配置,推动我国汽车工业的振兴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生态型城市社会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社会与自然和谐互动、共存共荣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形态,产业则是城市社会发展的经济基础.生态型城市社会对传统产业发展诉求,主要关注的是经济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寻求产业发展的生态路径和政策取向,强调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农业应建立完善的资源节约型农业体系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框架;工业应制定完善的循环工业发展政策和法律规范,建立合理的工业产业内部结构.同时大量建立循环型工业企业和园区;服务业应进一步完善生活型服务产业体系、加快生产型服务产业的发展.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型城市社会循环产业发展的具体模式.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专家学者、民族文化代表等都为基诺族文化保护进行过种种尝试和努力,然而为什么基诺族传统文化快速消失的趋势依然难以逆转?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对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民族文化政策贯彻落实不到位,民族文化自信的"挫折","直接过渡"的影响及保护理念和方法手段的片面性等.  相似文献   

15.
高萍 《东南学术》2002,(6):88-92
中国"入世"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对民族经济的保护,相反,"入世"以后,中国政府应该加强对民族经济的整体性保护.具体来说,从宏观上,运用宏观资源战略对民族经济进行战略性保护.从产业层面上,运用政策性手段对民族经济进行策略性保护.从企业层面上看,要充分运用"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和框架,对民族经济进行战术性保护.  相似文献   

16.
张学政  刘磊 《理论界》2010,(7):49-50
保护投资者利益是证券监管的三大目标之一,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目前都建立了证券投资者保护的长效机制。本文从立法、组织机构、保护体系等方面考察了海外证券投资者保护长效机制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在此基础上,对建立和完善我国证券投资者保护长效机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与少数民族非遗保护具有内生互动性.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差异化路径决定了少数民族菲遗是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菲遗活态传承的文化特性又决定了文化产业是其保护的重要路径.手工技艺类非遗因其生产性保护的开展更容易市场化、产业化.但在实践中,“保护”与“开发”仍是个不易协调的难题.壮族织锦技艺作为国家级非遗,壮锦、绣球的生产性保护折射了少数民族非遗资源的产业进程,对其考察可管窥当前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与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矛盾与困惑,从中亦可尝试探讨二者良性互动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刘春玲 《阴山学刊》2020,(2):94-101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着内蒙古各民族的精神根脉,闪烁着各民族智慧之光,彰显了我国民族文化卓殊的创造力和生命价值。十四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本着对国家、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责任意识相继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在保护机制、名录体系、传承场所、传承人保护制度、宣传教育、区域性保护等方面的建设取得了积极的进展。这些成就为自治区民族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活态传承、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也有助于提高自治区民族文化自信、增强民众的保护主体意识,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上了开放的市场经济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工业的发展,同时,外资的引进和激烈的国际竞争也使中国的民族工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跨国公司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威胁也越来越大。如何在进一步扩大开放中保护和发展民族工业已成为决定中国经济发展前途和命运的问题。我国自1979年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到1996年底,共批准28.13万个有外商投资的项目,实际投资为1720亿美元,是目前发展中国家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但近年来,随着外国资本的大举进入,三资企业与我国民族工业企…  相似文献   

20.
如何有效保护流动儿童权益是当前儿童福利制度建构的重要议题。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流动儿童权益保护政策框架,并在保护主体、保护内容和保护方法上取得了新的进步。目前,保护政策的实施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这折射出流动儿童权益保护政策目标定位存在偏差的问题。儿童为中心视角是对儿童权利的肯定,实现了儿童保护由成人主导向儿童主导的转型。在此视角下,流动儿童权益保护政策的目标定位是儿童优先原则的体现,在国家角色、保护内容、保护方法和保护体系等方面均实现了发展创新,并在个体和系统层面促进实践框架的调整。当然,这一政策目标定位的成功转型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构建整合的保护体系"的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