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因应身份社会要求,古代民法并没有赋予女子以独立的民事主体地位,这种不独立不仅表现在财产上,同时也表现在人身上;近代民法虽然在表面上赋予女子以独立的财产法上主体地位,但人身关系上的不平等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近代民法作为平等法典型代表的光环。在古代民法到近代民法的转型过程之中,由于民法是或主要是交易法的特性的影响,民法对"人"的态度往往只能局限于忽略性别差别的"抽象人"的理解,"人人法律地位平等"并不意味着民法深刻贯彻了男女平等的意旨。在现代社会,随着男女平等人权运动的发展,男女平等的真正实现,需要民法在财产法与人身法领域作出制度性调适与安排,以实现男女的真正平等。 相似文献
2.
论日本人“中国观”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两千年的中日关系发展史中 ,日本人的“中国观”发生了三次大的变迁 ,目前 ,正处于第四次大变迁的初始阶段。这种变迁以日本社会内部结构的动荡与重组以及外部国际秩序的调整与重建为其实现前提 ,以“实力主义”、“现实主义”、“国家利益优先”原则为其价值取向。纵观日本人“中国观”的变迁史 ,其发展规律为 :每当中国处于鼎盛之时 ,日本人的中国观就向认同中国的方向发展 ;每当中国处于衰落之时 ,日本人的中国观就向蔑视中国的方向发展 ,显示出明显的“实用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熊》的狩猎仪式和《金枝》中原始部落杀死神熊的顺势巫术进行比较,以主人公艾克同归自然、融入自然、最终感悟自然的精神成长历程为依托,探讨了福克纳的生态观和历史观. 相似文献
4.
周溯源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7,(2):95-96
人的行为是受意识指导的,一个政党、一个民族的实践是受理论指导的,而理论又是建立在哲学基础之上的。有什么样的哲学思想,就有什么样的理论和实践,或者说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5.
河洛受命说在汉代发展起两个值得注意的内容,一是以伏羲为首的三皇五帝吏统,二是构拟出一个河洛受命仪式。这些成为此后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用以追溯其渊源传承关系时的原则依据。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和标志,其内涵的丰富发展经历了一个过程,其中汉代纬书的演绎宣传应予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6.
7.
对儒学的研究一直是美国中国学研究的构成要素,是美国认识、了解中国和中国人的重要途径.美国早期来华传教士开启了美国儒学研究的端绪,美国汉学的出现,则意味着美国儒学研究进入专业化研究阶段,随后形成的狭义中国学则开创了一种有别于传统汉学对儒学的研究模式.美国汉学和狭义中国学对儒学的研究代表了美国儒学研究的主要模式,也形成不同的知识传统.但整体言之,美国对儒学的研究深受中美关系走势之影响,尤其与中国国力的实际状况相关.这种情况决定了美国儒学研究的未来走向及其在整体美国中国学研究中的地位和意义,只要中国保持持续性的发展,并把儒学作为强国复兴的基本要素之一,美国势必会加强对儒学的研究."中国中心论"和"文明互补论"亦势必成为美国儒学研究的主流模式.中美代表当今世界两大文明体系,二者的互相深入理解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9.
通过对369份有效样本的层级回归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中国人确实存在较高的物质主义倾向,且在人口统计因素上存在差异,其中男性比女性具有更高的物质主义倾向;家庭收入越高,物质主义倾向也越高;不同教育程度和年龄对物质主义倾向的影响不够显著.在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人们的地位焦虑与物质主义倾向显著正相关;物质主义倾向与中国人的炫耀性消费显著正相关;物质主义倾向在地位焦虑与炫耀性消费之间起着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及其连带的乡村教育思想都是建立在他对于中国问题及中国社会文化特质的认识与判断上的。本文的研究表明,无论是梁漱溟所论述的中国社会文化要义,还是他在乡村建设理论中所固持的理性精神与社会 / 教育路径,都贯穿了一种地道的社会学思维。他在理论陈述与付诸实践中体现出来的社会学洞见与文化自觉,是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尤其需要的智慧和心态。 相似文献